形態特徵
泡毛杜鵑是灌木或小喬木,高1.5-3米;一年生枝幹後黑褐色,密被紫色腺頭剛毛,直徑3.5-4毫米,老枝灰褐色,無毛。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7.8-16.5厘米,寬3-4.5厘米,先端突然漸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反卷,有纖毛,上面深綠色,起皺而呈水泡狀,幼時有散生的叢捲毛和腺頭剛毛,後變為無毛,下面淡黃綠色,中脈在上面陷入呈深溝狀,下面很凸出,表面呈小穴狀,具散生捲曲狀剛毛,沿脈被有小剛毛和白色水泡狀毛,側脈20-24對,凹下較深,網脈亦明顯凹入;葉柄粗壯,長1.5厘米,密被紫色腺頭剛毛及白色小水泡狀毛。
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軸長約1厘米,被叢捲毛;花梗長約2.5厘米,密被腺頭剛毛及少數白色小水泡狀毛;花萼長約1厘米,裂片5,幾裂至基部,長圓形至寬橢圓形或披針形,長7-8毫米,被腺頭剛毛,邊緣具纖毛;花冠漏斗狀鐘形,長3-3.5厘米,紫薔薇紅色至白色,內面基部有深紅色或紫色的斑塊,裂片5,扁圓形,長1.3厘米,寬1.8厘米,頂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長,長1.5-2.5厘米,花絲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卵圓形,長5毫米,被腺頭剛毛及短小的水泡狀叢捲毛,花柱基部具毛如子房。
蒴果圓柱形,斜生果梗上,長1.6厘米,直徑6毫米,有腺體殘跡,基部包圍有宿存的花萼。花期不明,果期8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400-3300米的岩坡石縫內或林中。
杜鵑花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及西藏東南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東北部。
主要價值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