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

風浪

風浪是指在風直接作用下產生的水面波動。探索風浪的生成和成長的機制是海浪研究中最基本的問題。決定於風速,風作用區域(風區)的長短或風作用時間(風時)的久暫。

基本信息

風浪

正文

在風直接作用下產生的水面波動。探索風浪的生成和成長的機制是海浪研究中最基本的問題。
基本特徵 風浪中同時出現許多高低長短不等的波,波面較陡,波峰附近通常有浪花或大片泡沫,此起彼伏,瞬息萬變,初看時似無規律可循,但如果將波高、波長和周期等量視為隨機量,就能用統計學的觀點,研究風浪的運動規律,並根據風來計算一些特徵量,如部分大波或各種波的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等。這些代表風浪強度的特徵量,決定於風速,風作用區域(風區)的長短或風作用時間(風時)的久暫。
在一定風速下,風浪隨風區的擴展和風時的延長而成長。在離風區上側邊界很遠的地方,風浪只隨時間成長,處於過渡狀態;在風區上側邊界附近,風浪只隨至此邊界的距離的增大而成長,處於定常狀態。如果風速一定,則風浪成長至一定的大小時,內部消耗的能量和從風攝取的能量達到平衡。此時,即使風區和風時不受限制,風浪便不再成長,而處於充分成長的狀態。
生成和成長的機制 風在水面吹起波浪,波浪出現後又改變波面附近氣流的流場,因此風浪是風和水面相互作用的產物。這是一個極度複雜的過程,要嚴格加以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難的。早在19世紀中期和後期,物理學家開爾文和H.von亥姆霍茲,利用平行氣流和氣-水界面的不穩定性解釋風浪發生的原因。20世紀初,物理學家H.傑弗里斯指出,在風作用下波峰兩側的壓力不對稱,並依此計算了風浪的成長。直到40年代初,海洋學家H.U.斯韋爾德魯普和W.H.蒙克將經典液體波動理論和觀測資料結合起來,通過能量平衡計算出風浪的成長。1957年,O.M.菲利普斯和J.W.邁爾斯分別提出各自的模型,以較嚴格的力學方法處理風浪的生成和成長的問題。
菲利普斯假定,當風吹行於水面時,氣流中的渦以平均風速移動,這時水面因所受壓力不均勻而產生起伏,形成了波動。氣流中的壓力和產生的波動,均由頻率(或波長)不同的波動成分所構成,當壓力和波動中同一頻率的成分之間發生共振時,該頻率的波動能量就隨時間線性地增大,風浪即通過此過程生成和成長。他認為生成的波對氣流中的渦和壓力的結構不產生影響,氣流和波動是非耦合的。對於初生的小波,這個假定尚可接受,故上述的共振機制,理論上適用於風浪的生成和成長的初始階段。但測量出的共振理論所需的風中的壓力起伏,難以產生實際的風浪。有的實驗還表明,初生風浪的能量隨時間按指數律成長,且有可能採用其他機製取代菲利普斯的共振機制。
在利用兩種流體的界面不穩定性來探討風浪的生成和成長機制的種種嘗試中,最重要的為邁爾斯的切流不穩定性理論。他根據風的湍流性質,假定水面上的平均風速隨高度依對數律分布,然後引入水面的小振幅波動(見海浪),它使原來的平行氣流受到干擾,而產生和波動相聯繫的運動及相應的應力。因此,在理論上可證明風在臨界層(位於平均風速等於波速的高度)損失的能量和動量,是通過這種應力向下傳遞,最後由壓力傳輸給波浪的。風傳給波浪的能量,隨時間按指數律成長。這種理論適用於解釋較大的風浪的成長。20多年來,菲利普斯的共振機制和邁爾斯的切流不穩定機制,被用來描述風浪生成和成長的兩個階段,邁爾斯還將它們納入一個聯合的模型中。
風浪計算方法 在50年代各國提出的許多風浪要素計算方法中,除早期的特徵波方法和譜方法仍被採用外,主要的趨勢是發展數值方法。數值模型雖然很多,但其共同的困難是,方程中包含的能量攝取和消耗的源函式難以準確計算。因此,一部分學者轉而使譜參量化,並就譜中參量建立方程以求其數值解。但是,這些理論方法都存在困難。由於觀測技術的改進,已累積了豐富的資料,使經驗的風浪計算公式和譜方法仍然受到重視。
理論發展趨勢 多數觀測表明,邁爾斯的不穩定性機制提供的能量,遠小於風浪成長的實際需要。為了改進這個理論,曾進行大量的觀測工作和理論工作,主要內容為:①引入波動和氣流湍流間的相互作用。這是在邁爾斯模型中所未考慮的。②在使用的方程中保留非線性項,用數值方法求解。
70年代的風浪理論研究還包括:氣流流線自波面分離所致的遮欄作用,波面破碎的影響,波和波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氣流對波面的切向作用力在能量傳遞中的作用,切流不穩定性機制於風浪生成階段的套用等。進入80年代後,出現了斯托克斯波取代小振幅波作為研究風浪的基礎的理論,它雖然使用了嚴密的力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測量手段,然而對複雜的風浪的生成和成長問題,仍然處於探索階段。

配圖

相關連線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