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文名:shark, white pointer, white death, white shark
噬人鯊又稱之為大白鯊、食人鮫、食人鯊。
噬人鯊身體碩重,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它的危險性在於其體大且具攻擊性。
噬人鯊其標本重3.300公斤,身長約6.4公尺。一般體灰色、淡藍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體色界限分明,體型大者色較淡。
噬人鯊是卵胎生的魚類,卵在雌鯊的子宮中成熟,幼鯊孵出後繼續待在子宮並繼續生長直到出生。剛出生的幼鯊約1.5米長。一次可以產5到10尾幼仔。
在所有的鯊魚之中,噬人鯊是惟一的可以把頭部直立於水面之上的鯊魚,這賦予它們在水面之上尋找潛在獵物的優勢。不過,噬人鯊通常是在水下發起攻擊的。
噬人鯊主要食物,如海豹、鮪魚等都是游泳快速及敏捷的獵物,因此噬人鯊能成功捕獲的機會很低。為了有效捕捉獵物,噬人鯊一般採取突擊。它們首先會在水底埋伏,由於噬人鯊的背部呈深色,海豹於水面難以察覺大白鯊存在。當噬人鯊確認獵物,便從下至上向獵物攻擊。一般攻擊情況下,第一擊會令獵物重傷,這時噬人鯊會停止任何攻擊,直至獵物失血過多死亡後,再以溫和的方式享用獵物。當獵物是以高速前進時,噬人鯊甚至會躍出水面攻擊獵物。
噬人鯊也會吃腐爛的鯨魚屍體,當一些大型鯨魚死亡擱淺,腐肉氣味通常會吸引一大群大白鯊覓食。雖然一般認為噬人鯊是單獨獵食,但它們也有階級之分,在享用鯨魚屍體時,較年長的噬人鯊會率先享用。
雖然他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但除此之外他們也吞食許多其他東西,如海獺、海面上漂浮的死魚等。在解剖許多噬人鯊的胃部時,人們發現裡面有瓶子、罐頭殼、草帽、捕龍蝦的籠子甚至還有布穀鳥。這充分說明,噬人鯊並不是挑食的動物,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雜食家。
它們分布於世界上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
噬人鯊的數量正在減少,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它都受到保護。儘管如此,它們仍然是定期捕獵的犧牲品,並且黑市上已經興起了與這些健壯動物的牙齒和上下顎有關的交易。
種群分布
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世界各大洋沿岸海域均有其蹤跡。我國分布於南海、東海和台灣東北海域
生物特徵
噬人鯊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壯。頭一般長。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尾柄具側突。吻較短而尖突。眼中大,圓形,無瞬膜。鼻孔狹小,前鼻瓣細小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寬,弧形,下頜極短,口閉時露齒;頜齒大型,邊緣具鋸齒,前面齒窄長而如鑽子狀,側面齒側扁如刀狀,往後則漸低小,齒無小齒尖。噴水孔微小,有時消失。背鰭2個,第一背鰭稍大,起點與胸鰭後端相對或稍中,後緣凹入,上角略尖圓,下角微尖突;第二背鰭很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微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微尖突;胸鰭寬大型,鐮刀狀,後緣微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尾鰭寬短,尾椎軸稍上揚,上尾叉較長大,由上葉、尾椎軸及下葉中後部組成;下尾叉較短小,由尾鰭下葉前部的突出部分組成。體背側青灰色,或暗褐色,或近黑色;腹側淡色至白色。胸鰭腋上具一黑色斑塊;腹鰭白色,前部具一青灰色斑塊;背鰭、胸鰭和尾鰭後部暗色。
生物習性
噬人鯊是冷溫和暖溫區近海上層大型鯊魚,活動在表層下至大陸坡水深1280 m處。性兇猛,善游泳,速度快,平均巡遊速度達每小時3.2 km,可突發快速衝刺,有時會躍出水面。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大陸棚及島棚水域,但也常遊動於遠離陸地及島嶼之大洋中。獨游或成對巡遊,或可發現有10尾或更多一起進行覓食遷移,但不聚集成一大群。卵胎生,掠食各種魚類、鯊魚、魟、頭足類、蟹類、海鳥、海龜、海豹、海豚、鯨魚、動物腐屍等,有襲擊船隻及攻擊人類的紀錄,為現存最兇殘鯊類之一。體長可逾800 cm,通常雄鯊長240 cm性成熟。
生物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沿岸海域,遍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中,在我國分布於南海、東海和台灣南部、東部和東北部海域。
保護等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發布時間為2009年;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Ⅱ;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經濟價值
主要以圍網、定置網、底拖網、流刺網、鏢旗魚法及游釣等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魚肝油;剩餘物製成魚粉;上下頜及牙齒做裝飾品。但因為以上所謂利用價值,造成濫捕濫殺,所以鯊魚製品的消費是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極大破壞。
科學研究
1989年1月28日,在洛杉磯北部加利福尼亞溫特海岸的洋面上,人們發現了一具無名女屍。這具女屍身上傷痕累累,特別是她腿部肌肉上的一個創面寬達13英寸(約33厘米)。人們很快便證實了她的身份:塔曼娜·麥坎尼斯特,24歲,她和她的男朋友羅伊傑佛里·斯托達德均為洛杉礬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4天前,他們乘橡皮艇從一個名叫“馬萊”的港口出海,隨後便失蹤了。人們找到了這兩艘橡皮艇,可是斯托達德仍下落不明。
根據受害者身上傷口的大小和遇難地點,生物學家認為塔曼娜是遇上了噬人鯊。
偶然發生的事件,極大地觸發了人們對噬人鯊根深蒂固的恐懼心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噬人鯊是海洋里的一種極為兇殘的龐然大物。這種巨大的食肉動物在大洋深處徘徊,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威脅。然而,動物學家卻認為,這種恐懼心理實際上是多餘的。儘管噬人鯊聲名狼藉,但它襲擊人的事件只是偶然發生,並且極少造成被害者的死亡。加利福尼亞海洋資源實驗室主任鮑勃·利說:“在世界上遭蜜蜂叮咬而喪生的人,多於遭噬人鯊襲擊而致死的人。”自1962年以來,在美國西海岸只有68例關於鯊魚進攻人的報導,而其中90%的人員造成傷害,死亡的只有7例。
人類對噬人鯊的恐懼根源於對噬人鯊的種種傳說。這些傳說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人們對噬人鯊缺乏了解。作為一種動物,噬人鯊已廣為人知,但真正能科學地認識它的人卻很少。
噬人鯊廣泛分布在世界大部分海洋里,它的主要棲息地是北美、南非及澳大利亞南部海域。在美國,它經常出沒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勒斯角與麻薩諸塞州的科德角之間的大西洋沿岸及沿著俄勒岡州到聖地亞哥州的太平洋沿岸。由於噬人鯊喜歡單獨活動,使得人們很難準確地估計它的種群數量。儘管它的分布範圍很廣,但科學家認為,噬人鯊的數量是很少的。
人們很難在水族館或鯊魚的自然棲息地研究噬人鯊的個體大小、游速及力量。然而通過解剖捕捉到的標本及把記錄到的許多噬人鯊進攻行為組合起來,研究人員拼出了一幅關於這種海洋中最兇猛、最龐大的食肉動物的生動畫面。與非洲的獅子一樣,它雄踞在食肉動物這座金字塔的頂點。沒有什麼海洋動物能以它為食並敵得過它。已被確認為最大的噬人鯊是1984年於澳大利亞西海岸捕捉到的,它的體長19.5英尺(約5.9米)。有關專家認為,噬人鯊最大體長可達25英尺(約7.6米),壽命可達20年或更長。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噬人鯊稱霸于海洋呢?“噬人鯊是一種綜合的武器系統”。戴維·鮑德里奇艦長,美國海軍化學專家、鯊魚專家曾經這樣說過。他在1940年至1974年間乘艦艇環遊世界時,收集到2000多條已死亡或未死亡的噬人鯊,對其中的1165例進行了觀察分析。結果表明,噬人鯊那剃刀狀的牙齒不僅用來咬噬獵物,還像刀子那樣刮獵物身上的組織器官。此外,噬人鯊的體表覆蓋著數排由皮膚上齒狀突起構成的銳利鱗片,每個鱗片都像一個鋒利的牙齒,使它的皮膚好似粗糙的砂紙。鮑德里奇說:“用噬人鯊的皮膚來摩擦人的肌肉無異於用一把挫刀挫蛋糕的一個角。”
難解的謎是噬人鯊的生殖過程。當母鯊發育到性成熟時,大約已達4.8米長,捕捉起來難度很大,即便是使用鯊魚槍也難以擒拿。因此,人們無法仔細檢查一條懷孕的母鯊。
一位日本生物學家拍攝了10條噬人鯊胚胎髮育的圖片,根據這些圖片及以往記載的資料,科學家推論,噬人鯊初生時體長約1米,外貌就像成年的大白鯊,並頗具進攻性。
關於大白鯊的食物同樣是個複雜的問題。通過分析噬人鯊胃內食物成分,生物學家認為,幼年和青年時期的噬人鯊是機敏的獵手,主要追捕各種類型的魚。當噬人鯊至成年時,它們便把捕食目標轉向較大型的哺乳動物。
科學家觀察到,噬人鯊具有雙重性格。海洋生物學家彼得·克利姆利曾經在靠近聖弗蘭西斯科灣的佛侖朗島周圍研究鯊魚進攻海豹、海獅的行為。他觀察到,當噬人鯊處於非飢餓狀態時,它公開悠閒地在其獵物的中間遊蕩,而當它處於飢餓狀態時,噬人鯊則潛到水底,隱藏在岩石群中,待時機成熟,突然竄出來,從底部襲擊獵物。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達爾文安利曾有幸4次觀察到噬人鯊進攻海象的場面。他發現噬人鯊每次都是採用類似的技巧獲取獵物的。起初,噬人鯊從海象身體後部和底部進攻,在不能一口將獵物咬死時,噬人鯊就暫時避退。待獵物陷入昏迷狀態或流血致死,它再返回原地,將獵物吞噬。安利曾觀察到一條噬人鯊一口就吞下一頭海豹三分之二的軀體。他說,噬人鯊喜歡大口大口地吞噬獵物。
在噬人鯊的口、鼻周圍,分布著一系列毛孔,其作用是作為電感受器來感知周圍微弱的電場變化,由此發現隱藏著的獵物或獵物的活動跡象。同樣,噬人鯊也利用電感受器來確定自己在地球電磁場中的位置,並通過這個所謂的第六感官來導航。
雖然噬人鯊十分兇殘,但它很少襲擊人。據統計,每年數以億萬計在海水裡游泳的人中,只有五百萬分之一遭到噬人鯊的襲擊,而其中的80%只是受傷而已。科學家認為,噬人鯊襲擊人是屬於判斷性的錯誤,它們誤將落水者當作海豹,特別是那些身著黑色潛水服或游泳衣的人可以說是自找麻煩。
鮑得里奇認為,噬人鯊的咬噬,可能是對闖入它們領域者的警告;至少那些兇猛的大白鯊進攻人的行為,可能是其體內某種平衡機制被打亂所致。
檀香山的斯頓哈特水族館展出了一條噬人鯊。這條噬人鯊喪失了辨別方向的能力,不斷地用身體撞擊水池壁。該館負責人發現,原因在於水池內有一種弱電場,干擾了噬人鯊感受系統的正常工作。在3天的時間裡就有4萬多人前來觀看這條噬人鯊。環境因素使得噬人鯊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水族館的人們表示將儘快把這條噬人鯊送回海洋,以免它可憐地死去。
隨著有關專家對噬人鯊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噬人鯊的看法也將明顯地改變。雖然噬人鯊秘密猶存,但科學家對它的滅絕己提出了警告。
品種介紹
凶暴
眾多的海洋魚類中,提起兇狠殘暴的噬人鯊,人們無不談之色變。著名的災難影片《大白鯊》 ,講的就是與噬人鯊相似的白鯊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和災難的故事。這個屬常易與現代白鯊混淆,這是由於它們的生活方式與獵物看起來近似,但這僅是表面的,兩者的關係相差甚遠。與噬人鯊長有相似小鋸齒的牙在一些大食肉動物中都有。生性貪婪的噬人鯊有許多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因此,歷經1億年的磨練,噬人鯊始終沒有被大自然淘汰。噬人鯊身體修長,骨骼為堅韌的軟骨,它的尾鰭寬大而有力,不僅是極有用的運動器官,還可以用來攻擊敵人。它的嗅覺非常靈敏,一點點血腥味就能很快地將它們吸引過來。噬人鯊的牙齒像一把把利刃,齒上又生出鋸齒,仿佛一把把鋒利地鋸子。這些牙齒成排地長在嘴裡,一旦落進這樣的牙齒叢林中,立刻會被磨成肉醬。有人曾經用新鮮的牛肉裹住測試棒讓噬人鯊撕咬。根據測試的數據推算,噬人鯊上下頜的咬合力竟然有兩噸。噬人鯊的牙齒能夠不斷地"新陳代謝"。噬人鯊的牙齒分為前後兩排,前面的舊牙齒因為磨損或者咬噬堅硬的食物折斷了。壞牙就會自動脫落。後排的牙齒就會象前生長。頂替壞牙的位置。這也許是噬人鯊為了捕捉相對稀少的食物而不得不進化出來的生理特性吧。噬人鯊屬於軟骨魚類。但是,它的生殖方式不是卵生,而是卵胎生的。這也許是噬人鯊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而演變來的吧。但是,實際上沒有人見過噬人鯊生產的樣子。因為噬人鯊的數量較少,行蹤詭秘。人們只是在捕獲的噬人鯊的腹中發現活的小鯊。
海中霸王
在浩瀚的海洋里,被稱為“海中霸王”的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鯊魚的種類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種,在中國海就有70多種。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有利而無害,鯊魚的確有吃人的惡名,但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吃人,只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古代
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鯊魚食肉成性,兇猛異常,連“海中之王”鯨魚見了它也得退避三舍。它那食餌時的貪婪兇殘本性,給人們留下了可怕的形象。因此,一提起鯊魚,人們往往會有談虎色變之感。鯊魚捕捉食物更比老虎高出一籌,它可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嗅覺,探測食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而老虎只是用眼睛和鼻子尋找食物。
構造
鯊魚的鼻孔位於頭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溝,連線在鼻口隅之間,嗅囊的褶皺增加了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積。有人測定,1米長的鯊魚的嗅膜總面積可達4842平方厘米,因此鯊魚的嗅覺非常靈敏在幾公里之外它就能聞到血腥味,海中的動物一旦受傷,往往會受到鯊魚的襲擊而喪生。
飲食
鯊魚一般只吃活食,有時也吃腐肉,食物以魚類為主。有人在鼬鯊胃中發現了海豚、水禽、海龜、蟹和各種魚類等;在噬人鯊胃中曾取出一頭非常大的海獅;雙髻鯊的食物是魚和蟹;護士鯊、星鯊的餌料以小魚、貝類、甲殼類為主。
狩獵
鯊魚在尋找食物時,通常一條或幾條在水中游弋,一旦發現目標就會快速出擊吞食之。特別是在輪船或飛機失事有大量食餌落水時,它們群集而至,處於興奮狂亂狀態的鯊魚幾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為爭食而相互殘殺。
鯊魚屬於軟骨魚類,身上沒有魚鰾,調節沉浮主要靠它很大的肝臟。例如,在南半球發現的一條3.5米長的大白鯊,其肝臟重量達30公斤。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鯊魚的肝臟依靠比一般甘油三酸脂輕得多的二醯基甘油醚的增減來調節浮力。
身體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鯊魚極少患癌症,但也會患癌症,所以說鯊魚能治療癌症是不正確的。
根據化石考察和科學家推算得知,鯊魚在地球上生活了約1.8億年,它早在3億多年前就已經存在,至今外形都沒有多大改變,說明它的生存能力極強。但它性格極為兇猛,難怪人們對它存有較大的偏見,認為它是那么的原始和愚苯,其實,鯊魚不但具有高度發達的腦子,能藉助電磁場導航,能將信息儲存在大腦的中心部位,而且可直接把信息傳送到運動神經系統;並且憑藉敏感的嗅覺維持全部生命活動。因此,嗅覺對鯊魚更顯得十分重要而神奇莫測。
敏銳的嗅覺
鯊魚在海水中對氣味特別敏感,尤其對血腥味,傷病的魚類不規則的游弋所發出的低頻率振動或者少量出血,都可以把它從遠處招來,甚至能超過陸地狗的嗅覺。它可以嗅出水中1ppm(百萬分之一)濃度的血肉腥昧來。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在1萬噸的海水中即使僅溶解1克胺基酸,鯊魚也能覺察出氣味而聚集在一起。如雌鯊魚臨分娩過後,即使在大海里漫遊千里之後,又能沿著氣味逆游回到它的出生地生活。1米長的鯊魚,其鼻腔中密布嗅覺神經末梢的面積可達4842平方厘米,如5—7米長的噬人鯊,其靈敏的嗅覺可嗅數公里外的受傷人和海洋動物的血腥味。
更有趣的是鯊魚還能根據各種氣味來判別自己的孩子,區別敵人和朋友,使自己經常保持與群體的聯繫,並能雌雄鯊魚相約去產卵和排精。由於鯊魚的嗅覺極為靈敏,非常容易地嗅出它們害怕或厭惡的氣味。在海水中含量為800億分之一的一種人體分泌物——左鏇羥基丙氨酸的氣味,鯊魚也可嗅出來。據說曾經有一位釣鯊能手,在後來釣鯊當中,鯊魚總是不上他的鉤,而在同一漁場的其他漁民反而釣的鯊魚多。鯊魚為什麼害怕這位釣鯊能手呢?經魚類學家研究發現,那位釣鯊能手曾得過皮膚病,因此留在釣竿上的指紋中含有這種左鏇羥基丙氨酸較為豐富。鯊魚聞到了此種氣味,對他自然而然地要退避,不上鉤的道理就在此因。
獨特的牙齒
人們知道,鯊魚在海洋生物中有它許多獨特的生態。除了上述它的靈敏嗅覺和很少生病死亡外,而鯊魚的牙齒結構又是它的另一個獨特生態之一。凡是熟悉鯊魚的人都知道,它的牙齒像一把鋒利的尖刀,能輕而易舉地咬斷像手指般粗的電纜。如魔鬼鯊,有著長而尖的鼻吻以及銳利的牙齒。不同種類的鯊魚,它的牙齒大小、形狀和功能幾乎都不相同。因此,魚類學家只要從鯊魚牙齒的形狀和大小,就能判別出它是屬於哪個目、屬、科。令人驚訝的是鯊魚的牙齒不是像海洋里其它動物那樣恆固的一排,而是具有5—6排,除最外排的牙齒才是真正起到牙齒的功能外,其餘幾排都是“仰臥”著為備用,就好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彼此復蓋著,一旦在最外一層的牙齒髮生一個脫落時,而在裡面一排的牙齒馬上就會向前面移動,用來補足取代脫落牙齒的空穴位置。同時,鯊魚在生長過程中較大的牙齒還要不斷取代小牙齒。因此,鯊魚在一生中常常要更換數以萬計的牙齒。據統計,一條鯊魚,在10年以內竟要換掉2萬餘只牙齒。它的牙齒不僅強勁而有力,而且鋒利無比。例如,有些鯊魚的牙齒長的利如剃刀,它就可以用來切割食物;有的牙齒生成鋸齒狀,可以用來撕扯食物;還有的牙齒呈扁平臼狀,它就可以用來壓碎食物外殼和骨頭等。好像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把鯊魚的牙齒用作刮鬍子的工具。但可怕的是它在相互搶食時,鯊魚常常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甚至連自己親生的孩子——鯊仔,也不放過,吃得一乾二淨;當一條鯊魚為其它鯊魚所誤傷而掙扎的時候,這頭傷鯊就該倒霉了,其它同宗族的兄弟也同樣會群起而攻之,直至完全吞食完畢為止;還有更加恐怖的是鯊魚由於是胎生的,一胎可產10餘條鯊仔,最高可達80餘條之多,這些鯊仔在娘胎里竟也互相殘殺,人們曾在大西洋海岸發現在一種虎鯊的肚子裡,作了解剖得出這一結論:娘胎卻成了戰場,這在任何動物中都是未曾見過的先例。
鯊魚之所以如此更換牙齒,既與它殘暴兇猛、廝殺成性有關,又與它的牙齒形不同分不開。因為鯊魚的咬食力可以說是在海洋所有動物中最強有力的。曾有人用金屬咬力器藏在魚餌中,用來測定一條體長8英尺鯊魚的咬食力大小,經測定結果得知其咬食壓力每平方英寸高達18噸。所以有些商輪在航海的日記上曾記載過輪船推進器被鯊魚咬彎、船體被鯊魚咬個破洞的事故,這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鯊魚牙齒的形狀很奇特。例如噬人鯊的牙齒邊緣具有細鋸齒,呈三角形;大青鯊的牙齒則大而尖利;而鯨鯊雖軀體龐大,但它的牙齒卻是短細如針;錐齒鯊的牙齒是呈錐狀且長而尖;長尾鯊的牙齒則是扁平的呈角狀;姥鯊的牙齒既細小而又多似米粒;虎鯊的牙齒寬大呈臼狀等等。鯊魚的牙齒形狀之所以繁多,這就象上述所說的與其生態食性是極為密切相關的。 不過此測試還有很多因素沒考慮到。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
海洋科學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對於深海的生物人類今天還所知甚少。從海嘯到赤潮,從海洋到陸地,天災無情人間有情,認知各種自然現象的本質才是人類能夠從容面對一切困難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