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

藍舌病

藍舌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反芻動物的一種嚴重傳染病。以口腔、鼻腔和胃腸道黏膜發生潰瘍性炎症變化為特徵。主要侵害綿羊。OIE將其列為A類疫病。

藍舌病藍舌病病毒
藍舌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反芻動物的一種嚴重傳染病。以口腔、鼻腔和胃腸道黏膜發生潰瘍性炎症變化為特徵。主要侵害綿羊OIE將其列為A類疫病。

基本簡介

藍舌病藍舌病
藍舌病(bluetongue,BT、BLU)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主發於綿羊的傳染病。該病以發熱、頰黏膜和胃腸道黏膜嚴重的卡他性炎症為特徵,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現病變,且常因蹄真皮層遭受侵害而發生跛行。藍舌病病毒抵抗力較強,具有多個血清型,且各型之間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製成多價疫苗,才能獲得可靠的保護作用。

藍舌病病毒屬呼腸孤病毒科環狀病毒屬,是一種蟲媒病毒。病毒對乙醚、氯仿、0.1%去氧膽酸鈉有耐受力,對胰酶敏感;可被過氧乙酸、3%氫氧化鈉滅活,在pH5.6~8.O之間穩定,在pH值3.0以下被迅速滅活,在60℃30分鐘被殺死;在乾燥的血液、血清中和腐敗的肉、下水中,可長期生存。病毒有24個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間無交互免疫性。病毒可以在雞胚、初生哺乳期小鼠和倉鼠體內增殖。

牛羊藍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症狀為高熱、黏膜水腫、潰瘍和糜爛等,主要通過吸血昆蟲傳播,反芻類動物感染藍舌病的死亡率平均為30%,其中綿羊的發病死亡率高達80%。目前,藍舌病已被國際流行病學會列為15種A類動物流行病之一,但尚未發現有效治療方法。比利時獸醫認為,藍舌病主要依靠一種身長3、4毫米的蚊子傳播,根據這類蚊子的活動特性,他們建議農戶在對養殖場採取徹底的除蟲措施基礎上,在牛羊背部噴灑防蟲劑,並在太陽落山前一小時至太陽升起後一小時對牲畜進行室內飼養。

流行病學

藍舌病藍舌病
藍舌病於19世紀後期首先在南非發生,1905年被正式報導。一般認為,從南緯35度到北緯40度之間都可能有藍舌病存在。藍舌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見於綿羊。臨床上以發熱、白細胞減少,口和唇糜爛性炎症,蹄冠炎和肌炎為特徵。由於病羊發育不良,並帶來死亡、羊毛損壞,往往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病畜、帶毒畜是本病的傳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種庫蠓體內長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無疑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染源。只能經過庫蠓和伊蚊叮咬傳播。病畜與健畜直接接觸不傳染,但是胎兒在母畜子宮內可被直接感染。病毒主要存在於動物的紅細胞內,並能從精液排毒。

綿羊最易感,並表現出特有症狀,純種美利奴羊更為敏感,病羊和病後帶毒羊為傳染源。牛易感,但以隱性感染為主。山羊和野生反芻動物如鹿、羚羊沙漠大角羊也可感染,但一般不表現出症狀。本病有嚴格的季節性。主要通過媒介昆蟲庫蠓叮咬傳播。該病也可經胎盤垂直感染;其發生和分布與庫蠓的分布、習性和生活史有密切關係。一般發生於5月至10月,多發生於濕熱的夏季和秋季,特別是池塘、河流較多的低洼地區。

發病機理

藍舌病藍舌病
病毒感染動物機體後,首先在局部淋巴結複製,然後進入其他淋巴結,淋巴網狀組織和毛細血管,小動脈,小靜脈的內皮,外周內皮細胞和外皮細胞,引起胞漿空泡,胞核和胞漿肥大,皺縮和細胞核裂解。內皮的壞死和再生性增殖及肥大會導致血管閉塞和鬱積。本病病原是藍舌病病毒。病毒顆粒能在宿主細胞的胞漿里繁殖。病毒非常穩定。病羊是主要傳染來源,通過庫蠓傳播。綿羊感染不分品種、性別和年齡,以1歲左右的綿羊最易感,哺乳期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的發生具有嚴格的季節性,主要與各種庫蠓的活動情況有關。

藍舌病毒對內皮細胞有較強的選擇性,口腔周圍皮膚和蹄冠帶的復層扁平上皮下的毛細血管內皮往往病毒濃度更高。病毒在靶細胞內複製後,很快通過血流傳遍全身,使大多數器官和組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感染後6-8天病毒中和抗體滴度開始升高,此時,體溫上升,初期的組織學病變也同時出現。

藍舌病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動物疾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主發於綿羊的傳染病,但其他反芻類牲畜也可能被感染。該病以發熱、頰黏膜和胃腸道黏膜嚴重的卡他性炎症為特徵,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現病變,且常因蹄真皮層遭受侵害而發生跛行。主要通過昆蟲庫蠓叮咬傳播,羊感染上後很容易死亡,但不會傳染給人。人也不會因食用帶有這種病毒的羊肉或羊奶而使健康受到威脅。藍舌病病毒抵抗力較強,具有多個血清型,且各型之間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製成多價疫苗,才能獲得可靠的保護作用。

臨床症狀

藍舌病藍舌病
綿羊藍舌病的典型症狀是以體溫升高和白細胞顯著減少開始。病畜體溫升高達40~42℃,稽留2~6天,有的長達11天。同時白細胞也明顯降低。高溫稽留後體溫降至正常,白細胞也逐漸回升至正常生理範圍。某些病羊痊癒後出現被毛脫落現象。潛伏期為3—8天。病初體溫升高達40.5℃—41.5℃,稽留2—3天。在體溫升高后不久,表現厭食,精神沉鬱,落群。上唇腫脹、水腫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黏膜充血、呈青紫色,隨即可顯示唇、齒齦、頰、舌黏膜糜爛,致使吞咽困難。口腔黏膜受潰瘍損傷,局部滲出血液,唾液呈紅色。繼發感染後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口腔惡臭。鼻流膿性分泌物,結痂後阻塞空氣流通,可致呼吸困難和鼻鼾聲。蹄冠和蹄葉發炎,出現跛行、膝行、臥地不動。病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瀉,有時下痢帶血。早期出現白細胞減少症。病程一般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變可恢復。發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達90%。多並發肺炎和胃腸炎而死亡。懷孕4—8周母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約有20%發育畸形,如腦積水、小腦發育不足、腦回過多等。

病羊精神委頓、厭食、流涎,嘴唇水腫,並蔓延到面部、眼瞼、耳,以及頸部和腋下。口腔黏膜、舌頭充血、糜爛,嚴重的病例舌頭髮紺,發生潰瘍、糜爛,致使吞咽困難(繼發感染時則出現口臭);呈現出藍舌病特徵症狀。鼻分泌物初為漿液性後為粘膿性,常帶血,結痂於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難,鼻黏膜和鼻鏡糜爛出血。有的蹄冠和蹄葉發炎,呈現跛行。孕畜可發生流產、胎兒腦積水或先天畸形。病程為6~14天,發病率為30%~40%,病死率為20%~30%。多因並發肺炎和胃腸炎引起死亡。

病理變化

藍舌病藍舌病
主要在口腔、瘤胃、心臟、肌肉、皮膚和蹄部,呈現糜爛出血點、潰瘍和壞死。唇內側,牙床,舌側,舌尖,舌面表皮脫落。皮下組織充血及膠樣浸潤。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上皮脫落但不發生水皰,蹄部有蹄葉炎變化,並常潰爛。肺泡和肺間質嚴重水腫,肺嚴重充血。脾臟輕微腫大,被膜下出血,淋巴結水腫,外觀蒼白。骨骼肌嚴重變性和壞死,肌間有清亮液體浸潤,呈膠樣外觀。

口腔出現糜爛和深紅色區,舌、齒齦、硬齶、頰部黏膜發生水腫。綿羊的舌發紺如藍舌頭。瘤胃有暗紅色區,表面上皮形成空泡變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腫。肌肉出血,肌間有漿液和膠凍樣浸潤。重者皮膚毛囊周圍出血,並有濕疹變化。蹄冠出現紅色或紅絲,深層充血、出血。心內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黏膜小點狀出血。應做好牧場的排水和滅蠓工作,堅持羊群藥浴、驅蟲。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在該病流行區,每年接種疫苗。對病羊可用磺胺類藥或抗毒素治療。

病毒檢測

藍舌病藍舌病常見於綿羊
藍舌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的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其為上報疫病,中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由於藍舌病對動物(包括動物製品)的國際間貿易和人用動物源生物製品的病毒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均將其列為動物疫病監測和防控的重點。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藍舌病在歐洲許多國家相繼暴發,且分布範圍不斷擴大。2006年8月,德、比、法、荷等國首次發現牛感染藍舌病。2007年7月,英、法、意等國暴發了藍舌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2008年3月~4月,法、意等國暴發了藍舌病。藍舌病流行的新情況已經引起了中國農業、出入境檢疫和藥品監督等部門的高度重視。

為了能夠有效監測和控制藍舌病,國內外許多學者一直致力於藍舌病診斷技術的研究。其中,藍舌病病毒的核酸檢測技術以其快速、特異等特點而備受關注。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尹惠瓊在導師章金剛的指導下,在該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支持和配合下,積極開展了藍舌病病毒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通用檢測試劑盒、螢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通用檢測試劑盒的研製工作,經過潛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兩個試劑盒已完成了特異性、靈敏度、重複性、符合率、穩定性、消長規律分析等一系列臨床前的研究及中試組裝。

目前,兩個試劑盒的核心技術均已分別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章金剛表示,如果這兩個試劑盒順利通過臨床試驗,可實現對藍舌病病毒各血清型快速、特異、敏感的通用檢測,不僅在藍舌病病毒檢測技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更為重要的是,使藍舌病高通量篩查成為可能,從而為藍舌病的及早監測和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同時也為反芻動物源生物製品、生物敷料藍舌病病毒安全檢測提供有力的技術手段和支撐條件。

診斷防治

藍舌病藍舌病
依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1、樣品採集:用於病毒分離鑑定宜采全血(每毫升加2IU肝素抗凝)、動物病毒血症期的肝、脾、腎、淋巴結、精液(置冷藏容器保存,24小時內送到實驗檢查處理)及捕獲庫蠓。

2、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被檢血清孔與抗原孔之間出現緻密的沉澱線,並與標準的陽性血清的沉澱線末端互相連線,則為陽性。

3、免疫螢光試驗:
(1)直接法;
(2)間接法。藍舌病毒在螢光鏡下可見細胞胞漿著染,出現星狀綠色顆粒。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用50%抑制為判定值。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對病羊應加強營養,精心護理。對症治療。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錳酸鉀液沖洗;再用1%~3%硫酸銅、1%~2%明礬或碘甘油,塗糜爛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療。蹄部患病時可先用3%來蘇兒洗滌,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比1)、碘甘油或土黴素軟膏塗拭,以繃帶包紮。

發生本病的地區,應撲殺病畜清除疫源,消滅昆蟲媒介,必要時進行預防免疫。用於預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等。藍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間無互動免疫性的特點,使免疫接種產生一定困難。首先在免疫接種前應確定當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選用相應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滿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個地區不只有一個血清型時,還應選用二價或多價疫苗。否則,只能用幾種不同血清型的單價疫苗相繼進行多次免疫接種

無本病發生的地區、禁止從疫區引進易感動物。加強海關檢疫和運輸檢疫,嚴禁從有該病的國家或地區引進牛羊或凍精。在鄰近疫區地帶,避免在媒介昆蟲活躍的時間內放牧,加強防蟲、殺蟲措施,防止媒介昆蟲對易感動物的侵襲,並避免畜群在低濕地區放牧和留宿。一旦有本病傳人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採取緊急、強制性的控制和撲滅措施,撲殺所有感染動物。疫區及受威脅區的動物進行緊急預防接種。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海洋科學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對於深海的生物人類今天還所知甚少。從海嘯到赤潮,從海洋到陸地,天災無情人間有情,認知各種自然現象的本質才是人類能夠從容面對一切困難的前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