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法門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 寺。釋迦牟尼 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 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於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關於建寺時間,從唐代時就已無法準確確定了。有一種說法認為法門寺及真身寶塔始建於古印度阿育王(前273年—前232年)興建八萬四千塔之時,先建塔後建寺。北周以前法門寺名為阿育王寺,寺塔名為阿育王塔。另一種說法受到了出土的漢代瓦當、磚刻的支持,認為法門寺建於東漢桓靈之世。
有文字記載,北魏時法門寺已經存在並有較大的規模。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曾擴建,並於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到北周武帝時大興滅佛運動時,法門寺也幾乎完全被毀。
唐代
唐代建立後,法門寺走向它的全盛時期。唐武德元年,定名法門寺,第二年僧眾恢復。後來法門寺收留避隋末戰亂中的流民,不幸失火,後在僧眾的努力下重建。貞觀五年時,一個叫張亮的人獲準拆望雲宮來修塔,高宗顯慶五年重建,建成一座四層方形樓閣式塔,後唐中宗提名為“真身寶塔”。唐中宗殷勤事佛,曾與韋後等人下發入塔(於1978年秋出土),景龍四年改法門寺為“聖朝無憂王寺”,並為塔提名為“大聖真身寶塔”。在文宗開成三年曾更名為法雲寺,但不久仍成法門寺。武宗會昌滅佛時,法門寺受到了波及。懿宗時舉行了唐朝最後一次迎奉佛骨的活動,法門寺在這時得以重修,地宮的情況在此後就未曾改變過。唐朝皇帝曾迎奉佛骨7次,每次都對寺院大施財物,這為寺塔的擴建提供了方便。法門寺經過多次修築增建,形成了二十四院的形制。
五代
五代時期,秦王李茂貞對法門寺大加修繕,歷時三十餘年。後周世宗時,雖限制佛教,但法門寺沒有被廢除。
宋金
北宋建立後,法門寺再度復興,多次修葺後,到金朝大安二年法門寺仍具有“寺塔倚天”的宏偉氣勢。
明朝
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法門寺在關中地震中受到重創,唐代所建的木塔坍塌。萬曆七年重修“真身寶塔”,為磚仿木結構的十三層樓閣式塔。
清朝
清朝順治十二年、乾隆三十四年、光緒十年對法門寺都做過修繕。同治元年法門寺在陝西回民起義中受到破壞,此後重修,規模縮小了許多。
法門寺舍利近現代
民國成立後,法門寺駐軍不斷,寺院建築大受破壞。由於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華北慈善會準備重修寺塔,以工代賑,救濟災民。維修工程從1938年開始,1940年7月完成,一個月後佛事活動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8月將法門寺列入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此後廟產還是被法門鎮學校占用或征為公用。
1979年後,陝西省撥款重修了一次大雄寶殿和銅佛閣。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門寺地宮被發現,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及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988年10月,法門寺舉行佛指舍利開光大典並對外開放。法門寺在原任方丈澄觀、淨一法師的住持下,相繼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殿、禪堂、祖堂、齋堂、寮房、佛學院等仿唐建築。
1994年應泰國僧王邀請,佛指舍利在泰國瞻禮供奉。
2002年應台灣星雲大師等邀請,佛指舍利到台灣瞻禮供奉。
2004年應香港佛教領袖覺光長老等邀請,佛指舍利在香港瞻禮供奉。
2004年1月16日,法門寺禮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大和尚住持。截至2004年,常住僧眾230餘人。
2010年10月29日,120件(組)唐代珍貴文物在台灣展出,包括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8位唐代帝王供奉佛指舍利的文物珍品。其中一級文物超過55﹪。
建築布局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後的格局。現代的法門寺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後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門寺博物館,現有多功能接待廳、珍寶閣等建築。
真身寶塔
真身寶塔因塔下藏有佛祖真身舍利而得名,初為“聖冢”,唐代建四級木塔,明代改建磚塔。此塔見於典籍記載,均稱其為“古塔四層”、“木塔四層”,金人稱其“三級風檐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1981年8月24日明塔的一半崩塌,剩下半壁殘塔。
1987年春發掘出唐代塔基,證實其為正方形,邊長26米,木結構,有4根承重柱,20個回廓柱,樓閣式結構。四道流水屋檐,有高拱飛翹的重檐。參照碑銘的描寫,可推知它的構造與地宮出土的銅浮屠相仿佛。
1988年四月按坍塌前的明塔實測圖施工復原,以鋼筋水泥為骨架,青磚砌色而成。形狀與明塔相同,八卦定向,十三級,四十七米高,雄偉壯觀。塔內還修建了平台供遊人登高眺望。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位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法門寺文化景區內,始建於2004年,由台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計。塔高148米,呈雙手合十狀,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築,塔內供奉著舉世聞名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舍利塔總投資超過五十億人民幣。總建築面積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為60225平方米,地下約為16465平方米。2009年3月29日,佛教聖地法門寺合十舍利塔落成。2009年5月9日舉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佛光大道
全長1230米,寬108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一條成佛之道,同時又是景區的景觀主
軸。佛光大道分別設有經幢、菩薩等景觀,它是按佛教“五時判教”而設,佛教人士將山門比喻為“此岸”(現世),佛光大道接引眾生通過“五時判教”到達“彼岸”——合十舍利塔(佛國),這樣一輪迴即為一大度。同時佛教中講究因緣所生法,大道內兩側的10尊菩薩是為佛之因,佛是為菩薩之果。共由八組景觀雕塑組成的佛陀聖跡,其主旨表現人間佛陀,人間佛教。此佛陀像非聖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齡做出不同的模樣,體現佛陀由凡入聖的偉大精神;西側的林蔭道中呈現的八組景觀雕塑則為法界源流,其主旨接釋迦涅磐後佛教的發揚光大,如漢傳佛教淨土宗、禪宗、中國八宗、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
地宮
法門寺地宮,是20世紀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被列為世界第九大奇蹟。面積僅31.48平方米,地宮文物陳列方式,是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羅。
地宮按唐朝狀況復原,只對個別損壞嚴重者予以更換。整個地宮用漢白玉和石灰石板構築而成,內壁和石門上布滿雕刻。在地宮修復過程中,設定了環繞唐地宮的環形地下室,並設有佛龕。僅存於世的佛指舍利在地宮中央供奉。
收藏文物
舍利
1987年5月5日至12日期間共發現4枚舍利。其中兩枚為白玉所制,另一枚為一高僧的舍利。
這三枚都屬於“影骨”,和“靈骨”放置在一起是為了保護後者。“靈骨”色黃而有似骨質的顆粒分泌物,經專家鑑定,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法門寺也隨著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為佛教的勝地。
金銀器
法門寺地宮中珍藏的金銀器多達120多件(組),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這些金銀器多是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動而專門製造的禮器,做工極為考究,多刻有鏨銘,為判斷物主、斷代提供了方便。其中還出土了許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與今天日本茶道的器具幾乎完全相同,證明了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唐代。
琉璃器
琉璃即是今天的玻璃,中國的琉璃加工技術長期受西亞地區的影響,風格多是伊斯蘭式的。由於難得,琉璃器同金玉之類一樣珍貴。地宮中的琉璃器多是盤、碟、碗等承托器皿。共有20餘件。瓷器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前,對秘色瓷一直有各種說法,有認為秘色指的是一種釉色的隱秘,也有人認為是對一種顏色的叫法。地宮物賬碑中記載,以及十三件秘色瓷器珍品的出土揭開了這個謎團。
絲織品
唐朝時中國的絲綢織物已發展到一個高峰,地宮中的絲織品就成了很好的佐證。這些物品多是歷代皇后所供奉的,其中還有武則天的“武后繡裙”一件。
佛經
現在所指法門寺中最早的佛經是武則天時的“千佛碑”所刻《大般涅槃經》,但現已無存。唐武宗時的滅佛運動焚毀了許多法門寺的藏經,但收集、修補佛經的工作一直在進行。真身寶塔半壁坍塌後,藏經得到了清理,所藏經卷有《毗盧藏》的全部資料、《普寧藏》的全部題記和《秘密經》的目錄。
佛像
明代的13層寶塔上共有88個佛龕,每龕一佛,到1939年整修時只剩下68尊。後經清理共有98尊佛像,許多都裝有佛經,為明代和民國的裝藏。佛學院
法門寺佛學院於2004年11月11日正式建成。
2007年12月,法門寺佛學院獲得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該學院由陝西省佛教協會主辦,法門寺承辦,陝西省宗教事務局負責行政監督管理。陝西法門寺佛學院是西北第一所漢傳佛學院。
歷代高僧
良卿法師
良卿法師(1895年-1966年)俗名戚金銳,法名永貫,河南省偃師縣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月十三日生。七歲時,因連年災荒奉母命於鄰縣宜陽鐵佛寺出家。拜印川老和尚為師,為臨濟正宗派第十三代。民國八年(1919)古歷十月在宜陽靈山寺受俱足戒。民國22年(1933)受洛陽白馬寺德浩和尚請住白馬寺,任後堂監院十三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寺院遭嚴重衝擊。7月12日夜,為阻止打砸搶分子毀壞佛寶,舉火自焚。法師焚身數日,弟子張政華居士(紹祥)不避危險收集遺骨送至賢山寺交靜一裝藏。靜一命白龍村吳七老居士轉送至長安終南山上天池寺安葬。
1994年,法門寺擇地中觀山建普通塔院及歷任高僧靈塔,靜一率來正等至上天池寺迎取良卿法師骨灰回寺供奉。1997年農曆七月十二日,良卿自焚殉教三十一周年,法門寺舉辦良卿法師靈骨入塔法會,如法供奉良卿法師遺骨人塔,永志紀念。
澄觀法師
澄觀(1916-1999),俗名陳元奎,1916年5月29日生於遼寧省丹東市。1936年出家吉林省彌陀寺,翌年於奉天慈恩寺受具足戒。1953年應法門寺住持良卿老和尚邀請常住法門寺。1964年去永壽閉關,專修禪觀,深悟機宜。1967年又回到法門寺。鏇因“文革法難”被迫離寺。
澄觀法師善於中醫針炙,以岐黃之術在民間治病救人。1980年重返法門寺,為法門寺回歸佛教界作了大量工作。1984年擔任住持,重立法幢。1985年,發起創立寶雞市、扶風縣兩級佛教協會,親任會長,並當選為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1988年修復明代真身寶塔,重建仿唐山門。
1991年,法師應邀訪問日本。1992年,法師籌資四百萬元重建仿唐大雄寶殿七間,並新塑四十二尊聖像。
1994年農曆十月初一(11月3日)升任法門寺方丈。1998年10月因身體情況退居。
1999年7月5日(農曆五月廿二日)4時25分圓寂,世壽84,戒臘62夏。法師生前曾任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政協委員等職。
淨一法師
淨一法師(1922年-2002年)又名靜一。俗名張家訓,1922年9月9日生於江蘇省宿遷市。9歲讀書,19歲(1940年)慕道出家。1945年在南京寶華山受戒,隨住金山寺修習禪觀。1957年至1983年住扶風縣賢山寺。1984年,中國政府交還法門寺歸僧人管理,同澄觀法師一道接收寺院,重樹法幢,修復古寺。為籌集資金,法師曾去蘭州、汕頭、上海、廣州等地募化20多萬元,建成東西廂房及後樓,為法門寺恢復奠定基礎。1985年與澄觀老和尚發起成立寶雞市、扶風縣兩級佛教協會並任常務副會長。
1987年後,法師擔任法門寺首座、監院,主持本寺重建工程。1987年修復明代真身寶塔,重建仿唐山門。
2002年6月13日(農曆)晚9時15分安詳示寂。
旅遊信息
交通
1、從西安出發:
(1)、西安火車站乘坐游2路可直達,每天8:00發車,下午15:00返回,一天一班,單程票價25元(2012年);
(2)、8:00~11:00,每逢整點在大唐芙蓉園西門有發往法門寺的免費班車;
2、從寶雞出發:
(1)、寶雞汽車站西站,從7:00~15:30,每小時一班,發往法門寺,時間約2小時;
(2)、寶雞機場街汽車站有直達法門寺的班車,票價單程19元,一天三班,發車時間為:9:00,、11:30、16:00。
建成後的法門寺景區主體門票
3月~11月:120元;
12月~2月:90元。
開放時間
3月~11月:8:00~17:30;
11月~次年2月:8:30~17:00
遊覽季節
寶雞地處關中平原的西部,屬於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較為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13℃。不過,冬季寶雞略微寒冷,選擇春、秋季節正是出遊寶雞的好時機。
中國十大著名寺廟
中國最佳的十大宗教寺院(道觀)旅遊勝地
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在什麼地方修建道觀和修道是緊密相連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認為“道”是“虛無之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成的。2009年由《行游天下》雜誌社、搜狐旅遊等媒體及百萬網友,選出了中國最佳的十大宗教寺院(道觀)旅遊勝地。陝西歷史名勝古蹟
陝西地處秦嶺之北,渭河之南,從地貌上屬於黃土高原,它的省會西安的地貌屬於渭河谷底,自古以來就是膏腴之地,建立過十三朝古都,從而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古蹟。今天,我們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名勝古蹟,做出列表。
寶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寶雞市位於陝西省關中西部,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城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境內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景點65處,尤以西周青銅器名揚海內外,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
景點 | 寶雞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大散關;釣魚台;法門寺;扶風城隍廟;關山草原;金台觀;唐九成宮;龍門洞;五丈原;太白山;太平寺塔;天台山;炎帝陵;秦都雍城;張載祠;周公廟;鳳翔東湖;秦公大墓;周原遺址;眉縣湯峪;寶雞人民公園;大鯢自然保護區;西湯浴溫泉;北首嶺遺址;《九成宮禮泉銘》碑;麟遊慈善寺;諸葛亮廟;岐山箭括嶺;吳山;嘉陵江源頭風景區;紅河谷;法門寺博物館;東方大佛宮;始祖殿;龍鳳山恆星遊樂園;蘇文忠公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