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類別:民間舞蹈
地區:北京
編號:Ⅲ—1
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
簡介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民間舞蹈,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當地的民俗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京西太平鼓,受河北太平鼓的直接影響,是流行於京西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從前,擊打太平鼓象徵著“太平安樂”舊曆臘月初一至來年二月初二北京地區,主要是門頭溝、房山、石景山等地流行的京西太平鼓,基本是一種來自滿族婦女歌舞的女子集體舞。以前,這種舞沒有男人跟著摻合。男子打太平鼓,始於二十世紀初,是近百年來,才興起的。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曆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間肢體語言,如:因過去婦女纏足形成的韻律特徵“扭勁”、“顫勁”,男性舞者特有的“勁”、“艮勁”,以及你追我趕、男追女逐的情趣。在耍鼓、步伐、隊形變化方面均體現出了中國傳統審美理念,這些都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作為這一舞蹈品種的標誌性舞具——太平鼓,從製作工藝到與舞蹈動作的有機結合,已經超脫了作為樂器音響載體的單純功能,而成為這一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是當地老百姓文化認同的標誌。
太平鼓植根於民間、成長於民間、繁茂於民間,老百姓對太平鼓的喜愛、老藝人對太平鼓的執著使太平鼓得以延續,而民間太平鼓的發揚與創新將使民間藝人們的生命充滿活力。
歷史淵源
太平鼓唐代已有,滿族 打擊樂器,外形與團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動作敲擊。太平鼓又稱"單鼓",稱為"獵鼓"。用於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後用於民間歡慶新春佳節娛樂活動。舊曆除夕、燈節時人們都擊太平鼓並演唱、舞蹈,成為一種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相傳太平鼓在唐代武則天時已有雛形,《燕京今古瑣聞錄》一書中記載了類似的傳說;人們也從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種鼓,樣式類似今天的太平鼓。據考證,晉時,此種鼓就已形成了一種舞蹈,被稱為"革卑舞"。太平鼓流傳於北京,最早的記載是明代,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這種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經濟繁榮之時。清代興盛於京城內外的太平鼓日趨成熟,乾隆盛世時,汪啟淑的《水曹清暇錄》、錢載詠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內外城的演出盛況。
太平鼓盛行於京西,還有一段傳說。門頭溝大峪村有一處墳地,其主人是清代京城的一位"九門提督",大峪村裡有人在他城裡的府上幹活,學會了技高優美的太平鼓,於是京城打鼓的技藝也融入了門頭溝。琉璃渠村老藝人彭松年說,其外祖父樊寶善已是太平鼓第四代藝人,太平鼓在門頭溝最少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傳統的太平鼓舞蹈規模不大。民國年間,玩鼓的多數是婦女,她們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裡結伴玩耍,日偽時期,人民處在鐵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銷聲匿跡。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為慶祝解放,太平鼓藝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來到公路上,加入了遊行的隊伍,太平鼓從此才變得壯觀起來,據說當時的門頭溝從圈門一直到東店,太平鼓的隊伍排滿了十三里長街。
1953年,西店村老藝人樊寶善舉辦了兩期太平鼓學習班,編排了舞蹈《和平鼓》到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參加了演出,從此太平鼓被搬上了舞台。1983年,太平鼓被收錄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國民間歌曲集·北京卷》中。1984年,門頭溝區組織了300餘人的太平鼓隊伍,參加了國慶35周年的天安門遊行表演。1990年太平鼓以800人的陣容,亮相於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上,引起更大的關注。2006年春節,太平鼓又參加了"北京風情舞動悉尼"表演,"太平"兩個中文傾倒了澳大利亞民眾。
藝術特色
太平鼓是以鼓為道具的舞蹈,擊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種有柄,有環的單面鼓,圓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紙做的,鼓邊上配幾個紅色絨球,鼓柄下端拴幾個閃亮的小鐵環。耍鼓時,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邊打邊舞"咚咚"的鼓聲和"嘩嘩"的金屬聲清脆悅耳。"鐵環震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表演者成雙成對,一面擊鼓抖環,一面騰挪跳躍。小伙子跳起來,舒展挺拔,鼓點打得上下翻飛,真是"人隨鼓,鼓纏人"。姑娘家的舞姿柔韌,輕巧,可以形容她們扭起身驅似柳彎,扇鼓舞動肩帶顫"。很有點俏勁。門頭溝區的太平鼓有舞蹈,有歌唱,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詞,民間藝人稱之為"唱繩"。他們唱花、唱草、唱古代聖賢、也有唱衣食住行,歲時風俗的。太平鼓的鼓點比較豐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圓鼓》等。
太平鼓集競技性、趣味性和即興表演於一體,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象徵,是典型的北京地區漢族民間舞,京西太平鼓獨特在它邊打邊舞、鼓舞結合的特點。跳時,人們結合舞步,使勁扭動腰部,一邊以正面擊、反面擊、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斷擊鼓。每村都有不一樣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編排。
京西太平鼓可邊打邊舞,也可間打間唱。舞離不開鼓點,鼓點又隨舞而變化,鼓和舞有機配合。擊鼓技法有正面擊、反面擊、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顫鐵環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響,充分體現著鼓手與鼓的相互交融、縱橫離合。鼓手的動律是人舞鼓、鼓纏人,人鼓合一。老藝人們認為,太平鼓耍的好壞,要看鼓的動態、身體的姿勢。由於過去婦女纏足,於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動律為"扭勁"和"顫勁";男子的動律特點則是"扇勁"和"艮勁"。
京西門頭溝會打太平鼓的村子不下幾十個,遠至百花山下的黃塔鄉、軍響鄉、歷史上都曾有太平鼓,但最普遍,最活躍的是門城鎮一帶,每年春節前後,圈門裡、三家店、東西辛房、大峪村等地都可見到青年婦女三五成群"斗公雞"。"撲蝴蝶"、"走月牙"、撩腿扭腰,婀娜多姿,當姑娘時在家玩耍,出嫁後把舞技帶到婆家。
每年秋收一結束,家家戶戶就開始拾掇太平鼓,請鐵匠打鼓圈,請手藝人蒙鼓皮。每到傍晚,只要有人在村頭咚咚地敲起鼓,遠近的街坊鄰居就會聞聲而至,不論年齡大小、輩分高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一起盡情盡興地"耍"起鼓來。打太平鼓也是一次人與人之間、鄰里街坊之間、村與村之間互相交往、溝通感情、融洽關係的機會。
傳承意義
太平鼓植根於民間、成長於民間、繁茂於民間,老百姓對太平鼓的喜愛、老藝人對太平鼓的執著使太平鼓得以延續,而民間太平鼓的發揚與創新將使民間藝人們的生命充滿活力。
多年來,門頭溝區一直重視京西太平鼓的傳承與弘揚,組織老藝人開班傳藝,培養傳承人才。 "太平鼓"作為門頭溝區最優秀的民間藝術之一,曾經近自門城鎮、遠至妙峰山以及百花山下的黃塔、軍響等地廣為流傳。雖然經歷了各種現代藝術形式的衝擊,但由於深受民眾喜愛,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門頭溝地區。目前,在門城鎮、妙峰山、琉璃渠、大峪、城子、圈門裡、三家店、軍莊、東辛房等地,還能尋訪到太平鼓的蹤影。
區文化部門通過潛心整理、挖掘,將太平鼓這朵民間藝術奇葩,從農家庭院的自娛自樂,搬上了廣場表演舞台。1984年,京西太平鼓被收入《中國十大集成--舞蹈卷》北京分卷;1990年9月,京西太平鼓表演團參加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團體表演;去年,京西太平鼓走出國門,參加了北京文化周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展示巡演。他們還將新橋路中學確立為京西太平鼓藝術傳承學校,把教授學習太平鼓列入學校藝術教學大綱,並制定了太平鼓發展的五年規劃。
從鼓在製作工藝到在舞蹈中發揮的競技性、趣味性和即興表演的多成分作用,太平鼓已經超脫了作為樂器音響載體的單純功能,而成為這一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是當地老百姓文化認同的標誌。作為典型的北京地區漢族民間舞,對太平鼓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整個北京地區民間舞蹈的弘揚。發掘、搶救和保護太平鼓,對豐富和完善北京民間文化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演奏特點
太平鼓由於深受百姓們的喜愛,至今保留了多種套路、打法和風格各異的流派。目前,流傳下來的動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太平鼓有兩種表演形式,既可邊打邊舞,也可間打間唱。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間肢體語言,其中婦女的基本動律是“扭勁”、“顫勁”(一種說法認為與封建時代婦女纏足習俗有關);男性舞者的動律特點是“搧勁”和“艮勁”。
太平鼓音樂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鼓點”和“唱曲”。太平鼓的“鼓點”既是套路名稱,又是音樂曲牌,以四分之二拍為多。鼓點節奏以四分音符為主的,藝人們稱“單鼓點”;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為主的,被稱為“雙鼓點”。當地藝人把“唱曲”又稱“唱繩歌兒”或“唱繩調兒”。唱詞一般以人物、典故、時令花草及大實話為主,曲子是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演唱時,先唱序,後唱主段。
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星火相傳
高洪偉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性別: 男
年齡: 38歲
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
項目名稱: 京西太平鼓
項目類別: 民間舞蹈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