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星毛杜鵑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not.bot.gard.edinb.8:216.1914]
中國植物志:57(2):259
亞組中文名:星毛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Parishia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Blume)K.Koch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約5—10米;枝條粗壯,幼時被星狀毛及腺頭剛毛,以後脫落至無毛;老枝灰白色,有層狀剝落。葉多密生於枝頂,薄革質: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8—20厘米,寬3.5—8厘米,幼時兩面被星狀毛,以後脫落僅在下面的毛宿存,先端鈍圓,微有小尖頭,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在上面下陷,呈淺溝紋,在下面顯著隆起,側脈在兩面均微現,約15--16對;葉柄圓柱狀,長1.5—4.5厘米,幼時被星狀毛及腺體,以後光滑。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軸長2.5—4厘米,被星狀毛及腺頭剛毛;花梗長1.5—3厘米,有密集的腺頭剛毛;花萼杯狀,有5齒,萼片成寬三角形,頂端銳尖,長1毫米,紅色;花冠鍾狀,長4—5.5厘米,口徑4--4.5厘米,基部寬闊,直徑1.2厘米,深紅色,有5個深色的密腺囊,外面有稀疏的長腺毛,5裂,裂片近圓形,長1.5厘米,寬2厘米,頂端無缺;雄蕊10,不等長,長約3—3.5厘米,細瘦,僅下部1/2被短絨毛,其餘光滑,花葯小,長僅2.5毫米;子房圓柱形,長約5—7毫米,直徑約3毫米,密被砧狀短絨毛及垃枘腺體;花柱長3.5—4.5厘米,與花冠近等長,下部1/2有少許腺體,稀光滑;柱頭膨大成頭狀。蒴果柱狀,長2--2.5厘米,直徑約6毫米,密被星狀毛及腺體,成熟後頂端6裂。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2000--3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中。
本種提示
本種葉片,枝條及花的各部有毛為其主要特徵,長達5.5厘米。花萼小,長僅2毫米,葉長約20厘米等特徵可以與其他種相區別。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