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海因里希生於科隆,其父母為木匠維克多·伯爾及其妻瑪麗亞。海因里希是其父的第八個孩子也是第三個兒子。瑪麗亞是維克多的第二任妻子。這個小市民家庭信奉羅馬天主教,從而排斥納粹主義。
1924年至1928年,伯爾在天主教市民學校學習。此後轉入國立的威廉皇帝完中。1937年中學畢業後,他開始在位於波恩的書商蘭帕茲(Lempertz)當學徒。在十一個月之後因故中斷。在此期間,他開始了最初的文學寫作嘗試。1938年,伯爾服了一年帝國自願服務。1939年夏,他進入科隆大學,學習日爾曼語言學和經典哲學,同時開始寫作第一部小說,《教堂邊緣》,但是在夏末時他被徵召入伍。此後一直在軍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軍俘虜,並在同年9月被釋放。
1942年,伯爾從前線回到德國休假,並與相識多年的阿內瑪麗結婚。生於1945年的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克里斯多夫出生後不久即夭折。隨後他們於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別生育了三個兒子雷蒙特,雷內及文森特。
在接受了一個手術之後,他於1985年7月16日病逝於科隆的家中。
創作生涯
伯爾的文學活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1946到1952年,他先後發表了中篇小說《列車正點到 達》(1949)、長 篇小說《亞當,你曾在哪裡?》以及短篇小說《飛刀藝人》(1948)、《敗家子》(1951)等。這些作品主要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揭露法西斯戰爭的罪惡,反映德國人民的苦難,基調灰暗、抑鬱。
1953至1965年,伯爾的創作主題從批判戰爭轉為批判戰後的西德社會,小商販、小職員、孤兒寡婦等小人物的社會遭遇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內容。代表作有《一聲沒吭》(1953)、《九點半鐘的檯球》(1959)、《小丑之見》(1963)等。
七十年代,伯爾連續發表了《萊尼和他們》(1971)、《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1974)
戰爭生活的經歷和對下層人民境遇的體驗,使伯爾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中篇小說《火車正點到達》(1949)、短篇小說集《流浪者,你若來到斯巴……》(1950)和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裡?》(1951)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它們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揭露和批判法西斯戰爭的罪惡以及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災難。此後,作家的筆觸向現實生活延伸,長篇小說《一聲不吭》(1953)和《無主之屋》(1954)主要寫“小人物”在戰後的艱難境遇和壓抑心態,抨擊社會的不公正現象,並提醒人們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長篇小說《檯球在九點半開始》(1959)通過一個萊茵世家三代人修建、炸毀和重建聖安東修道院的故事,反映了半個世紀的德國歷史,鞭笞了趨炎附勢的小人,告誡人們要以實際行動來遏止法西斯勢力。196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小丑之見》標誌著作家創作的新階段。它採用倒敘手法,以一個小丑的眼光來進行觀察,對社會的政治、宗教、法律和倫理、道德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進入70年代,伯爾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女士及眾生相》(又譯《萊尼和他們》,1971),描寫一個善良、正直的勞動婦女在社會上受到的種種迫害。小說人物眾多,情節複雜,時空變化急劇,顯示了作家深厚的藝術功力。中篇小說《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1974)和長篇小說《保護網下》(1979)是兩部題材相關聯的小說。前者寫一位下層女子遭受傳播媒介的造謠中傷和誹謗侮辱,揭露了新聞界的黑暗和警方的不公正;後者進一步揭露在“福利社會”平靜的表層下所潛伏的深刻危機。
伯爾一貫主張作家應關注現實,干預生活。他的作品大多針砭時弊、暴露黑暗和批判現狀。在藝術技巧上,他言簡意賅,善於用直觀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往往在冷靜、樸實的白描中注入強烈的誇張,藉以渲染氣氛並進行諷刺,還吸取了蒙太奇、內心獨白、閃回、聯想、象徵、紀實等現代表現手段,形成獨特的風格。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一次出差的終結》和長篇小說《河流風光前的女人》等。
1972年“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伯爾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在華際遇
作為二戰後德國“廢墟文學”的重要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及其作品理應給“文革”後的中國文學豐富的啟發。但在1980年代的文壇上,伯爾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身份也沒有打動有著濃重“諾獎情結”的中國作家。伯爾在中國遭受冷遇的原因是當時的“現代派”熱潮左右了中國作家的閱讀方向,導致外國文學翻譯界與研究界力促“廢墟文學”為“新時期文學”提供借鑑的美好願望沒能實現。
對其評價
1、伯爾的小說創作,從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們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戰爭,以被迫充當炮灰的普通德國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國人民的苦難。這些作品的基調灰暗、抑鬱,把戰爭渲染成一場抽象的人與命運的搏鬥,結果是人的毀滅。他認為“戰爭是無聊的”,它象“傷寒病”一樣是一種可怕的自然現象。但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德國人民認識戰爭的災難,其中小說《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對戰爭的原因有所揭露,含義深刻。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伯爾·H》)
2、伯爾的小說創作遵循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真實地反映了西德戰後發展各階段的重要現象。在藝術上他廣泛吸收20世紀以來現代小說的許多新手法,如內心獨白、蒙太奇、象徵、怪誕的聯想等等,60年代以後,又強調小說事件的客觀真實性和新聞紀實手法。他一生還創作了大量雜文、隨筆和廣播劇,並翻譯外國作品。
(選自《外國名作家大詞典》,灕江出版社,1989)
3、關於伯爾作品的評論
伯爾的一生都在與人類的缺點進行鬥爭,他聲討戰爭,批評國家與社會,也批評大眾傳媒和教會.在他身上體現了正氣和德意志精神,正因為這一點,他被稱為"德國的良心"。······如果把伯爾和二戰以後德國的文化思潮和我國"文革"後諸多形態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難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蘊含其中,這應當是我們今天重新大量伯爾時所不應忽視的。
(選自《人不是為了被管轄而存在》,《讀書》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