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毛枝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smithiiNutt.exHook.f.
海拔:2700-3600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名錄)[botmag.85:8120.1859]
中國植物志:57(2):268
亞組中文名:硬刺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Barbara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G.Don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7.5米;幼枝具長的硬剛毛,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徑4.5毫米。葉革質,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5—11.3厘米,寬3.3—4厘米,先端急尖,有銳尖頭,基部鈍至圓形,邊緣反卷,上面深綠色,無毛,有皺紋呈泡狀,下面被一層淡黃褐色連續的薄毛被,後變為淡白色,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通常向基部有少數剛毛,側脈12—17對;葉柄粗壯,長1--2厘米,密被腺頭剛毛。傘房花序頂生,布花10--20朵;總軸短,長約5毫米;花梗粗壯,長8—15毫米,密被腺頭剛毛;花萼肉質,紅色,長5—10毫米,外面有少數腺頭剛毛,裂片5,長圓形或近於圓形,邊緣被腺頭睫毛;花冠管狀鐘形,長3.2厘米,直徑3.5厘米,內質,深紅色,無毛,內面基部有5枚深紅色的蜜腺囊,裂片5,扁圓形,長約1厘米,寬1.8厘米,頂端有缺刻;雄蕊8—10,不等長,長1--2厘米,花絲無毛.花葯紫紅色,倒卵形,長1.8--2毫米;子房圓錐形,長4毫米,密被棕色絨毛和腺毛,花柱長1.6厘米,無毛,柱頭小,點狀。蒴果圓柱形,直或稍彎曲,長2--2.5厘米、直徑4.5—5.5毫米。黑褐色。有肋紋及腺毛殘跡,花柱及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我國西藏南部。生於海拔2700—3600米的山坡次生林內或灌叢中。印度爾北部、不丹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smithiiNutt.ExHook.F.InBot.Mag,85:t.8120,1859;FagginStevenson,SpecRhodod.131.1930;CullenetChamb.InNot.Bot.Gard.Edinb.36:115.1978;Chamb.InNot.Bot.Gard.Edinb.39;381.1982;西藏植物志3:574.圖231:5—6.1986.——R.ArgipeplumBalf.F.EtCooperinNot.Bot.Gard.Edinb,9:213.1916.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