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
清朝鹹豐年間,
董海川於北京傳授“八卦連環掌”,簡稱“八卦掌”。董海川生於清朝嘉慶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原名繼德,後改為海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塢人。自幼好武,雲遊四方。投名師,訪高友,學習了多種拳術,取其精華,整理了一套較完整的拳術套路練法——八卦掌。董老先師名聲大震,授徒日多。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華。董老先師去世後,尹福,程廷華二人對八卦掌加以發揚光大,承先啟後。遂在清末慈禧年間盛於民間。因為尹福對此拳的風格有所改變,因此八卦掌分為兩派:尹式和程式。尹式的發力比較明顯因此人稱“冷掌”。其掌型四指併攏大拇指內扣緊貼於掌心,又名“牛舌掌”。而程式八卦的特點是以身法帶動掌法,身隨手走,周身一體,發力完整,由內引外,柔中與寓剛,是精神與肢體動作的有機組合體。其掌型是五指自然分拇指撐圓,叫做“龍爪掌”。當人演練起該拳時就好象龍在跳舞,所以程式掌被稱為“八卦游身連環掌”或“龍形掌”。後因尹福去世較早所以其徒弟多後隨程廷華習練八卦掌。
程氏八卦掌創始人程廷華,字應芳,河北省深縣程家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因其自幼入京學徒,藝成後在北京崇文門外花市上四條開一眼鏡鋪,以經營眼鏡為業,故江湖人稱“眼鏡程”。“相傳,程廷華青年時喜好摔跤,在當時的跤行里還小有名氣。由於他與尹福、史計棟二人交往甚密,後經二人引薦,拜在董海川門下,時年二十八歲。”(見李子鳴先生撰《八卦掌名家程廷華二三事》一文)。經數年磨鍊,程廷華深得董公八卦轉掌之精奧,並廣交武林豪傑。董海川去逝後,程廷華在其師所授掌式的基礎上,經過整理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程氏游身八卦掌,並廣收門徒,使之發揚光大,一生收授弟子甚多。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月十四日,
程廷華於崇文門外磁器口河泊廠胡同東巷南口四十六號,遭八國聯軍槍殺,終年五十二歲。程廷華遭槍殺後,遺體由其弟程殿華、長子程有龍等冒死運回家中,隨即草草入葬於程廷華妻子的老家——京城東郊樓梓莊,時至今日,墓已無存,但其次子程有信的二子程德亮仍在當地務農。程廷華所傳掌式為董海川之真傳,全名為“無極拳游身八卦連環掌”,亦稱程派八卦掌,因其傳人主要在北京南城一帶活動和傳練,故又稱北京“南城派八卦掌”。其特點是樁功全面,不但有行樁,還有站樁,其行樁多達二十七個,分八形上中下三盤,二十四個及天、地、人三才三個行樁,八形取獅、蛇、熊、龍、鳳、雞、麟、猴。出掌為龍爪,虎口撐圓,拇指外張,四指內抱,食指上頂。步形講究曲腿膛泥,換式走擺(掰)扣步,多走雙擺雙扣,動作舒展,瀟灑穩健。掌式運轉曲線圓活,螺鏇擰翻,八形貫穿,動式主剛輔柔,勢盡復始,掌有穿插,善用塌削。練時講究天時地利,尤其是內功的修練,講究按時辰方位而作,用時講究五形生克制化,走化沾打,游身繞進,背身擊敵。其大小拳械有百餘路。在八卦掌各流派中流傳最為廣泛。其傳人遍及中國各地及海外。
程派八卦掌傳人中著名者除孫祿堂合太極、形意、八卦自成一派外,較有影響的傳人有劉斌、楊明山、李文彪、程有龍、張永德、姬鳳祥、劉振宗、王丹林、馮俊義、張玉奎、郭鳳德等。其中盡得程師真傳者首推劉斌和楊明山。已故的劉興漢和王榮堂兩位老先生即是程派八掌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傳人,劉興漢先生承習於劉斌,王榮堂先生承習於楊明山。
劉興漢先生有徒眾達五十九人,遍及全國各地及歐美,王榮堂先生亦有徒十四人,這些程派八卦掌第四代(八卦掌第五代)傳人亦是傳徒及孫輩無數,使程派八卦掌成為八卦掌各流派中承傳最廣的一支。在劉興漢先生及其師兄王文奎先生的精心整理和完善下,程派八卦掌的理論、功理功法已經出版發行,使這一流派得到了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內容特點
程氏八卦掌的基礎功法為站架、行樁。
步法以趟泥步為主,兼習鶴行步以增功力。定勢八掌,俗稱八大式,名曰:猛虎下山,大鵬展翅,懷中抱月,白猿獻桃,黑熊探臂,獅子張口,指天插地,青龍探爪。老八掌又名八大母掌,其內容各流派間出入較大,在程門各系當中也不例外,其內容為單換、雙換、順勢、背身、轉身、磨身、翻身、回身八掌,各掌式間相互串聯習之,名曰八卦連環掌。此外,在其基礎上用化勢活步架走轉,加以部分六十四手的內容,充實而成的游身八卦連環掌,為程氏八卦掌的高級套路。對練分揉手、單操、對練三部分。值得明確指出的是,現今廣為流傳,以進步挑打為起手的六十四手,並非董海川大師傳留,而是出自近代武術大師“大槍劉”劉德寬之手,初名“劉氏八法六十四手”,乃劉德寬溶一生武學、集畢生心血於晚年所創編的一個優秀拳套,故而在八卦門各系間均廣為流傳。除此之外,如六十四招法單操法,三十六天罡手,七十二暗腳等操掌運腿,克敵進擊之法,實為程門所獨有,非門徒則秘不示人。器械內容以轉掌為法則,以突出大幅度走轉為特點,包括轉刀、轉劍、戰身槍、春秋刀、方天戟等套路不下十幾種,其中以子午鴛鴦鉞、雞爪銳、判官筆等較為獨特。
程氏八卦掌出手為龍爪掌,虎口撐圓,拇指外張,四指內抱。運掌操習要求習練者形神兼備,氣沉丹田,樁如山嶽,精神內斂。身法如龍蛇,以腰為主宰,擰翻走轉,屈腿趟泥,擺扣舒展,瀟灑穩健,進退反轉,善用迂迴。指分掌鏇,剛柔主輔,掌如穿梭,善用削踏,構成一整套先練腿,次練身,後練掌,以拳腳為主,以器械為輔的完整體系,具有鮮明的特色。
歌訣內容
總訣
八卦掌,走為先,收即放,去即還,變轉虛實步中參。
走如風,站如釘,扣擺轉換步法清。腰為纛,氣為旗,眼觀六路手足先。
行如龍,坐如虎,動似江河靜如山。陰陽手,上下翻,沉肩墜肘氣歸丹。
抱六合,勿散亂,氣遍身軀得自然。扣擺步,仔細盤,轉換進退在腰間。
腳打七,手打三,手腳齊進莫遲緩。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擠靠暗頂膝。
高不扼,低不攔,迎風接進最為先。數語妙訣掌中要,不用純功亦枉然。
鍛鍊要領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實腹暢胸。滾鑽爭裹,奇正相生,龍形猴相,虎坐鷹翻。
擰鏇走轉,蹬腳磨脛,曲腿趟泥,足心含空。起平落扣,連環縱橫,腰如軸立,手似輪行。
指分掌凹,擺肱平肩,樁如山嶽,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輕,意如令旗,又似點燈。
腹乃氣根,氣似雲行,意動生慧,氣行百孔。展放收緊,動靜圓撐,神氣意力,合一集中。
基本樁式口訣
兩手互捧如抱嬰,含胸拔背似捆繩。抽身長手千斤墜,宛若猿猴摘果形。
由靜而動周身運,氣導血隨龍虎奔。腰乃坐纛心為令,扣膝坐步不八丁。
定勢半魚步七星,氣沉丹田神貫頂。兩臀下垂提谷道,二目注視虎口中。
心虛腹實舌上卷,叩齒呼吸換液津。沉肩墜肘向內合,前手食指與眉平。
轉掌要領歌訣
八卦轉掌妙無邊。行如推磨走當先。步法要穩圈要圓,上下與中分三盤。
三盤鏇轉氣為宗,全身環節要放鬆。心情意靜內子精,內外軸承法自靈。
先由有象求無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轉掌就是八卦陣,陰陽變化在其中。
軟硬兼施明暗勁,剛柔相濟是真功。手腳相隨腰主動,全身一致整體形。
懷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擺似擰繩。後手相隨眼平視,上下兩手合力撐。
緊背空胸頭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縮腎提肛丹田氣,掩襠曲膝雞步行。
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膝趟泥在水中。進退抽撤連環步,擺扣走轉似鏇風。
轉掌式歌
前手一頂如泰山,心神安靜意在前。前方萬物手招架,真假虛實在裡邊。
二指夠眼虎口圓,托掐用法在裡邊。眼瞧虎口在取物,易如反掌不費難。
五指一擰三角形,三角手法藝要通。抓掐扣捋任意用,拈身靠打不放鬆。
小指外張氣能通,氣通能使百脈從。百脈相從氣力順,功力日日能上升。
前臂一伸如半月,四十五度角相同。對外動招有實力,對內看招力無窮。
後手就在肘下沉,手沉肘下護胸身。護住胸肋進招式,進招變式不留痕。
前手一頂與眉齊,防壓防托法為宜。他若托時沉肩肘,他若壓時挑力生。
緊背肱背抱心肺,心裡肺外保君臣。君穩臣順心不亂,氣血充實養精神。
空胸氣順泥丸宮,任督津液往下行。三翻九轉含胸咽,丸宮之穴津液頃。
步如趟泥鶴步行,又如雞踏往前行。腳足站穩趾著力,換招換式照法行。
穩如坐轎身不動,抽身換式穩如山。步法快慢全不顯,如同太公垂魚桿。
行如水中漂浮木,走步換招身自如。且忌上下起浮式,前後左右忌搖身。
後手抱力緊相隨,手掩心區意前追。掩心護肋多變化,全憑肘下顯奇藝。
舌頂上齶多一津,任督二脈津液生。津液滿口吞咽下,此乃妙法津中精。
吞咽之法精氣功,任督二脈順法行。齒扣舌卷任督運,津墜氣沉奔丸宮。
吐納之法養性宮,養性養命雙呈重。吐濁納新運內臟,性命陰陽得平衡。
混濁二字要分清,清為靜養濁為動。清內臟遂補精髓,濁運身法筋骨破。
三翻九轉混沌一,功力不到法不宜。混沌三九輕開竅,萬物生克變化濟。
頭頂百會三丹通,上神中氣下為精。精氣神法練通順,力大去病能長生。
提肛收腹保元氣,需公不放腹內藏。緊襠合胯護睪腎,此招此式細求尋。
墜肚氣沉丹田中,前丹後命是樁功。氣沉丹田千斤墜,攻敵防敵在其中。
心室意靜氣力生,練藝最要心內空。聚精會神意在前,招招勢勢不放鬆。
手心空法鷹爪力,五指彎曲用掌取。掌貫十指為筋俞,指甲筋俞是此理。
腳心空法九宮定,轉走南北與西東。四面八方齊走遍,跟趾抓地中央空。
掌形圓法萬物定,十指十玄鬼神驚。氣吞墜丹吸引力,徒手搏鳥妙中藏。
眼目圓法混濁定,求遠求近眼要明。遠求逐觀雌雄變,近求逐觀是非清。
背形圓法成一體,手眼身法在一起。還有肩肘腕胯膝,頭手足身永不離。
轉掌歌
八卦轉掌論陰陽,五行六合內中藏。七星八卦九宮定,兩儀三才見柔剛。
混元一氣培根本,四正四隅接八方。落步三盤擺扣步,發行四梢變轉強。
前掌虛實牛舌樣,後手埋伏肘下藏。進步有方退有法,變化後正是陰陽。
曲直橫豎斜正面,翻轉盤鏇腰來張。內講五行分四梢,外有五行眼法強。
內講氣述分三節,外有手法分陰陽。步法走轉分九要,身法意氣行細詳。
柔身轉換不空式,高低遠近無限量。腰法要合行四梢,腿法要合定八方。
手法要合多變化,用法要合左右防。膀法要合陰陽變,身法要合扭轉強。
胯法要合挨身使,膝法要合進身旁。步法要合進退快,閃轉騰挪腰偏強。
頭打去意隨腰使,起落總須站中央。腳奔中門奪地位,掌行直穿上下忙。
掌打起落若招手,肘打去意占胸腔。背緊胸空縮谷道,肩打胯打並陰陽,
身法全憑蓋世氣,兩手只在胸前藏。提托帶領隨身勁,搬扣劈進上下忙。
八式八母皆由轉,以掌為母悟刀槍。八卦先從轉掌起,精研其法乃得真。
頭頂肩垂氣行下,直到丹田出入勻。臂向要分三節用,身法要打四梢均。
走步圓圈分八字,眼隨身手一團神。元氣須在肛門提,猿臂熊膀龍虎身。
二人對手腕中求,動手制勝步法分。上下前後左右使,肩肘膝胯里外輪。
腿法出腿不見腿,八卦起首眼為根。前後左右三十六,橫腿順提又切真。
進退鉤掛明暗腿,連環陰陽並轉身。蹬踢蹁踩屈搓絆,習之純熟功便深。
武術雖精數憑法,徒費心機枉勞神。學習武藝工夫到,得之藝業不壓身。
藝如出眾人勇敢,學問高強自超群。莫道求學有止境,不進則退要記真。
技擊法訣
指前打後,指左打右。逢合必打,逢橫必打。
逢直必斜,逢進必退,逢退必進,
走打不定勢,藝中是真形。
出手不見手,踢腿不見腿。
出手如鋼銼,回手如鉤桿。
踢腿不如趟泥,走踢方為高。
腳打走去法,膝打不見形。
肚打上身法,胯打挨身法。
高來則挑穿,低來則搬扣。
手打三來腳打七,前腳走來後腳蹬。
動如雷鳴似閃電,腳踏中門不放鬆。
以靜制動,以逸待勞。
你剛我柔,你柔我剛,剛柔相濟,力求主動。
放開膽量即成功,猶疑不定必吃虧。
力大我走,力弱我進。
丹田一聲喊,要使對手驚。
技擊要領歌訣
出掌一伸手,氣把丹田沉,呼吸要自然,矯健如龍游。
走則勁在足,換式腰是手,前掌虛作佯,後手肘下守。
正人先正已,轉身先轉步,進則前步進,退則後步退。
欲坳我先靜,欲屈先伸手,人疾我先往,人來吾便走。
動步窺左右,不忘顧前後,眼明觀六路,眼到意即有。
意有而氣重,氣至力在手,使梢先使根,勁在腳上走。
掌隨步伐翻,步按掌動行。腳練十年功,掌取強中手。
戰手歌訣
八卦連環分五行,相生相剋變無窮,六合歸一是根本,陰陽二字要分明。
乾出巽入離與坎,艮往坤來震兌同,八門後正直斜走,橫衝直撞任縱橫。
掌分九宮步下取,左右轉身變化精,出手順逆隨身起,落步開合四梢行。
腿踢對面不見腿,掌擊對手莫知情,翻轉身形勢無定,四門八腿變無窮。
遠攻長拳近短打,五行步法顯奇能,三十六招走為上,不招不架卻使空。
打法須從身上起,手足齊到方為攻,身似強弓手比箭,訊息全憑後足蹬。
起時無影落無形,去意好似捲地風,手起萬莫使空回,腕落不要枉落空。
側身兩邊防左右,高低相隨巧妙生,往來橫豎依身變,腳打七分手三成。
硬打硬進快招勝,柔者轉化占上風,拳出三節要能手,沒見形影萬莫停。
轉身活動勢不定,左右橫順任意行,退若狸貓進似虎,腳打踩意不落空。
上步對面人不見,拳出掌去不見形,手腳起落人莫覺,猶如幻影去無蹤。
二人比手無虛勢,前進後退一寸爭,掌打須知出入步,去如流水進如風。
竄縱跳躍無非步,閃展騰挪手法精,寸墊過快剪步穩,七尺打法要分明。
踏偏身探病在腿,前俯後仰亦是空,手腳齊到莫顯形,若見形影不為能。
蟄龍未起雷先動,風吹大樹百枝傾,內要提防外要穩,虛實見景便生情。
一手分為八手用,緊連不斷是真功,千招不如一招妙,萬招不如不落空。
兩手變成多手用,用招多變方顯能,誰人解開無極法,保證到處得成功。
交手訣
八卦奧妙要學真,走穿擰翻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鏇轉變化到彼身。
未嘗動手門前探,引出他手變化先。
功理要求
程氏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講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三勢即“步如蹚泥,臂如擰繩,轉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腳心涵空,胸心涵空”。三合即:“意與氣合,氣上力合,力與意合”。
3.三圓三頂:三圓即“脊背要圓,兩膀抱圓,虎口張圓。”三頂即“舌頂齶,頭頂天,掌頂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氣要裹,肩要裹,兩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九論
“九論"是:論身、論肩、論臂、論指、論手肘、論股論足、論谷道、論腿。
1.論身:頭正身直,虛靈頂勁,以腰為軸,跨為先鋒。
2.論肩:肩宜松,松則肩穴開,氣貫全身。
3.論臂:前臂圓則內勁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無窮。
4.論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無名、小指併攏,大指微扣。
5.論手肘:前手向外推,後手向下墜,前肘對準腳跟,後肘對準後腳尖。
6.論股:前股領路,後股坐勁。
7.論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擺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論谷道:股道上提氣通督脈,接至任脈,氣如丹田,此所謂提肛實腹。
9.論腿:上腿帶動跨部,小腿後膝帶動踝部。
歌日:十要九論理要明,生花變化妙無窮。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渾圓任意行。
(三)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講究:
1.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豎掌、抱掌、穿掌、劈掌、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掌法主要有:推託帶領,搬扣劈進。穿閃截攔,沾連粘隨。削砸劈挎,纏挑刁鑽。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馬步等。
步法:起落擺扣,進退跟撤,開掰插閃等等。
3.腿型腿法:
兩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擺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齊至,暗腿為主。
4.身型身法:
身形似游龍,腰如軸立,身法講究擰裹鑽翻,圓活不滯,身隨步動,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協調。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擰鏇走轉似流水,上下翻動如驕龍。
名家大師
程殿華,
號老殿,程廷華之四弟。在將其兄安葬後不久,攜侄兒程有信回到河北祖籍,將程氏武功帶回故里。先後傳程有生、劉子揚等多人。程有生,又名程中發,殿華之四子,其弟子孫志君現居京師,先後在京城東單武術館等地開班授徒,京城知名度頗高。程有龍:
字海亭,“雖少年喪父,但力學不輟,後不僅精熟八卦門拳械,兼潛心研習太極拳二十年,三才劍、純陽劍、六路戟、春秋刀均為同輩間絕唱。”(見劉興漢先生著《游身八卦連環掌》一書)。其父程廷華去逝時,程有龍年僅二十餘歲,程殿華臨行前,將其託付給三哥的弟子楊明山,此後不久,程有龍跟隨楊明山回到老家樓梓莊,並定居下來。二人先後在村中崇宗寺等地開班收授所學,後有弟子馬德山顯露頭角,後終成大器。(楊明山系馬德山的親娘舅)。
“馬德山,字子毫,號如龍,東郊樓梓莊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曾一度於北京前板胡同興龍寺內,辦坎離卦健身武學社,新中國成立前夕,回村務農,一九五八年去逝。”(參見趙雪撰《京畿武師馬德山》)。其弟子張炳忠現居東壩,大弟子司珍,字尚傑,現已高齡,居樓梓莊,有弟子董俊雄等承其所學。
程有龍,民國十七年十一月,故於天津淨業庵中,馬德山將其葬於樓梓莊。
程有信,字壽亭,因其身材矮小,故有“矬爺”之名,其父去逝時他不滿二十,後經勤習苦練,功力甚深,擅長下盤掌。晚年終於樓梓莊。
程有功,字湘亭,程廷華之侄兒,其武功系程廷華生前所授,曾一度在東北軍中執教。
李文彪,字光普,河北省人,程廷華得意門徒之一,功力超群,同道有口皆碑。其弟子駱興武,號德文,河北束鹿縣人(1881—1969),承其藝,又得程有信、程有功二人點撥,武技日增。其子駱大成,弟子劉敬儒二人俱是現今京師武林人物。
張永德,字鑫齋,武林人稱“靴子張”,程延華之高足,一生收授弟子不多,且對弟子訓條戒律甚嚴,現居京城八十高齡的周遵佛老先生,系其門徒。楊明山,其弟子王榮堂老先生現今也已是古稀之年,有弟子李增富等承其技業。
神秘的格鬥世界
在這個火器所統治的世界,為什麼卻有成千上萬的格鬥運動愛好者樂此不疲、世代相傳?到底是“四兩撥千斤”還是“一力降十會”?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格鬥世界,一覽那些古老或年輕的各種格鬥技法、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