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甲戌年(狗年)
後梁乾化四年
南吳天祐十一年
前蜀永平四年
吳越乾化四年
閩乾化四年
于闐同慶三年
本年年表
前蜀建元武成
後梁開平二年(908)正月初八,前蜀主王建祀南郊。初九,大赦,建元武成(908——910)。李克用卒後梁開平二年(908)正月,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疽發於首,十八日卒,年五十三。克用(856——908),沙陀人,父本姓朱邪,名赤心,鹹通中,鎮壓龐勛有功,唐賜姓名李國昌。克用驍勇善戰,少時即隨父征殺,軍中稱“飛虎子”,因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因鎮壓黃巢有功,唐封之為河東節度使(太原、領石、嵐、汾、沁、忻、代等州,轄境相當於今山西內長城以南,中陽、左權以北),乾寧二年(895)進封晉王。李克用與朱全忠自上源驛之變後,連年交戰。全忠篡唐,河東仍奉唐正朔。克用臨卒,以三矢付其子存勖曰:“一矢討劉仁恭,一矢擊契丹,一矢滅朱溫,汝能成此三志,吾死無恨矣!”
李存勖嗣晉王
李克用卒,子存勖襲父位。存勖(885——926)小字亞子,克用長子,二十四歲繼為河東節度使、晉王。其時,存勖叔克寧位高權重,人多說以“兄終弟及”,父克用所收養子大都年長握兵,不服新王。存勖得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之助,殺李克寧、李存顥等,繼位之勢始定。
梁、晉潞州夾寨之戰
後梁開平元年(907)五月派保平節度使康懷貞帥八萬兵馬會同魏博兵攻河東潞州(今山西長治),晉昭義節度使李嗣昭等閉城拒守。梁軍攻城半月不下,遂修築堡壘以縱橫交錯的壕塹相連,切斷城內與外界的聯繫。晉派周德威等救援,屯於潞州屯留縣南高河。八月,後梁以毫州刺史李思安代康懷貞,李思安又於潞州城下築一重城,內可以防城中突圍,外可以御晉援軍,稱為"夾寨"。晉援軍一面掠梁軍糧,一面輪番破壞夾寨東南甬道,梁軍則堅守夾寨不出,雙方成相持狀態約半年。至開平二年三月,梁太祖以梁軍師久無功,將校士卒多逃亡,罷李思安,以臣國節度使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劉知俊帥萬餘精兵襲晉軍,斬獲縣令。梁祖恐關中空虛,命其退屯晉州(今山西臨汾東北),準備五月返回本鎮。四月,夾寨梁軍奏晉援軍已撤,梁祖以潞州勢必可取,遂帥接應大軍自澤州(今山西晉城)返回大梁,夾寨梁軍也放鬆了守備。嗣晉王李存勖以潞州乃河東屏障,無潞州則無河東,擬乘梁不備,以精兵出戰,於四月二十九日帥大軍進駐距潞州四十五里處之黃碾。五月初一,晉王伏兵三垂岡下(今山西屯留縣東長治市),次晨大霧,進兵直抵梁夾寨,梁軍無崗哨,將士尚未起。晉軍分兩路出擊,周德威攻西北隅,李嗣源攻東北隅,填溝燒寨,鼓譟而入,梁軍大敗,失亡將校士卒數以萬計,所棄資糧器械山積。潞州攻守戰晉、梁相持年余,以晉勝梁敗結束。梁祖朱晃聞夾寨之敗,驚嘆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於吾兒,豚犬耳!”
梁保澤州
後梁開平二年(908)五月,河東晉軍取得夾寨之戰勝利之後,乘勝進兵澤州(今山西晉城)。梁澤州刺史王班素失人心,部下縱火,準備迎接晉軍,王班只得閉牙城自守。恰值梁龍虎統軍牛存節自洛陽領兵接應夾寨潰兵,行至澤州南天井關,得知澤州危急,力排眾議,率軍至澤州,平息內亂。晉兵來攻,存節晝夜拒敵十餘日,梁將劉知俊自晉州(今山西臨汾)引兵來援,晉軍遂焚攻具退保高平。至是,梁雖失潞而仍保有澤州、晉州。
楚得澧、朗二州
後梁開平元年(907)九月,梁削武貞節度使雷彥恭官爵,命荊、楚討之。雷彥恭向淮南求援。十月,淮南以冷業領水軍,李饒統步騎援朗州。楚王馬殷派許德勛拒淮南援軍,許德勛先破淮南水軍於朗口,繼破淮南步軍於瀏陽寨,生擒淮南水陸兩軍主將。雷彥恭引沅江水環朗州城(今湖南常德)以自守。至開平二年五月,楚將秦彥暉按兵月余不戰,雷彥恭守備稍稍鬆懈,彥暉乃派人自水閘潛入城內,內外夾攻,破郎州,雷彥恭逃奔淮南,淮南以其為節度副使。彥暉擒其弟雷彥雄等,解往大梁(今河南開封)。澧州亦降,朗、澧二州遂盡為楚所有。
淮南、吳越再爭蘇州
後梁開平二年(908)九月,淮南遣將周本、呂師造攻吳越圍蘇州。吳越錢鏐派弟錢鏢及大將張仁保攻拔太湖之濱東洲,淮南兵損失萬餘人。淮南鏇益兵再戰,又大敗張仁保,收復東洲。錢鏐求救於後梁,梁以寇彥卿帥軍攻淮南之霍丘及廬、壽二州,皆不勝,十一月撤軍。自後淮南周本與呂師造圍蘇州,以各種方法攻城,均為吳越守軍所破。至開平三年(909)四月,吳越援軍與城中守軍內外合擊,始大敗淮南軍,擒淮南將三十餘人,獲戰艦二百艘。淮南主將周本夜遁,又為吳越軍追擊,敗於皇天盪,蘇州仍歸吳越所有。
楚拓地富民
後梁開平二年(908)七月,楚王馬殷聽取判官高郁之策,奏請梁於汴、荊、襄、唐、郢、復諸州置回圖務(猶集貿市場),將楚地所產茶葉運至河南、北,換取布帛、戰馬,保證每歲向梁免費貢茶二十五萬斤。梁許之。於是聽民自採茶至北販買,征其稅供軍,歲入萬萬計,湖南由此富贍。馬殷又積極擴展土宇,其北境與荊南高季昌接壤。九月,以荊南絕其向梁朝貢之路,遣水師攻至沙頭(今湖北沙市境),使高氏不敢南侵。繼而遣將擊嶺南,與清海節度使劉隱交戰十餘次,取昭,賀、梧、蒙、龔、富六州(多在今廣西境)。土地既廣,遂息民禮士,四境益安。
吳越建元天寶
後梁開平二年(908),吳越王錢鏐自建元天寶(908——923)。時吳越國已臣屬後梁,對外奉梁正朔。“天寶”年號,僅行於吳越境內,與前蜀建元“武成”不同。
大事
(1)春,正月,戊戍朔,趙王熔詣晉王行帳上壽置酒。熔願識劉太師面,晉王命吏脫仁恭及守光械,引就席同宴;熔答其拜,又以衣服鞍馬酒饌贈之。己亥,晉王與熔畋於行唐之西,熔送境上而別。
(1)春季,正月,戊戍朔(初一),趙王王熔到晉王的軍帳中為晉王上壽敬酒。王熔希望能見劉太師一面,晉王命令看守劉仁恭、劉守光的官吏卸掉劉仁恭、劉守光所戴的枷械,並把他們領到帳中同宴,王熔回拜了他們,又贈送給他們衣服、鞍馬、酒饌。已亥(初二),晉王和王熔在行唐的西面打獵,隨後王熔把晉王送到邊境上才分別。
(2)丙子,蜀主命太子判六軍,開崇勛府,置僚屬,後更謂之天策府。
(2)丙午(二十一日),前蜀主王建命令太子元膺判管六軍,始建崇勛府,設定僚屬,後來改稱為天策府。
(3)壬子,晉王以練劉仁恭父子,凱歌入於晉陽,丙辰,獻於太廟,自臨斬劉守光。守光呼曰:“守光死不恨,然教守光不降者,李小喜也。”王召小喜證之,小喜目叱守光曰:“汝內亂禽獸行,亦我教邪!”王怒其無禮,先斬之。守光曰:“守光善騎射,王欲成霸業,何不留之使自效!”其二妻李氏、祝氏讓之曰:“皇帝,事已如此,生亦可益!”即伸頸就戮。守光至死號泣哀祈不巳。王命節度副使盧汝弼等械仁恭至代州,刺其心血以祭先王墓,然後斬之。
(3)壬子(十五日),晉王用白絹捆綁著劉仁恭父子,高奏凱歌進入了晉陽城。丙辰(十九日),晉王將俘虜劉仁父子獻於太廟,並親臨刑場斬殺劉守光。臨刑前劉守光高聲呼喊說:“我劉守光死而無恨,然而教我劉守光不降服的人是李小喜。”晉王把李小喜召來證明劉守光的話是否事實,李小喜怒目斥罵劉守光說:“你亂倫的禽獸行為也是我教的嗎?”晉王對他出言無禮的行為十分生氣,於是先斬殺了李小喜。劉守光說:“我劉守光善於騎馬射箭,大王要成功霸業,為什麼不留下我,讓我為您效勞呢?”劉守光的兩個妻子李氏和祝氏在一旁責備地說:“皇上,事已如此,活著又有什麼好處呢?”隨即伸出脖子接受砍戮。劉守光至死都不停地號泣求饒。晉王命令節度副使盧汝弼等給劉仁恭戴上枷鎖。押送到代州,刺取了他的心血祭祀了先王李克用陵墓,然後將他斬殺。
或說趙王熔曰:“大王所稱尚書令,乃梁官也,大王既與梁為仇,不當稱其官。且自太宗踐阼已來,無敢當其名者。今晉王為盟主,勛高位卑,不若以尚書令讓之。”熔曰“善!”乃與王處直各遣使推晉王為尚書令,晉王三讓,然後受之,始開府置行台如太宗故事。
有人勸趙王王熔說:“大王所稱尚書令是梁國的官名,大王既然與梁國為仇敵,就不應當再用梁國的官名,況且自從唐太宗登位以來,沒有敢稱這種官名的。現在晉王為盟主,功高位低,不如用尚書令這個官位來推崇他。”王熔說:“很對。”於是與王處直各自派一些人去推舉晉王為尚書令,晉王再三辭讓,最後才接受了,並和過去的唐太宗一樣,開建府署,設定行台。
(4)高季昌以蜀夔、萬、忠、涪四州舊隸荊南,興兵取之,先以水軍攻夔州。時鎮江節度使兼侍中嘉王宗壽鎮忠州,夔州刺史王成先請甲,宗壽但以白布袍給之。成先帥之逆戰,季昌縱火船焚蜀浮橋,招討副使張武鐵拒之,船不得進。會風反,荊南兵焚溺死者甚眾。季昌乘戰艦,蒙以牛革,飛石中之,折其尾,季昌易小舟而遁。荊南兵大敗。俘斬五千級。成先密遣人奏宗壽不給甲之狀,宗壽獲之,召成先,斬之。
(4)高季昌因為前蜀的夔州、萬州、忠州、涪州四州過去隸屬荊南,打算用武力來奪取這些地方。一開始用水軍攻打夔州。當時前蜀鎮江節度使兼侍中嘉王王宗壽鎮守忠州,夔州刺史王成先請求率領甲士作戰,王宗壽只把穿白布袍的士卒配備給他。王成先率領這些白袍士卒迎戰高季昌,高季昌放出火船焚燒了前蜀的浮橋,前蜀招討副使張武架起鐵索橋來阻攔高季昌的火船,結果火船無法通過。這時正好遇上風向調轉,荊南高季昌的部隊被火燒死和淹死的士卒很多。高季昌改乘戰船逃跑,並給船蒙上牛皮,但被飛石擊中,船尾被砸斷,高季昌又改乘小船逃跑。在這次戰役中,荊南兵大敗,被俘虜和斬殺的共有五千人左右。夔州刺史王成先秘密派人向前蜀主奏告王宗壽不配備給戴甲士卒的情況,結果被王宗壽獲知,於是召見王成先,並斬殺了他。
(5)帝以岐人數為寇,二月,徙感化節度使康懷英為永平節度使,鎮長安。懷英即懷貞也,避帝名改焉。
(5)後梁帝因為岐人曾多次來侵犯,二月,甲戌(初七),調感化節度使康懷英為永平節度使,鎮守長安。康懷英即康懷貞,因為避諱後梁帝均王朱友貞的名字而改為康懷英。
(6)夏,四月,丙子,蜀主徙鎮江軍治夔州。
(6)夏季,四月丙子(初十),前蜀主王建調鎮江軍去治理夔州。
(7)丁丑,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坐挾私遷補軍校,罷為工部侍郎,再貶萊州司馬。
(7)丁丑(十一日),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因為犯了徇私遷補軍校的罪,降為工部侍郎,後來又貶任萊州司馬。
(8)吳袁州刺史劉崇景叛,附於楚。崇景,威之子也。楚將許貞將萬人授之,吳都指揮使柴再用、米志誠帥諸將討之。
(8)吳國的袁州刺史劉景崇叛背吳國,歸附於楚。劉景崇是劉威的兒子。楚將許貞率領一萬人馬來援救他,吳國的都指揮使柴再用、米志誠率領許多將領來討伐他。
(9)楚岳州刺史許德勛將水軍巡邊,夜分,南風暴起,都指揮使王環乘風趣黃州,以繩梯登城,徑趣州署,執吳刺史馬鄴,大掠而還。德勛曰:“鄂州將邀我,宜備之。”環曰:“我軍入黃州,鄂人不知,奄過其城,彼自救不暇,安敢邀我!”乃展旗鳴鼓而行,鄂人不敢逼。
(9)楚國的岳州刺史許德勛率領水軍在楚吳邊境上巡邏,到了半夜的時候,突然颳起了南風,楚國的都指揮使王環乘風直搗吳國的黃州,用繩梯登上了城牆,然後直奔州署,俘獲了吳國刺史馬鄴,大肆搶劫之後返回,許德勛說:“鄂州的軍隊很可能阻截我們,應該防備他們的進攻。”王環說:“我軍進入黃州時,鄂人根本不知道,這次路過是突然通過州城,此時他們自救不暇,哪裡還敢阻截我們。”於是舉起旗敲起鼓列隊而行,鄂人根本沒敢逼近他們。
(10)五月,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潁川王韓遜卒,軍中推其子洙為留後。癸丑,詔以洙以節度使。
(10)五月,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潁川王韓遜去世,軍中推選他的兒子韓洙為留後。癸丑(十七日),後梁帝正式頌詔任用韓洙為朔方節度使。
(11)吳柴再用等與劉崇景、許貞戰於萬勝岡,大破之,崇景、貞棄袁州遁去。
(11)吳國都指揮使柴再用與劉崇景、許貞在萬勝岡打仗,結果柴再用大敗敵軍,劉崇景和許貞放棄了袁州而逃跑。
(12)晉王既克幽州,乃謀入寇。秋,七月,會趙王熔及周德威於趙州,南寇邢州,李嗣昭引昭義兵會之。楊師厚引兵救邢州,軍於漳水之東。晉軍至張公橋,裨將曹進金來奔。晉軍退,諸鎮兵皆引歸。八月,晉王還晉陽。
(12)晉王攻克幽州以後,打算入侵別的地方。秋季,七月,晉王在趙州會見趙王王熔和周德威,並向南入侵邢州,李嗣昭率領昭義軍和他們會師。楊師厚從魏州率領軍隊去援救邢州,在漳水東面安營紮寨。晉王軍隊行至張公橋時,裨將曹進金率軍投奔來降。後來,晉軍撤退,燕、趙、諸鎮的軍隊也都率兵回營。八月,晉王回到晉陽。
(13)蜀武泰節度使王宗訓鎮黔州,貪暴不法;擅還成都,庚辰,見蜀主,多所邀求,言辭狂悖。蜀主怒,命衛士毆殺之。戊子,以內樞密使潘峭為武泰節度使、同平章事,翰林學士承旨毛文錫為禮部尚書,判樞密院。
(13)前蜀武泰節度使王宗訓鎮守黔州,貪暴不法,擅自回到成都。庚辰(十六日),他見到前蜀主王建以後,提出很多要求,而且說話時語言十分狂悖。王建十分生氣,便命令他的衛士把王宗訓活活打死。戊子(二十四日),任命內樞密使潘峭為武泰節度使、同平章事,翰林學士承旨毛文錫為禮部尚書,判樞密院。
峽上有堰,或勸蜀主乘夏秋江漲,決之以灌江陵,毛文錫諫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陛下方以德懷天下,忍以鄰國之民為魚鱉食乎!”蜀主乃止。
川江三峽上有一座擋水的低壩,有人勸說王建趁夏秋川江水漲時,打開低壩,直灌江陵。毛文錫進諫說:“高季昌雖然不順服,但他的百姓們有什麼罪呢?陛下將要用崇高的品德來懷柔天下,怎么能忍心把鄰國的百姓當成魚鰲的食物呢?”王建於是停止了水灌江陵的計畫。
(14)帝以福王友璋為武寧節度使。前節度使王殷,友所置也,懼,不受代,叛附於吳;九月,命淮南西北面招討應接使牛存節及開封尹劉將兵討之。冬,十月,存節等軍於宿州。吳平盧節度使朱瑾等將兵救徐州,存節等逆擊,破之,吳兵引歸。
(14)後梁帝任命福王朱友璋為武寧節度使。以前的武寧節度使王殷是朱友所立的,他因為害怕,不敢接受替代的制命,便背叛後梁而歸附了吳國。九月,後梁命淮南西北面招討應接使牛存節和開封尹劉率兵討伐王殷。冬季,十月,牛存節等駐紮在宿州。這時吳國派遣平盧節度使朱瑾等率兵援救徐州,牛存節等率兵迎戰,結果朱瑾的部隊被擊敗,吳國的軍隊才撤回。
(15)十一月,乙巳,南詔寇黎州,蜀主以夔王宗范、兼中書令宗播、嘉王宗壽為三招討以擊之。丙辰,敗之於潘倉嶂,斬其酋長趙嵯政等;壬戌,又敗之于山口城;十二月,乙亥,破其武侯嶺十三寨;辛巳,又敗之於大渡河,俘斬數萬級,蠻爭走渡水,橋絕,溺死者數萬人。宗范等將作浮梁濟大渡河攻之,蜀主召之令還。
(15)十一月,乙巳(十三日),南詔國侵犯黎州,前蜀主派遣夔王王宗范、兼中書令王宗播、嘉王王宗壽為三招討,阻擊南詔的侵略軍。丙辰(二十四日),在潘倉嶂打敗了南詔侵略軍,斬殺南詔酋長趙嵯政等。壬戌(三十日),又在山口城擊敗了南詔軍隊。十二月,乙亥(十三日),攻下南詔武侯嶺等十三個村寨。辛巳(十九日),又在大渡河擊敗了南詔軍隊,俘獲和斬殺數萬南詔士卒,南詔人爭先恐後地搶著過河逃跑,橋被壓斷,又有數萬人被水淹死。王宗范等將要製成浮橋渡過大渡河繼續攻打南詔軍隊,前蜀主通知王宗范等,命令他們撤回。
(16)癸未,蜀興州刺史兼北路制置指揮使王宗鐸攻岐階州及固鎮,破細砂等十一寨,斬首四千級。甲申,指揮使王宗儼破岐長城關第四寨,斬首二千級。
(16)癸未(二十一日),前蜀光州刺史兼北路制置指揮使王崇鐸向岐國的階州和固鎮發起進攻,攻下細砂等十一個村寨,斬殺四千人。甲申(二十二日),指揮使王崇儼又攻下岐國長城關等四個村寨,斬殺二千人。
(17)岐靜難節度使李繼徽,為其子彥魯所毒而死,彥魯自為留後。
(17)岐國靜難節度使李繼徽被他的兒子李彥魯毒死,李彥魯自己當了留後官。
通鑑記載
均王上乾化四年(甲戌,公元九一四年)
春,正月,戊戌朔,趙王鎔詣晉王行帳上壽置酒。鎔願識劉太師面,晉王命吏脫劉仁恭及守光械,引就席同宴。鎔答其拜,又以衣服、鞍馬、酒饌贈之,己亥,晉王與鎔畋於行唐之西,鎔送至境上而別。
丙子,蜀主命太子判六軍,開崇勛府,置僚屬,後更謂之天策府。
壬子,晉王以練糹斥劉仁恭父子,凱歌入於晉陽。丙辰,獻於太廟。自臨斬劉守光。守光呼曰:“守光死不恨,然教守光不降者,李小喜也!”王召小喜證之,小喜瞋目叱守光曰:“汝內亂禽獸行,亦我教邪!”王怒其無禮,先斬之。守光曰:“守光善騎射,王欲成霸業,何不留之使自效!”其二妻李氏、祝氏讓之曰:“皇帝,事已如此,生亦何益!妾請先死。”即伸頸就戮。守光至死號泣哀祈不已。王命節度副使盧汝弼等械仁恭至代州,刺其心血以祭先王墓,然後斬之。或說趙王鎔曰:“大王所稱尚書令,乃梁官也,大王既與梁為仇,不當稱其官。且自太宗踐祚已來,無敢當其名者。今晉王為盟主,勛高位卑,不若以尚書令讓之。”鎔曰:“善!”乃與王處直各遣使推晉王為尚書令,晉王三讓,然後受之,始開府置行台如太宗故事。
高季昌以蜀夔、萬、忠、涪四州舊隸荊南,興兵取之,先以水軍攻夔州。時鎮江節度使兼侍中嘉王宗壽鎮忠州,夔州刺史王成先請甲,宗壽但以白布袍給之。成先帥之逆戰,季昌縱火船焚蜀浮橋,招討副使張武舉鐵糹亘拒之,船不得進。會風反,荊南兵焚溺死者甚眾。季昌乘戰艦,蒙以牛革,飛石中之,折其尾,季昌易小舟以遁。荊南兵大敗,俘斬五千級。成先密遣人奏宗壽不給甲之狀,宗壽獲之,召成先,斬之。
帝以岐人數為寇,二月,甲戌,徙感化節度使康懷英為永平節度使,鎮長安。懷英即懷貞也,避帝名改焉。
夏,四月,丙子,蜀主徙鎮江軍治夔州。
丁丑,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坐挾私遷補軍校,罷為工部侍郎,再貶萊州司馬。吳袁州刺史劉崇景叛,附於楚。崇景,威之子也。楚將許貞將萬人援之,吳都指揮使柴再用、米志誠帥諸將討之。
楚岳州刺史許德勛將水軍巡邊。夜分,南風暴起,都指揮使王環乘風趣黃州,以繩梯登城,徑趣州署,執吳刺史馬鄴,大掠而還。德勛曰:“鄂州將邀我,宜備之。”環曰:“我軍入黃州,鄂人不知,奄過其城,彼自救不暇,安敢邀我!”乃展旗鳴鼓而行,鄂人不敢逼。
五月,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潁川王韓遜卒,軍中推其子洙為留後。癸丑,詔以洙為節度使。
吳柴再用等與劉崇景、許貞戰於萬勝岡,大破之,崇景、貞棄袁州遁去。
晉王既克幽州,乃謀入寇。秋,七月,會趙王鎔及周德威於趙州,南寇邢州,李嗣昭引昭義兵會之。楊師厚引兵救邢州,軍於漳水之東。晉軍至張公橋,裨將曹進金來奔。晉軍退,諸鎮兵皆引歸。八月,晉王還晉陽。
蜀武泰節度使王宗訓鎮黔州,貪暴不法,擅還成都。庚辰,見蜀主,多所邀求,言辭狂悖。蜀主怒,命衛士毆殺之。戊子,以內樞密使潘峭為武泰節度使、同平章事,翰林學士承旨毛文錫為禮部尚書,判樞密院。峽上有堰,或勸蜀主乘夏秋江漲,決之以灌江陵。毛文錫諫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陛下方以德懷天下,忍以鄰國之民為魚鱉食乎!”蜀主乃止。
帝以福王友璋為武寧節度使。前節度使王殷,友珪所置也,懼,不受代,叛附於吳。九月,命淮南西北面招討應接使牛存節及開封尹劉鄩將兵討之。冬,十月,存節等軍於宿州。吳平盧節度使朱瑾等將兵救徐州,存節等逆擊,破之,吳兵引歸。
十一月,乙巳,南詔寇黎州,蜀主以夔王宗范、兼中書令宗播、嘉王宗壽為三招討以擊之。丙辰,敗之於潘倉嶂,斬其酋長趙嵯政等。壬戌,又敗之于山口城。十二月,乙亥,破其武侯嶺十三寨。辛巳,又敗之於大度河,浮斬數萬級,蠻爭走度水,橋絕,溺死者數萬人。宗范等將作浮梁濟大渡河攻之,蜀主召之令還。
癸未,蜀興州刺史兼北路制置指揮使王宗鐸攻岐階州及固鎮,破細砂等十一寨,斬首四千級。甲申,指揮使王宗儼破岐長城關等四寨,斬首二千級。
岐靜難節度使李繼徽為其子彥魯所毒而死,彥魯自為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