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諦功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內壯之氣,其練法較難。初
習頗苦,甚至腑臟受傷,非漸進不可,萬不可躥等。揭諦功者,即俗
所謂就地十八滾、地蹚功夫也。又如江湖技士之搶背,然此法分前、
後、左、右等跌法,及箭盤、背跌、擲跌、仰跌、伏跌等法。初習時
,按搶背法行之,即以右手向左肋搖,以右肩頭輕接地面,翻身挺腰
而起,是為右前跌法。左手向右肋搖,以左肩頭輕接地面,翻身挺腰
而起,是為左前跌法。此二式在跌扑法為最易學者。他如前跌法,即
頭向前,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謂翻斤斗,又所謂毛兒跟頭。後跌法
,即以頭後倒,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謂反斤斗。左跌法,則以左肩
頭向左輕接地面,側身翻起。右跌法,則以右肩頭向右輕接地面,側
身翻起。蓋左右跌法,為揭諦功中最難練之功夫。箭盤系箭步向前翻
斤斗。背跌法,是身向後跌下,背脊須先稍偏向右方,左手伸出,撲
在地上,身體稍向左方,跌於左手上,借力將手一撐,立身而起,即
俗所謂平地翻車。擲跌法,系身體蹲踞式,向後跌下,在未曾著地時
,先用一手著力撐在地上,待身已著地,然後將身向此手面滾去壓於
手上,此手一撐,將身借力立起,此法兩手均可練習,即俗所謂鯉魚
打挺。仰跌法,是從直立向後仰跌,跌時,頭須向前稍曲,萬不可著
地,同時先將左手或右手,撲在地面,待著地時,急滾身手上,將身
體借撐力起,即俗所謂鐵板橋。伏跌法,足從直立向前仆下,仆時身
體挺直,膝不可彎曲,在未著地時,應曲臂握拳,應使拳和小臂,同
時著地,切不可使胸腹著地,急用兩手撐地,項力立起,即俗所謂撲
虎勢。至於滾法,則稍難矣!其法曲腰抱肘,用兩臂撐地之力,及兩肩
頭,並兩腿之翻轉力,橫臥其身,翻滾而進,初期緩慢,且甚痛苦,
習之日久,則翻轉矯捷,瞬息十八滾矣。蓋揭諦功有“就地十八滾”
,八八六十四盤之絕,非精於性功者,則成功實非易易也。作者幼嗜
地蹚拳,以其顛仆猛疾,稍長習揭諦拳,復經妙興大師授以揭諦功。
每行拳時,前後左右,忽起忽落,翻滾無次,自覺氣爽,而皮膚因是
堅實,今秉吾師所傳,宣之於眾,非實地仆跌,無以成功也。
相關少林七十二藝
根據《少林拳譜》記載,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種硬功、三十六種柔功,又稱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內功,均在少林寺秘傳,但無詳細文字記載。現在所說的“少林七十二藝”通常被認為是少林功夫的總稱。常在傳說和近代的武俠小說中被稱作神功。
少林七十二藝的名稱分別是鐵臂功、排打功、鐵掃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銅砂掌(竹葉手)、蛇形術(蜈蚣跳)、提千斤、羅漢功、鐵頭功、四段功、鐵布衫功、雙鎖功、上罐功、石鎖功、鐵珠袋、千斤閘、鞭勁功、分水功、玉帶功、鷹翼功、跳躍法(登高超遠法)、霸王肘、一指金剛法、拔釘功、一指禪功、石椿功、金鐘罩、鐵牛功、旋風掌、臥壺功、拔山功、金龍手、推山掌、踢椿功、鷹爪功、斬魔劍、玄空拳、金砂掌(摩擦術)、鐵砂掌、飛行功、槍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飛檐走壁法、一線穿、躥縱術、金鏟指、揭諦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閃戰法、金刀換掌功、輕身術、鐵膝功、陸地飛行術、穿廉功、浪裹功(泅水術)、點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牆術、門襠功、翻騰術、布袋功、蛤蟆功、千層紙功、彈子功、鎖指功、追風掌功、軟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