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禹王宮古建築遺蹟

石泉禹王宮古建築遺蹟

石泉禹王宮古建築遺蹟位於陝西省石泉縣城中心,始建於唐代,明弘治年擴建,清道光年重修,是石泉縣城內眾多的歷史遺存中現在唯一倖存下來的古廟建築,是陝西省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悠久歷史

禹王宮始建於唐代,明弘治年擴建,清道光年重修。明代為紀念大禹

石泉禹王宮石泉禹王宮

治水的功績,再次修建了萬壽宮,宮內立禹王塑像。根據遺留下來的碑石分析:碑長1.52米,寬0.85米,厚0.18米,中間萬壽宮三個字,直徑30厘米,陽刻,楷行書體,書體風格流暢,近宋代名家蘇黃之門下。

司馬遷《史記》載:“禹生石泉,清代興安府(今安康)舉人董詔留詩兩首:“神禹藏會稽,其生在石泉。遷史太白書,兩地耀先後。西蜀與東越,共仰三不朽。擘窠留遺蹤,郁津蛟蛇走。”清光緒工亥思科副榜洵陽人姜善繼作:“昔聞隨刊後,導漾注東流。小憩擘拳穴,縣宕蝌蚪留。緬茲十笏地,如見八年憂。滔滔漢水濱,兩字足千秋。”

興盛於唐宋時期的禹廟

大禹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之一,是我國第一代王朝的奠基者,是偉大的抗洪、治水的英雄。他治水十三年,足跡遍布於九洲大地。因而在我國黃河、長江流域有關大禹的遺蹟和紀念廟宇不僅分布很廣,而且數量很多。

據有關專家考證:禹廟興起於秦漢,盛行於唐宋,普建於明清。有史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上會稽、祭大禹”。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建成龍門禹廟。唐宋時期,禹廟祭祀列入國家祀典。唐玄宗時新修的《開元禮》還規定了祭祀的祝文格式。從此以後,各地禹廟隨之增多。

石泉禹廟,最早興建於唐代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西魏廢帝元年(552)置石泉縣,至唐代李隆基開元元年(713),已有161年了。唐代以後,有許多文獻史藉記載;大禹生於石泉,石泉是大禹的故里。如《唐書·地理志》、《郡國志》、《華陽國志》、《御批通鑑·注》、《升庵外集》、《井畦雜記》以及宋代以後的《職方書》、《先儒輿地紀》、《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四川省的《石泉縣誌》,皆以石泉之地為大禹的降生處,石泉為大禹的故里。《岣嶙碑跋》載:“石泉石紐山、禹產地也”。《郡國志》又載:“石紐山在今石泉縣南”。《唐書·地理志》載:“石泉縣治有石紐山”。明代的王舜卿還十分肯定地說:“大禹生於石泉縣”。大禹生於石泉,已載入史冊,是沒有異議的。思其人、寶其地、石泉因此而有盛名。同時,隨著石泉縣知名度的提高,在石泉縣城為紀念大禹而修建的禹廟,也越來越有氣派了

石泉禹王宮石泉禹王宮

據傳,當時石泉縣城內的禹廟,坐落於城內東門裡。禹廟有近百間房舍,占地二萬多平方米。總的布局殿宇相連、亭閣星羅、迴廊開敞、曲徑通幽。主殿富麗堂皇,古色古香。大禹神像落座正殿,大有帝王威嚴氣派!他頭帶冕旒、手執玉圭、身披朱雀雙龍華袞,雍容大度,令人望而生敬。

唐代貞觀八年(634),在四川省茂州有個叫雞棲老翁城的地方(即今四川省北川縣)設定了一個石泉縣。這個石泉縣和陝南的石泉縣相距僅數百里,而且晚於陝南石泉縣建置82年。四川省的石泉縣,是個羌人集居的地方,境內又有石紐山。根據史載“禹生石泉”之說,特別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有關“羌人大禹”的記載,肯定四川的石泉縣是大禹的故里。民國三年(1914)四川省石泉縣因與陝西省石泉縣同名而改為北川縣。兩個縣同名石泉縣時間長達1280年。

兩個石泉縣的地理經濟文化環境十分相似:一、都是山區農業縣;二、縣境內都有一座高高的山峰,名稱皆稱“鳳凰山”;三、兩地縣城都傍山依水,沿江而建,一個濱臨湔江,一個濱臨漢江;四、城西都有江河交匯,城南牆腳下都有紅石包,紅石隙縫中有清冽的泉水流出;五、兩縣的縣城中,都建有雄偉壯觀的禹廟,每年到六月六日,兩地都同時舉行隆重祭祀大禹的活動。

唐宋時期,四川和陝西兩地的石泉禹廟很有名氣,都是古代重要的、著名的歷史古廟。

明清時期的禹王宮

據史藉記載,明清時期,朝廷對禹生聖地石泉縣做出了多項特殊規定:一、六月六日大禹生日時,縣衙需用帝王、諸侯祭祀社稷時的太牢(牛、羊、豬三牲齊備)之禮儀,致祭大禹;二、縣衙門口兩旁可置只有州、府以上才能有的鼓樓、樂樓,以備祭祀大禹和重大禮儀時使用;三、縣官須科舉出身,捐班雜職不能充任。七品官可

供以五品官俸祿;四、錄取科舉秀才,可由朝廷分配的4名增至8名;五、朝廷貢賦年年均有減免。規定頒布下來後,四川和陝西兩個石泉縣的人民民眾照常友好往來,可是,兩個縣的牧官卻互不相讓,他們都以自己的“石泉”縣名,為大禹的故里究竟是哪個石泉縣而長期爭執不休。

通過爭議,還是《蜀志》說得好。《蜀志》曰:“蜀之石泉,禹生之地”。清代乾隆年間,安康有個舉人,名叫董詔,學識淵博,讀書萬卷,著有《讀志脞說》,編撰有安康、漢陰、旬陽、寶雞等縣縣誌,還續修有《興安府志》。他就以為大禹故里是在四川省石泉縣的石紐山。有其詩為證:

神禹藏會稽,其生在石紐。遷史太白書,兩地耀先後。

明代時,石泉禹廟漸漸衰落,香火漸漸冷清。到了明末清初,石泉禹廟就不復存在了。這裡有兩件史實可作證明:一、明代有個巡按御史傅振商,在四川省石泉縣寫有《大禹廟記》,在陝西石泉縣雖也寫有《霧中望鳳凰山》、《登霹靂峰》等詩篇,卻隻字未提及到禹廟;二、康熙《石泉縣誌》載:“石邑雖小,其廟宇之在城在野者,指不勝屈”。志中載有文廟、城隍廟、關聖廟、土地祠等寺廟多達34處,卻不見有禹廟或禹王宮的記載。

到了清代道光年間,舒鈞所編纂的《石泉縣誌》中載:“湖廣會館,在城內,供禹王及周子”。志中雖也記有文廟、武廟、漢江龍神廟多處,也不見有禹廟或禹王宮的記載。提及到禹王宮的,只見於民國二十年《石泉縣誌》中。志中載曰:“湖廣館,即禹王宮,在城隍廟左。供禹王及周子。乾隆年建”。

從舊志記載看來,可以肯定地說,現在存留在石泉縣城內的禹王宮,是清代乾隆年間所建,距今僅有270餘年的歷史。這時的禹王宮是“會館式”的廟宇,已不同於原來帶有紀念性的禹廟了。對於禹王廟,可以分為三類。這正如四川省大禹研究會常務理事謝興鵬先生在其所著的《九州方園話大禹》一書中所說:“其一是夏禹肇跡處的紀念性禹廟,如石泉禹廟,以禹生於石紐而建;重慶塗山禹廟,以禹娶塗女而建。其二是崇德報功,具有德教功能性的禹廟,如四川的成都禹廟,忠縣禹廟,奉節禹廟等。其三是指清代由外來移民所新造的,‘會館式’廟宇,如南充禹王宮”……還有今天石泉城內的禹王宮等。

現代禹王宮

現存禹王宮正殿,建築美觀宏大,雕樑畫棟,飛黃騰達,巧奪天工,尤其是

正殿門前兩側左右坐落著直徑為3×3m,高1.50m兩個大石兔,雕刻精美,石質為黑色大理石,尤如真龜。左側門首兩尊石獅;右側石牛、石馬。宮頂梁中姜公亭,碑雕飛禽走獸,龍生九子,蟠螭、鴛鴦、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在屋頂排列有序,宮內有大足型、小足型雕塑神像;其左右室壁畫是大禹治水一行行艱難曲折足跡,以及其生活習俗方面的珍貴資料,壁畫的色彩用紅、藍、綠、白及棕黑等顏料繪製而成,可稱“誘人的五彩斑斕世界”。

石泉祭祀大禹活動

大禹以其治理天下洪患的蓋世奇功而贏得萬民景仰,被人們奉為神靈,四時祭祀。石泉的禹廟,歷史上雖有興衰,但民間對大禹的祭祀活動,卻從唐代一直到清代,香火連綿不斷,均有祭祀活動。

昔日,在石泉縣為官者,不僅把祭禹作為重要職責,也視為一種榮耀,並且還把維護和復修禹廟視為重要的政績。特別是每年的六月六日大禹生日這一天,是石泉民眾的一個最隆重的喜慶節日,地方上不僅要舉行廟會等活動,而且縣衙的長官還要直接出面主持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動。

石泉縣在歷史上祭禹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官方公祭;二是民間祭拜。

官方公祭

首先要在六月六日之前,將禹廟要修葺一新。到了六月六日這一天,縣令手捧祭文或祝辭,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著本縣大小官員,以盛大而威嚴的儀仗隊為先導,接著有數百人抬著牛頭、羊頭、豬頭、帛、爵、簋、豆等祭品,從縣衙出發,浩浩蕩蕩去禹王宮,縣城內外有千餘人隨隊伍前往,以太牢之禮儀祭祀大禹。縣令帶頭二叩六拜,百姓三叩九拜,其虔誠之心,皇天可鑑。

昔日,按照石泉的地方習俗,每年的元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夕、中秋、九月九日、長至日,都是老百姓的重要節日。清代康熙《石泉縣誌·風俗》志中載:“六月六日,俗以綿繡紈絝,高懸於竹架之上,比屋競勝。各家於漢江取水,貯瓮中,名為(大禹)神水,以造曲藥。不用他藥而味倍焉。過此,則不靈也”。

民間祭拜

石泉縣的百姓歷來十分敬仰大禹。石泉縣城內的禹王宮,是縣內外百姓民間祭祀大禹的重要場所。舊俗,每年六月六舉辦禹王會,相傳這一天是大禹的生日,是日無論街坊,井邊,廟宇,山門,大小土地爺,以及人家戶里都要好好地熱鬧一番。自宋代到明、清、民國、解放初此俗廣泛流傳。朝奉禹王由來已久也是無疑的。由於“水聖”乃人們賴以生存之所,禹王理應優先受到尊崇愛戴。這或許就是“禹會”興起的緣由,每年到了六月六日,仍然要熱熱鬧鬧為他舉辦神會;辦神會好象有個不成文法,似乎外面屬大人主辦;屋裡就由孩子們辦,是日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把禹王宮前後打掃的乾乾淨淨。掛上彩,縣太爺騎上高頭大馬掛上彩朝奉、遊街。各家各戶也掛上彩,貼對聯,有的還要辦酒會若干桌,唱三天棒頭戲(木偶、皮影)。宮附近人家都要敬刀頭,以至是處香菸繚繞,燭火輝煌,煞是熱鬧。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棒頭戲,大人小孩都喜歡看,“哥哥打老虎”。木偶、皮影“鬧龍宮、捉水怪”等等。這些劇目都以大禹治水有聯繫。六月六日前三天就起會,燃上香燭,獻上供果,並且這幾天都要好酒好菜敬禹王。可以說幾天的禹王宮是最熱鬧,最顯赫的了。在舊俗中保留的遺物數量較多,如朝奉的香爐、蠟台,草把龍、鼓鑼、社火、皮影、木質禹王雕像等等。

發掘和保護

古城石泉,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早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名勝古蹟密布,古建築較多,而享有“秀挹西江”的美譽。近百年來,因屢遭兵燹,至今絕大數文物古蹟被毀,文物古蹟中倖存的古建築,也唯有座在縣城中心的禹王宮一處。

從禹王宮古建遺蹟考古調查來看,禹王宮文化內涵豐富,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築按間數計算,近百間房,按棟數計算40餘座。從明代擴建到清代歷經5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建築中,始建時的建築遺存下來的已經為數不多,經過多次重建、改建、大修等等,這個變化過程十分複雜,要弄清它的歷史,必須廣泛地查閱文獻資料和檔案。如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後三宮等建築,是歷代活動的中心,建築等級也很高,變遷始末記載比較少,資料很難查找。 因此,所做這一部分檔案里,有的比較完備,有的僅有一張現狀記錄表。也只有在民間查訪,在原舊址地下發掘來補充史料。

禹王宮的建築材料與全國各地禹建材料不同,正殿一磚一瓦都以畫像《禹王宮》字樣(楷書)燒制而成。各種建築都有特殊標制,至今保留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