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顯然,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並在統一中國後不久焚書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黃老思想為主,兼收儒、墨、法、兵、農、縱橫和陰陽各先秦諸子百家言論,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胡適先生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說:“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漢之間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認清這一件重要事實。”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諸門客集體編纂的一部著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

“紀”按春夏秋冬十二個月分為十二紀,如春分三紀,孟春仲春季春。每紀包括五篇文章,總共60篇。“覽”按照內容分為八覽,每覽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覽有始覽缺一篇,現有63篇)。

“論”也是按內容分為六論,每論六篇,六六三十六篇。還有一篇序意,即全書的序言(今本已殘缺),放在十二紀後邊。總括起來《呂氏春秋》全書共160篇,結構完整,自成體系。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中華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

《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呂不韋借門客之手撰寫《呂氏春秋》,雖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業上確實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沒。

《呂氏春秋》作者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創作背景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
呂不韋是一代名相,任職於戰國末年秦國。呂不韋因散盡家財幫助在趙國為人質的秦昭王孫異人立嫡有大功勞,在異人後來繼位為秦莊襄王后,被任用為丞相

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與四公子不同的是,呂不韋招攬門客,並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卻十分注重文才。原來,呂不韋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素來善於謀略,瞧不起那些頭腦簡單的勇夫。再說秦國猛將如雲,軍力強大,沒有必要再蓄養征殺之士。還有一個原因,其時許多善辯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廣為流傳,不但天下聞名,還可傳之後世,永垂青史,這一點尤其令呂不韋眼熱。呂不韋本是商人出身,沒有條件去著書立說,但他可以藉助這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後,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遴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為了慎重起見,成書後,呂不韋又讓門人修改了幾遍,直到確實感到滿意為止。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為這部號稱《呂氏春秋》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全總序的《序意篇》中,對十二世紀的論述也可見一斑:“凡十二世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

為了精益求精,也是為擴大影響,呂不韋還想出一個絕妙的宣傳該書的辦法,他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鹹陽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訊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當然,這不一定就證明《呂氏春秋》字字珠璣,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都敬畏呂不韋的威勢,沒有人願意出頭罷了。不過,這樣一搞,其轟動效應卻是巨大的,《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的大名遠播東方諸國。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書作於戰國時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遺文佚事和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分篇導讀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

重要思想

《呂氏春秋》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說:“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倪良貴後。”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一起來,“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不二》)思想統一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說:“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謹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執一》)

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一統天下,但並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一”、“摶”這樣的觀念。“執一”和“摶”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又如對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愈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備。(《節喪》)但是,墨子是主張“非攻”的,即反對戰爭的。《呂氏春秋》便對此進行了批駁:“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無道而罰不義也。攻無道而伐之義,則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義也,是務湯武之事而遂桀紂之過也。”(《振亂》)《呂氏春秋》主張興“義兵”,“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著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懷寵》)《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爭是沒有意義,並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爭,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爭,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辯護。

在物質的起源問題上,《呂氏春秋》把宋尹學派的“精氣”說拿過來加以改造。宋尹學派認為:“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而《呂氏春秋》說:“萬物所處,造於太一,化於陰陽。”(《大樂》)這就是說,“太一”是萬物的本源,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那裡派生出來的,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的。“太一”是什麼呢?它說:“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道也者,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氣”。由這裡的論述可以明顯地看到老子的影響。《呂氏春秋》認為,由“精氣”(道)派生出來的萬物是在不停地運動著的,“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下賢》)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運動。“天為高矣,而日月星辰雲氣雨露未嘗休也。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鱗未嘗息也。”(《觀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呂氏春秋》把物質的運動看作是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長見》)這就是說,歷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了解過去,有助於了解今天。但是,了解過去並不意味著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它還用兩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荊人慾襲,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這也是生動地表現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知度》),只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

《呂氏春秋》還表現了一定的音樂美學思想。它將音樂的產生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提出“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樂》),又從“心”“物”感應關係,論述了音樂產生的心理過程。提出了“適”的概念,強調要音“適”和心“適”,才能獲得美的感受。

歷史評價

《呂氏春秋》保存著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說,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在過去,《呂氏春秋》深得人們的好評。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 、《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並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客觀地說,《呂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統的哲學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但更主要的是資料價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膾炙人口,富有教育意義。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慾、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書籍簡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秦相國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的著作,又稱《呂覽》。呂不韋(?~公元前235年),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巨商,因幫助秦始皇的父親子楚繼承秦國王位,被任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秦始皇繼位後,尊他為相國,號稱“仲父”。秦始皇十年被免職,十二年自殺。《呂氏春秋》全書體例劃一,篇與篇之間內容有一定的聯繫與分工,表明它是按統一的計畫有組織地編寫的。全書的序文《序意》篇敘述著作大旨的部分冠有“文信侯曰四字,表明書中貫徹了呂不韋的思想文化觀念及政治主張。戰國末期政治上統一的趨勢加強,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呂氏春秋》,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今人眼光衡量,《呂氏春秋》一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綜合各家學說之長,指導秦國統治階級兼併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並實現長治久安。它對各家學說實際上是有所吸收,有所揚棄,主要是吸收其中比較合理,進步和有利於實現上述目的的內容。因而它是“雜而不雜”,宗旨明確。《呂氏春秋》明確聲明它是“集腋成襲”。不管哪家哪派,只要是好的思想都要綜合進來。而這正是黃老道家的優點。《用眾》篇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故以眾勇無畏乎孟賁矣,以眾力無畏乎烏獲矣,以眾視無畏乎離婁矣,以眾知無畏乎堯舜矣。夫以眾者,此君人之大寶也。”《呂氏春秋》對先秦各家各派著重審視其優長,偏重於汲取其精粹,力圖超出門戶之見,它說:“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責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入者,皆天下之豪士也。”由於《呂氏春秋》有這種兼容並包的眼光,故能取精用宏,融匯百家。
呂氏春秋很可能是劉向偽造的,原因如下:
呂氏春秋很多篇章標題都和劉向寫的《說苑》《新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新序》中的"節士"和《呂氏春秋》的“士節”和《說苑》中的“立節”,氣節觀念在不同的三本書中集中大量地重合,不得不讓人引起懷疑,說苑的文章風格是每一卷卷首開門見山地點明一些義理,這跟《呂氏春秋》的文風又是驚人的相似。
呂不韋如果想寫一部匡合古今的書,為秦國統一做理論基礎,不可能討論一些士人的操守這類平民問題,而應該討論秦國的立法,制度,這是中學生都懂的常識。而劉向當時所處的時代,正是漢朝統治發生危機的時候,漢宣帝對匈奴用兵,戰爭重擔壓在民眾身上,農民起義不斷,社會矛盾激化,急需一個漢朝的代言人做媒體宣傳提倡仁義禮智,穩固統治,在思想文化上面挾制人民。
最大的疑點是《呂氏春秋》裡面竟然夾雜了《禮記》《樂記》這些內容,而且是毫無技術含量的照抄,而劉向正是儒家學說的信奉者,很明顯有90%的可能性是劉向編輯過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留下來的著作少之又少,再加上呂不韋後來被貶黜,怎么可能將他寫的東西流傳下來!高似孫《子略》:"先秦古書,甫脫燼劫,一入向(指劉向)筆,採擷不遺,至其正紀綱,迪教化,辨邪正,黜異端,以為漢規監者,盡在此書,固未免推崇己甚,要其推明古訓,以衷之於道德仁義......。
又唐代劉知幾《史通雜說下》也發現劉向之言皆廣陳虛事,多構偽辭,非其識不周而才不足,蓋以世人多可欺固也......其故為異說,以惑後來,則過之尤甚者矣。劉向通過偽造虛構古人的事跡來做為自己思想成立的根據

關於儒家

《呂氏春秋》重視並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務本》篇說:“主之本在於宗廟,宗廟之本在於”;《順民》篇說:“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貴公》篇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世。”這些言論,正如郭沫若所言,“具有一種鋼鐵的聲音”,尤其在君主專制的時代。《呂氏春秋》讚賞儒家修齊治平的賢人政治,它說/‘聖人行德乎己,而四荒鹹傷乎仁。”“為國之本在於為身,身為而家為,國為天下為。故曰:以身為家,以家為國,以國為天下。”當然,《呂氏春秋》的“重視”人民,仍是封建統治階級的“重視”。它雖然說“宗廟之本在民”,接下去卻說“民之治亂在有司”,人民始終是被統治者;至於《呂氏春秋》貫徹修齊治平的賢人政治,也是為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關於道家

《呂氏春秋》大量吸收道家虛靜無為之說,並把它運用於為之道的政治理念中。它說:“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事,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善為君者無識,其次無事。有識則有不備矣,有事則有不恢矣。不備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從來也。”“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則必虧。”《呂氏春秋》認同先秦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它說:“大聖無事而乾官盡能。”“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事。”《呂氏春秋》認為這種表面的“無為”,才能達到“事省而國治”的目的。相反,“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奮;人臣以不爭持位,以聽從取容;是君代有司為有司也”,其結果必然是君臣職能倒置,造成混亂和危殆。應該說,《呂氏春秋》中的這些見解,來自於老莊而又發展了老莊。

關於墨家

相對儒、道二家,《呂氏春秋》對墨家思想吸收較少。墨家的尊天、明鬼、非攻、非樂等主張,它基本據棄或予以駁斥。但對尚賢、兼愛之說,還是有所吸收的。《愛類》篇說:“賢人之不遠海內之路而時往來於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為務故也。”“仁人之於民也,可以便之,無不行也。”《精通》篇強調:聖人“以愛利民為心”。《圜道》篇讚賞堯、舜“以賢者為後,不肯與其子孫”,也與墨子“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的尚賢主張相一致。《呂氏春秋》中有一篇《節葬》,吸收並改造了墨子“薄葬短喪”的思想,主張:人死雖不為鬼,亦無知覺,但出於活著的親人在感情上的需要,送死仍要有一定的儀節,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揚之墓也”,故此厚葬是無益的。那么社會上何以盛行厚葬之風呢?《節葬篇》說:“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這一見解比起墨子的節葬觀,更顯得理智和深刻。另外,《呂氏春秋》提出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名實觀,注重類比推理的正確運用,批駁詭辯的名辯思想,顯然也是吸收、繼承了《墨經》中的優秀思想。

關於法家

《呂氏春秋》肯定法家的重要性和變法的必要性,明確指出:“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後,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事易時移,變法宜矣。”這些觀點顯然與商、韓的思想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呂氏春秋》對於法家“慘礉少恩”的一面,對於《韓非子》中的種種陰謀權術,是拒斥不取的。

其他各家

先秦農家的思想
該書《士容論》中《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顯然是農家之言。《上農》篇重視農業生產,其理由是:“古先聖之所以導其民也,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這就是說,倡導重農,不僅為了生產,還有“貴其志”的目的。它接著說:“民農則朴,朴則易用,易用則境安,主位尊。”當然,《呂氏春秋》重農並不排商,它主張先農後商,與商鞅“困末作而利本事”的唯農抑商政策,是有區別的。先秦兵家是思想苑地的一枝奇葩,《呂氏春秋》中《盪兵》、《振亂》諸篇,繼承了這一份文化遺產,尤其是它總結出的“義務必勝”的思想,是比一般先秦兵家更卓越的觀點。綜上所述,歷史上號稱“雜家”的《呂氏春秋》並不是混雜不分,毫無原則的。《呂氏春秋》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是:博採各家學說,但不取鬼神、迷信的思想,而是吸取各家比較進步的思想。如對於儒家,主要吸取其民本思想、修齊治平思想;對於道家,主要吸收其清靜無為的思想;對於墨家,主要吸收其薄葬的思想;對於法家,主要吸收其法治思想。《呂氏春秋》雖採取各家學說,但所採取的觀點之間,並不牴牾。因此,《呂氏春秋》可謂“雜而不雜”,具有博綜眾家的融合傾向。
《呂氏春秋》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因而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資料,成為先秦思想的資料彙編,許多古代的遺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春秋戰國諸子如楊朱、宋鈃、尹文、惠施、公孫龍等人的著作早已失傳,但在《呂氏春秋》中卻能找到有關他們的資料,而且因為它成書在戰國末期,和這些思想家相隔的時間較近,所以史料價值較高。尤其珍貴的是《上農》、《任地》、《辨士》等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農業科學技術方面的資料。此外,《呂氏春秋》一書包容各家,具有調和色彩,所以也反映了當時儒法合流的某些趨勢。《呂氏春秋》中某些法家的觀點,往往滲入了儒家的成分。《察今》篇說:"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本來是法家的觀點。但同時說:"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長見》篇又說:"古今前後一也。"這就和法家不同了。商鞅主張"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①韓非也主張"不期修古"。②《呂氏春秋》"古今一也"的主張,③顯然是調和儒法兩家的產物。值得提到的另一點是,《呂氏春秋》一書在編書的方法和體例方面,比以前有所創新,對於後世《太平御覽》等類書的出現有很大的影響。
呂氏春秋·去私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其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黃帝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尉〕管理軍事的官,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譯文
天不私覆,地不私載,日月不私照,四時不私行,天地、日月、四時施其德樣而萬物得以成長。黃帝說:話不能亂說,不能沉迷於美色,不能穿的太過華貴,不能太注重外表,不能吃的太好,不能住的太高調。”堯有十個兒子,不把君位傳給他的兒子而傳給舜;舜有九個兒子,不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而傳給禹;這是大公無私的了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這個地方缺個縣令,誰適合擔任?”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這個缺)。”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讚)說:“!”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讚(任命解狐)好。過了一些時候,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讚)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稱讚(任命祁午)好。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詳細介紹

著作分篇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內容駁雜,有、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1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有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捨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慾、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里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注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和王曉明的《呂氏春秋通詮》可以作為參考。

思想要點

《呂氏春秋[3]》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說:“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倪良貴後。”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一起來,“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不二》)思想統一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說:“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謹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執一》)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一統天下,但並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一”、“摶”這樣的觀念。“執一”和“摶”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又如對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愈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儉節者以為陋,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備。(《節喪》)但是,墨子是主張“非攻”的,即反對戰爭的。《呂氏春秋》便對此進行了批駁:“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無道而罰不義也。攻無道而伐之義,則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也,是務湯武之事而遂桀紂之過也。”(《振亂》)《呂氏春秋》主張興“義兵”,“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著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懷寵》)《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爭是沒有意義,並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爭,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爭,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辯護。
在物質的起源問題上,《呂氏春秋》把宋尹學派的“精氣”說拿過來加以改造。宋尹學派認為:“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而《呂氏春秋》說:“萬物所處,造於太一,化於陰陽。”(《大樂》)這就是說,“太一”是萬物的本源,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那裡派生出來的,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的。“太一”是什麼呢?它說:“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道也者,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氣”。由這裡的論述可以明顯地看到老子的影響。《呂氏春秋》認為,由“精氣”(道)派生出來的萬物是在不停地運動著的,“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下賢》)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運動。“天為高矣,而日星辰雲氣雨露未嘗休也。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鱗未嘗息也。”(《觀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呂氏春秋》把物質的運動看作是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長見》)這就是說,歷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了解過去,有助於了解今天。但是,了解過去並不意味著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它還用兩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這也是生動地表現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知度》),只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呂氏春秋》還表現了一定的音樂美學思想。它將音樂的產生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提出“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樂》),又從“心”“物”感應關係,論述了音樂產生的心理過程。提出了“適”的概念,強調要音“適”和心“適”,才能獲得美的感受

藝術特徵

《呂氏春秋》是一部產生於戰國晚期的理論著作,出於眾人之手,風格不完全統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練短小,文風平實暢達,用事說理頗為生動,仍然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文學散文。如《重己》篇講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從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人不愛崑山之玉而愛己之玉之說起,層層深入,語言樸素懇切。《貴公》篇講“聖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論點,再以荊人遺弓、桓公問管仲等具體事例說明,敘述生動明快。其他如《貴生》、《用眾》、《順民》、《正名》、《察傳》、《似順》等篇也各有特色。《大樂》篇講音樂的產生、本質和功用等,語言簡潔流暢,有《老子》的文風,其中有些段落本身就是聲中音律的押韻散文。
《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初步統計,全書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呂氏春秋》在寓言的創作和運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論點,然後引述一至幾個寓言來進行論證。如《當務》篇先提出“辨”、“信”、“勇”、“”四者不當的危害,然後就連用“盜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齊人之勇”和“太史據法”四個寓言來說明道理。《察今》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雍”、“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如《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該書的寓言生動簡練,中心突出,結尾處往往點明寓意,一語破的。

不同學說

《呂氏春秋》保存著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說,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在過去,《呂氏春秋》深得人們的好評。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並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客觀地說,《呂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統的哲學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但更主要的是資料價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膾炙人口,富有教育意義。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
1、引嬰投江:
有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譯文】
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善於游泳。”孩子的父親即使善於游泳,那孩子難道就一定也善於游泳嗎?用這種方法處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謬的。
【哲理】
這個故事諷刺了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的人。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諷刺那些做事不考慮實際情況,主觀判斷的人
加點字
過:經過
方:正在,正要
引:牽,拉
故:原因,緣故
善:擅長,善於
雖:即使
豈:難道,反問句式。
遽(jù):就,遂
任:處理
悖(bèi):荒謬
2、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楚國有個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判斷句)”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經行駛了,而劍卻沒行駛,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哲理】情況發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隨之變化,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問題。
涉:渡
墜:落
遽:急忙,快
契:用
是:這
惑:糊塗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3、循表夜涉:
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循表夜涉譯文:
楚國人想要偷襲宋國,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標記,澭水暴漲,楚國人不知道,按照標記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軍隊驚叫發出的聲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樣。先前標記的時候可以通過,水已經變化而增多了,楚國人還按照標記通過,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寓意
處理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著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諷刺那些墨守成規,固執己見,不知變通,拘泥固執,不懂得根據客觀實際採取靈活對策的人。

文章簡介

呂氏春秋·察今
原文
夫傳言不可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譯文
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遠了。這是愚人所以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什麼如果加以審察,就有好處;聽到什麼如果不加審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裡得知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裡得知孫叔敖,審察他們,因此國家稱霸於諸侯。吳王從太宰嚭那裡聽信了越王勾踐的話,智伯從張武那裡聽信了趙襄子的事,沒有經過審察便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魯哀公問孔子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用音樂向天下老百姓傳播教化,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樂正。夔於是校正六律,諧和五聲,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調和音律,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一個就夠了。’所以說‘一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一隻足’。”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都城的人人紛紛傳說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得到一個人使用,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象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衛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說:“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雖然這樣,那末靠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著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相關版本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信息
呂氏春秋
作 者:張雙棣 等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7-12-1
字 數:150000
頁 數:288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
ISBN:9787101059335
包 裝:平裝
定價:15.00元
呂氏春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呂氏春秋
書名:呂氏春秋
作 者:呂不韋 ,謝開慧 注釋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3-1
ISBN:9787204099795
開本:16開
定價:32
內容簡介:
《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諸門客集體編纂的一部著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紀”按春夏秋冬十二個月分為十二紀,如春分三紀,孟春、仲春、季春。每紀包括五篇文章,總共60篇。“覽”按照內容分為八覽,每覽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覽有始覽缺一篇,現有63篇)。“論”也是按內容分為六論,每論六篇,六六三十六篇。還有一篇序意,即全書的序言(今本已殘缺),放在十二紀後邊。總括起來《呂氏春秋》全書共160篇,結構完整,自成體系。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
圖書目錄:
孟春紀第
仲春紀第二
季春紀第三
孟夏紀第
仲夏紀第五
季夏紀第六
孟秋紀第
仲秋紀第八
季秋紀第
孟冬紀第十
仲冬紀第十一
季冬紀第十
有始覽第一
孝行覽第二
慎大覽第
先識覽第四
審分覽第五
審應覽第
離俗覽第七
恃君覽第
開春論第一
慎行論第二
貴直論第
不苟論第四
似順論第
士容論第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