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屬地區:江西·吉安·吉水縣
文化遺產名稱:鰲魚燈
遺產編號:Ⅲ-24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吉安市吉水縣
遺產級別:省
歷史淵源
相傳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後,明朝皇帝朱由檢在景山自縊。谷村小祠下兵部尚書李邦華,為表忠心也吊死在皇帝腳下。清朝皇帝為籠絡人心,特賜其家眷鰲山、龍船、鞦韆架、故事人物燈等座燈,和龍燈、獅燈、鰲魚燈、花燈等燈彩一批、歸家玩賞。表演形式
鱉魚燈由麒麟、獅子、黃龍、鰲魚頭尾4件、8節組成,舞者8人身穿灰蘭色鑲白邊布扣的便衣褲,由鰲頭師傅帶領。麒麟、獅子、龍同時翩翩起舞,有“團龍”、“會圈”、“踩四門”、“踏之字”、“舉龍”、“打龍”、“步樁”、“傳龍”、“戲珠”等;其中“矮步樁”獨具特色、看來饒有風味。耍燈時配上打擊樂和嗩吶,在《大開門》、《風入松》、《上下山虎》、《節節高》、《得勝令》等奔放、熱烈的曲牌陪襯下,千姿百態,看得人口張目眩、驚嘆不已。發展現狀
因為“鰲”字含“獨占鰲頭”之意,又與“傲”諧音、顯出不可一世的氣勢,於是至今保留了皇上所賜的這種燈彩;其他燈因製作耗資大而漸漸失傳。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