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貝

貽貝

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亦稱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後加工成乾品——淡菜,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岩石上。分布於中國黃海、渤海沿岸。 貽貝殼呈楔形,前端尖細,後端寬廣而圓。一般殼長6~8厘米,殼長小於殼高的2倍。殼薄。殼頂近殼的最前端。兩殼相等,左右對稱,殼面紫黑色,具有光澤,生長紋細密而明顯,自頂部起呈環形生長。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殼內面灰白色,邊緣部為藍色,有珍珠光澤。鉸合部較長,韌帶深褐色,約與鉸合部等長。鉸合齒不發達,後閉殼肌退化或消失。足很小,細軟。

分布範圍

貽貝 貽貝

分布於中國黃海、渤海沿岸、東海沿岸。

經濟價值

貽貝 貽貝

鮮活貽貝是大眾化的海鮮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剝殼後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鮮美。由於貽貝產量大,收穫後不易保存,歷來多煮熟後加工成乾品——淡菜。淡菜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註:紫貽貝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Mussel。出口地區:歐洲(試銷)以及香港、澳門。出口口岸:山東、遼寧。

營養價值

貽貝 貽貝

據分析,每百克鮮貝肉含蛋白質10.8克,糖2.4克,灰分2.4克,脂肪1.4克,乾制貽貝肉蛋白質含量高達59.3%。貽貝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錳、鋅、硒、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值得一提的是,貽貝的營養價值高還由於它所含的蛋白質有人體需要的纈氨酸、亮氨酸等8種必需胺基酸,其含量大大高於雞蛋以及雞、鴨、魚、蝦和肉類等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另據研究,貽貝脂肪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其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豬、牛、羊肉和牛奶等食品為低,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對較高。被譽為海中雞蛋。

藥用價值

貽貝還有很高的藥用與食療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貽貝肉能治“虛勞傷憊,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腸鳴腰痛”。現代有關藥書記述,貽貝性溫,能補五臟,理腰腳,調經活血,對眩暈、高血壓、腰痛、吐血等症均有療效,而治夜尿吃貽貝效果甚好。貽貝中含有維生素B12和B2,對貧血、口角炎、舌喉炎和眼疾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生長繁殖

貽貝 貽貝

貽貝是屬於雙殼類的一種貝類,它的身體構造跟蚶子、牡蠣、蚌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它的左右兩個外套膜除了在背面連線以外,在後端還有一點癒合,所以在後面背方形成一個顯明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後腹面的邊椽生有很多分枝狀的小觸手。通過貽貝身體的水流,就是從那些生有觸手的外套膜之間流入外套腔內,然後經過鰓到身體背部由排水孔排出來。貽貝便利用流經身體的海水進行呼吸和循環,它也利用水流帶進體內的微小生物做食料。

貽貝 貽貝

貽貝有兩個閉殼肌,前面的一個很小,後面的一個很大,是屬於異柱類的。它的韌帶生在身體後背緣兩個貝殼相連的都分。貽貝也是利用閉殼肌和韌帶開啟和關閉貝殼的,但是貽貝閉殼未能象蚶子閉得那樣緊,常常留有縫隙,縫隙就是足絲伸出的地方,因為貽貝是用由足分泌的足絲固著在海底岩石或共他外物上生活的。足絲是一種蛋白質物,很堅固而又有韌性,所以用足絲固著的力量很大,有時候採集起來很費力。貽貝在用足絲固著以後,還可以牽制足絲,使身體在固著面上做小範圍的活動。如果遇到環境變化,還能使足絲脫落,進行較大範圍的活動,在新的適宜環境分泌新的足絲,重新固著。中國出產的貽貝有貽貝、厚殼貽貝、翡翠貽貝等好幾種。它們的貝殼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層黑漆色發亮的外皮。翡翠貽貝貝殼的周圍為綠色。貽貝是南北兩半球較高緯度分布的種,特別是在北歐、北美數量最多。我國北部沿海也很多,尤其是在大連,在退潮的時候,沿海岩岸以及碼頭、堤壩的石壁上都可以見到密集的貽貝。厚殼貽貝自日本沿海至我國的福建廈門沿岸都有分布,浙江沿岸產量較大。翡翠貽貝是我國南海的種類,自我國的廈門以南至廣東沿海到越南、菲律賓都有分布。貽貝是雌雄異體的,繁殖期隨種類和地區有不同。我國北方分布頂普遍的貽貝產卵期大致是4、5月和10、11月。產卵時的水溫是12—16攝氏度。在貽貝繁殖期間,它的生殖腺特別肥大,生殖細胞充滿整個外套膜。達時雌雄性可以從外套膜和生殖腺的顏色區分出來:雄體這部分的顏色是黃白色,雌體的顏色較深為橙黃色。精子和卵子都直接排在海水裡。卵很小,直徑大約70微米左右。每個母體產卵可達1200萬粒。在實驗室里培養的個體,產卵時可使整個培養缸中的水變渾。卵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即受精發育。經過擔輪幼蟲和面盤幼蟲時期,大約3—4個星期便沉至海底用足爬行,以後分泌足絲附著在外物上,變態成小貽貝,過固著的生活。

斑馬貽貝 斑馬貽貝

貽貝的攝食也跟其他雙殼類軟體動物一樣,只能被動地從通過它身體內部的水流中獲得。根據貽貝胃的內含物的檢查,我們知道它主要是以硅藻和有機碎屑做餌料的。此外也吃一些原生動物。

人工養殖

貽貝 貽貝

荷蘭很早以前就採用海底播種方法養殖貽貝。這種方法管理簡便,成本較低,但貽貝生長較慢,且易受敵害侵食。1235年法國開始在潮間帶與低潮淺水區採用籬笆式養殖法,使貽貝脫離海底,生長較快,同時籬笆樁基部設有防止底棲水生動物爬到樁上的設施,可避免敵害侵襲。20世紀50年代西班牙用筏式養殖貽貝,不僅大大擴大了可養海區,更有效地防止了敵害,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貝的質量,從而成為主要的養殖方式。

貽貝養殖主要分自然采苗(或人工育苗)和養成兩個階段。養殖用苗主要來源於自然采苗,即在貽貝繁殖季節選好采苗海區,設定浮筏,適時投放懸掛采苗器(附苗器),讓海水中的貽貝幼蟲變態後及時附上長大成苗,為養殖生產提供大量苗種。此法易受氣候海況等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每年附苗量豐歉不定。在自然苗源嚴重不足時,除從外地移苗外,可藉助於人工育苗。養成方式可分為插樁式、底播式、籬笆式及筏式等。當今以筏式養成為先進,中國一般在養成海區設定延繩浮筏,將分包移至養成繩(1.5~2米長)上的貝苗,分掛在浮筏上養成(繩間距約 0.5米)。此外還可將貽貝與、等套養或間養,以增加產量和提高經濟效益。

貽貝分苗後經半年或 1年即可收穫。收穫時將成串的貽貝從養殖浮筏上解下,集中裝運鮮銷或加工。

環境危害

貽貝 貽貝

貽貝是用足絲固著生活的。它不但固著在岩石上,有的也固著在浮筒或船底上面,因此浮筒會因增加重量而下沉,船隻也會因增加重量和阻力大大影響航行的速度。當然,附著在浮筒和船底的生物不只是貽貝一類,其他還有很多,例如牡蠣、藤壺等等。為了防止它們的危害,人們不得不設法在船底塗上各種防污漆,讓它們的幼體無法附著。

在沿海各地的工廠里,常常汲引海水作為冷卻用水,在引海水的同時,常常也把海水中所含的貽貝幼蟲引了進來。這些幼蟲進到海水管道里以後,可以很快地固著在水管壁上生長起來。由於工廠每天都在大量用水,引水管里的水流經雷保持很快的速度,所以就給這些小貽貝帶來了大量的食料和氧氣,使它能在管道里很好的生長。這樣貽貝便很快的一個粘一個的聚生在管道的內壁上,無形中就等於加厚了管璧,縮小了水管的直徑,這樣就會大大地減少引進海水的數量,有時甚至於把管道完全堵塞,以至不得不暫時停工檢修。現已經採取措施防止貽貝在管道里生長。

食療美食

貽貝尤其是翡翠貽貝的食用方法有多種,如清蒸、白灼、紅燜、鮮炸、炒吃和煲湯等均可。清蒸時剖開貝殼,加姜、蔥、大蒜、酒、醬料等,味香可口,多吃不膩。夏天,若用其乾製品--淡菜加料煲湯或煮粥,更是老少皆宜。

貽貝 美味 貽貝 美味 貽貝罐製品 貽貝罐製品

炒貽貝

貽貝佳肴 貽貝佳肴

材料:貽貝肉250克,罐頭竹筍15克,蘑菇15克,水發木耳15克,油菜心15克,花生油35克,醬油15克,料酒10克,味素1.5克,澱粉15克,精鹽1.5克,辣椒麵0.5克,大蔥5克,大蒜5克,生薑5克

製法:

1、貽貝去殼,洗淨。

2、竹筍、蘑菇和油菜封鎖切片;水發木耳撕成小片;蔥、姜、蒜去皮,洗淨,均切末。

3、將貽貝、竹筍、木耳、蘑菇和油菜片分別用開水氽一下,撈出。

4、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五成熱時,放入蔥、姜、蒜和辣椒麵煸炒出香味,再投入貽貝肉、竹筍、木耳、蘑菇和油菜,翻炒後,用醬油、料酒、味素調好口味,淋少許水澱粉勾芡,燒開即可。

油燜貽貝

油燜貽貝 油燜貽貝

主料:速凍貽貝,鮮貝 輔料:黑木耳, 蔥,蒜

調料:鹽,醬油,味素,白糖

製法:

1、先油炸一下貽貝和鮮貝,把貝肉里的水分炸出,然後撈出,控淨油。

2、鍋底留適量底油,爆入蔥,放貽貝和鮮貝、放黑木耳。

3、放入調料:鹽、醬油、味素、白糖。添適量水,蓋鍋、油燜。

4、待水快要乾的時候,放入蒜末。即可出鍋裝盤。

味道特點:蒜香、蔥香、貝鮮。有點甜味,尾有餘香。

燒鑲貽貝

主料:貽貝300克

輔料:雞蛋75克,豬肉(瘦)100克,澱粉(玉米)10克,小麥麵粉30克

調料:味素3克,香油3克,料酒3克,豬油(煉製)50克,姜5克,大蔥5克,鹽5克

製法:

1. 貽貝(淡菜)帶殼煮熟,取肉,洗淨,備用;

2. 豬肉剁成細泥,加蔥、薑末、清湯50毫升、料酒、味素、精鹽、香油、蛋清攪成肉餡;

3. 將貽貝入開水中氽透,撈出控淨水分,加精鹽、味素、料酒、香油醃漬;

4. 把肉餡均勻地逐個抹入貽貝肉縫內,然後沾勻精麵粉;

5. 蛋黃、濕澱粉調成濃糊待用;

6. 勺內放油燒至八成熱,將貽貝逐個掛勻蛋黃糊下油內炸熟,呈金黃色時,撈出盛盤內即可;

7. 吃時外帶椒鹽。

製作要訣:

1. 豬肉泥打漿時,吃水不宜過多,避免漿泥過稀;

2. 肉泥抹入貽貝肉縫內要嚴實,使貽貝顯得飽滿,否則造型不佳;

3. 炸貽貝時,油溫以七八成熱為宜。油溫過高,上色過大。色澤不佳;油溫過低,易使貽貝脫糊、塌在油內;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750克。

特色:色澤金黃,外香內嫩。

白葡萄酒香炒貽貝

材料:

黃油30克、小洋蔥4個搗碎、白葡萄酒175毫升、貽貝1360克洗淨去掉裡面的須、新鮮歐芹一大把切碎、現磨黑胡椒適量

簡介:

一定要用新鮮的貽貝來做。食用時記得配上麵條,蘸上美味的湯汁。

步驟:

1.用一個中號蒸鍋,將黃油用中火燒熱,加入小洋蔥炒到變透明。

2.倒入白葡萄酒和貽貝。轉火到中高,一直煮到貽貝殼打開,大概5分鐘。

3.將貽貝和汁液一起倒入碗裡。按個人口味撒上些黑胡椒和歐芹即可。

香炒貽貝

材料(2人份):

貽貝(淡菜)360克、蒜頭5瓣、蔥1根、辣椒1根、九層塔50克、色拉油1小匙、醬油2大匙、黑醋1/2大匙、代糖1/2包、澱粉1/2小匙。

做法:

貽貝洗淨,尤其須注意肉及殼中是否含有細沙;

蒜頭去皮剁碎,蔥及辣椒切丁,九層塔摘去老梗;

油加入炒鍋中燒熱,加蒜、蔥、辣椒爆香;

將貽貝及醬油等配料加入鍋中快炒1分鐘,撒入九層塔拌炒均勻即可。

速凍食品

貽貝串

工藝流程:貽貝原料→清洗→蒸煮→出肉→去足絲附著物→漂洗→濾水→成串→裹外衣、粘椰絲→包裝→速凍→冷藏→成品。

操作要點:

1、蒸煮:採用100℃左右的蒸汽,時間10~15秒。注意蒸煮後應立即用冷水或自來水冷卻降溫,防止蒸發乾耗,以使貽貝肉濕潤並保持較好的彈性。

2、漂洗:濾水、出肉時,應注意將足絲及附著物擇淨、去泥沙。在調味前用自來水漂洗2~3次,然後濾水待用。

3、調味:調味料主要有鹽、糖、味素、沙茶辣、胡椒粉、酒、醋。

4、成串:貽貝肉經過調味醃漬後,用洗淨、滅菌的竹籤穿成串,每串根據個體大小一般3~5個。

5、裹外衣、粘椰絲:貽貝肉穿成後即可裹外衣,粘椰絲。注意要裹得均勻,粘得均勻。

6、速凍、冷藏:凍結溫度要求在-26℃,6小時內凍至中心溫度-18℃以下。迅速移入冷藏庫中冷藏,溫度要求在-18℃以下。保質期為9個月以上,注意在運輸、流通、配送過程中保持均衡的溫度。

特點:冷凍貽貝串口感爽嫩,味甜酸、微辣,為佐酒佳品,亦是美味小食品。

包餡貽貝

工藝流程:包餡→擦殼→凝膠→包裝→速凍→冷藏→成品。

操作要點:

1、貽貝前處理:與貽貝串相同,分蒸煮出肉、去足絲、漂洗步驟。出肉時,注意不要將左右兩殼連線處分開。

2、貽貝殼挑選:選擇大小相仿、左右兩殼相連的貽貝殼,用自來水再沖洗一次,洗淨殼內泥沙。

3、包餡:首先在放入一個貽貝肉,然後用小匙舀擂潰好的魚糜餡料填入殼中(填餡時應填得飽滿些,異略有餘富)。餡填好後將左右兩殼合緊,擠出多餘餡料,並將它去掉,最後用乾淨紗布擦淨殼面餡料。

4、凝膠:將包好的貽貝粒在一定溫度下凝膠,凝膠溫度隨魚糜的種類而定,凝膠的時間應根據貽貝粒的大小而定。

5、速凍、冷藏:凍結溫度控制在-26℃以下,要求在6小時內凍至中心溫度-18℃以下,迅速進入冷藏庫內冷藏,要求溫度在-18℃以下,保質期為9個月,注意在產品運輸、流通和配送過程中保持-18℃均衡溫度。

特點:冷凍包餡貽貝既有貽貝味,又有魚糜味,兩鮮合一,味極鮮。

(圖片:概述圖   、圖1——圖6   )

養殖技術

一、養殖海區及器材

1.養殖海區養殖海區應選擇水質清新,水流暢通的外海區。內灣型海區由於存在水流交換差、餌料相對缺乏、水質易污染等缺點,養殖的貽貝肥滿度不高且有柴油等異味。

2.養殖筏架養殖的筏架為養殖櫛孔扇貝的筏架。一般筏架有效長度80米,浮漂採用吊漂,漂系長3米,一次性加漂30個~40個。

3.養殖器材養殖貽貝的器材為膠皮製成的二股或三股繩,長1.5米~1.8米,重1千克~1.5千克,上系2米長的吊繩,下墜重0.5千克左右的石塊。

二、養殖器材的投放每年的3月下旬開始,每天檢測貽貝的肥滿度,如發現貽貝突然消瘦,大批產卵,可根據養殖面積及時投放養殖器材,自然采苗。

三、管理貽貝養殖的管理非常簡單,日常工作為巡視海區,防止斷架纏架,及時調整浮力。

四、收穫

1.夏季間收養殖筏架包括人工投放的養殖器材、浮梗、根頭、吊繩、浮漂都會大量附著貽貝苗。要根據采苗密度和面積及時收穫,7月份一般貽貝長至1厘米~1.5厘米即可開始收穫。一是賣給其他養殖單位做苗種,二是賣給蝦池養殖戶做餌料。收穫時要把附著在膠皮上的貽貝全部剝下,同時挑選附著比較好的貽貝塊(每塊0.2千克~0.3千克左右),夾在膠皮上,平均夾5塊~6塊。如貽貝不成塊可採用包苗法,用20目的網片包1千克~1.5千克小苗在膠皮上,用繩捆好,3天后拆除網片。從養殖的實際情況看,夾苗法方便,包苗法麻煩,但包苗法養殖的貽貝附著、生長要好於夾苗法。浮梗、吊繩、根頭及浮漂上的貽貝要大部分間收,只留5%左右供其繼續生長,一台籠架可收1200千克以上。

2.全部收穫春節前後根據市場行情及時全部採收,經過重新夾苗的筏架每台可產出貽貝2800千克以上。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海洋科學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對於深海的生物人類今天還所知甚少。從海嘯到赤潮,從海洋到陸地,天災無情人間有情,認知各種自然現象的本質才是人類能夠從容面對一切困難的前提。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