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底蘊
五華山歷史底蘊豐厚,位於山腰的隱靜寺始建於晉,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是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隱靜寺由杯渡禪師親手創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為他的修佛道場,也因此,五華山又稱為“隱靜山”。“隱靜禪林”是繁昌的古“十景”之一,其在我國的南傳佛教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很高的地位,被佛教界和民間奉為“江東第二禪林”。當地素有“先有五華,後有九華”的說法。至今,每逢地藏王、觀音的生日和圓寂日等重大佛事活動,朝山拜佛的香客駱驛不絕,一天可以達到數千、甚至上萬人。
名人評價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史可考曾兩次來五華山,感嘆並作詩“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遺蹟太白碑已毀。
歷代主要有張孝祥(南宋著名詩人,著有《水調歌頭》)、梅堯成(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湯顯祖(明著名戲曲家、文學家)、張伯玉(宋文學家)、張佑(唐朝才子、詩人)等文人墨客留戀五華山水風光和佛教文化,並留有許多詩詞歌賦,其中,張佑的“松徑上登攀,深行煙靄間;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潤壁鳥音迥,泉源僧步閒;更憐飛一錫,天外與雲還“、北宋詩人楊傑的“岩深映碧螺,金鬣(音‘liè’,是五華山金魚泉獨有的魚種)弄寒波;莫念江湖好,江湖風浪多”和徐持的“鳥歸山靜人煙寂,樹隱溪回石徑斜;不是屐聲驚犬吠,隔林何處覓僧家”的詩句甚為經典,廣為流傳。
文化積澱
五華山風景秀麗,並同時擁有豐富的人文、宗教文化積澱,在繁昌乃至蕪湖的諸多旅遊資源中,都可謂得天獨厚。五華山又名隱靜山有碧宵峰、紫氣峰等五座主山峰,最高海拔289米,該山“峰秀、水清、石怪、洞奇”,山體植被豐富,森林復蓋率達92%,其中著名的“五華竹海”面積約1000多畝,蔚為壯觀。五華山境內還有“地藏王足印”、“觀音岩”、“金魚泉”等十多處自然景觀,山腳下則有五華水庫,水面面積有90餘畝,水體清澈,與五華山構成山水資源統一體。
隱靜寺,建於南北朝時期,舊稱‘江東第二禪林’,是繁昌的古十景之一。李白、張孝祥等與蕪湖有著深厚淵源的著名詩人,都有關於五華山的題詠。漫步於五華山山道之上,遠處的寺廟隱約可見,山下的水庫碧水盈盈。
地藏王“先主五華,後主九華”
地藏王菩薩金喬覺原本是新羅國的王族,後來到中國修煉佛法。他剛來之時並沒有直接到九華山而是先來到了已經在佛教界名聲在外的五華山。而此地地名據說也與地藏王有關,相傳是他在尋找修煉佛法的住處時,見此山脈形似五龍戲珠,就起名為“五華山”。
儘管地藏王菩薩選定了此地修煉,但最終卻“五龍難擎地王尊”,離開了這裡。對於他離開五華山的原因,民間有著這樣的傳說:相傳地藏王到五華山時,他坐在一塊石頭上,覺得此山風水甚好,是塊寶地,就打算在此山修行。於是,他環顧四方想數數有多少個山巒。他數來數去只有99個,於是,他長嘆一口氣,“怎么只有99個,如果有100個成整數就更好了”。這話被在一邊休息的放牛娃聽到了,他笑了笑說,“師傅,你數錯了,你自己身下不還坐著一個嗎?加起來不正好是100個”。地藏王恍然大悟,連聲說,“是,是,是正好一百”。地藏王感到很慚愧,心想“我連一個放牛娃都不如,怎有臉面在此修行呢?”於是他重新尋找修行之地。不久便來到九華山。
還有另一個地藏王離開的傳說。據說,地藏王在五華山呆了一段時間後,忽然有一天,他看見遠方有九座蓮峰高聳,祥雲彌散,更適合做修行的道場,於是一腳就踏了過去直奔九華山。在九華山的拜經台可以看到他的一隻腳印,而在五華山,也留有一個腳印,和九華山的腳印剛好一左一右。記者果真在半山腰看到了這個“腳印”,它嵌在一塊大石上比普通人的一隻腳略大,深有兩三寸,確實與人的腳印非常相像。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建議旅遊時間為每年陽曆2-11月。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景區會舉辦新年祈福游、平安燈會游活動;每年有農曆2月19日、6月19、9月19日、7月30日,五華山都會舉行盛大的五華山廟會,其中以2月19廟會最為盛大;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景區會舉辦重陽登山游活動;每逢地藏王、觀音的生日和圓寂日景區舉辦重大佛事活動。
旅遊線路
五華山景區主要分三個部分,佛教歷史文化旅遊、森林旅遊與生態探險旅遊。目前,已整修接待遊客的主要是佛教歷史文化的旅遊線路。
風俗禁忌
五華山為佛教聖地,遊客遊玩時要尊重佛教習俗,注意佛教禁忌。
交通信息
內部交通
景區山門(寒塘)設有公車站,3路公車每隔20分鐘一班(繁昌縣客運中心---新林)。
外部交通
自駕:
自駕車線路一:從滬渝高速(G50)及京福高速(G020)在繁昌、南陵出口下高速,出收費站右轉,沿繁南公路(S216)4.5公里後,左轉入灣平公路(X044)7.5公里後,即到達五華山景區主大門(山門廣場,待建),全程為瀝青路面,路況良好。
自駕車線路二:從G205國道(蕪南路)南陵許鎮紅綠燈右轉,到黃墓過漳河大橋,沿三荻公路(X072繁昌方向)12公里(經平鋪鎮)可達景區山門,路況較好。
景區山門距離主要節點路程:
(1)滬渝(G50)與京福(G020在建)高速繁昌出口:12公里;
(2)蕪湖市火車站(汽車站):57公里(經G50);
(3)蕪湖市G50蕪湖南出口:38公里(經G50);
(4)銅陵市G50銅陵汽車城出口:51公里(經G50);
(5)宣城市G50宣城西出口:61公里(經南陵、318國道);
(6)繁昌縣客運中心:19.5公里(經S216);
(7)南陵縣客運中心:24公里(經S216);
(8)南陵許鎮G205國道:17公里(經三荻公路);
(9)G205與G318交通樞紐:29.5公里(經S216)。
G50滬渝高速公路:南可達皖南地區及武漢、重慶,北可經蕪湖與長三角高速網連線,直達上海。
G020京福高速公路(蕪湖長江二橋)2017年通車後,北上可達華北公路網和北京,南抵華南公路網和福州。
高鐵:
寧安高鐵在繁昌縣城設有高鐵車站,京福高鐵在南陵縣城設有高鐵車站,從五華山出發僅需30分鐘內的車程即可以乘坐動車直達北京、上海、福州、合肥、南京、黃山、安慶等地。
飛機:
五華山距離最近機場為九華山國際機場,距離約82公里;距離南京祿口機場約160公里(全高速);距離籌建中的蕪宣國際機場約85公里(經318國道、宣城)。
主要景點
五華山由碧宵峰、桂月峰、紫氣峰、行道峰、鳴磬峰五座主峰,以及鳳凰峰等三座配峰組成,最高海拔279米。五華山以“峰秀、水清、石怪、洞奇”而著稱,山體植被豐富,森林復蓋率達92%,其中“五華竹海”面積有一千餘畝,蔚為壯觀,境內現有“青獅白象”、“地藏王足印”、“神仙洞”、“觀音岩”、“金魚泉”、“猴子洞”、“牛龜朝山”等自然景觀,位於山腳的五華水庫,水面面積90餘畝,容量47萬立方米,是小二型水庫,她三面環山,賦予了五華山山清水秀的優美景色。
隱龍橋
傳說,朱洪武造好了南京城牆,帶著文武大臣、太子、皇孫到紫金山登高覽景,群臣的話使朱元璋心花怒放。“好是好,就怕紫金山上架大炮”一個皇太子脫口而出。朱洪武看了他一眼,令隨行賞了他一個桔子。回宮後,馬氏娘娘知道了皇兒說出那番話後,又吃了父皇的桔子,毛骨悚然,因為她知道那是“剝皮抽筋”的暗示,有殺身之禍。在千鈞一髮之際,遵照母后的吩咐,皇太子化裝成平民,攜帶銀兩,騎上寶馬從花園後門逃走。
朱洪武得到此訊息後,急差御林軍追趕,追到新林鋪馬頭街,快到官山頭的地方時,皇太子聽見陣陣馬蹄聲,轉頭見後面旌旗飄飄,煙塵籠地,便棄馬前躍,躲到路邊一座拱橋下面,這樣才得以躲過御林軍的追趕。
五華山隱靜禪林的和尚,聽到御林軍來抄廟屠僧的誤傳,老和尚為了保護眾僧徒的性命,下令放大火自焚廟宇,御林軍見五華山廟宇已毀,太子又找不到,回京城交不了差,官差們一合計,於是就地解散,自奔家門。官兵走後,太子出來一打聽,“隱靜禪林突然間大火沖天,廟宇盡毀,僧尼全逃,一片廢墟。”太子欲哭無淚,又回到橋下,一頭碰死在橋襠里。太子是龍子龍孫,因此,後人便將這座橋叫做“隱龍橋”。
隱靜寺
潮溝有個叫朱文殊的人,信奉佛法,有一天,杯渡途經他家中,休息過後便拿自己的袈裟裹著銅片扔向空中,袈裟就飛了起來,杯渡隨著袈裟一路到隱靜山,這個時候,袈裟就停落了下來,此時,一個牧童剛好路過看到此情此景,誤以為是一隻白鶴飛了過去。杯渡對牧童說:“與汝有緣,當嗣吾法”,然後杯渡就住在山上了,起法號為龍安大師。傳說,杯渡禪師在建寺時,所需物品都是從木、米、油、鹽四池中取來的,裡面的東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之,隱靜寺成為了杯渡禪師在五華山傳播佛教的道場。
隱靜寺在宋代改為普惠寺,明代又恢復為隱靜寺。在這裡,修煉出許多得道和尚、佛門大師。有文字記載和民間公認的有名僧名尼、杯渡、地藏王菩薩、朗公、嚴和尚、圓滿大師、妙義禪師、法海和尚等。
晚唐詩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隱靜寺便是四百八十寺之一。
杯渡禪師,南北朝劉宋時代僧人,冀州人,出生、姓名均不詳,距今1500年。據《佛祖通載》描寫:“神僧杯渡,初出冀州,如清狂者,挈一木杯,渡水必乘之,因號焉。”
現任住持釋觀圓法師
安徽五華山隱靜禪林主持
蕪湖市繁昌縣政協常委
蕪湖市繁昌縣佛教協會會長
蕪湖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大九華山觀音峰念佛堂堂主
隱靜禪林的僧眾能嚴格要求自己,住持釋觀圓法師更是能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能自覺帶領寺院僧眾認真學習黨的宗教政策,學習宗教教規、禮儀和佛教學識,樹立法制意識,自覺貫徹落實《宗教事務條例》,依法辦事,依教規辦事,成立了隱靜禪林依法活動管理小組,寺院內多處懸掛了《宗教事務條例》和《安徽省宗教事務管理辦法》、寺院燒香拜佛儀規、寺院僧尼須知等宣傳展板。五華山隱靜禪林為叢林寺廟,分上中下三個相對獨立的寺院,上下相距3華里,由住持釋觀圓統一進行管理,多年來,隱靜禪林積極開展創建活動,以創建促進各項管理,加強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管理和教職人員備案管理,落實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寺院管理水平,目前,道場管理各項制度齊備,自身建設完善合理,成為我縣一處清淨莊嚴的佛門勝地,在我縣佛教界發揮了表率作用,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典範。2013年隱靜禪林住持釋觀圓法師被評為蕪湖市優秀宗教教職人員。在發展上,統籌安排,目前山頂正殿及其附屬殿、食宿房屋已經基本建設完成。計畫下期發展重點是中間山腰的觀音殿改成擴建工程,規劃設計已經通過,土地也辦理完成,現正在修建施工便道,積極籌備材料,明年正式開工建設。待山腰大殿建成後,再考慮對山腳的隱靜寺大殿進行翻建,以形成整體寺院統一規劃,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教風端正,活動有序。
隱靜禪林目前有僧尼六人,是目前繁昌縣寺院中出家僧眾最多的,在教風建設上,住持法師能以身作則,潛心修行,平時寺院的管理很嚴厲,對出現的一些不如法的現象,如極個別僧人偷吸香菸等,都能給予及時嚴格的批評,責令立即改正錯誤,拒不悔改的,逐出山門。在安排各項活動中,都能夠做到事先通報,與當地鎮政府、村委會及時溝通,互相配合,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節,當天來隱靜禪林燒香拜佛的信眾可達數萬人,我們都按規定,上報到縣公安局,縣委統戰部、縣宗教局和鎮政府,由公安、交警、縣統戰部、宗教局及地方政府有關人員現場維護秩序,保證整個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積極服務社會
公益慈善是佛教界的優良傳統,隨著隱靜禪林佛教事業的發展,在公益慈善事業上的投入也穩步增長,充分體現了佛教徒“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高尚情操。近些年來,為汶川、玉樹等災區進行了捐款,並多次組織僧眾為災區人民祈福。在當地也逢過年過節率領弟子捐資捐物給當地敬老院、平鋪鎮困難兒童,多年來一直資助兒童助學活動,2014年還被評為繁昌縣陽光愛心志願者協會優秀會員。
李白詩碑
隱靜寺
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岩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簡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隴西成紀人。十三年(754年)秋後,游宣城、南陵、青陽、秋浦;寶應元年(762年)逝於當塗,時年六十二歲。一生創作大量詩篇,歌播盛唐之音,描寫壯麗山河,善於從民歌和神話中吸取營養,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歷朝都有其詩文集刊刻流傳。
千年古道
1800年的歷史滄桑,1800年的風雨洗禮,鑄就了今日的千年古道,這條道途上曾留下過眾多佛教高僧的足跡,史料記載的有杯渡禪師、地藏王菩薩、法海和尚、名尼、圓滿大師、朗公、妙義禪師等。
明末清初著名姑熟派畫家蕭雲從《太平山水圖》中有一幅《五峰山圖》,在畫家的筆下,五華山怪石磷峋,懸崖絕壁,其實現實中的五華山並不險峻,五華山並不以自然風光著稱,五華山的魅力,主要在於以李白、蘇東坡、梅堯臣、張孝祥、范成大為代表的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詩篇,在於以杯渡、達觀、懷賢等一代又一代高僧開創的佛教文化,在於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游擊隊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在於以建文帝、暹羅太子為典型的流傳至今的美麗傳說,漫步於五華山古道之上,遠處的寺廟隱約可見,山下的水庫碧水盈盈......
神仙洞府(神仙洞)
桂月峰西側比較低平的山峰,叫做“行道峰”。行道峰雖然並不險峻,卻有個“神仙洞府”。這個洞穴位於行道峰的西側,裡面形似房屋,從前桂月峰下的西庵僧人僧伽,常在這石洞裡坐禪修道。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有人在這裡躲避戰禍。可見裡面的環境是很適宜人類居住的,至今遺有石桌石凳。
卓錫寺(宿猿洞)
曾有高僧駐錫此處,故稱卓錫寺,在桂月峰西北的懸崖絕壁之間。是群猴嘯聚嬉戲之地,山鷹展翅亮嗓之所,故又稱猴子洞。如果有藝高膽大者,或者借據攀高工具,可以攀附入洞。那樣,一定會獵奇更多,增添無上的雄渾之氣。
響水洞
桂月峰與行道峰之間,有一處低矮的小山,叫灰山頭。山上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洞穴,洞中流水潺潺,終年不絕。若扔進石塊,如敲打鑼鼓之聲;對洞嚷叫,聲音雄渾悅耳,環繞飄渺,人們不知道它的深遠。因此,叫做響水洞。每到黃昏薄暮,成群結隊的蝙蝠像潮水般往外噴飛。此情此境,格外令人驚訝。
青獅白象
地藏王菩薩來五華山修煉佛法後,如來佛祖非常器重他,命青獅元帥、白象將軍親自為地藏王當護衛神。青獅白象深感責任重大,便一左一右,密切地注視著一切,不讓任何妖魔越雷池一步,確保地藏王坐禪空間,純化歸真。
太子墳(天子墓)
隱靜寺左有太子墳(天子墓),朝代末詳。相傳是暹(念xian)羅國(泰國的舊稱)太子來隱靜寺,是朝山,是出家?史料沒說清楚,死後“瘞此”,即葬在此地。因大興水利年間該墓被破壞,位於天子湖(五華水庫)岸邊,豐水期被淹沒水位以下。文化大革命前,墓冢、墓碑、華表、祭台俱在。此墓以馬鬣(念lie,即馬的鬃毛)封存,踏上去像是洪鐘的聲音。
杯渡松
隱靜寺門前的兩棵“杯渡松”,又叫“新羅五葉松”,是朝鮮的樹種,由東晉時期杯渡祖師親手所植。它生長得“曲屈如虬蠖”,如果扳折它,它則搖頭晃枝。年代久遠以後,長得非常茂盛高大,清代詩人閔其景描述說:
龍蝺雙鎖梵門幽,老乾紆盤杯渡留。佛果不隨凡種播,蒼涼時掛白雲頭。可見它不同於普通松樹。
牛龜朝佛
地藏王在五華山講解佛經,感動著四方生靈。遠在大湖的大烏龜知道了這件事,也決心要來聆聽。這天,它半夜三更就動了身,往正殿爬來。它費了周身的力氣,總算爬到了正殿跟前,已經聽得見殿里鐘響鼓鳴,不禁高興的想著:“我終於能聽到地藏王的寶經了。”
山下住著一戶姓金的人家,家中有頭耕牛,聽說地藏王在山上講經,早就想來聆聽,因此,一有機會總是往正殿上跑。可是,這些天主人金家農事很忙,天天要它耕田耙地,它急得像貓抓心似的不安。這天金家小子正在用它耙地,忽然覺得內急,將牛停在了地頭,到隱蔽的地方方便去了。這耕牛歇了下來,以為得到了有利的機會,不顧肩上還背著鐵耙,急急忙忙地向正殿奔來。在快到正殿時,它聽到了鐘鼓鳴響,興奮異常,只顧抬頭奔跑,沒有顧及腳下,更沒有在意還有正在往正殿趕來的烏龜。無意之下,一腳踏在了烏龜背上,因為趕路,腳步踏的很實,竟將靈龜的頭踩得翹了起來。從此,烏龜就化成了石頭,翹著龜頭,背上留下了深深的耕牛的腳印,停留在路當中。
金家小子方便過後發現跑掉了耕牛,聯繫它老是想上正殿的行為,料想它肯定上正殿聽經來了。於是直接往正殿找來。快到正殿的路上,見一隻大烏龜的背上有一隻深深的牛腳洞,又見這烏龜頭翹在路上,就知道是他的耕牛所為。於是,他將正在靜聽佛經的耕牛牽了出來,訓斥道:“你這個孽畜,有什麼德性配來聽經?那烏龜好不容易爬到這裡,想來也是為了聽經,是個有靈性的烏龜。竟被你一腳踏死,你殘暴無德,還聽什麼佛經!”說著舉起鞭子,狠狠地抽打著耕牛。耕牛負痛不過,掙掉金家小子手中的鼻繩,拖著鐵耙,在五華山上狂奔起來。把好端端的五華山的山體,到處都耙得深深的耙齒切口。
如今離正殿不遠的路中,翹著的烏龜頭,被人們稱為“靈龜石”,那靈龜的身上還有一個深深的牛腳洞;而五華山的山體上,到處都是鐵耙耙出的裂開的切口,就是這個由來。
因為這用牛的小子姓金,所以,後來人們都說“金人鞭金牛,金牛拖金耙,踩死了靈龜;還拖著金耙,劃開了五華山上的石頭”。
其他景點
傳說神牛、靈龜同去朝拜地藏王,各自都想搶個早朝,以示佛心誠篤,得到地藏王的賞識,給予引薦,渡往極樂世界。神牛途中貪睡,醒來後自知落後,便奮蹄狂奔,以致牛蹄踩到了靈龜的背上,留下一個永不消失的蹄印,而神龜的身體則陷進了地底,只剩龜頭露在外面,形成了今天的神牛蹄印與龜頭翹首石。
觀音庵(觀音岩)
從前人們都稱呼“觀音岩”。因為庵堂後牆是碧霄峰的懸崖,觀音菩薩的神龕,就是石壁雕刻而來的。關於觀音庵,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元豐年間有一個書生上京趕考,途中不知路該怎么走,此時,又突降大雨,情急之下,書生跑到一處石崖邊躲雨。朦朧間,看到一老嫗,便向她詢問進京的路,老嫗話音剛落,忽見雨停天開,可是老嫗卻不知去向。書生此時心想:“莫非菩薩顯靈?若真如此,請菩薩保佑我金榜題名”。結果,這個書生真的考中了狀元,他便還了願,在石壁上雕刻了幾尊菩薩像,我們今天看到的觀音菩薩的神龕就是當時雕刻的,也就是著名的江南石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金鬣魚泉
相傳,當年印度神僧杯渡修建廟宇時,所用物資皆出自這些池裡。欲說這是神話,可是至今木池裡仍能隱約看到飄著半截木頭……最為神奇的是池裡還生活著一種小魚,它們粗不過小拇指,長不過二寸,在這泉水裡異常活躍,把它們移居到另一個地方,卻怎么也養不活。至於為什麼取名金鬣魚,你仔細觀察下它們便會找到答案,是不是發現金魚背上的花紋和馬鬣很相似呢?據查史料,在別處還沒發現類似金魚品種。
仙人靠背
地藏王經常在靠椅山後面嶺頭路邊坐臥休息,在石頭上,留下一個側身如臥的印記,傳說在此處坐臥閉目養神,有健身祛病功能。
地藏王腳印
地藏王菩薩剛來中國時,並不是直接到九華山去的,而是先到了平鋪的五華山。忽然有一天,地藏王在定中看見遠方有九座蓮峰高聳,祥雲彌散,更適合做修行的道場,於是就動身去了九華山。他是從五華山一步跨到九華山去的,九華山的拜經台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隻腳印,剛好一左一右。因此有地藏王菩薩“先主五華,後主九華”之說。
地藏王正殿
地藏王菩薩,又稱金喬覺(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喬覺時年二十四歲,出家剃髮為僧。唐代的中國佛教,如日麗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羅、高麗、百濟等國的僧人來華求法。金喬覺出家後,即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
地藏王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王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青獅白象
地藏王菩薩來五華山修煉佛法後, 如來佛祖非常器重他,命青獅元帥、白象將軍親自為地藏王當護衛神。青獅白象深感責任重大,便一左一右,密切地注視著一切,不讓任何妖魔越雷池一步,確保地藏王坐禪空間,純化歸真。
五龍寺
相傳,地藏王在尋找修煉佛法的住處時,見此山脈形似五龍戲珠,故起名為“五華山”,後來建寺廟予以紀念,即稱之為“五龍寺”。
竹海
五華竹海面積約1000多畝,進入這裡,四周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毛竹、楠竹、紫竹各具其點,競相蓬勃。在這竹的海洋,樹的濃蔭里,整個山體顯得鬱鬱蔥蔥,令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
竹類植物四季青翠、挺拔雄勁、瀟灑脫俗、婀娜多姿、虛心有節、不畏霜雪,具有多方面的觀賞特性。根據竹子之地下莖有散生、叢生和混生型之分,及地上竹子有大、中、小型之別;還有青、黃、綠、紫、麻之色;更有方、圓、異之類。在圓林造景藝術中可以形成疏密有致,別具一格的景致,或與其它植物,或與山、石、水等相配成景,無不相宜。
在竹的海洋里暢遊,你會深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
節慶活動
1、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景區會舉辦新年祈福游、平安燈會游活動。
2、每年有農曆2月19日、6月19、9月19日、7月30日,五華山都會舉行盛大的五華山廟會,其中以2月19廟會最為盛大,現已入選蕪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省級非遺。
3、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景區會舉辦重陽登山游活動。
4、每逢地藏王、觀音的生日和圓寂日,進去舉辦重大的佛事活動。
文化資料
茆耕茹輯
一、名山
一、明《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次舍紀·南陵縣·隱靜寺〉載:“隱靜寺,縣西三十里,唐時建。張佑詩:‘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澗碧鳥聲回,泉清僧步閒。’李白詩:‘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度松。’”唐時隱靜山寺屬南陵縣。
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刊刻的《太平府志》(以下稱《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地里志·山川·繁昌縣〉載:“隱靜山,在邑東南三十里銅官鄉,高二百八十丈。舊傳杯渡禪師棲隱地。峰五:曰碧霄,曰桂月,曰鳴磬,曰紫氣,曰行道。有泉二:曰金魚、噴雲。金魚在碧霄峰,噴雲在桂月峰下。旁有洞,曰宿猿,亦稱卓錫寺。當五峰之會,巑岏拱合。右瞰西庵,左顧降福殿。鐘磬鞺鞳,從松濤竹浪中出。距寺二里許,雙松對峙,勢若虬蠖,為杯渡手植。古澗委折,殷雷轟地,肺間勝覽,無過此者。”
(以上所記,清雍正六年內府刊印《古今圖書集成》已載。《古今圖書集成》系清康熙年間陳夢雷等原輯,雍正初蔣廷錫等人重編的類書。見內〈方輿彙編·職方典〉第八百十一卷〈太平府部·山川考·繁昌縣〉。道光六年《繁昌縣誌》卷之一〈輿地誌·山川〉過錄刊載。)
二、古蹟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蹟志·寺觀附·繁昌縣〉載:“隱靜寺,在縣東南三十里隱靜山,一名五峰寺。劉宋(420-479年)杯渡禪師建,舊額‘江東第二禪林’。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改普慧禪寺。嘉祐三年(1058年)建閣,藏御書百二十軸,郭祥正記。又建單傳閣,列三十五祖,何麒記。明洪武初(1368年為洪武元年)改今名,後歷有修葺,明末(1644年為崇禎末年)就圯。崇禎七年(1634年)僧真融等重建寺。有水、米、鹽、醬池,創寺時諸物從中出。寺左太子墳,朝代未詳。相傳暹羅國(泰國舊名)王子瘞此。馬鬣封存,蹋之聲如洪鐘。寺後有降魔塔,有御賜金經玉鴨碑。”
(《古今圖書集成》第八百十四卷〈太平府部·祠廟考·寺觀附·繁昌縣〉已載。《道光繁昌縣誌》卷之四〈建設志·寺觀〉亦錄。)
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六〈藝文志·記〉載北宋郭祥正〈重修隱靜寺御書閣記〉。全文:“聖年御天下垂百有餘年。滋煦生息,內恬外安,民不知兵,可謂極治無為之時矣。當極治無為之時,皇帝固能留神翰墨,龍蹤天畫充盈內府,或賜之近臣之家,或詔頒名山洞府之有寺觀者藏之。太平州隱靜山普惠寺,所藏百二十軸,歲久寺圮,主者非其人,惟御書之所藏幾不足以蔽風雨。前太守集賢刁侯,約縣令夏君希道,顧瞻咨嗟。鹹自省懼,遂下主者於獄,命達觀禪師曇穎主之。穎至,大葺舍宇。工未既,以病求去。有弟子懷賢是為圓通大師者代寺事,益肆其力。七、八年之間高甓巨棟,無不新者。於是御書之閣,尤甲於諸屋,實縣之大姓楊氏緒所建也。造深原窮茂林擇材之美;至於瓦甃漆雕之工,無不求盡其妙。閣成,凡三十有六楹,栱桷榱(椽)棟稱之。總用錢一百三十萬,積工二千五百八十役,日一百四十有八,而畢於嘉祐三年(1058年)八月既望。後八年,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求文刻石以示之。緒性倜儻,喜赴人之急難。客至其家,無不滿其意而去者。是以來請余記,余因樂為記。”
郭祥正簡介郭祥正,字功甫,一作功父,當塗人。宋慶曆初(約1041-1043年間)以進士任秘閣校理、德化尉,後棄官歸。熙寧中(約1071-1074年)任武罔縣僉事、保信軍節度判官,後罷官致仕,屏居姑孰,所居號醉吟庵,稱醉吟先生。元豐中(約1081-1082年)起任汀州通判,攝守漳州,以忤部使者遭陷入獄,出獄後任端州知州。元祐初(約1086-1087年)任承議郎,官至朝議大夫。以老歸。著有《青山集》三十卷。
三、《道光繁昌縣誌》卷十六〈藝文志·記〉載有何麒普慧禪寺〈重建單傳閣〉記。閣內供佛三十五祖塑像世序。全文如下:“大哉心乎,天之高不可極也。而心出乎天之土,地之厚不可測也。而心出乎地之下,日月光明不可量也。而心出乎日月光明之表,大千沙界不可窮也。而心出乎大千沙界之外,其太虛乎,其元氣乎?心則包太虛而孕元氣者也。天地待我而復載日月,待我而運行四時,待我而變化萬物,待我而發生。大哉心乎,吾不得已而強名之也。是名最上乘,亦名第一義,亦名正法眼藏,亦名無上菩提,亦名一員法界。自大雄氏釋迦文佛以是心法傳之,金色頭陀大迦葉,號教外別傳,是為第一祖。大迦葉傳之阿難,是為第二祖。又傳之商那和修,是為第三祖。又傳優婆鞠多,是為第四祖。又傳之提多迦,是為第五祖。又傳之彌遮迦,是為第六祖。又傳之安須密,是為第七祖。又傳之佛陀難,是為第八祖。又傳之伏馱蜜多,是為第九祖。又傳之脅尊者,是為第十祖。又傳阿那夜奢,是為第十一祖。又傳馬鳴大士,是為第十二祖。又傳之迦毗摩羅,是為第十三祖。又傳之龍樹尊者,是為第十四祖。又傳之迦那提婆,是為第十五祖。又傳之羅睺羅多,是為第十六祖。又傳之僧迦難提,是為第十七祖。又傳之迦那舍多,是為十八祖。又傳之鳩摩羅多,是為第十九祖。又傳之闍夜多,是為第二十祖。婆修盤頭,則第二十一祖也。摩拿羅,則第二十二祖也。鶴勒那,則第二十三祖也。獅子尊者,則第二十四祖也。婆舍斯多,則第二十五祖也。不如密多,則第二十六祖也。般若多羅,則第二十七祖也。菩提達摩,則西天以為二十八祖;而東震旦(古印度譯語,即中國),謂之初祖也。慧可大師繼達摩,是為第二十九祖;而東震旦,謂之二祖也。僧璨大師繼可,而為第三十祖;而東震旦,謂之三祖也。道信大師繼璨為第三十一祖;而東震旦,謂之四祖也。宏忍大師繼信為第三十二祖;而東震旦,謂之五祖也。惠能大師繼忍而為第三十三祖;而東震旦,為之六祖也。六祖之後,衣缽不傳,而法傳之天下。推而上之,以大雄氏釋迦文為鼻。而百丈大智禪師,建立叢林,使三十四祖心印單傳,迄今不絕,是為三十五祖。未知唐裴相國所謂三十五祖者,定云何也,想不得與此異耳。太平州隱靜寺實杯度尊者道場,江左大迦藍也。自罹兵火,化為榛莾。妙義禪師恭公以大願力掃新之,作屋數百間,建傑閣於佛殿之前,重檐曲檻,列坐三十五祖,而以單傳閣名之,蓋諸方所未有也。余登其上,焚香作禮,覩其相好。如拈花而笑,如面壁而禪,如傳衣而付囑也。希有善哉,因像法而知心法矣。今聞婆娑世界有一長者,額如趙州,眉如迦葉,口說法要,面有佛色。間聞其偈曰:佛第一義直截見前,依稀似日,仿佛如天。欲喚作心,心猶有處。欲喚作空,空有所盪;盪神光急須薦取。此一長者,後當補處為三十六祖,恭公其虛席以俟之。大哉心乎,非余初機所能演說也。”
四、《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蹟志·古樹碑刻附〉:1、“隱靜山桂,結花丹赤,與他種異。杯渡禪師每月夜趺坐其下。山有桂月峰以此。”2、“杯渡松在隱靜寺門外,杯渡禪師取新羅(朝鮮古國名)五葉松實種之,旁種他松,徑袤十里。”
三、高僧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二十九〈人物誌·仙釋〉載:“南宋(420-479年)杯渡祖師西竺人,所至乘大杯渡水因稱之。嘗幻化分身,隨處示現。初自宛陵(時宛陵,即今宣城城關鎮境)以袈裟裹錫擲空,任所往卜勝地。至邑南五峰山止焉,今落衣壇、卓錫泉是也。寺方經始,有木蔽江而來,從山頂湧出,或雲已足用遂止之。先是飛鍚時,山中牧童見一鶴翱翔而下。師曰:‘與汝有緣。當嗣吾法後,稱龍安法師。’元嘉三年(426年)杯渡卒,龍安建塔藏之。南唐(937-975年)追謚深慈妙用大師。宋大觀元年(1107年)以水旱祈禱有應,改賜慧嚴禪師。寺有新羅五葉松,猶其手植。舊額曰‘江東第二禪林。’”
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三〈人物誌·仙釋〉載:“杯渡神僧不知姓名,或曰西竺僧也。常乘大杯渡水,因而為號。在建康時惟荷一蘆圌子(圌,chuan,讀船音。蘆葦編制的園形盛谷器),更無餘物。或擲於地,數十人舉之不能得。嘗欲之瓜步累足杯中,食頃達北岸。潮溝有朱文殊者奉佛法,渡多至其家。後以袈裟裹錫擲空,隨所往卜勝地,至邑南隱靜山止焉。當卓錫時,有牧童見為一鶴飛過。渡曰:‘與汝有緣,當嗣吾法。’其後繼渡住山,稱龍安法師。渡手創普惠禪寺,甲於江右。經始時,所需木、米、鹽、醬悉出四池中,取用不竭。每夕趺坐,有磬聲自然飄至,神異不可備述。元嘉三年(426年)渡卒,後人復見,渡如平時。本邑與江寧復舟山皆傳為渡瘞骨處。南唐(937-975年)追謚深慈妙用大師。宋大觀元年(1107年)以水旱祈禱有應,改賜慧嚴禪師。今寺前新羅五葉松,猶傳杯渡手植。”
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九華山志》卷五,載有清·喻成龍〈重修九華山化城寺碑記〉,有文:“寺始於晉隆安之五年(401年),初名九華。唐建中初(約780年),郡守張岩,表請敕賜今額,天竺杯渡禪師所築也。師謂忘言種覺,實絕累於後乘。寄像聲形,可啟機於前路。采基懸崿,響木流泉。甘露初開,法吼斯震。辨百非於雙樹,標四諦於鹿園,蓋其勝也。”
康熙二十年(1681年)喻成龍復建九華山化城寺,並作碑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喻任安徽巡撫。二月康熙南巡,與兩江總督阿山、兵部侍郎胡曾恩等隨侍。
四、寬忍編著《佛教手冊》第七章第二節〈佛教的四大名山·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此山最早開發於東晉隆安五年(401年),杯渡在此創建化城寺。”“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歷經宋、元、明、清而日益興隆。鼎盛時期,佛寺達300餘座,僧眾4000餘人,香菸繚繞,經年不絕,故有‘佛國仙城’之譽。現尚存化城寺、祗園寺、肉身寶殿、慧居寺等78座古剎,佛像1500餘尊。”
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第3版P212。
四、詩歌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藝文詩〉宋·張伯玉〈隱靜山〉(五言古):“高士浮杯來,投錫頓清絕。到今千丈松,閒伴五峰雪。凌煙孤鶴起,向晚啼猿歇。不見纖塵飛,寒泉湛明月。”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有載。)
張伯玉簡介宋代人,余不詳。
二、《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藝文詩〉宋·郭祥正〈隱靜普慧寺〉(七言古):“碧霄峰下車輪停,道師未返誰逢迎?山雲著地雨正急,春水滿田人不耕。飢虎嘯風大石裂,倦鳥喚雛深澗鳴。客心欲出日復止,坐飽香飯余何營?”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郭祥正簡介見本輯錄〈二、古蹟〉二。
三、《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唐·李白〈隱靜寺〉(五言律):“我聞隱靜寺,山水鳴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清·王琦輯注《李太白全集》卷十八,此詩題作〈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或作〈送通禪師還隱靜寺〉。詩題注有:“《太平府志》隱靜寺在繁昌縣東南二十里。隱靜山一名五峰寺山。有碧霄、桂月、鳴磬、紫氣、行道五峰。寺當五峰之會,巑屼拱合,林木幽奇,古澗委折,殷雷轟地。相傳寺為杯渡禪師所建,飛錫定基,江神送木,現諸神異。寺外有十里松徑,傳雲禪師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許,有雙松對峙,勢若虬龍者即師手澤。又嘗取新羅五葉松種寺西,迄今尚存。舊志又言:寺有朗公橘、杯渡所攜頻伽舄(鞋)一雙,皆晉宋遺蹟。又有木、米、鹽、醬等池,言剏(創)寺時,諸物皆從此出雲。舊額雲‘江東第二禪林’。按繁昌縣南唐時析南陵分置,在唐時尚屬南陵。”《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次舍紀·南陵縣·隱靜寺〉摘句。《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此詩清·黃鍚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第十二卷注“天寶十三年(754年)九月,白復游宣城作。”黃鍚鍚珪《李太白年譜》同年載:“中秋後(白)又游宣城、南陵、青陽、秋浦等處。” 舄,鞋也。單底為履,復底著木者為舄,這裡作頻伽舄,應誤,他志均作‘鳥’。佛籍頻伽鳥,又作妙音鳥,此鳥常住極樂淨土。)
李白簡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隴西成紀人。約於神龍初(705年)遷居蜀中綿州彰明(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天寶元年(742年),白四十二歲,應詔由南陵至長安,任翰林供奉。因蔑視權貴,三年(744年)三月遭讒出京。六年(747年)至當塗。十二年(753年),白五十三歲,游宣城敬亭山及涇縣陵陽山水,秋浦之清溪、大樓山、黃山等。十三年(754年)秋後,又游宣城、南陵、青陽、秋浦。至德元年(756年)永王璘以抗敵為由,在江陵起兵,以企擴張自己勢力,李白被邀參加了永王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永王璘兵敗獲罪,李白被流放夜郎(唐時約在今貴州桐梓、正安兩縣間),途中遇赦,折返當塗,依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寶應元年(762年)逝於當塗,時年六十二歲。
李白一生創作大量詩篇,歌播盛唐之音。批判腐朽統治集團,描寫壯麗山河。詩風雄偉豪放,音韻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和神話中吸取營養,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也時有縱情享樂,出世求仙的思想流露。歷朝都有其詩文集,刊刻傳流。
四、《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唐·張佑〈隱靜寺〉(五言律):“松徑上登攀,竹深煙靄間。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澗壑鳥聲回,泉源僧步閒。更憐飛一錫,天外與雲還。”
(《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摘句。)
張佑簡介不詳。
五、《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宋·楊傑〈隱靜寺〉(五言律):“五嶺碧崔嵬,雲深隔世塵。寺從梁氏建,僧自梵天來。錫井三泉迸,松門十里開。如今渡江者,見說不浮杯”。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楊傑簡介楊傑,無為人。字次公,自號無為子。宋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歷任太常、禮部員外郎、潤州州官、兩浙提點刑獄。愛好山水,常以山水為題材進行創作。七十歲卒。一生創作甚豐,惜大多散失。南宋趙世粲蒐集其遺作,編成《無為集》十五卷。
六、《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二〈藝文詩〉唐·釋清塞〈隱靜寺夜宿〉(七言律):“一宿五峰杯渡寺,虛廊中夜磬聲分。疎林未落上方月,深澗忽生平地雲。幽鳥背泉棲靜境,遠人當燭想遺文。暫來此地歇前足,望斷故山滄海濆。”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釋清塞唐代僧人,余不詳。
七、《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二〈藝文詩〉宋·周紫芝〈隱靜寺〉(七言律):“短策贏驂山路長,松陰十里午風涼。飛來一水自碧落,屹立五峰叢上方。清鳥也隨人聽法,老僧聊為客燃香。泉聲洗枕渾如雨,月色沁寒山滿霜。”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周紫芝簡介周紫芝(1082-1155年),宣城人。字少隱,號竹坡。少家貧,嗜學益苦。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廷對第三,歷官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知興國軍。為政簡靜不擾而事亦治,秩滿奉祀,居廬山。著有《太倉秭米集》七十卷、《竹坡詞》三卷、《竹坡詩話》三卷、《楚碎贅說》四卷。
八、《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三〈藝文詩〉清·梁延年〈隱靜禪林〉(七言絕):“頻伽青鳥宿孤峰,洞口猿啼午夜鍾。杯渡千年人去遠,至今猶說六朝松。”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載,此為梁延年〈繁昌十景〉詩之一。)
梁延年簡介字九如,遼東舉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繁昌知縣,主修縣誌。余不詳。
九、《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夏之符詠隱靜山峰(五言古)三首:其一〈鳴磬峰〉“無句作輕玉,千尺柱蒼雯。萬象正寂寞,一聲飄斷雲。誰為拊天風,中有成化君。誰使諸世間,時時出聲聞。吹落夢繾綣,颺開山氤氳。山花忽自飛,流泉故沄沄。門前荷蕢者,徙倚何殷勤。”其二〈桂月峰〉“疊嶂碧峨嵯,原從月中樹。斫卻讓清光,青天高一厝。根株削寒鐵,葩萼幼菌蕗。空翠照人間,清輝標月路。月姐駕輕軿,石爛無忘故。但聞猿夜啼,徘徊不能去。”
其三〈行道峰〉“象教自東來,神僧以杯渡。振錫走群山,悲慈人不悟。手出一拳石,幻作千仞塑。頗有道人裝,略飾袈裟具。同著西來履,遍踏震旦路。震旦行已遍,神僧幾時去?衣缽有單傳,扁收賴煙霧。”
夏之符簡介夏之符,當塗人。字玹伯、元伯,別號天山老人。明末庠生。砥行績學。清初曾修《太平府志》,後遭忌中廢。刪其志稿,撰成《姑孰備考》八卷。其中亦收所著詩文三卷,名為《鄉音集》。
十、《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宋·楊傑〈碧霄峰〉(五言古)一首:“岩深映碧蘿,金鬣弄寒波。莫念江湖好,江湖風浪多。”
(詩題後原注峰“下有泉,產金鬣魚。”)
十一、《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嚴允諧〈隱靜僧歸〉(七言古)一首:“五峰雙澗天安排,昔年老僧杯渡來。精籃樓閣俱劫灰,大眾五百安在哉。廢久能令信者哀,泰來否往如輪廻。高僧復歸檀施開,世尊龍像登蓮台。”
嚴允諧簡介嚴允諧,明時繁昌教諭。明洪熙元年(1425年)贈中順大夫。余不詳。
十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陳泰〈頻伽鳥〉(七言古)一首。序為:“頻伽妙音鳥也。形如鸜鵒,聲似黃鸝,育自海外。昔杯渡禪師攜一雙隱靜寺中,雛成即去。數百年止見其二。雲邑宰陳公招飲,道及此鳥,爰作是詩。”詩云:“我昔頻游隱靜山,空山古路曲曲環。忽聞好鳥鳴澗戶,雲是頻伽意態閒。如來說法喜仙音,空外傳聲悅眾心。貝多樹上三更月,佛火禪龕深復深。杯渡遺松成劫土,朗公殘橘飄寒雨。只有此鳥自去來,棲止一雙忘今古。肅肅空堂飛怖鴿,何似伽陵獨清越。我公學道同維摩,現身宰官與眾說。”
(詩中“朗公殘橘飄寒雨”句後,原注有“寺昔有杯渡松、朗公橘。今橘尚存,而松已無矣。”)
陳泰簡介繁昌人,余不詳。
十三、《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閔其景,〈杯渡松〉(七言絕)一首:“龍螭雙鎖梵門幽,老乾紆盤杯渡留。佛果不隨凡種播,蒼涼時掛白雲頭。”
閔其景簡介閔其景,清人,字行甫。少入府庠,家貧授經自給,性至孝,歷任邑令重之,七十餘卒。
十四、《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徐持〈游隱靜〉(七言絕)一首:“鳥歸山靜人煙寂,樹隱溪回石徑斜。不是屐聲驚犬吠,隔林何處覓僧家。”
徐持簡介不詳
十五、《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唐·釋清塞〈入隱靜寺途中作〉(五言律):“亂雲迷遠寺,入路認青松。鳥道緣巢影,僧鞵印雪蹤。草煙連野燒,溪霧隔霜鍾。更遇樵人問,猶言過幾峰。”
釋清塞唐代僧人,余不詳。
十六、《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郝一楷〈和李太白隱靜寺〉(五言律)一首:“杯渡千年偈,泥牛一塔蹤。西歸何處履,東指舊時松。古殿生叢棘,空山立數峰。坐看身世寂,幽鳥忽來逢。”
郝一楷簡介郝一楷,字心型,繁昌金峨上鄉人。明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屢困公車。隱居三十餘年,閉門絕跡,壽八十一而終。
十七、《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戴之瑾〈頻伽鳥〉(五言律)一首:“可亦因杯渡,西來有別蹤。泉常飲五老,木自擇雙松。性狎僧台食,音清佛地峰。滄桑千古事,惟爾歲相逢。”
戴之瑾簡介戴之瑾,字其懷,號長溪,太湖人。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歲貢生,授繁昌訓導。著有《叢桂樓詩集》。
十八、《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陳泰〈登隱靜山絕頂〉(五言律)一首:“極目看無際,披襟興自賒。村煙連遠岫,江水隔晴霞。萬木低如薺,群峰簇似花。攀藤下危石,一徑白雲斜。”
陳泰簡介繁昌人,余不詳
十九、《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唐·張喬〈隱靜寺閣〉(七言律)一首:“誰家煙徑長莓苔,金碧虛闌竹上開。流水遠分山色斷,清猿時帶角聲來。六朝明月惟詩在,三楚孤江有雁回。達理殆應少惆悵,僧閒因得話天台。”
張喬簡介張喬,南陵人(民國二十七年《九華山志》,作秋浦人)。少與許棠受業於薛能門下。有詩名,擅長律詩。與許棠、俞坦之、劇燕、任濤、張蟾、鄭谷、李棲遠、李昌符等人,號稱“詩壇十哲”。唐鹹通十二年(871年),應京兆府解,作詩稱最。大順元年(890年)登進士第。黃巢起兵,與伍喬、杜荀鶴、許裳等避居九華山,互相倡詠。著詩二卷,載《全唐詩》卷六三八至六三九。
二十、《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郝一楷〈隱靜寺觀太白碑〉(七言律)一首:“結伴探奇路不迷,千峰崪嵂集招提。建緣杯渡來梁季,山買深公自晉西。野筱拂雲欹古閣,寒松積雪郁深溪。何年斷碣叢苔蘚,翠蝕青蓮彩筆題。”
郝一楷簡介見本節詩十六。
二十一、《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李觀瀾〈題隱靜寺壁〉(七言律)一首:“五峰秀拔倚晴空,卜築何年立梵宮。飛閣流丹迷澗壑,浮嵐滴翠濕簾櫳。巢松鶴唳三生石,嘯月猿聽半夜鍾。我復題詩寫佳趣,它時還擬碧紗籠。”
李觀瀾簡介不詳。
二十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古傳海〈游隱靜寺〉(七言律)一首:“山溪盤曲水潺湲,系馬橋西謁世尊。積蘚碑橫衰草砌,負喧僧依夕陽門。已無杯渡來松徑,空有頻伽喚竹村。最是令人惆悵處,一聲清磬出荒垣。”
古傳海簡介《道光繁昌縣誌》載郡庠生,余不詳。
五、繪 畫
清初姑孰畫派領袖蕭雲從(尺木)《太平山水詩畫》(即《太平山水圖》)中,刻繪有繁昌十三景圖。其中隱靜山〈五峰圖〉,圖繪碧霄、桂月、鳴磬、紫氣、行道五峰,峰下為隱靜寺。詩題為唐·李白〈送通禪師還隱靜寺〉詩。詩見本資料輯錄〈四、詩歌·三〉。
以上名山二,古蹟四,高僧四,詩歌二四,繪圖一,合輯三五止。
2006.5.18
附一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侍》卷第十〈神異下〉:
宋京師杯度(全文)
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嘗於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度徐行,走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於水,憑之渡河,無假風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於京師。見時可年四十許,帶索?縷,殆不蔽身。言語出沒,喜怒不均。或嚴冰扣凍而灑浴,或著屐上床,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蘆圌子,更無餘物。乍往延賢寺法意道人處,意以別房待之。後欲往延步江,於江側就航,人告度,不肯載之。復累足杯中,顧眄吟詠,杯自然流,直度北岸,行向廣陵。
遇村舍有李家八關齋,先不相識,乃直入齋堂而坐,置蘆圌於中庭。眾以其形陋,無恭敬心。李見蘆圌當道,欲移置牆邊,數人舉不能動。度食竟,提之而去,笑曰:“四天王李家。”於時有一豎子,窺其圌中,見四小兒並長數寸,面目端正,衣裳鮮潔,於是追覓不知所在。後三日,乃見在西界蒙籠樹下坐,李跪拜請還家,月日供養。度不甚持齋,飲酒噉肉,至於辛鱠,與俗不殊。百姓奉上,或受不受。沛國劉興伯為袞州刺史,遣使要之,負圌而來。興伯使人舉視,十餘人不勝。伯自看,唯見一敗納及一木杯。後還李家,復得三十餘日。清旦忽云:“欲得一袈裟,中時令辦。”李即經營,至中未成。度雲暫出,至冥不反。合境聞有異香,疑之為怪。處處覓度,乃見在北岩下,鋪敗袈裟於地,臥之而死。頭前腳後,皆生蓮華,華極鮮香,一夕而萎,邑人共殯葬之。生數日有人從北來雲,見度負蘆圌行向彭城。乃共開棺,唯見靴履。
既至彭城,遇有白衣黃欣,深信佛法,見度禮拜,請還家。其家至貧,但有麥飯而已,度甘之怡然。止得半年,忽語欣雲“可覓蘆圌三十六枚,吾須用之。”答云:“此間正可有十枚,貧無以買,恐不盡辦。”度曰:“汝旦檢覓,宅中應有。”欣即窮檢,果得三十六枚,列之庭中。雖有其數,亦多破敗。比欣次第熟視,皆已新完。度密封之,因語欣令開,乃見錢帛皆滿,可堪百許萬。誠者謂是杯度分身他土,所得施,回以施欣,欣受之皆為功德。經一年許,度辭去,欣為辦糧食,明晨見糧食具存,不知度所在。
經一月許,復至京師。時潮溝有朱文殊者,少奉法,度多來其家。文殊謂度云:“弟子脫捨身沒苦,願見救濟。脫在好處,願為法侶。”度不答。文殊喜曰:“佛法默然,已為許矣。”後東遊入吳郡。路見釣魚師,因就乞魚,魚師施一餵者。度手弄反覆,還投水中,游泳而去。又見魚網師,更從乞魚。網師瞋罵不與,度乃捻取兩石子擲水中,俄而有兩水牛斗其網中,網既碎敗,不復見牛,度亦已隱。行至松江,乃仰蓋於水中,乘而度岸。經涉會稽、剡縣,登天台山,數月而反京師。
時有外國道人名僧佉咤,寄都下長乾寺住。有客僧僧悟者,與咤同房。宿於窗隙中,見咤取寺剎捧之入雲,然後將下。悟不敢言,但深加敬仰。時有一人,姓張名奴,不知何許人。不甚見食,而常自肥悅,冬夏常著單布衣。佉咤在路行,見張奴欣然而笑。佉咤曰:“吾東見蔡豚,南訊馬生,北遇王年,今欲就杯度,乃與子相見耶。”張奴乃題槐樹而歌曰:“蒙蒙大象內,照曜實顯彰。何事迷昏子,縱惑自招殃。樂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不有松柏操,何用擬風霜。閒預紫煙表,長歌出昊蒼。澄靈無色外,應見有緣鄉。歲曜毗漢後,辰麗輔殷王。伊余非二仙,晦跡於九方。亦見流俗子,觸眼致酸傷。略謠觀有念,寧曰盡矜章。”佉咤曰:“前見先生禪思幽岫,一坐百齡。大悲薰心,靖念枯骨。”亦題頌曰:“悠悠世事,或滋損益。使欲塵神,橫生悅懌。惟此哲人,淵覺先見。思形浮沫,矚影遄電。累躓聲華,蔑醜章弁。視色悟空,玩物傷變。舍紛絕有,斷習除戀。青條曲蔭,白茅以薦。依畦啜麻,鄰崖飲洊。慧定計照,妙真曰眷。慈悲有增,深想無倦。”言竟各去。爾後月日,不復見此二人。傳者雲,將僧悟共之南嶽不反。張奴與杯度相見,甚有所敘,人所不解。
度猶停都少時,游止無定,請召,或往不往。時南州有陳家,頗有衣食,度往其家,甚見料理。聞都下復有一杯度,陳家父子五人,鹹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杯度,形相一種。陳為設一合蜜姜,及刀子熏陸香手巾等,度即食蜜姜都盡,餘物宛在膝前。其父子五人,恐是其家杯度,即留二弟停都守視,餘三人還家,家中杯度如舊,膝前亦有香刀子等,但不噉蜜姜為異。乃語陳云:“刀子鈍,可為磨之。”二弟都還,雲彼度已移靈鷲寺。其家度忽求黃紙兩幅作書,書不成字,契約其背。陳問:“上人作何券書。”度不答,竟莫測其然。
時吳郡民朱靈期使高驪還,值風舶飄,經九日至一洲邊。洲上有山,山甚高大,入山採薪,見有人路,靈期乃將數人隨路告乞,行十餘里,聞磬聲香菸,於是共稱佛禮拜。須臾見一寺甚光麗,多是七寶荘嚴,見有十餘僧,皆是石人,不動不搖,乃共禮拜還反行。步少許,聞唱導聲,還往更看,猶是石人。靈期等相謂:“此是聖僧,吾等罪人不能得見。”因共竭誠懺悔。更往,乃見真人,為期等設食。食味是菜,而香美不同世。食竟,共叩頭禮拜,乞速還至鄉。有一僧云:“此間去都,乃二十餘萬里。但令至心,不憂不速也。”因問期云:“識杯度道人不。”答言:“甚識。”因指北壁有一囊掛錫杖及缽云:“此是杯度許,今因君以缽與之。”並作書著函中。別有一青竹杖,語言:“但擲此杖置舫前水中,閉船靜坐,不假勞力,必令速至。”於是辭別,令一沙彌送至門上,語言:“此道去,行七里便至舫,不須從先路也。”如言西轉,行七里許至舫,即具如所示。唯聞舫從山頂樹木上過,都不見水。經三日,至石頭淮而住,亦不復見竹杖所在。舫入淮至朱雀門,乃見杯度騎大船欄以杖捶之,曰:“馬馬何不行。”觀者甚多。靈期等在舫遙禮之,度有自下舫取書並缽,開書視之,字無人識者。度大笑曰:“使我還耶。”取缽擲雲中,還接之,云:“我不見此缽四千年矣。”度多在延賢寺法意處。時世以此缽異物,競往觀之。一說云:靈期舫漂至一窮山,遇見一僧來云:“是度上弟子,昔持師缽而死治城寺,今因君以缽還師,但令一人擎缽舫前,一人正拕,自安隱至也。”期如所教,果獲全濟。時南州杯度當其騎欄之日,爾日早出,至晚不還。陳氏明旦見門扇上有青書六字云:“福德門,靈人降。”字劣可識,其家杯度遂絕跡矣。
都下杯度猶去來山邑,多行神呪。時庾常婢偷物而叛,四追不擒,乃問度,度云:“已死在金城江邊空冢中。”往看,果如所言。孔寧子時為黃門侍郎,在廨患痢,遣信請度。度呪竟云:“難差。見有四鬼,皆被傷截。”寧子泣曰:“昔孫恩作亂,家為軍人所破,二親及叔,皆被痛酷。”寧子果死。又有齊諧妻胡母氏病,眾治不愈,後請僧設齋,齋坐有僧聰道人,勸迎杯度。度既至,一呪病者即愈,齊諧伏事為師,因為作傳,記其從來神異,大略與上同也。
至元嘉三年(426年)九月,辭諧入京,留一萬錢物寄諧,倩為營齋,於是別去。行至赤山湖,患痢而死。諧即為營齋,並接屍還葬建業之復舟山。至四年(427年),有吳興邵信者,甚奉法,遇傷寒病,無人敢看,乃悲泣念觀音。忽見一僧來,雲是杯度弟子,語云:“莫優,家師尋來相看。”答云:“度師已死,何容得來。”道人云:“來復何難。”便衣帶頭出一合許散與服之,病即差。又有杜僧哀者,住在南岡下,昔經伏事杯度。兒病甚篤,乃思念恨不得度練神呪。明日忽見度來,言語如常,即為呪,病者便愈。
至五年(428年)三月八日,度復來齊諧家,呂道慧、聞人怛之、杜天期、水丘熙等並共見,皆大驚,即起禮拜。度語眾人言:“年當大凶,可勤修福業。法意道人甚有德,可往就其修立故寺,以禳災禍也。”須臾聞,上有一僧喚度,度便辭去,云:“貧道當向交、廣之間,不復來也。”齊諧等拜送殷勤,於是絕跡。頃世亦言時有見者,既未的其事,故無可傳也。
(引自中華書局中國佛教典籍選刊《高僧傳》1992年10月版P378-385。唐·道世撰集《法苑珠林》卷三十一、卷六十一,有以上內容。)
附二《高僧傳》卷第九、卷第十,記載佛教高僧,行事有諸端神異,如何看待這類記載。兩卷後結論所言,當對這一問題有所啟迪。茲將“結論”全文引錄如下,以供參閱:
論曰:神道之為化也,蓋以抑夸強,摧侮慢,挫凶銳,解塵紛。至若飛輪御寶,則善信歸降,竦石參煙,則力士潛伏。當知至治無心,剛柔在化。自晉惠失政,懷、愍播遷,中州寇盪,群羯亂交,淵、曜纂虐於前,勒、虎潛凶於後。郡國分崩,民遭屠炭。澄公憫鋒鏑之方始,痛刑害之未央。遂彰神化於葛陂,騁懸記於襄、鄴。籍秘呪而濟將盡,擬香氣而拔臨危。瞻鈴映掌,坐定吉凶。終令二石稽首,荒裔子來,澤潤蒼萠,固無以校也。其後佛調、耆域、涉公、杯度等,或韜光晦影,俯同迷俗;或顯現神奇,遙記方兆;或死而更生,或窆後空墩。靈跡怪詭,莫測其然。但典章不同,袪取亦異。至如劉安、李脫,書史則以為謀僣妖盪,仙錄則以為羽化雲翔。夫理之所貴者合道也,事之所貴者濟物也。故權者反常而合道,利用以成務。然前傳所紀,其詳莫究。或由法身應感,或是遁仙高逸。但使一介兼人,便足矣。至如慧則之感香瓮,能致痼疾消療;史宗之過漁梁,乃令潛鱗得命。白足臨刃不傷,遺法為之更始。保志分身圓戶,帝王以之加信。光雖和而弗污其體,塵雖同而弗渝其真。故先代文紀,並見宗錄。若其夸炫方伎,左道亂時。因神藥而高飛,借芳芝而壽考。與夫雞鳴雲中,狗吠天上,蛇鵠不死,龜靈千年,曾是為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