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銹紅毛杜鵑(Rhododendron bureavii Franch.),杜鵑花科,杜鵑屬的一種植物。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銹紅毛杜鵑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bureavii Franch.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南部和西北部、雲南西北部和東北部,生於海拔2800—4500米的高山針葉 林下或杜鵑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鶴慶。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Bulletin de la Societe Botanique de France 34: 281-282 1887]
中國植物志:57(2):196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高8--60厘米,分枝多,植株圓形或齊頭成墊狀。幼枝被銹色鱗片。 葉散生或簇生於分枝頂端,葉片革質,橢圓形,披針形至卵形,長3.5—12毫米,寬 1.6---6.5毫米,頂端鈍或圓形,具微短突尖或無,基部楔形或截形,邊緣稍反卷,上面 灰綠色至暗綠色,密被透明的鱗片,鱗片鄰接至重疊,下面鱗片為單一的鐵鏽色,中心 帶紅褐色,狹邊為黃褐色,鱗片相互鄰接;葉柄長0.5--2毫米,密被銹色鱗片。花序 頂生,傘形總狀,有花3—4(--6)朵;花梗長0.5—7.5毫米,被灰白色或琥珀色的鱗 片;花萼小而退化,通常長約1毫米,裂片三角形至圓形,下部及邊緣被鱗片,有時有 緣毛;花冠管狀漏斗形,長(9--)11—13毫米,淡紫白色至玫瑰紫色,花管長4--6 毫米,稍短於花冠裂片,外面偶有毛,無鱗片,內面喉部被短柔毛;雄蕊5—6(--8),常短於花管,花絲下部被毛;子房長1.2—2毫米,密被灰白色鱗片,花柱短,內藏於花管,無毛或罕被微毛。蒴果長約5毫米,卵圓形至近圓形,密被鱗片。 花期5—7月,果期7—9月。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生於高山草坡、岩崖及杜鵑灌叢中,海拔3 000—4 6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complexum Balf.F,et W.W.Smith in Not.Bot.Gard.Edinb.9: 222.1916;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398.1930;Philipson c1 M,N.Philip— SOD ln Not.Bot.Gard.34:25.1975;Cullen in ibid.39:99.1980;Davidian,Rhcxtod, Spec.1:179.1982;雲南植物志4:505.圖版140,4—7.1986;橫斷山區維管植物 下冊1433.1994.亞組概述
小灌木,分枝密集,常纏結成墊狀。葉小型,下面表皮細胞具有脊狀紋的乳突,鱗片密集或稍有間距,同色或二色,具有寬而波狀的邊緣。花序頂生,1至數朵花組成傘形總狀花序;花梗短;萼明顯5裂;花冠漏斗狀;雄蕊5—10;子房5室,被鱗片。蒴果短小。種於無翅,有不明顯的鰭狀物。 亞組的模式種:高山杜鵑Rhododendron lapponicum (L.) Wahl. 本亞組共有40種,除一種分布於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少數產於陝西、甘肅、青海 外,其餘均集中分布於四川、雲南及西藏的山區,北半球寒帶及高山地帶也有間斷分 布。本組概述
小至大灌木或小喬木,通常常綠,少有半落葉,有些種類附生。葉小至大。花序頂 生,或同時有2—3個側生花芽出自枝頂葉腋,通常傘形總狀、短總狀或近似頭狀;花 小至大;花萼短小成檐狀或裂片發達成葉狀;花冠漏斗狀、鍾狀或筒狀;雄蕊通常10, 少有多於或少於10枚者,通常伸花冠筒部;子房通常5室,少有6—12室,花柱細長 勁直或短而強度彎弓,潔淨或基部被鱗片或短柔毛。蒴果果瓣木質。種子有翅或無翅, 通常兩端有鰭狀窄翅。 組的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本組共約160餘種,主產東喜馬拉雅地區至我國西藏、雲南,7種在中南半島,1 種在阿富汗、巴基斯坦,1種產日本,北美2種,歐洲4種。我國147種,大部分種類產西藏、雲南,少數種產四川、甘肅、青海、陝西、黑龍江,極少數產華南。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