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綠點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searsiae Rehd. et Wils.
海 拔:2300-30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Sargent , Pl .Wils. 1: 522. 1993】
中國植物志:57(1):075
亞組中文名:三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Triflora(Hutch.)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形態特徵
灌木,高1.5—5米。幼枝密生鱗片,以後成腺體狀鱗片。葉薄革質,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稀長圓狀橢圓形,長2.5—8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漸尖或銳尖,有短尖頭,基部漸狹或鈍,上面深綠或淺綠,疏生鱗片,中脈有微柔毛或無毛,下面灰綠色,密被鱗片,鱗片不等大,黃褐色,相距為其直徑或直徑之半,有深色 的大鱗片散生其間;葉柄長0.3—1厘米,密被鱗片。花序頂生,稀頂生和腋生枝頂,4--8花,短總狀;花序軸長3—6毫米;花梗長0.5—1.6厘米,密被鱗片;花萼長0.5—1毫米或4—5毫米,不等地5裂,裂片長圓形或三角形,通常有2片較長,有長緣毛;花冠寬漏斗狀,略兩側對稱,長2.5—3.4厘米,白色或淡紅紫色,上方裂片內 面有淡綠色斑點,外面無鱗片或筒部有鱗片;雄蕊不等長,長1.1—3.4厘米,伸出花冠外,花絲下部密被短柔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花柱細長,無鱗片,無毛,稀基部有微毛。蒴果長圓形,長1--1.4厘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中西和中南部。生於灌叢或林內,海拔2 300—3 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縣以北的瓦山。
本種提示
本種主要識別特徵為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下面灰綠色,密被大小不等、通常相距為直徑之牛的鱗片。為4倍體植物,2n=52。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searsiae Rehd.Et Wils.In Sargent,Pl.Wils.1:522,1993;Stapf in Curtis's Bot.Mag.149:t.8993.1923;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808. 1930;Bean,Trees and Shrubs,3:129.1951;Davidian in Rhodod,and Cam.Year Book, 17:208.1963;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68.1974;Cullen in Not.Bot.Gard.Edinb.39: 76.1980;Davidian,Rhodod.Spec.1:368.1982;中國四川杜鵑花229.1986.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