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硃砂杜鵑是杜鵑花科植物,產西藏南部,生於山坡鐵杉林下,海拔3000米。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高約3米。幼枝褐色,密生鱗片,鱗片中部黑褐色,邊緣膜質。葉薄紙 質,披針形、倒披針狀卵形至長卵形,長8—19厘米,寬1.6—4.3厘米,頂端銳尖或鈍圓,基部漸狹,上面疏生黑褐色或淡褐色的二色鱗片,下面鱗片稍密,相距為其直徑 的1—2倍,鱗片大小不等,較大的黑褐色,較小的淡褐色,葉柄長1厘米,被與幼枝相同的鱗片。花序生於小枝上部葉腋,短總狀,有花5--6朵;花梗纖細,長4—8毫 米,被淡褐色鱗片;花萼小,裂片5,小齒狀或邊檐狀,密被鱗片;花冠管狀,長約2 厘米,肉紅色,口部短5裂,裂片直立,長圓形,雄蕊10,稍長於花冠,花葯短小,卵圓形,花絲下部被疏柔毛,子房密被鱗片,花柱光滑無毛。果未見, 花期7—8月。產地分布
產西藏南部。生於山坡鐵杉林下,海拔3000米。相關種
硃砂杜鵑(原變種)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var. cinnabarinum Hutch.紫色硃砂杜鵑(變種)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var. purpurellum Cowan
深紅硃砂杜鵑(變種)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var. roylei (Hook.f.) Hutch.
肉紅杜鵑Rhododendron igneum Cowan
管花杜鵑Rhododendron keysii Nutt.
側花杜鵑Rhododendron lateriflorum R. C. Fang & A. L. Chang
薄葉硃砂杜鵑Rhododendron tenuifolium R. C. Fang & S. H. Huang
黃鈴杜鵑Rhododendron xanthocodon Hutch.
亞組概述
常綠或部分落葉灌木,較高大,偶有附生。幼枝被鱗片,常被白粉。葉型多變,葉 下面被鱗片,鱗片小而密集但不相鄰接,具寬或狹的邊緣。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通常下 垂;萼小,環狀或有短的裂片,被鱗片,有時具緣毛;花冠管狀或鍾狀,肉質,鮮紅 色、肉紅色、橘紅色或黃色,裂片短而直立或近直立,花管外面光滑,有時被白粉;雄 蕊10;子房5室,花柱歪斜,基部常被柔毛;花蜜豐富。蒴果圓筒形,被鱗片。種子 無翅,常具不明顯的鰭紋。 亞組的模式種:硃砂杜鵑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本亞組共有8種,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不丹、尼泊爾、錫金及緬甸北 部。我國有6種。本組概述
小至大灌木或小喬木,通常常綠,少有半落葉,有些種類附生。葉小至大。花序頂 生,或同時有2—3個側生花芽出自枝頂葉腋,通常傘形總狀、短總狀或近似頭狀;花 小至大;花萼短小成檐狀或裂片發達成葉狀;花冠漏斗狀、鍾狀或筒狀;雄蕊通常10, 少有多於或少於10枚者,通常伸花冠筒部;子房通常5室,少有6—12室,花柱細長 勁直或短而強度彎弓,潔淨或基部被鱗片或短柔毛。蒴果果瓣木質。種子有翅或無翅, 通常兩端有鰭狀窄翅。 組的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本組共約160餘種,主產東喜馬拉雅地區至我國西藏、雲南,7種在中南半島,1 種在阿富汗、巴基斯坦,1種產日本,北美2種,歐洲4種。我國147種,大部分種類產西藏、雲南,少數種產四川、甘肅、青海、陝西、黑龍江,極少數產華南。 H.Sleumer(1949,1980)將本組分為20個亞組,除1個亞組產歐洲,1個亞組產 北美外,其他18個亞組我國均有。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