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

集群

集群通信系統是一種計算機系統, 它通過一組鬆散集成的計算機軟體和/或硬體連線起來高度緊密地協作完成計算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一台計算機。集群系統中的單個計算機通常稱為節點,通常通過區域網路連線,但也有其它的可能連線方式。集群計算機通常用來改進單個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和/或可靠性。一般情況下集群計算機比單個計算機,比如工作站或超級計算機性能價格比要高得多。

概述

集群集群

集群通信的最大特點是話音通信採用PTT(Push To Talk),以一按即通的方式接續,被叫無需摘機即可接聽,且接續速度較快,並能支持群組呼叫等功能,它的運作方式以單工、半雙工為主,主要採用信道動態分配方式,並且用戶具有不同的優先等級和特殊功能,通信時可以一呼百應。

發展歷程

集群集群

中國在1989年開始引進模擬集群系統,1990年投入使用。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

集群通信系統也開始向第二代的數位技術發展,最主要的特點是採用了TDMA(時分多址)和CDMA(碼分多址)通信方式。但是,中國的集群通信套用主要還停留在模擬技術水平,數字集群的套用較少。同時,由於各集群使用企業為了滿足其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採用了獨立建設集群通信網路的方案,所以眾多企業的集群網路在網間互聯互通性、頻率資源使用、整體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此外,國外通信巨頭通過控制核心技術並設定專利等智慧財產權保護壁壘,使得內部接口基本不公開,技術開放性很差,系統和終端設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也制約了中國數字集群的產業化進程和規模套用。針對中國數字集群產業發展的“尷尬”情況,信息產業部牽頭制定了中國集群技術的發展規劃,並在新的《電信管理條例》中第一次將數字集群納入基本電信業務範疇,同時組織國內六大電信運營商在國內開展800兆數字集群商用實驗。從運營商的實驗情況來看,有中國衛通在濟南、南京及天津開展了中興基於CDMA技術體制的GoTa共網商用實驗,中國鐵通在瀋陽、長春、重慶開展了中興基於CDMA技術體制的GoTa和華為基於GSM技術體制的GT800兩種技術體制的數字集群共網商用實驗。從近幾年的商用實驗情況來看並不理想,在運營成本、市場需求、運營模式、有關標準的成熟性和適用性、與公眾移動通信業務的關係上還沒有探索出讓國家滿意的商用運營模式。

阻礙因素

集群集群

從數字集群商用實驗的實踐情況來分析,造成我國數字集群共網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在發展數字集群技術上,考慮到國家的通信安全和幾千億元購買國外通信設

備的投資成本,國家強調我們需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發揮民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民族的數字集群技術標準,控制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數字集群技術壟斷。中興推出的基於CDMA技術體制的GoTa雖然在國內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成功服務於天津港、濰坊城市應急聯動、亞歐財長會議、南京十運會、青島奧帆賽等國內重大項目和體育賽事,取得了100多項發明專利,並且已經走出國門,但也應看到同歐美傳統數字集群技術體制TETRA、iDEN相比,我國數字集群技術體制從組網規模、呼叫延時、技術演進、終端質量和產業鏈上還存在一定差距。

地方監管

儘管2001年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下發信部無518號《關於800MHz集群頻率使用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規定所有模擬集群通信系統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必須停止運行的通知,但時至今日在已經具備共網條件的實驗城市,一些傳統模擬專網仍在運轉,當地無線電管理部門因為自身利益的原因,並沒有切實按照518號文的《通知》要求履行職責。

傳統用戶

一些靠國家財政撥款的強力部門和靠資源壟斷經濟實力較強的行業在國家數字集群運營政策還不太明朗的情況下存在自己建網的幻想,花錢不心疼,僅考慮部門和行業的利益,不算大帳,盲目自建專網,造成重複投資和資源的浪費,這也是中國數字集群共網建設很難推進的因素之一。

市場需求

中國企業經濟形態還處於成本優先的初級階段。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GDP連續3年成兩位數增長,很多民族企業快速發展起來,但同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企業的經濟形態還處於起步階段,整體經濟水平不高。在很多歐美企業已由成本優先過渡到效率優先階段的時候,中國大部分企業還處於成本優先階段,在面對成本和效率時,成本因素考慮的比較多。在美國,像建築、物流等工作流動性比較多的行業對數字集群的套用相當普遍,而在中國卻很難推廣。

運營商顧慮

傳統模擬專網用戶一般都選擇自己建網,像公安部門考慮通信安全、保密的因素需要建公安專網。一些沒有經濟實力建網的用戶,成本因素考慮較多,很難說服用戶入網,即使入網ARPU值也較低,資源貢獻率十分有限。隨著蜂窩技術的發展,公網運營商通過分組數據技術已能在2.5G網路上提供POC(PTToverCellular,簡稱POC)業務,雖說受接通時間過長、占用資源過大、影響公眾用戶通信的限制,但能滿足對接通時間要求不高的小規模低端用戶,這對共網集群運營商還是有不小的衝擊力。面對不太理想的市場環境,運營企業顧慮重重。

人才匱乏

集群技術在我國發展已有10餘年,但都是以專網的形式存在,主要是本單位內部使用,缺乏共網提供服務的運營經驗。數字集群共網發展需要一種規模效應,國內主導電信運營商對數字集群興趣不大,而非主導運營商又大量缺乏運營人才,更確切地說是缺乏數字集群運營專才,因此從某種程度上運營人才匱乏也是限制數字集群共網發展的因素。

運營模式

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社會經濟形態越來越追求高效,社會對於高效處理緊急突發事件、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加之頻率資源的日趨緊張,如何提高頻率利用率,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加強政府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抗風險能力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數字集群共網必將成為未來數字集群通信的發展方向,並且中國數字集群共網的運營必須是在體現社會效益的基礎上體現經濟效益,畢竟在面對非典、地震、恐怖活動等突發事件時,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這種情況下是無法用經濟來衡量集群共網的作用和價值的。

運營案例

在數字集群共網運營方面,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已有比較成功的案例,美國Nextel是發展共網數字集群比較成功的運營商,但其誕生之時正值美國模擬移動通信標準混亂的時代,Nextel憑藉類似於GSM的iDEN網路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我國卻沒有那么好的市場環境和機遇;歐洲芬蘭政府選擇芬蘭電信SONERA作為運營商合作組建專門的運營公司經營VIRVE網,該公司由內務部出資60%,SONERA公司出資40%,運營公司只負責物理網路的運營,而用戶的管理及通信的管理均由用戶部門在各自的虛擬專網中進行;比利時政府於1998年專門成立了ASTRID公司,作為全國性數字集群政府共用網的運營商,在ASTRID公司中,聯邦政府占有61%的股份,地方政府占有39%的股份,聯邦政府每年向ASTRID公司撥款作為運營維護費用。

當前運營模式

當前業內很多專家普遍認同的數字集群運營模式是“共網專用(服務於國家公共安全),專網共用(服務於企業生產調度)”的共網與專網並行的運營模式,本文認為在共網專用服務於公共安全通信方面不利於國家吸納外部資金,為此將可能背上很大的投資包袱,同時造成通信資源不能有效利用的局面;在專網共用服務於企業生產指揮調度方面很可能又回到模擬集群發展時代,各自為政、自籌建網,因為中國當前的經濟形態還不足以支撐運營一張數字集群共網,像機場、港口等經濟實力較強的行業可能選擇自己建網。

適合模式

中國在數字集群共網的運營模式上不妨借鑑參考芬蘭和比利時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建立一支由政府控制的“國家隊”來管理,必要時犧牲公眾用戶的通信需求,保證消防、警察、救援等重要部門的通信安全,形成自己的數字集群共網運營模式。我國未來數字集群的發展服務於公共安全指揮和生產調度,公共安全是重中之重,其次是生產調度,也就是說數字集群共網運營必須以體現社會效益為主,像歐洲芬蘭、比利時政府,在以公共安全為主導的共網運營模式上,必須以政府為主導,建立一隻以政府為主的國家公共安全運營隊伍。

為促進無線移動通信產業的健康發展,政府不妨引導公網運營企業在未來3G公眾移動通信網上開放基於SIP協定的POC(PTToverCellular簡稱為POC)業務,作為公眾移動通信的增值業務,在低端非專業集群用戶市場上同集群共網展開競爭,處理好共網集群與公眾移動通信網之間的競爭關係,促進無線移動通信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形成以數字集群共網為主服務於國家公共安全和高端企業生產調度,公網POC業務為輔服務於低端非專業用戶;專業集群以體現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為輔,公網POC以體現經濟效益為主社會效益為輔,兩者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發展策略

由於集群通信和公眾移動通信面對的目標客戶不同,數字集群的發展不同於傳統公眾移動通信的發展,採取“先建網,後市場”的發展模式,畢竟市場才是檢驗一項產品最為客觀的標準。考慮到我國區域和行業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為降低風險避免盲目投資,數字集群共網的發展策略必須打破傳統公眾移動通信的發展模式,應遵循“先市場,後建網”的市場發展策略,採取分階段、分行業、分區域的發展思路。

1.分階段就是當前數字集群共網的發展要以服務國家公共安全為己任,業務發展初期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建設服務於公安、消防、交警、急救、城管為主體的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建成復蓋全國主要省會城市、地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的三級城市應急聯動系統。

2.分行業就是針對經濟實力較強、有明確生產調度指揮需求的行業客戶,採取專網公用的方式,定製滿足特殊需求的虛擬專網解決方案吸引民航、鐵路、港口、水利、交通等行業用戶入網。

3.分區域就是依託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的經濟實力,發揮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的帶 動和輻射作用,由東向西、由沿海到內陸逐步推進,最終建成復蓋全國的數字集群共網。

從服務濰坊應急聯動、青島奧帆賽、山東監獄、濟南城市執法的發展情況來看,山東數字集群共網基本遵循了分階段、分行業、分區域的“先市場,後建網”發展模式,在服務城市公共安全和企業生產調度方面得到了具體體現,並取得了逐步成效。

關係

與PoC關係

3G網路3G網路

數字集群和3G網路PoC業務都可以實現PTT功能。數字集群是基於信令通道的解決方案,在通話過程中,語音數據和信令數據都匯集到事先建立好的通道上傳輸;3G網路的PoC業務採用V

oIP技術,核心網基於IMS架構,在移動終端和業務套用伺服器間運行高層信令協定,把話音數據捆綁到IP鏈路上。數字集群和PoC在技術實現、網路要求和市場定位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數字集群主要套用於移動專網,而PoC業務主要是公眾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無線增值業務。

技術特點

1.中國幾種數字集群技術

中國主要套用的幾種數字集群技術包括歐洲的TETRA,美國的iDEN,以及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GoTa和GT800。

(1)TETRA

TETRA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推薦的標準。TETRA系統是一個空中接口信令開放的系統,並大量借鑑了GSM的概念。它基於TDMA方式,在25kb/s頻寬內分4個信道,採用較先進的ACELP語音編碼方式和(π/4)QPSK數字調製技術。它支持連續復蓋和大區復蓋,並且支持脫網直通和端到端加密功能。TETRA系統在調度功能上是比較完善的,所以它非常適合做專網,尤其是軍隊、武警、公檢法等單位。

(2)iDEN

iDEN是由摩托羅拉公司推出的,它也採用TDMA制式,在25kHz的信道上分6個時隙(已經開發出25kHz頻寬上分成12個時隙)。它的VSELP語音編碼和16QAM調製技術都比較先進。iDEN系統的起源設計就是作共網用的,所以它是集指揮調度、雙工互連、分組數據和短訊息於一體的工作方式。

iDEN系統是以調度為主的,又是根據公網考慮設計的系統,所以它的基本調度系統功能包括:組呼通話、私密通話、通話提示、來電顯示。調度的先進功能包括:優先權、緊急呼叫、狀態信息、多組掃描、區域限制、孤立站運行、調度台等。iDEN系統也有虛擬網功能,通過虛擬專網(VPN),最終用戶可以管理其終端用戶的終端配置,包括開戶,增加新業務,更改調度私密號、組號、電話號碼,重新編組以及隨時取得詳細通話清單和使用統計等。

(3)GoTa

GoTa(全球開放式集群架構)是由中興公司自主研發,基於CDMA1X技術面向新技術演進的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目標是滿足共網集群需要,兼顧專網集群套用。

GoTa系統基於CDMA多址方式,它採用16QAM和QPSK的調製方式和QCELP語音編碼技術,頻分雙工,上下行各1.25MHz頻寬,間隔45MHz。GoTa的空中接口在cdma2000技術基礎上進行了最佳化和改造,核心網採用獨立的分組數據域,基於A8/A9和A10/A11標準接口,可以公開並標準化。

GoTa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解決了基於CDMA技術實現集群業務的關鍵技術。在處理通信連線時也採用了共享的方式,減少網路處理呼叫的時延。GoTa具有快速接入、高信道效率和頻譜使用率、較高的用戶私密性、易擴展和支持業務種類多等技術優點。

在GoTa系統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數字集群通信共網的特點,面向移動運營商開發設計,充分考慮了移動商務用戶的需求,可以用一部終端將集群調度業務、普通語音業務、分組數據業務、眾多增值業務(簡訊、定位)等多種通信服務集成於一個網路中。GoTa系統的靈活性高、性價比優異和功能全面等特徵,為運營商開闢出更多的贏利空間。

(4)GT800

GT800系統是由華為公司研發的基於GSM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GT800是基於GPRS和GSMR技術開發的系統,其第二階段將與TD-SCDMA技術結合。華為公司研發GT800系統是面向國內數字集群市場需求,參考現有數字集群系統的業務特性,尤其是在快速呼叫、群組業務、優先權控制、安全保密、故障弱化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可提供滿足國內專業移動通信需求的完整集群調度業務。同時,為滿足用戶對高速數據業務的需求,GT800通過GPRS技術,實現可變速率的數據傳輸功能。GT800的第二階段通過引入TD-SCDMA,進一步提供最高速率為2Mb/s的數據業務。

GT800可以提供廣泛的業務,包括基本通話、簡訊、集群調度、優先權搶占、快速接續以及基於位置的路由等,同時還提供基於GPRS的數據業務。GT800適合集群通信的共網運營,也適合民航、鐵道、水利、市政、交通、建築、搶險救災、礦區等專業部門自建專網。

2.3G網路的PoC業務 3G網路的PoC業務標準主要由OMA來制定,並基於3GPP和3GPP2的IMS網路架構。

(1)PoC業務概念和業務特徵

PoC是一種雙向、即時、多方通信方式,允許用戶與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通信。該業務類似移動對講業務——用戶按鍵與某個用戶通話或廣播到一個群組的參與者那裡,接收方收聽到這個發言聲音後,可以沒有任何動作,例如不應答這個呼叫,或者在聽到傳送方聲音之前,被通知並且必須接收該呼叫。在該初始語音完成後,其他參與者可以回響該語音訊息。PoC通信是半雙工的,每次最多只能有一個人發言,其他人接聽。

PoC的業務特性包括:

●PoC群組可以是預先定義的,也可以是臨時建立(Adhoc)方式的,或者類似聊天室的方式,用戶自行加入聊天組。

●用戶通過請求發言權實現發言,發言權的控制有一套嚴格控制機制。

●發言權由PoC業務實體授予,如果在一段時間(業務提供商設定)之後用戶沒有發言,發言權將會逾時而失效。

●PoC業務實體可以在其他被叫用戶接受會話邀請之前,先給發起用戶傳送指示,如果沒有用戶接收到媒體流,PoC參與者可以獲得提示。

●PoC可以與網際網路現有類似語音性質的業務進行互動,如線上遊戲,包括音頻功能的即時訊息等。

在PoC體系結構中,對用戶的發言權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發言權控制主要是在用戶平面來完成,基於RTP/RTCP,同時OMA又定義了RTCP的一種APP套用,稱為TBCP協定,從而實現了PoC媒體流的分發和發言權的控制。對於會話的信令控制主要是套用SIP/SDP,實現SIP註冊、路由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從而保證PoC會話的完成。

(2)IMS對PoC的支持

I MS對PoC的支持主要實現在PoC業務的註冊和安全、SIP信令路由、SIP信令壓縮、地址解析、對標識隱藏的管理以及計費等功能。

在IMS的註冊中,首先用戶建立PDP上下文,通過GPRS請求或者DNS解析過程發現IMS中的P-CSCF。P-CSCF把註冊請求轉發給I-CSCF,通過I-CSCF問詢HSS而找到S-CSCF。在S-CSCF中實現註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PoC用戶和S-CSCF通過AKA算法實現雙方的認證和鑒權。

當用戶註冊和鑒權成功後,PoC用戶可以發起組呼請求。在會話邀請的SIP訊息頭Contact的Tag中添加“+g.poc.talkburst”或者“+g.poc.groupad”,從而標明這是一個PoC群組會話。P-CSCF把呼叫邀請轉發給I-CSCF,問詢歸屬的S-CSCF的地址,從而把邀請轉發給S-CSCF。S-CSCF通過從HSS下載的iFC(初始過慮規則),根據業務觸發點,把會話邀請轉交給回響的PoCserver。PoCserver進行會話控制,並通過IMS把會話邀請轉發給組內其他用戶,在經過媒體授權和協商後,組呼可以建立。

PoC業務的計費基於IMS的計費框架,可以根據事件計費、組會話計費、發言計費等。

另外PoC業務還套用了IMS中的SIP信令壓縮功能,信令壓縮是為了節約鏈路資源,減少延時,在PoCClient和P-CSCF上實現SIP信令的壓縮和解壓縮。同時IMS還支持對其他用戶或部分用戶實現用戶標識隱藏。另外,在IMS中考慮到PoC會話媒體承載回響時間和媒體QoS平衡,使用了SIP信令的QoS等級。

業務關係

1.技術差異

數字集群要求前後向資源共享,即在一個小區復蓋範圍內所有同組集群用戶共同占用一個無線和有線信道。一個信道承載的用戶數對於集群手機數量是沒有限制的,這樣可以極大的增加資源的承載能力。單信道資源情況下,理論上可以支持無窮多個集群手機進行調度。

而PoC中每一個用戶要占用獨立的無線和有線資源,也就意味著資源占用在業務實現時有多少用戶進入組呼,就要占用多少信道資源,對於PTT來說要成倍地增加資源占用。如果只有一個無線信道,則PoC業務就不能提供,至少要提供2個無線信道才能保證一對一的PoC呼叫。

2.關鍵指標差異

數字集群和PoC最根本的差異就是其關鍵指標——接續時延的差異。

PoC的接續時間一般都在2-3秒以上,有時候甚至達到10秒以上,如果用戶較多、使用頻率增加或網路信號較差,接續時間會更長。而數字集群的接續時間都被控制在1秒或者更短的時間之內,這也是數字集群一直沒有被移動公網所取代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核心的競爭力。

國外幾種數字集群網路的時延指標都在1秒之內,一般的組建立時延400ms~700ms、PTT<300ms,一般一次組呼建立和維持時間分布在5-12s即結束,而PoC基本不能滿足這種要求。

3.市場定位不同

數字集群的市場定位分為兩種:一是專業用戶市場,二是公眾用戶市場。專業的數字集群用戶一般估計為移動用戶的10%左右,按照中國3億移動用戶估算,也有3000萬用戶的數字集群市場空間。

PoC業務面對的主要是個人用戶,主導的語音和綜合業務是其創造收入的主要來源,而語音和綜合業務也是目前全球移動運營商面對競爭壓力最大的業務。

4.利潤率不同

首先,數字集群由於服務對象以政府、單位等集團客戶為主,對於價格不是十分敏感;其次,專業的集群調度業務所產生的任何收入都是在幾乎沒有競爭下產生的,同時調度業務主要在網內實現,不存在網間結算成本;另外由於專業需要,產品的可取代性很低,這些用戶的忠誠度很高,離網率很低,這些都為數字集群運營商節約一定的運營成本。

而基於移動公網的PoC業務與運營商其他業務相比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具有可取代的特點,所以PoC業務的經營活動和產品都面臨市場的有力競爭,產品、業務價格不斷下降,利潤率不高,結算成本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些直接導致了產品、業務定價時必須考慮的承受底線。

5.復蓋重點不同

數字集群客戶主要以工作為主,需要在工作區域進行有效復蓋,比如市區室外復蓋、工作區域的重點區域復蓋,同時對於農村等偏遠區域集群用戶基本上沒有復蓋需要,數字集群的這種簡單復蓋要求完全可以利用成熟的無線通信手段予以滿足,比如所有的基站都支持大區制建網,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系統投資,對於局部重點區域的復蓋手段也很成熟,如政府大樓,工廠總部等等,只需要較低的成本就能滿足復蓋要求。

對於突發情況帶來的調度需求,通過孤立站運行和脫網直通就可以滿足需要,但是這種情況比例極低。

對於PoC業務來說由於用戶的移動性很大,分布很廣,可以說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都需要進行復蓋,所以要求大量的網路投入,即使僅僅考慮基本的復蓋,粗略估計至少也是數字集群網路的2-4倍復蓋投入。

6.容量需求不同

根據市場占有率的分析,即使按照10%的比例進行考慮,足以說明數字集群對容量的要求不高,所以在建設數字集群網路初期的時候根本不必考慮容量的壓力,可以理解為在容量上數字集群系統只需要移動公網10%的容量資源,就可以正常運行並滿足數字集群用戶的容量要求,這對於建設一個數字集群網來說無疑是一大優勢。

而對於PoC業務來說,為了保證容量需求,移動運營商不得不使用小區制規劃建網,通過降低基站發射功率,下調俯仰角,降低基站天線高度等方式,增加基站密度,提高區域用戶容量。

電信知識

2008年5月25號晚間,繼三大部委發布電信業重組的《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衛通幾乎同時對外發布公告,確認即將進行重組,目前正在與其它相關運營商洽商。中國電信業重組可以說於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那么,讓我們去認識它,了解它的相關知識。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