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傑出的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企業家。 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其中以硝化甘油製作炸藥的發明最為聞名,他不僅從事研究發明,而且進行工業實踐,興辦
實業,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創立了。並於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時首次頒發。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銀行)於成立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諾貝爾遺囑
諾貝爾在遺囑中,把大約100萬瑞典克朗贈與十多名親友,餘下部分(3100萬瑞典克朗)用於設立諾貝爾獎,遺囑中關於諾貝爾獎的內容如下:
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唯一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置的遺囑,一概作廢。
設定
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頒發
諾貝爾獎的發獎儀式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為了紀念這位對人類進步和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
科學獎和醫學獎已證明很少引起爭論;而文學獎與和平獎,則因其本身性質特殊,最易導致意見分歧。和平獎常常保留。
關於獎金
約154萬美元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達到100萬瑞典克朗,1991年為600萬瑞典克朗,1992年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單項獎金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當時約折合100萬美元)。
從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在2013年,折契約154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270克,內含黃金,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圖案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和詞句都不一樣。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莊重的晚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小鎮聖莫雷(諾貝爾逝世的地方)空運而來。
如何花費
榮譽與聲望無價。學術貢獻更無可衡量。但除此之外,關於諾獎,人們其實也有興趣知道獲獎者是怎么動用那一大筆獎金的。別怪我們太世俗,不過是想了解下大師們在花掉獎金時,是否也會表現出他們在科研工作中所擅長的創造性?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斯·海肯斯坦認為,獲獎者的用錢方式,一般取決於他們來自哪個國家、本身的財力、收入以及處在人生中的哪個階段。以前也有過諾獎得主因為擔心退休後的養老問題,就將錢全部放進瑞銀等著收取利息的。
從以往經驗來看,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們使用獎金的方法的確是多樣化:有因此得以維繫生活的(原本正在貧困線上掙扎)、有一下子還清了抵押貸款的、有為高端生活錦上添花的、有用於資助戰後重建的、也有將獎金用於學術研究——提攜晚輩、資助同行的,甚至於還有,忙到一直沒空理這筆巨款的。
別出心裁型
其中比較別出心裁的,像是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理察·羅伯茨爵士,他在自己房前裝上了一個槌球草坪;
2001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保羅·納斯,他當即決定升級自己的機車;
2005年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當記者問到她這件事時,她停頓了一下,然後回答獎金對她意味著“經濟獨立”。
慈善公益型
199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德國分子生物學家C.N.福爾哈德,建立了一個慈善團體,幫助年輕女性科學家撫養孩子、購買洗衣機什麼的,進而支持她們繼續投身科研;
至於還沒時間琢磨如何處理這筆錢的則是2012年的物理獎得主之一塞爾日·阿羅什,他太忙了。而通常大師們在獲獎後的第一年,都要忙於出席會議、講座和頒獎典禮。
而早時年間的大師們呢?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把所有獎金留給了第一個妻子和兩個兒子;1903年和1911年的兩屆得主居里夫人,所有獎金都投入到科研中。
購房置業型
至於普遍比較受歡迎的選項,那就是房地產了(但是2012年文學獎得主莫言則坦言,所獲獎金仍不夠在中國首都北京市區購房)。
後來有媒體爆料,莫言在北五環買房。該小區房價在每平米一萬八左右,在北京算是低價房,如果莫言居住的公寓有200平米,房價在360萬元左右,占去他諾貝爾獎金的一半。但近日莫言接受採訪表示:“(諾貝爾獎金)還囤著沒花呢。”記者又問他是否已買房,莫言表示“還在看”,或許目前的住房讓莫言並不滿意,以“大文豪”身份住在此地確實有點“屈居”,以後應該還要“更上一層樓”。
1993年醫學獎得主之一菲利普·夏普,獎金就用於購置了一棟費德勒式上百年的老房子。他直言獎金實在是諾貝爾獎美好的一部分,當然,更重要的部分則是一種“承認”。而沃爾夫岡·凱特納,在2001年與兩名同事共享諾貝爾物理獎後,也把獎金用在購買房產和孩子的教育費上。不過據他說,繳稅給美國政府已經花去不少,所剩並不很多了。
按照諾貝爾最初的意願,理想的獎金額度,應該能保證一位教授在20年不領取薪水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進行他的科研事業。不過2001年以來,諾獎獎金的名義價值雖然固定下來,每年都是1000萬瑞典克朗。但實際上因為全球經濟低迷和匯率變化問題,獎金的實際價值正有所下降。
評選流程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根據諾貝爾基金官方網站的介紹,諾貝爾獎的評選程式與時間表如下:
1、提名工作在評選和頒獎的前一年開始。每年的9月,諾貝爾委員會向提名人傳送邀請函和提名表格,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經濟、和平獎大約各發出3000份邀請函,文學獎大約發出600-700份邀請函。諾貝爾獎對提名人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通常只有如下幾類人選才有資格成為提名人:皇家瑞典科學院成員;曾獲得該項諾貝爾獎的人;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冰島5國各大學相關學科的教授;當年9月前由皇家瑞典科學院決定認可的大學教授、科學家。此外,一國作家協會或類似機構的主席可能成為文學獎提名人,一國中央政府或國會成員、國際法庭大法官、大學校長、社會科學教授、和平研究機構和國際事務研究機構負責人、挪威諾貝爾學院的卸任顧問可能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人。自我提名和不符合資格人選的提名無效。
2、 每年的1月31日為當年度諾貝爾獎提名截止日期,此後收到的提名被計入下一年度。近年來,物理、化學等獎項通常會收到250-350個被提名人選,而和平獎大概有140個被提名者,許多被提名者會同時得到多個提名。
3、3月至8月為諮詢與遴選期。由於涉及的領域和學科不同,各個獎項的具體遴選辦法和時間表不盡相同。化學、物理、生物與醫學、經濟學獎項由各委員會在初步遴選後將資料傳給該領域指定的專家,讓他們對候選人的成就作出評估,此後才確定最終候選人並連同委員會全體成員簽名的報告一起,上報皇家科學院或卡羅琳斯卡學院諾貝爾大會(Nobel Assembly)。文學獎由諾貝爾委員會經兩次遴選確定5個最終候選人,斯德哥爾摩文學院的全體成員在6月至8月的整個夏天閱讀5人的作品,並在9月份聚在一起討論和比較。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學院遴選出小名單後,還要送給學院聘請的永久顧問和臨時顧問進行評估。
4.、每年10月上旬由各個獎項的頒發機構通過投票來確定獲獎人選,一旦確定即為最終決定,不接受申訴。如今,獲獎結果會在對外宣布前幾分鐘電話通知獲獎者,這種斯德哥爾摩來的電話通常是突如其來,許多人都毫無準備,有人正在看牙醫,有人正在喝啤酒,有人在逛超市錯過了電話,1991年的化學獎獲得者夏德?恩斯特則正在飛越太平洋的飛機上,機長接到電話轉告了他。
5、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忌辰為頒獎日。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文學、經濟學5個獎項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大廳頒發,和平獎在挪威奧斯陸市政廳舉行。除和平獎可以頒給個人或機構外,其他獎項只頒發給個人,且同一獎項最多只能同時頒發給三人。獲獎者將領取一塊獎牌,一個獲獎證書,和一份確認獎金金額的檔案。
獎項介紹
獎牌 | 分類 | 介紹 |
---|---|---|
物理學獎 | 物理學獎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化學獎 | 化學獎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文學獎 | 文學獎 | 瑞典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 |
和平獎 | 和平獎 | 挪威議會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經濟學獎 | 經濟學獎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68年,由瑞典銀行出資增設,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簡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或“諾貝爾紀念獎”。 |
評選過程
9月:寄出邀請函。諾貝爾委員會向夠資格提名的人發出邀請提名的信件。
2月(次年):提名截止。
2月至3月:產生小名單。
3月至8月:顧問審查小名單。
10月:產生諾貝爾獎得主。
12月:諾貝爾獎得主得到獎金。
歷屆得主
年份 | 物理學獎 | 化學獎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文學獎 | 和平獎 |
---|---|---|---|---|---|
1901年 | 威廉·倫琴 |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 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 | 蘇利·普呂多姆 | 讓·亨利·杜南 弗雷德里克·帕西 |
1902年 | 亨得里克·洛侖茲 彼得·塞曼 | 赫爾曼·費歇爾 | 羅納德·羅斯 | 特奧多爾·蒙森 | 埃利·迪科門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 |
1903年 | 亨利·貝克勒 | 斯凡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 | 尼爾斯·呂貝里·芬森 | 比昂斯滕·比昂松 | 威廉·蘭德爾·克里默 |
1904年 | 約翰·斯特拉特 | 威廉·拉姆齊 | 伊萬·巴甫洛夫 |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 何塞·埃切加賴 | 國際法研究院 |
1905年 | 菲利普·萊納德 | 阿道夫·馮·拜爾 | 羅伯·柯霍 | 亨利克·顯克微支 | 貝爾塔·馮·蘇特納 |
1906年 | 約瑟夫·湯姆森 | 亨利·莫瓦桑 | 卡米洛·高爾基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 | 喬祖埃·卡爾杜齊 | 西奧多·羅斯福 |
1907年 | 阿爾伯特·邁克生 | 愛德華·畢希納 | 夏爾·路易·阿方斯·拉韋朗 |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 埃內斯托·泰奧多羅·莫內塔 路易·雷諾 |
1908年 | 加布里埃爾·李普曼 | 歐內斯特·盧瑟福 |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 保羅·埃爾利希 | 魯道爾夫·歐肯 | 克拉斯·蓬圖斯·阿諾爾德松 弗雷德里克·貝耶 |
1909年 | 古列爾莫·馬可尼 卡爾·布勞恩 | 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 埃米爾·特奧多爾·科赫爾 | 塞爾瑪·拉格洛夫 |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 保羅·德康斯坦 |
1910年 | 約翰內斯·范德瓦耳斯 | 奧托·瓦拉赫 | 阿爾布雷希特·科塞爾 | 保羅·海塞 | 國際和平局 |
1911年 | 威廉·維因 | 瑪麗·居禮 | 阿爾瓦·古爾斯特蘭德 | 莫里斯·梅特林克 | 托比亞斯·阿賽爾阿爾弗雷德·赫爾曼·弗里德 |
1912年 | 古斯塔夫·達倫 | 維克多·格林尼亞 保羅·薩巴捷 | 亞歷克西·卡雷爾 | 格哈特·霍普特曼 | 伊萊休·魯特 |
1913年 | 海克·卡末林·昂內斯 | 阿爾弗雷德·維爾納 | 夏爾·羅貝爾·里歇 |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 亨利·拉方丹 |
1914年 | 馬克斯·馮·勞厄 | 西奧多·理查茲 | 羅伯特·巴拉尼 | 沒有頒獎 | |
1915年 | 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 里夏德·維爾施泰特 | 沒有頒獎 | 羅曼·羅蘭 | 沒有頒獎 |
1916年 | 沒有頒獎 | 魏爾納·海頓斯坦姆 | 沒有頒獎 | ||
1917年 | 查爾斯·巴克拉 | 沒有頒獎 |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亨利克·蓬托皮丹 | 國際紅十字會 | |
1918年 | 馬克斯·普朗克 | 弗里茨·哈伯 | 沒有頒獎 | ||
1919年 | 約翰尼斯·斯塔克 | 沒有頒獎 | 朱爾·博爾代 | 卡爾·施皮特勒 | 伍德羅·威爾遜 |
1920年 | 夏爾·紀堯姆 | 沃爾特·能斯特 | 奧古斯特·克羅 | 克努特·漢姆生 | 萊昂·布儒瓦 |
1921年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弗雷德里克·索迪 | 沒有頒獎 | 阿納托爾·法郎士 |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 克里斯蒂安·勞斯·朗格 |
1922年 | 尼爾斯·波耳 | 弗朗西斯·阿斯頓 | 阿奇博爾德·希爾 奧托·邁爾霍夫 | 哈辛托·貝納文特 | 弗里喬夫·南森 |
1923年 | 羅伯特·密立根 | 弗里茨·普雷格爾 | 弗雷德里克·班廷約翰·麥克勞德 | 威廉·勃特勒·葉芝 | 沒有頒獎 |
1924年 | 曼內·西格巴恩 | 沒有頒獎 | 威廉·埃因托芬 | 瓦迪斯瓦夫·雷蒙特 | 沒有頒獎 |
1925年 | 詹姆斯·法蘭克 古斯塔夫·赫茲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 沒有頒獎 | 蕭伯納 | 奧斯丁·張伯倫 查爾斯·蓋茨·道斯 |
1926年 | 讓·佩蘭 | 特奧多爾·斯韋德貝里 | 約翰尼斯·菲比格 | 格拉齊亞·黛萊達 |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
1927年 | 阿瑟·康普頓 查爾斯·威爾森 | 海因里希·奧托·威蘭 | 朱利葉斯·華格納-堯雷格 | 亨利·柏格森 | 費迪南·比松 路德維希·克魏德 |
1928年 | 歐文·瑞查森 | 阿道夫·溫道斯 | 查爾斯·尼柯爾 | 西格里德·溫塞特 | 沒有頒獎 |
1929年 | 路易·德布羅意公爵 | 阿瑟·哈登 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 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 | 托馬斯·曼 | 弗蘭克·凱洛格 |
1930年 | 錢德拉塞卡拉·拉曼 | 漢斯·費歇爾 | 卡爾·蘭德施泰納 | 辛克萊·劉易斯 | 納坦·瑟德布盧姆 |
1931年 | 沒有頒獎 | 卡爾·博施 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 | 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 | 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 | 簡·亞當斯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 |
1932年 | 維爾納·海森堡 | 歐文·朗繆爾 | 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 埃德加·阿德里安 | 約翰·高爾斯華綏 | 沒有頒獎 |
1933年 | 埃爾文·薛丁格 保羅·狄拉克 | 沒有頒獎 | 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 諾曼·安吉爾 |
1934年 | 沒有頒獎 | 哈羅德·尤里 | 喬治·惠普爾 喬治·邁諾特 威廉·莫菲 | 路伊吉·皮蘭德婁 | 阿瑟·亨德森 |
1935年 | 詹姆斯·查德威克 | 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禮 伊倫·約里奧-居禮 | 漢斯·斯佩曼 | 沒有頒獎 | 卡爾·馮·奧西茨基 |
1936年 | 維克托·赫斯 卡爾·安德森 | 彼得·德拜 | 亨利·哈利特·戴爾 奧托·勒維 | 尤金·奧尼爾 | 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 |
1937年 | 柯林頓·戴維森喬治·湯姆森 | 沃爾特·霍沃思保羅·卡勒 | 聖捷爾吉·阿爾伯特 | 羅傑·馬丁·杜·加爾 | 羅伯特·塞西爾 |
1938年 | 恩里科·費米 | 里夏德·庫恩 | 柯奈爾·海門斯 | 賽珍珠 | 南森國際難民辦公室 |
1939年 | 歐內斯特·勞倫斯 | 阿道夫·布特南特 拉沃斯拉夫·魯日奇卡 | 格哈德·多馬克 | 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 | 沒有頒獎 |
1940年 | 沒有頒獎 | ||||
1941年 | 沒有頒獎 | ||||
1942年 | 沒有頒獎 | ||||
1943年 | 奧托·斯特恩 | 喬治·德海韋西 | 亨利克·達姆 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 | 沒有頒獎 | |
1944年 | 伊西多·拉比 | 奧托·哈恩 | 約瑟夫·厄爾蘭格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 | 約翰內斯·威廉·延森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1945年 | 沃爾夫岡·泡利 | 阿爾圖里·伊爾馬里·維爾塔寧 | 亞歷山大·弗萊明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霍華德·弗洛里 |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 科德爾·赫爾 |
1946年 | 珀西·布里奇曼 | 詹姆士·薩姆納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溫德爾·斯坦利 |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 赫爾曼·黑塞 | 愛米莉·巴爾奇 約翰·穆德 |
1947年 | 愛德華·阿普爾頓 | 羅伯特·魯賓遜 | 卡爾·斐迪南·科里 格蒂·科里 貝爾納多·奧賽 | 安德烈·紀德 | 英國教友會 美國教友會 |
1948年 | 派屈克·布萊克特 | 阿爾內·蒂塞利烏斯 | 保羅·赫爾曼·穆勒 |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 沒有頒獎 |
1949年 | 湯川秀樹 | 威廉·吉奧克 | 瓦爾特·魯道夫·赫斯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 | 威廉·福克納 | 約翰·博伊德·奧爾 |
1950年 | 塞西爾·鮑威爾 | 奧托·迪爾斯 庫爾特·阿爾德 |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塔德烏什·賴希施泰因 | 伯特蘭·羅素 | 拉爾夫·本奇 |
1951年 | 約翰·考克饒夫 歐內斯特·沃吞 | 埃德溫·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 馬克斯·泰累爾 | 佩爾·拉格奎斯特 | 列翁·茹奧 |
1952年 | 費利克斯·布洛赫 愛德華·珀塞爾 | 阿徹·約翰·波特·馬丁 理察·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 賽爾曼·A·瓦克斯曼 |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 艾伯特·史懷哲 |
1953年 | 弗里茨·塞爾尼克 | 赫爾曼·施陶丁格 | 漢斯·阿道夫·克雷布斯 弗里茨·阿爾貝特·李普曼 | 溫斯頓·邱吉爾 |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
1954年 | 馬克斯·玻恩 瓦爾特·博特 | 萊納斯·鮑林 |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羅賓斯 托馬斯·哈克爾·韋勒 | 歐內斯特·海明威 | 聯合國難民署 |
1955年 | 威利斯·蘭姆 波利卡普·庫施 | 文森特·迪維尼奧 | 胡戈·特奧雷爾 | 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 | 沒有頒獎 |
1956年 | 威廉·肖克利 約翰·巴丁 沃爾特·布喇頓 | 西里爾·欣謝爾伍德尼古拉·謝苗諾夫 |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 沃納·福斯曼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茲 |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 沒有頒獎 |
1957年 | 楊振寧 李政道 | 亞歷山大·R·托德 | 達尼埃爾·博韋 | 阿爾貝·加繆 | 萊斯特·皮爾遜 |
1958年 | 帕維爾·切連科夫 伊利亞·法蘭克 伊戈爾·塔姆 | 弗雷德里克·桑格 | 喬治·韋爾斯·比德爾 愛德華·勞里·塔特姆 喬舒亞·萊德伯格 | 鮑里斯·巴斯特納克 | 喬治·皮爾 |
1959年 | 埃米利奧·塞格雷 歐文·張伯倫 | 雅羅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 阿瑟·科恩伯格 塞韋羅·奧喬亞 | 薩瓦多爾·夸西莫多 | 菲利普·J·諾埃爾-貝克 |
1960年 | 唐納德·格拉澤 | 威拉德·利比 | 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 彼得·梅達沃 | 聖瓊·佩斯 | 艾伯特·約翰·盧圖利 |
1961年 | 羅伯特·霍夫施塔特魯道夫·穆斯堡爾 | 梅爾文·卡爾文 | 蓋歐爾格·馮·貝凱希 | 伊沃·安德里奇 | 達格·哈馬舍爾德 |
1962年 | 列夫·朗道 | 馬克斯·佩魯茨 約翰·肯德魯 | 佛朗西斯·克里克 詹姆斯·杜威·沃森 莫里斯·威爾金斯 | 約翰·史坦貝克 | 萊納斯·鮑林 |
1963年 | 尤金·維格納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 約翰內斯·延森 | 卡爾·齊格勒 居禮奧·納塔 | 約翰·卡魯·埃克爾斯 艾倫·勞埃德·霍奇金 安德魯·赫胥黎 | 喬治·塞菲里斯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
1964年 | 查爾斯·湯斯 尼古拉·巴索夫 亞歷山大·普羅霍羅夫 | 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 | 康拉德·布洛赫 費奧多爾·呂嫩 | 尚-保羅·薩特 | 馬丁·路德·金 |
1965年 | 朝永振一郎 朱利安·施溫格 理察·費曼 |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 方斯華·賈克柏 安德列·利沃夫 賈克·莫諾 |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1966年 | 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 | 羅伯特·馬利肯 | 裴頓·勞斯 查爾斯·布蘭頓·哈金斯 | 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奈莉·薩克斯 | 沒有頒獎 |
1967年 | 漢斯·貝特 | 曼弗雷德·艾根 羅納德·喬治·雷伊福特·諾里什 喬治·波特 | 拉格納·格拉尼特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喬治·沃爾德 | 米格爾·阿斯圖里亞斯 | 沒有頒獎 |
1968年 |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 | 拉斯·昂薩格 | 羅伯特·W·霍利 哈爾·葛賓·科拉納 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 | 川端康成 | 勒內·卡森 |
1969年 | 默里·蓋爾曼 | 德里克·巴頓奧德·哈塞爾 |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阿弗雷德·赫希薩爾瓦多·盧瑞亞 | 塞繆爾·貝克特 | 國際勞工組織 |
1970年 | 漢尼斯·阿爾文路易·奈耳 | 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羅亞爾 | 朱利葉斯·阿克塞爾羅德 烏爾夫·馮·奧伊勒 伯納德·卡茨 |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 | 諾曼·布勞格 |
1971年 | 伽博·丹尼斯 | 格哈德·赫茨貝格 | 埃魯·威爾布爾·蘇德蘭 | 巴勃羅·聶魯達 | 維利·勃蘭特 |
1972年 | 約翰·巴丁 利昂·庫珀 約翰·施里弗 | 克里斯琴·伯默爾·安芬森 斯坦福·摩爾威廉·霍華德·斯坦 |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 羅德尼·羅伯特·波特 | 海因里希·伯爾 | 沒有頒獎 |
1973年 | 江崎玲於奈 伊瓦爾·賈埃弗 布賴恩·約瑟夫森 | 恩斯特·奧托·菲舍爾 傑弗里·威爾金森 | 卡爾·馮·弗利 康拉德·洛倫茲尼可拉斯·庭伯根 | 派屈克·懷特 | 亨利·季辛吉黎德壽 |
1974年 | 馬丁·賴爾安東尼·休伊什 | 保羅·弗洛里 | 阿爾伯特·克勞德 克里斯汀·德·迪夫 喬治·埃米爾·帕拉德 | 埃溫特·詹森哈里·馬丁遜 | 肖恩·麥克布賴德佐藤榮作 |
1975年 | 奧格·玻爾 本·莫特森 利奧·雷恩沃特 | 約翰·康福思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 戴維·巴爾的摩羅納托·杜爾貝科 霍華德·馬丁·特明 | 埃烏傑尼奧·蒙塔萊 |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 |
1976年 | 伯頓·里克特丁肇中 | 威廉·利普斯科姆 | 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克 | 索爾·貝婁 | 貝蒂·威廉斯 梅里德·科里根·麥奎爾 |
1977年 | 菲利普·安德森 內維爾·莫特約翰·凡扶累克 | 伊利亞·普里高津 | 羅歇·吉耶曼 安德魯·沙利 羅莎琳·薩斯曼·耶洛 | 阿萊克桑德雷·梅洛 | 國際特赦組織 |
1978年 | 彼得·卡皮查阿諾·彭齊亞斯 羅伯特·威爾遜 | 彼得·米切爾 | 沃納·亞伯 丹尼爾·那森斯漢彌爾頓·史密斯 |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梅納赫姆·貝京 |
1979年 | 謝爾登·格拉肖 阿卜杜勒·薩拉姆史蒂文·溫伯格 | 赫伯特·布朗格奧爾格·維蒂希 |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高弗雷·豪斯費爾德 | 奧德修斯·埃里蒂斯 | 德蘭修女 |
1980年 | 詹姆斯·克羅寧 瓦爾·菲奇 | 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 巴茹·貝納塞拉夫 讓·多塞 喬治·斯內爾 | 切斯瓦夫·米沃什 |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 |
1981年 | 凱·西格巴恩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阿瑟·肖洛 | 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 羅傑·斯佩里 大衛·休伯爾 托斯坦·維厄瑟爾 | 埃利亞斯·卡內蒂 | 聯合國難民公署 |
1982年 | 肯尼斯·威爾遜 | 亞倫·克拉格 | 蘇恩·伯格斯特龍 本格特·薩米爾松 約翰·范恩 | 加西亞·馬爾克斯 | 阿爾瓦·米達爾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 |
1983年 |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威廉·福勒 | 亨利·陶布 | 巴巴拉·麥克林托克 | 威廉·戈爾丁 | 萊赫·華勒沙 |
1984年 | 卡洛·魯比亞西蒙·范德梅爾 | 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 尼爾斯·傑尼 喬治斯·克勒 色薩·米爾斯坦 |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 德斯蒙德·圖圖主教 |
1985年 | 克勞斯·馮·克利青 | 赫伯特·豪普特曼傑爾姆·卡爾 | 麥可·布朗 約瑟夫·里歐納德·戈爾茨坦 | 克洛德·西蒙 | 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 |
1986年 | 恩斯特·魯斯卡 格爾德·賓寧海因里希·羅雷爾 | 達德利·赫施巴赫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 斯坦利·科恩 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 | 沃萊·索因卡 | 埃利·維瑟爾 |
1987年 | 約翰內斯·貝德諾爾茨 卡爾·米勒 | 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查爾斯·佩特森 | 利根川進 | 約瑟夫·布羅茨基 | 奧斯卡·阿里亞斯·桑切斯 |
1988年 | 利昂·萊德曼梅爾文·施瓦茨 傑克·施泰因貝格爾 | 約翰·戴森霍費爾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穆特·米歇爾 | 詹姆士·W·布拉克 格特魯德·B·埃利恩喬治·希青斯 | 納吉布·馬哈福茲 |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
1989年 | 諾曼·拉姆齊漢斯·德默爾特 沃爾夫岡·保羅 | 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 米高·畢曉普哈羅德·瓦慕斯 | 卡米洛·何塞·塞拉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
1990年 | 傑爾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爾理查·泰勒 | 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 約瑟夫·默里 唐納爾·托馬斯 | 奧克塔維奧·帕斯 |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
1991年 |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 | 理察·恩斯特 | 厄溫·內爾 伯特·薩克曼 | 內丁·戈迪默 | 翁山蘇姬 |
1992年 | 喬治·夏帕克 | 羅道夫·馬庫斯 | 埃德蒙·費希爾埃德溫·克雷布斯 | 德里克·沃爾科特 | 里戈韋塔·門楚·圖姆 |
1993年 | 拉塞爾·赫爾斯 約瑟夫·泰勒 | 凱利·穆利斯米高·史密斯 | 理察·羅伯茨菲利普·夏普 | 托妮·莫里森 | 納爾遜·曼德拉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
1994年 | 伯特倫·布羅克豪斯 克利福德·沙爾 | 喬治·安德魯·歐拉 | 艾爾佛列·古曼·吉爾曼 馬丁·羅德貝爾 | 大江健三郎 | 亞西爾·阿拉法特 希蒙·佩雷斯 伊扎克·拉賓 |
1995年 | 馬丁·佩爾 弗雷德里克·萊因斯 | 保羅·克魯岑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 愛德華·路易斯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 艾瑞克·威斯喬斯 | 謝默斯·希尼 | 約瑟夫·羅特布拉特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 |
1996年 | 戴維·李 道格拉斯·奧謝羅夫 | 羅伯特·柯爾哈羅德·克羅托 理察·斯莫利 | 彼得·杜赫提 羅夫·辛克納吉 | 維斯拉瓦·辛波絲卡 | 卡洛斯·菲利普·西門內斯·貝洛 何塞·拉莫斯·霍塔 |
1997年 | 朱棣文 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威廉·菲利普斯 | 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 史坦利·布魯希納 | 達里奧·福 | 國際反地雷組織喬迪·威廉士 |
1998年 | 霍斯特·施特默 羅伯特·勞夫林 崔琦 | 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 羅伯·佛契哥德路易斯·路伊格納洛費瑞·慕拉德 | 若澤·薩拉馬戈 | 約翰·休姆 大衛·特林布爾 |
1999年 | 傑拉德·特·胡夫特馬丁紐斯·韋爾特曼 | 亞米德·齊威爾 | 古特·布洛伯爾 | 君特·格拉斯 | 無國界醫生 |
2000年 | 若雷斯·阿爾費羅夫 赫伯特·克勒默 傑克·基爾比 | 艾倫·黑格 艾倫·麥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 阿爾維德·卡爾森 保羅·格林加德埃里克·坎德爾 | 高行健 | 金大中 |
2001年 | 埃里克·康奈爾 卡爾·威曼 沃爾夫岡·克特勒 | 威廉·諾爾斯野依良治 巴里·夏普萊斯 | 利蘭·哈特韋爾蒂姆·亨特 保羅·納斯 | 維·蘇·奈保爾 | 聯合國 科菲·安南 |
2002年 | 雷蒙德·戴維斯 小柴昌俊 里卡爾多·賈科尼 | 庫爾特·維特里希約翰·貝內特·芬恩田中耕一 | 悉尼·布倫納 H·羅伯特·霍維茨 約翰·E·蘇爾斯頓 | 凱爾泰斯·伊姆雷 | 吉米·卡特 |
2003年 | 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 維塔利·金茲堡 安東尼·萊格特 | 彼得·阿格雷羅德里克·麥金農 | 保羅·勞特伯 彼得·曼斯菲爾德 | 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 | 希爾琳·艾芭迪 |
2004年 | 戴維·格婁斯休·波利策 弗朗克·韋爾切克 | 阿龍·切哈諾沃 阿夫拉姆·赫什科 歐文·羅斯 | 理察·阿克塞爾琳達·巴克 |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 旺加里·馬塔伊 |
2005年 | 羅伊·格勞伯約翰·霍爾 特奧多爾·亨施 | 羅伯特·格拉布理察·施羅克伊夫·肖萬 | 巴里·馬歇爾 羅賓·沃倫 | 哈羅德·品特 | 國際原子能機構穆罕默德·巴拉迪 |
2006年 | 約翰·馬瑟 喬治·斯穆特 | 羅傑·科恩伯格 | 安德魯·法厄 克雷格·梅洛 | 奧爾罕·帕穆克 | 穆罕默德·尤納斯 孟加拉鄉村銀行 |
2007年 | 艾爾伯·費爾彼得·格林貝格 | 格哈德·埃特爾 | 馬里奧·卡佩奇馬丁·埃文斯 奧利弗·史密斯 | 多麗絲·萊辛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 阿爾·戈爾 |
2008年 | 小林誠 益川敏英 南部陽一郎 | 下村脩 馬丁·查爾菲錢永健 | 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 呂克·蒙塔尼 |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 |
2009年 | 高錕 威拉德·博伊爾 喬治·史密斯 | 阿達·約納特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 托馬斯·施泰茨 | 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傑克·紹斯塔克 | 赫塔·米勒 | 巴拉克·歐巴馬 |
2010年 | 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 | 理察·赫克根岸英一 鈴木章 | 羅伯特·G·愛德華茲 |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 劉曉波 |
2011年 | 索爾·珀爾馬特 布萊恩·施密特 亞當·里斯 | 丹·謝赫特曼 | 布魯斯·博伊特勒 朱爾·A·奧夫曼 拉爾夫·斯坦曼 | 托馬斯·特蘭斯特羅默 | 埃倫·詹森-瑟利夫萊伊曼·古博薇塔瓦庫·卡曼 |
2012年 | 塞爾日·阿羅什 戴維·瓦恩蘭 | 羅伯特·萊夫科維茨 布萊恩·克比爾卡 | 約翰·格登爵士山中伸彌 | 莫言 | 歐洲聯盟 |
2013年 | 弗朗索瓦·恩格勒彼得·希格斯 | 馬丁·卡普拉斯 邁可·列維特阿里耶·瓦舍爾 | 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 托馬斯·聚德霍夫 | 艾麗斯·芒羅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2014年 | 赤崎勇 天野浩 中村修二 | 艾力克·貝齊格 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 斯特凡·W·赫爾 | 約翰·奧基夫 邁-布里特·莫澤 愛德華·莫澤 | 派屈克·莫迪亞諾 | 薩蒂亞爾希 馬拉拉·尤薩夫扎伊 |
華人獲獎
台北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海外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①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1946年移居美國,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獎(獲獎時為中華民國國籍),時年31歲。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1945年移居美國,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為中華民國國籍),時年35歲。
②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丁肇中和伯頓·里克特由於1974年發現了J/ψ粒子而同時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0歲。
③李遠哲:1936年生於台灣,1962年移居美國,1974年加入美國國籍,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研究與赫施巴赫及約翰·波蘭伊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時年50歲。1994年放棄美國國籍,返回台灣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④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198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年54歲,當時以政治難民身份領獎。
⑤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祖籍江蘇蘇州太倉,美籍華人。1997年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9歲,2008-2012年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⑥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平頂山,美籍華人,199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崔琦、哥倫比亞大學的霍斯特·路德維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學的勞克林三人因“他們發現了電子量子流體現象,一種新形態的量子流體,其中有帶分數電荷的激發態”而獲得獲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59歲。
⑦高行健:1948年生於江西,祖籍江蘇泰州。1987年移居法國,1997年加入法國國籍。2000年高行健因為作品《靈山》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⑧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祖籍浙江杭州,美籍華人。日裔美國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查爾菲以及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發現綠色螢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他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華裔化學家。
⑨高錕:1933年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區,英美雙國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與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的韋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共同獲得2009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75歲。
諾獎逸事
次數
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03年物理學獎:發現放射性與釙元素
1911年化學獎:提煉出鐳
· 美國科學家萊納斯·鮑林,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4年化學獎:化學鍵的研究
1962年和平獎:反對核武在地面測試
· 美國科學家約翰·巴丁
1956年物理學獎:發明電晶體
1972年物理學獎:建立超導BCS理念
· 英國科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
1958年化學獎:測定胰島素分子的結構
1980年化學獎: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逝世者得獎
諾貝爾獎原則上僅能授予在世者,但有三次例外。一為193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Erik Axel Karlfeldt),二為196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格·哈馬舍爾德(Dag Hjalmar Agne Carl Hammarskjöld),三為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
最巧合:生日獻禮
2007年10月10日,2007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因為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而幸運獲獎。巧合的是,當天正好是埃特爾71歲生日。
最鬱悶:等了55年
1911年,勞斯就公布了腫瘤是由病毒引起的偉大發現,但是,一直沒有引起諾貝爾獎委員會關注,結果勞斯等了55年直到85歲才獲獎。
最年輕:17歲獲獎
到目前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獲獎者是巴基斯坦人馬拉拉·優素福·扎伊。2014年10月10日,因“為受剝削的兒童及年輕人、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權利抗爭”,與凱拉什·薩蒂亞爾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最年長:88歲圓夢
迄今,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獲獎者是美國人雷蒙德·戴維斯,他由於在“探測宇宙中微子”等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2002年物理學獎,當年他88歲。戴維斯已於2006年去世。
最集中:居里家族
居里夫人和丈夫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後來居里夫人又再次獲獎,而20多年後,他們的長女也和丈夫約里奧一起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繼承了居里夫婦的科學事業。
世界大學諾貝爾得主
第一名 英國·劍橋大學 88位
主要校友有:克倫威爾、牛頓、達爾文、拜倫、彌爾頓、羅素、懷特、凱恩斯、維根斯坦、霍金、馬爾薩斯、盧瑟福、莫里斯。其他諾獎得主Lord Rayleigh(發現氬)、Owen Richardson(創建理查森定律)、James Chadwick(發現中子)、Ernst Chain9(發現青黴素)、Patrick Blackett(核物理和宇宙輻射)、Richard Synge(開發分區色譜)、Frederick Sanger(發現胰島素分子結構)、Francis Crick(決定DNA結構)、John Hicks(創建均衡理論)、Antony Hewish(發現脈衝星)、Cesar Milstein(發展單克隆抗體生產技術)等。
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是:
第十一名是美國康奈爾大學(41位)
第十二名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7位)
第十三名是德國慕尼黑大學(36位)
並列第十四名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美國紐約大學(33位)
第十六名是美國耶魯大學(32位)
第十七名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31位)
第十八名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亦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大學,30位)
第十九名是德國柏林洪堡大學(29位)
第二十名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6位)
第二十一名美國洛克菲勒大學(24位)
第二十二名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24位)
第二十三名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23位)
第二十四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19位)
第二十五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8位)
第二十六名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15位)、英國帝國理工學院(13位)
第二十七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2位)
第二十八名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大學(10位)
第二十九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10位)
第三十名英國愛丁堡大學(10位)等
爭議事件
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並沒有可操作的評選標準細則,而只規定了幾條原則。首先是給人類帶來最大利益,具體到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平5個獎項中則分別是: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最重要的發現、理想主義傾向之最傑出的作品、為促進各國友誼、廢除或裁減軍備、舉行和平會議作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
皇家瑞典科學院、卡羅琳斯卡學院等實際操作的執行人也從未公布過評選的細則標準,而且提名人與被提名人、評審評價、投票等都是50年保密。僅有的硬性指標是單個獎項最多只能同時授予3個人,此外從1974年起決定不頒發給已經去世的人。因此,雖然瑞典科學院、斯德哥爾摩文學院獨立於任何政府機關、機構團體,成員也都是德高望重的權威,但是仍然會出現評選受到質疑的情況,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愛因斯坦提出劃時代的相對論卻從未獲得諾貝爾獎,反而因發現光電效應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以非暴力不合作促使印度獨立的甘地,一生多次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卻從未獲得,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美國總統歐巴馬獲得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訊息瞬時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有人認為,歐巴馬履任總統之職不足九月,尚未對國際社會有何顯著的實際性貢獻,諾貝爾委員會把獎項頒發給他是“爆冷”,“為時過早”,“令人吃驚”。不過也有國際政要對歐巴馬獲獎表示祝賀,很多人敦促他為世界和平多做貢獻。
獎金削減
2012年6月11日,諾貝爾基金會宣布,由於面臨經濟危機,諾貝爾獎的獎金數額將削減20%。基金會說,從資本中得到回報的增幅趕不上支出的增長。
2012年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人或機構 | 主要成就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作出傑出貢獻; 先後的研究共同推進了對多能性細胞的研究。 | |
諾貝爾物理學獎 | 塞爾日·阿羅什 大衛·維因蘭德 | 發現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 |
諾貝爾文學獎 | 莫言 | 諾貝爾委員會給其的頒獎詞為: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
諾貝爾化學獎 | 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獲獎 | |
諾貝爾和平獎 | 歐盟 | 歐盟“逾60年在推進歐洲的和平與和解,民主與人權方面做出的貢獻。” |
2011年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2010年諾貝爾獎名單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
生理學|醫學獎: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茲 |
物理學獎:石墨烯發明者——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 |
化學獎:美國科學家理察·赫克,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鈴木章 |
文學獎:秘魯詩人、作家——巴爾加斯·略薩 |
經濟學獎:麻省理工大學的彼得·戴蒙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美國西北大學戴爾·莫滕森 |
世界科學大獎
諾貝爾獎 | 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醫學、文學、和平事業及經濟學六種獎項。 |
菲爾茲獎 | 獎勵在數學領域內有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
霍維茨獎 | 獎勵在醫學領域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
基泰獎 | 獎勵在精神病學領域有貢獻的科學家。 |
巴爾賽獎 | 獎勵在和平、藝術、科學方面有貢獻的科學家。 |
維特勒森獎 | 獎勵在地學方面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格蒂獎 | 獎勵對野生生物保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聯合國人口獎 | 獎勵對人口工作做傑出貢獻的人、集體和機構。 |
國際環境保護獎 | 獎勵在環境方面有貢獻的人。 |
泰勒獎 | 獎勵在生態學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人。 |
沃爾夫獎 | 世界上具有較高學術聲望的多學科國際獎。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 授予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的傑出科學家 |
蓋爾德納獎 | 生物醫學界最具聲望的大獎 |
阿貝爾獎 | 專門為數學家設立的、獎金額近8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