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儺願戲,又名“儺戲”或“土地戲”,是從土家族祭祖還願的祭儀中衍生而成的一個地方戲種。“儺願戲”實際上是“還願”和“儺戲”的總稱,最初是土家族還願者為求子、除病、祈壽舉行的一種藝術活動,經過長期發展,形成30多個曲牌,200多個劇目,成為一種較成熟的地方戲曲。儺願戲是一種宗教與藝術相結合、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獨特戲曲形式,一直在民間傳承。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至臘月二十四日,鄉間驅除邪魔鬼魅、消除災難厄運、慶賀人壽年豐時,請土老司若干人進行表演。儺願戲有高儺和低儺兩個流派。高儺流行於土家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低儺流行於當地漢族地區。共同點都是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傳說是三個法力無邊的神仙。儺願分儺戲(或儺舞)、儺技,儺戲有固定故事,有人物對白;儺技則是噴水畫符,雙腳趟燒得通紅的貫頭(鏵口),但見腳底冒煙,卻安然無恙。另外,咬鏵口、過火海(從炭火中過)、摸油鍋、滾榨刺、上刀梯等驚險功夫等,是一種難以理喻的“神秘文化”現象。
【歷史起源】
儺願戲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我們從歷史文獻中能找到有關儺願戲的文字記載。《容美土司史料》載“大二三神,田氏家神也,刻木為三,靈驗異常,求醫問壽者,往來鄉屬於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戶期迎奉焉。期將終,具酒醴,封羊豕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居奇禍,祭時鼓鉦嘈嗥,苗歌蠻舞,如演劇然,神降必憑人而語,其人奮身勇躍,齕碗盞如嚼甘餌,履赤鐵,入油鼎坦然無難色,至今猶然。”這段文字描述了田氏土司世代相傳的儺祭,且不說田氏土司自漢歷唐世守容陽,只從墨施什用被封為千戶的元至大三年算起,距今已有600年歷史,其“大二三神”與現在儺壇基本一樣,巫師所表演的嚼瓷瓦渣,踩燒紅的鐵板,滾油鍋中取物等一直是儺壇保留節目。
《向氏族譜·山羊隘紀略》載“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神還願為要務,敬巫師賽神願,吹牛角。跳丈鼓……。”這是唐姓土司的儺祭,文中的儺願與賽神願,是以歌舞為主的儺祭。唐氏土司受封為麻寮所土司(今鶴峰走馬鎮一帶),時間約為明洪武初年(1368)年,距今636年。
天啟年間,容美土司田信夫錄入《田氏一家言》詩集中有《澧陽口號》“山鬼參差迭里歌,家家羅幫截身魔,夜深響徹鳴嗚號,爭說鄰家唱大儺。”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當時儺願戲已相當盛行。儺願戲班稱壇,班主又稱掌壇師。一個儺壇約8至10多人不等。解放前國內約有25個儺壇,主要分布在走馬、白果、鎖坪、南北、陽河、鐵爐、馬家、五里、桃山、六峰、清湖、北佳、中營、雲蒙山、鄔陽等地。
【藝術特色】
儺願戲是一種祭祀儀式與戲劇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戲劇表演中又夾雜著還願祭祀的內容,可謂祭中有戲,戲中有祭。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保留著表演藝術由祭祀、歌舞、說唱向戲曲演變過程中的原始面貌。
儺願戲充分展示了原始宗教的人神平等觀念,雖然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神”已人化,加上載歌載舞的藝術表演,形象誇張的面具,詼諧幽默的插科對白,饒有生活情趣的細節,在表演中有唱有幫,使演唱者與圍觀者產生藝術上的共鳴,思想感情上逐漸融為一體,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這種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情趣的儺願戲,深受土家人民喜愛,有著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儺願戲富有原始色彩的內容與藝術,為我們研究中國戲劇演化史、宗教之起源,民族之形成,以及民俗學、社會學等方面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證。鶴峰的獸皮儺面,在全國也不多見,它是古代巴人長期狩獵經濟的產物,其獨到的製作工藝與人物造型藝術,除宗教功能外,也具有很強的審美功能,被專家稱為民族文化“活化石”。
【祭祀順序】
一堂儺願戲要經過3個階段,即許願、顯願、還願。儺願戲有一套完整的祭儀,稱“24戲”,亦稱24堂法事,一套簡約的祭儀也要八出,稱為“正八出”。儺願戲在人物塑造上藉助面具來烘托,即木雕面具和獸皮面具。鶴峰的獸皮儺面,是古巴人長期狩獵經濟的產物。臉譜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畫,根據不同的人物選用不同的獸皮。在祭儀之間,一般在“邀罡”之後開始插演“正戲”,正戲多為大型劇目,內容自成一套,與儺儀聯繫緊密,內容為天、地、水、陽“四大團圓”戲。
【戲曲音樂】
儺願戲音樂用鑼鼓間奏,稱打鑼板。打鑼板分為法師腔、祭戲腔、正戲腔三個部分。其劇目豐富,唱詞多為七字韻文,語言質樸率真,接近民眾口語,好聽易懂。
【瀕臨現狀】
儺願戲歷代屢遭禁處,但由於其與民間、民族的信仰和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和頑強的生命力,始終相傳不絕。新中國成立後,儺壇還願活動被禁止,僅允許“正戲”中的部分戲目以單純戲曲形式演出。上世紀七十年代下坪區曾成立業餘儺戲劇團,用儺戲唱腔上演觀代劇,並給儺戲配上了胡琴伴奏。時至今日,鶴峰儺願戲藝人雖分布在全縣各鄉鎮,但真正常年開展活動、能完整表演整套儺祭的儺壇就僅剩下清湖村與江口村的兩個。其中,清湖儺壇掌壇師黃茂廷今年已83歲、江口儺壇掌壇師甘松林今年已93歲。
為搶救這一民族民間傳統藝術,國家相關部門作了不少努力。2000年,該縣文化研究員向國平、趙平國、陳鶴城合著出版了《鶴峰儺願戲》,大力推介儺願戲;2004年,該縣政府與上海師大在鶴峰召開了“中日韓民俗演藝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該縣將清湖劃定為民族文化保護區,對清湖儺壇掛牌保護,並籌資數千元添置演出設備。但儺願戲的傳承仍然舉步維艱。
由於現代文明的衝擊,生活方式的改變,鄉民對本土文化缺乏認識,以至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興趣不高,繼承者寥寥無幾。加之老一輩藝人相繼謝世,使儺願戲演出機會越來越少。鶴峰儺願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儺願戲的搶救與保護,引起了各個省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該縣正在加緊蒐集整理相關資料.今年將鶴峰儺願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名錄;並即將建立儺願戲文獻研究室,收集、整理儺願戲的完整資料;還將建立激勵機制,對在儺願戲傳承中有貢獻的人給予扶持和獎勵。
特點
儺堂戲的特點是:它的演員都是專職或半職的巫師(又叫"端公"或"土老師"),演出以巫、道合一的組織--"儺壇"為單位,圍繞著沖儺還願而進行,宗都色彩十分濃厚。除貴州之外,四川、湖南、湖北、雲南等省都有儺堂戲,但不如貴州普遍。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