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折多杜鵑是一種灌木,幼枝細瘦,無毛。葉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5厘米,寬約1.5 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邊緣微向下反卷,上面深綠色,無毛,微有光澤,有1-4 條縱向的脊狀隆起,下面暗綠色;中脈在上面微下凹,在於面隆起,側脈11-14對,在兩面均微現;葉柄圓柱狀,長5-8毫米,有短柄腺體。總狀傘形花序,有4-5花;總軸粗壯,常無毛;花梗粗短,長約1.5厘米,有短柄腺體,花萼較大,5裂。萼片卵形或近於圓形,長4-5毫米,不等大,外面及邊緣有腺體,花冠鍾狀,粉紅色,長1.5厘米,5 裂,裂片橢圓形至近於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1.5厘米,頂端有凹缺:雄蕊10,長1-1.5厘米,不等長,花絲無毛,花葯長圓形,雌蕊長約2厘,子房卵球形,長約4-6毫米,密被腺體,花柱通體有腺體,果未見。植物提示
折多杜鵑的花萼較大,應屬於蜜腺杜鵑亞組的特徵,但是葉片較窄,呈橢圓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十分特殊,自1891年後未能在康定重新採得折多杜鵑的標本,著者仔細研究過存於英國愛丁堡植物園的模式標本,僅此一份,可能是雜交種。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附近。本種提示
本種的花萼較大,應屬於本亞組的特徵,但是叫片較窄,橢圓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 十分特殊,自1891年後未能在康定重新採得本種的標本,著者仔細研究過存於英國愛丁 堡植物園的模式標本,僅此一份.可能是一雜交種。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bonvalotii Bur.Et Franch. In Morot Journ.De Bot.5:94. 1891: Tagg in Stevenson,Spec.Rhodod.727. 1930;Cullen et Chamb.In Not.Bot. Gard. Edinb. 36:120. 1978:Chamb.In Not. Bot. Gard.Edinb.39:418. 1982.亞組概述
灌木至小喬木。葉圓形、倒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上面無毛,下面稀有薄毛被,或儀 中脈上有束毛至無毛。花序有2—15花;花萼發達而宿存,常呈杯狀,長2—12毫米,有 時為紅色;花冠鍾狀或管狀,肉質,紅色、白色,稀為淡黃色,5裂,基部有5枚明顯的 蜜腺囊;雄蕊10(--12);子房無毛,或有短柄腺體直至花柱頂端,稀有分枝的毛。蒴果 粗短,直,常被白粉。 本亞組的模式種:半圓葉杜鵑 R.Thomsonii Hook.F. 本亞組共有15種,1亞種,2變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部的橫斷山區。緬甸、印度、 不丹和尼泊爾也有分布。本組概述
主要分布於北半球,亞洲東南部,少數種類分布於歐洲及北美洲。 我國有251種,多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少數種類向東分布至台灣;在我國西南部山區,海 拔2 000—3 500米的中山地帶,常有純杜鵑林分布,在貴州西部、黔西、大方及畢節三 縣,更是杜鵑林連成一片,綿延百餘里,成為我國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鵑林”.每當春末 夏初,各種杜鵑花爭相開放,千姿百態,色彩繽粉,匯成花海,持續達一月之久,景色十 分壯觀。組的模式種:Rhodendron ponticum Linn.本組的杜鵑花、葉常綠,花形較大,色彩艷麗,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各國已廣泛引種栽培,尤以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最為普遍。我國的廬山植物園、四川灌縣的華西樹木保護中心、昆明植物園及杭州植物園栽培較多,有一定規模。此外,其木材細密可以用於製造器具及精細雕刻。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