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

主要流派

宋長榮一派八卦連環掌特別注重下盤功夫,要求運動時前腳起,後腳蹬,掌要與肩齊,掌要握力,步法為“駝形步”。
宋永祥一派八卦連環掌的基本掌法為“荷葉掌”,
要求坐手腕,掌心內含,指根外鏇,勞宮穴稍內含,手指的第二節後勾,指尖往前探,五指分開,大拇指尖微往裡扣,其餘四指梢各個距離相隔一厘米。其特點是換掌時要疊步,擺扣均衡,暗掌多於明掌。劉寶珍(貞)的八卦連環掌又稱八卦陰陽掌,兩臂分前後,後臂抱肩,橫臥於胸口前,另一臂微曲肘,四十五度側前上伸,兩肘垂地,後前臂里擰,坐腕,掌形成指尖向上挑的陰掌,前掌坐腕,形成微向上平托陽掌。兩掌虎口撐圓,四指分離,掌指尖微扣,掌心內吸,前掌指尖與眉平齊,後掌置於前肘里下側,後肘對胸口。行步轉圓速度較快,變掌換式不講擺扣步法。
劉鳳春一派八卦連環掌。由於劉鳳春入門董海川門晚,受董教淺,程廷華強教之,劉鳳春長年苦練不輟,功夫深厚,僅單換掌一勢就練了三年,所以“翠花劉”的單換掌未逢過敵手。
張占魁的八卦連環掌集形意、八卦、迷蹤拳為一體,剛柔相濟,身法靈活。掌形為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向上分開豎直,拇指斜向上與食指作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步法為蹚泥步。
功法特點
八卦連環掌的特點是身捷步靈,隨走隨變,與對方交手時身體起伏擰轉,敏捷多變。拳諺說它“形如游龍,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其基本功以樁步、行步為基礎。身型要求頂頭豎項,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實腹暢胸,吸胯提襠。步法要求起落平穩,擺扣清楚,虛實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轎,出腳要摩脛(兩腳踝關節相貼而過)。走圈時,內腳直進,外腳內扣,兩膝相抱,不可敞襠。身法講究擰、鏇、轉、翻,圓活不滯。手型有龍爪掌、牛舌掌兩種。主要手法有推、托、帶、領、搬、攔、截、扣、捉、拿、勾、打、封、閉、閃、展16法。要求能進能退,能化能生,虛實結合, 變化無窮。每掌發出,皆要以腰作軸,周身一體,內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內修心神意氣力。八卦連環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連環掌以“滾鑽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迴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剎直,以動擾靜,以靜剎動為修煉原則。八卦連環掌分為“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礎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規規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勢正確,樁步牢固,行步平穩;切實做到“入門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閭上提、谷道內提)、頂(頭上頂、舌上頂、手前頂)、裹(裹臂)、松(松肩、沉氣)、垂(垂肘)、縮(胯根、肩窩內縮)、起鑽落翻(臂內外鏇)等要領;切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稱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練習動作協調配合,使基本要領在走轉變換中運用嫻熟。

武功介紹
“八卦”最早見於《周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卦連環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連環掌”。其實,八卦連環掌與八卦並無什麼內在聯繫。目前流行的八卦連環掌,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或“龍形八卦連環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用,而且能夠鍛鍊攻防搏擊的技能,受到了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享譽武林。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走圈)為主的拳術。也就是,以自己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後沿著這個圓走圈。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夠鍛鍊攻防搏擊的技能。也有一個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條直線上打拳。傳統八卦連環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連環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八卦連環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八卦連環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鍊條件。八卦連環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游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鑽翻,避正打斜, 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八卦連環掌的器械
春秋刀 戰身槍 連環劍 連環純陽劍 連環蟠龍棍 五行棒 崑崙鏟 八卦刀
功理內容
八卦連環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講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 三勢即“步如蹚泥,臂如擰繩,轉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腳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與氣合,氣上力合,力與意合”。
3.三圓三頂:三圓即“脊背要圓,兩膀抱圓,虎口張圓。” 三頂即“舌頂齶,頭頂天,掌頂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氣要裹,肩要裹,兩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 (二)九論
“九論”:論身、論肩、論臂、論指、論手肘、論股論足、論谷道、論腿。
1. 論身:頭正身直,虛靈頂勁,以腰為軸,跨為先鋒。
2. 論肩:肩宜松,松則肩穴開,氣貫全身。
3. 論臂:前臂圓則內勁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無窮。
4. 論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無名、小指併攏,大指微扣。
5. 論手肘:前手向外推,後手向下墜,前肘對準腳跟,後肘對準後腳尖。
6. 論股:前股領路,後股坐勁。
7. 論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擺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 論谷道:股道上提氣通督脈,接至任脈,氣如丹田,此所謂提肛實腹。
9. 論腿:上腿帶動跨部,小腿後膝帶動踝部。
歌日:十要九論理要明,生花變化妙無窮。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渾圓任意行。
▲(三)八卦連環掌的技法主要講究:
1.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豎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託帶領,搬扣劈進。穿閃截攔,沾連粘隨。 削砸劈挎,纏挑刁鑽。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馬步等。
步法:起落擺扣,進退跟撤,開掰插閃等等。
3.腿型腿法:
兩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擺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連環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齊至,暗腿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連環掌身形似游龍,腰如軸立,身法講究擰裹鑽翻,圓活不滯,身隨步動,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協調。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擰鏇走轉似流水,上下翻動如驕龍。
技擊原則
以掌為法,以走為用,溶踢打摔拿為一體,循循相生無有窮盡。避正就斜,順勢順勁,虛實莫測,脫身化影。柔則綿里藏針,沾粘隨化;剛則冷彈崩炸,迅如閃電驚雷。
八卦練功者從行步入手,內功為基,正形、通氣、懂勁、熟技、明變。以八大掌為母掌,演化出不同風格的實用掌法和套路。八卦連環掌的器械種類很多,尤以八卦刀最為著名。
八卦連環掌不但是中國著名的三大內家拳之一,在國內各地廣為流傳,而且更為國際友人所喜愛而廣為傳播。
連環掌訣

走如風,站如釘,扣擺轉換步法清。腰為纛,氣為旗,眼觀六路手足先。
行如龍,坐如虎,動似江河靜如山。陰陽手,上下翻,沉肩墜肘氣歸丹。
抱六合,勿散亂,氣遍身軀得自然。扣擺步,仔細盤,轉換進退在腰間。
腳打七,手打三,手腳齊進莫遲緩。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擠靠暗頂膝。
高不扼,低不攔,迎風接進最為先。數語妙訣掌中要,不用純功亦枉然。
人物介紹
■董海川
八卦連環掌為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所創。董海川生於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於光緒九年(公元1882年)。清光緒九年春二月諸弟子於東直門外小牛坊村的墳前立碑紀念,先後建有碑文四座。因文革中遭受破壞,經李子鳴先生等人倡議,八卦連環掌門人共同努力於1980年遷至北京萬安公墓,並立碑為記。
■尹福
尹福(1840-1909)字德安,號壽鵬,因身長體瘦,人稱“瘦尹”。 河北省冀縣人,幼年來京,居朝陽門(齊化門)吉市口,以賣燒餅油條為業。尹派八卦連環掌其掌法特點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轉,步子小,趨於急行,橫開斜進,擰翻走轉,進退直接,多穿點,動作剛猛, 以冷、彈、脆、快、硬見長。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四指併攏,拇指內扣。出手冷脆快,富彈抖力,掌的運用軌跡接近直線,走自然步,趨於急行,以足碾地橫開斜進,擰翻走轉,進退直接,身行變化簡捷明快。
■程廷華

程廷華,(1848-1900)字應芳,河北省深縣程村人。自幼入京學徒,藝成後在京崇文門(哈德門)外花市上四條,以制鏡為業, 江湖人稱“眼鏡程”投師董公門下,深得八卦連環掌之精奧。程派八卦連環掌其掌法的特點是屈腿淌泥,橫開直入,擰翻走轉,舒展穩健,勁力沉實, 剛柔相濟,善擺扣步,以推、托、帶、領、搬、扣、劈、進見長, 螺鏇力層出不窮,擰裹勁變化萬千。程氏八卦連環掌以 “ 龍形掌 ” 為基本掌型,該掌形虎口撐圓,拇指外張,四指內抱,食指上頂。掌式的運轉曲線圓活,弧度較大,千迴百折,形成螺鏇,步行屈腿如蹚泥,用擺扣步進行身形轉換,多雙擺雙扣,運作舒展大方,其風格為大開大合。走轉擰翻,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圈中有圈,層層不斷,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 “ 游身八卦連環掌 ” 。 程有龍:字海亭,程廷華的長子。自幼在父嚴格的教育下苦習家傳技藝,因聰慧過人,加父之真傳,練就一身高深的技擊功夫,尤輕功之絕後人莫及。與其較技末聞有勝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設館收徒。從學者有孫錫堃、馬德山、朱文豹、吳俊山.陳泮嶺等人;於民國十七年十一月故於天津淨業奄內。 晚年生活艱難,獨居天津淨業庵,閉門精研八卦掌。時年正在津經商之河北吳橋人孫錫堃傾資供養並拜在程師門下,勤學苦練數年後得真傳。民國二十三年,出《武學秘訣---八卦拳真傳》一書,一經問世,轟動一時,多次再版。陳泮嶺先生龍形八卦游身掌 《前中央國術館副館長》 (一八九二至一九六七) 陳師在台中市農場所傳授的八卦,計有:龍形八卦游身掌。簡稱「八卦掌」。 飛龍八卦雙劍。簡稱「八卦劍」。 龍形八卦棍。簡稱「八卦棍」。 八卦掌為董海川的再傳弟子程海亭先生所傳;八卦棍為佟聯吉先生所傳,佟聯吉先生的師承不明;八卦劍,系程或佟所傳,尚未述及。但八卦掌、八卦劍、八卦棍三者路子相同,顯然是同出於一個系統,而又曾經過整理的。
陳師的八卦,除得程、佟二先生直接傳授外,紀德及許禹生先生亦嘗加指點。掌、劍、棍,皆為八節。每節左右換式,由簡入繁,井井有條,招招連環,節節貫串,為八卦掌的精華,實當之無愧!尤其八卦劍和八卦棍,傳習者極少,再不推廣流傳,就要成 為絕學,隨時代而湮沒了
■史計棟:史派八卦連環掌創始人

■宮寶田

宮寶田,字少灤,於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於現乳山市馬石店鎮青山村。十三歲時去北京元亨利堆房(米行)學徒,堆房老闆正黃旗龍票,將米專供各王府食用。宮寶田經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認識正在王府護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經多次觀察考究,認定寶田是習練八卦連環掌的難得之才,遂領寶田去拜見老師董海川。這是宮寶田第一次拜見師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詳,連聲說:“難得,難得!”再三叮囑尹福著意培養。從此,宮寶田便辭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師禮,做了尹福的徒弟。宮寶田回鄉後,廣傳八卦武技。成名的弟子有上海的王壯飛、廣西的姜勝伍、台灣的劉雲樵等。 1943年,宮寶田與世長辭,終年72歲,遺體安葬在本村。
■楊榮本
八卦連環掌第三代傳人楊榮本(法號:福源上人)
福源上人,俗姓楊,名榮本,山東掖縣海興莊人氏,生於1873年4月,他誕生於武術世家,祖父、伯父及父親均擅長武術,以勇名聞於鄉里。福源幼年隨伯父學武。後入襲太和殿當侍衛,又經人介紹,拜董海川先生的干女婿史計棟為師,苦練八卦連環掌,藝益精進。福源所傳東城派八卦連環掌,八卦母掌、八八六十四掌、八卦散推、空手對練、三角步、又有劍、刀、槍、戟、鉤、銳等器械。
■孫志君

孫志君先生,八卦連環掌、門人四世,山字代,中國武術八段。原北京市武術協會八卦連環掌研究會第二屆委員會副會長、第三屆委員會監事長、第四屆顧問,現任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委員。生於1933年,原籍河北省深縣程家村,和“游身八卦連環掌”(程派八卦連環掌)的啟始者程廷華同村。幼年前後拜於劉子揚(程殿華的高徒)、程有生(程廷華之侄、程殿華之子)、程有信(程廷華次子)三位八卦連環掌老師門下。專修程派八卦連環掌,兼習河北形意拳六十多年, 1964年在北京武術冠軍賽中,獲八卦連環掌及器械兩項冠軍。1983年在中國傳統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獲金牌,被評為中國優秀武術運動員。在年過七旬之時2004年又以中國武術運動員的身份在河南鄭州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競賽中獲八卦連環掌與刀術兩枚金牌。1983年在中

■八卦掌第五代傳人高繼武

北京人,1942年出生於京城武術世家。祖父高文成系八卦掌第二代傳人尹福、大槍劉德寬兩位先生的得藝弟子,精通多種門類傳統武術,其所傳八卦掌拳術獨樹一幟,具有極深的影響,父親高子英是當代著名的八卦掌拳師,是京城八卦門承前啟後的人物,門人眾多,是京城八卦掌拳術的主要傳人之一,貢獻巨大。高繼武7歲隨父高子英習武,至今近60餘年。自少年時代起習練長拳、刀、槍、劍術等。青年時代開始習練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術。多年來一直從事民間武術教學活動,弟子及學生眾多。
習武主要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比賽成績1999年,獲北京市“漁陽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形意八卦掌老年組第一名。2001年獲“東升昊博杯”八卦掌第二名。
二、發表文章1996年,在《武魂》雜誌第一、二、三、七、八期上,連續發表了《八卦掌六十四手單練法》及《八卦掌六十四手實戰對練法》等文章。2006年10月,應邀到湖南省坪石參加“中健行杯”首屆武林大會,發表論文《八卦掌的起源與發展》,榮獲大會論文一等獎。
三、出版光碟2002年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拍攝出版了《八卦掌技法述真》VCD光碟;2003年由北京武術院監製、廣東鴻翔音像出版社拍攝出版了高繼武主講的八卦掌VCD教學光碟:《定勢八卦掌》、《八卦掌六十四手》、《八卦片鏇刀》、《八卦子母鴛鴦鉞》等VCD教學光碟。光碟至今暢銷國內外。
四、出版書籍2007年高繼武所著《八卦掌精華》一書,在美國紐約出版發行(英文版),全書360頁,書中系統介紹了八卦掌的功法與技法,此書已在歐美各國上市銷售。
五、交流活動2004年9月,應邀赴馬來西亞檳城傳播八卦掌拳術。2005年5月,應邀赴美國紐約、康乃狄克州立大學等地講學,傳授八卦掌拳術。2006年3月,再次應邀赴美國紐約傳授八卦掌拳術。2007年3月,代表中華傳統武術八卦掌參加了在廣東東莞市舉辦的《中國功夫電視擂台賽》,並現場展示八卦掌技藝,技驚四座,被大會推選為中國民間武術家聯合會副主席。2007年12月,應邀赴泰國篷士落教授八卦掌拳術。
六、宣傳資料八十年代初曾擔任《中國傳統武術八卦掌》科教影片武術指導,此片在義大利都靈國際影展獲“特別獎”。2002年10月,拍攝了電視專題片《武林縱橫》,廣泛宣傳八卦掌拳術的風格及特點。2007年3月,接受博武國際武術網的獨家專訪。博武網隨後刊播採訪高繼武專題及文章,同時連結高繼武的習武視頻。
七、任職情況1980年至1985年在北京市新源里少年之家、北京鋼鐵學院任武術教練。2002年6月,曾任北京懷柔傳統武術學校副校長兼總教練。現任北京市武術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會長;香港雲手武術製作公司北京地區主管;英國中定國際傳統武術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民間武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武術八段。
八、民間教學
從1985年起至今,先後在左家莊街心公園、積水潭公園、官園公園從事民間的義務教授八卦掌拳術。
九、弟子成績
奈傑薩頓(英國人):1986年11月,在天津第二屆國際武術邀請賽上獲“八卦掌”冠軍。
王悅:1993年在首屆國際八卦掌聯誼會上,獲女子八卦掌和短器械兩項優勝獎。1994年獲“八卦掌”競賽套路第三名(男女混合排名),短器械“八卦鉞”第二名(男女混合排名)。
紀宏偉:1999年在北京市“漁陽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八卦掌”女子青年組第三名。
趙五一:2004年在北京市傳統武術“八卦掌”比賽,獲短雙器械“八卦鉞”第二名;長器械“八卦槍”第二名。2006年在北京市首屆“海川杯”傳統八卦掌比賽獲男子中年組“八卦刀”第三名。
付洋:2005年在北京市“李子鳴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女子青年組“八卦掌”第一名。
李成海:2006年在北京市首屆“海川杯”傳統八卦掌比賽獲男子中年組“八卦掌”第一名。
張振英:2006年在北京市首屆“海川杯”傳統八卦掌比賽獲女子老年組“八卦掌”第一名。
韓正賢:2006年在北京市首屆“海川杯”傳統八卦掌比賽獲女子中年組“八卦掌”第二名。
多年來,高繼武先生一直將繼承、傳播、學習中華傳統武術精髓為已任。常年來,始終堅持在民間傳授八卦掌,弟子及學生多人、多次在傳統武術比賽活動中獲獎,為傳承中國傳統武術“八卦掌”不懈努力、無私奉獻。為了將畢生積累的習武經驗及傳統八卦掌技法總結提煉,撰寫並發表了數篇武術論文,著書並拍攝教學光碟,為武術學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習武教材。非常注重與武術界同仁的交流與溝通,經常參加武術界的學術交流活動,開擴了眼界,廣交武林朋友。為擴展傳播中華民族武術的渠道,結識了許多外國朋友,並將傳統武術成功的推介到海外,提升

神秘的格鬥世界
在這個火器所統治的世界,為什麼卻有成千上萬的格鬥運動愛好者樂此不疲、世代相傳?到底是“四兩撥千斤”還是“一力降十會”?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格鬥世界,一覽那些古老或年輕的各種格鬥技法、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