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口蹄疫

口蹄疫Aftosa(屬一類傳染病)俗名“口瘡”、“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獸,偶見於人和其他動物。其臨診特徵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生水皰。口蹄疫是國際獸疫局規定的A類傳染病,主要發生在與患畜密切接觸的人員,多為亞臨床感染。口蹄疫可通過空氣、灰塵、病畜的水皰、唾液、乳汁、糞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飼料、褥草以及接觸過病畜的人員的衣物傳播。口蹄疫通過空氣傳播時,病毒能隨風散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基本信息

簡介

口蹄疫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是一種由口蹄疫病毒(FMDV)所致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獸,在山羊、牛、豬等動物中傳播。發病時,動物的唇和蹄上長滿水皰,同時伴有發燒、食欲不振等症狀,患病動物體重大幅下降。

口蹄疫是國際獸疫局規定的A類傳染病,易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強,流行迅速,偶爾感染人。

主要發生在與患畜密切接觸的人員,多為亞臨床感染。其本身並不會導致死亡,但是,為了防止其傳播,通常採取屠宰患病動物等方法。

病毒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種口蹄疫病毒屬的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有7種抗原性截然不同的血清類型。口蹄疫病毒屬於微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屬,是病毒中最細微的一級。其最大顆粒直徑為23納米,最小顆粒直徑為7—8納米。已發現的口蹄疫病毒有A、O、C、SAT1、SAT2、SAT3和ASIA1等7個血清型。各型的抗原不同,不能相互免疫。每個類型內又有多個亞型,共有65個亞型。 中國流行的口蹄疫主要為A、O、C三型及ZB型(雲南保山型)。

發病過程

潛伏期

各種動物感染口蹄疫的潛伏期不完全一樣。牛的潛伏期為2~4天,最長達1周;豬的潛伏期為1~2天;羊的潛伏期為7天左右。

口蹄疫口蹄疫
人的潛伏期為2~6天,人體發病過程和易感動物十分相似,表現為體溫升高,口腔發熱、口乾、口腔黏膜潮紅,出現水皰。手足部位的皮膚亦出現水皰

前驅期

病狀不明顯,常表現為全身不適、疲乏、伴有口腔、舌咽局部充血和頸淋巴結腫大。常為輕微頭痛、不適及發熱。

發疹期

病毒侵入處出現原發皰疹,體溫可達39℃伴頭痛、噁心、嘔吐、腹瀉,少數可至低血壓、心肌炎等。在指端皮褶和指掌面有蜇刺感和燒灼感,發生水皰的先兆為指掌部。有時口腔黏膜也可發生水皰,口腔內形成的水皰則凸出而飽滿,周圍有充血區,初發時水皰液澄清而呈微黃色,原發性水皰消退後5天內還會出現繼發性水皰。足部、掌跖部,因皮膚較厚,發生的水皰平坦。口腔水皰影響飲食吞咽。

恢復期

高熱數天后進入此期多數患者如能及時對症治療,常可在2周內完全康復,無後遺症,嬰幼兒和體弱兒童和老年患者,可有嚴重的嘔吐、腹瀉、心肌炎、循環紊亂和繼發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可招致嚴重的後果。

分類

良性口蹄疫

經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變則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

惡性口蹄疫

在水皰癒合過程中,病情突然惡化,全身衰弱、肌肉發抖,心跳加快、節律不齊,食慾廢絕、反芻停止,行走搖擺、站立不穩,往往因心臟麻痹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達25%~50%。

症狀

畜類

口蹄疫患口蹄疫的動物

對於畜類,口蹄疫的症狀主要是二至三天后的高燒;口中的水皰導致粘性或泡沫狀唾液的過度分泌並流淌出口外;足部的水泡有可能破裂並導致殘廢。除口腔和蹄部病變外,還可見到食道和瘤胃黏膜有水皰和爛斑;胃腸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漿液性浸潤;心包內有大量混濁而粘稠的液體。惡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見到灰白色或淡黃色條紋與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狀斑紋,俗稱“虎斑心”。

成年動物感染後可能會伴有數月無法恢復的體重減輕,以及成年雄性動物的睪丸腫脹,對於母牛,牛奶產量會明顯減少。

人類

口蹄疫感染人類的症狀包括不舒服,發燒,嘔吐,口腔組織發生紅色潰瘍腐爛(表面腐蝕性水皰),偶有皮膚小水皰。對於人類,值得注意的是,該症狀與另外一種病毒疾病的症狀類似,那種疾病通常稱為“手足口病”,與口蹄疫相比,此病較頻繁地發生在人類身上,特別是幼兒。

因為口蹄疫很少傳染人類但在動物間會以非常快的速度傳染,所以它對農畜業的危害比對人類健康的危害要大的多。

流行病學

牛尤其是犢牛對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駱駝綿羊、山羊次之,豬也可感染髮病。本病具有流行快、傳播廣、發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學特點,疫區發病率可達50%一100%,犢牛死亡率較高,其他則較低。馬不會感染口蹄疫,但會成為口蹄疫的被動載體。 病畜和潛伏期動物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病畜的水皰液、乳汁、尿液、口涎、淚液和糞便中均含有病毒。

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而罹患口蹄疫,但這種情況很罕見。因為口蹄疫病毒對胃酸敏感,所以人類通常不會通過食用肉類感染口蹄疫病毒。在英國,最後一次確認人類罹患口蹄疫是在1967年。在歐洲大陸,非洲以及南美也只有很少感染案例。

傳播途徑

口蹄疫傳染途徑多、速度快。發病或處於潛伏期的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可通過空氣、灰塵、病畜的水皰、唾液、乳汁、糞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飼料、褥草以及接觸過病畜的人員的衣物傳播。口蹄疫通過空氣傳播時,病毒能隨風散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診斷

口蹄疫口蹄疫

口蹄疫病變典型易辨認,故結合臨床病學調查不難作出初步診斷。其診斷要點為:

①發病急、流行快、傳播廣、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經過;

②大量流涎,呈引縷狀;

③口蹄瘡定位明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頭皮膚),病變特異(水泡、糜爛);

④惡性口蹄疫時可見虎斑心;

⑤為進一步確診可採用動物接種試駿、血清學診斷及鑑別診斷等。

鑑別

口蹄疫與牛瘟的區別:牛瘟傳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見糜爛但蹄部無病變;胃腸炎嚴重;真胃及小腸黏膜有潰瘍。
口蹄疫與牛惡性卡他熱區別:後者常散發;口腔及鼻黏膜有糜爛,但不形成水皰;常見角膜混濁。(A)肪治口蹄疫宜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平時要積極預防、加強撿疫,常發地區要定期

檢測

蹄疫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用於檢測疑似感染動物水皰皮或水皰液中所有血清型口蹄疫病毒,適用於口蹄疫病毒的檢測、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附表:口蹄疫與豬水皰病、水皰性口蹄火和水皰疹鑑別診斷

動物種類 口蹄疫 豬水皰病 水皰性口炎 豬水皰診
豬(皮內、靜脈) + + + +
牛(舌而皮內) + +
馬(舌而皮內) +
豚鼠(蹄部皮內) + +
乳兔 +
乳鼠(皮下 + + +
金地鼠 + + +
成雞(舌而膜下) + +
雞胚(尿囊腔)

+

+
豬腎細胞 + + + +
年腎細胞 + + + +
幼地鼠腎細胞 + + +
Hela株細胞 +
檢測方法1.蹄疫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用於檢測疑似感染動物水皰皮或水皰液中所有血清型口蹄疫病毒,適用於口蹄疫病毒的檢測、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原理:利用異硫氰酸胍方法提取RNA,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以RNA為模板,以引物為起點合成與RNA模板互補的cDNA鏈。利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DTC型基因擴增儀,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經高溫變性、低溫退火、中溫延伸的循環,使特異性DNA片段的基因拷貝數放大一倍。經過35個循環,最終使基因放大數百萬倍。將擴增產物進行電泳,經溴化乙錠染色後,在紫外燈照射下,肉眼可見DNA片段的擴增帶。該方法可以檢測所有亞型的口蹄疫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採用分型診斷試劑盒進行進一步檢測。
2.血清學試驗,ELISA是目前檢測FMDV感染較為常用的診斷方法,其與補結試驗、中和試驗及間接血凝抑制、免疫擴散沉澱試驗相比較、具有靈敏、快速、價廉等優點。

防治

口蹄疫口蹄疫
動物患口蹄疫會影響使役,減少產奶量,一般採用宰殺並銷毀屍體進行處理,給畜牧業造成嚴重損失。國際獸疫局將口蹄疫列為“A類動物傳染病名單”中的首位。世界上許多國家把口蹄疫列為最重要的動物檢疫對象,中國把它列為“進境動物檢疫一類傳染病”。

口蹄疫病毒不怕乾燥,但對酸鹼敏感,80℃至100℃溫度也可殺滅它。通常用火鹼、過氧乙酸、消特靈等藥品對被污染的器具、動物舍或場地進行消毒。隔離、封鎖、疫苗接種等方式可預防口蹄疫的發生。用碘甘油塗布患處、消毒液洗滌口腔等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但目前沒有特效藥。

疫苗

口蹄疫口蹄疫疫苗
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亞單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維持4--6個月。

一旦發病,則應及時報告疫情,同時在疫區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緊急接種及治療等綜合措施;在緊急情況下,

尚可套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復動物血清進行被動免疫,按每千克體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約2周。

疫區封鎖必須在最後1頭病畜痊癒、死亡或急宰後14天,經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

治療

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經一周左右多能自愈。為縮短病程、防止繼發感染,可對症治療:

①口腔病變可用清水、食鹽水或0.1%高錳酸鉀液清洗,後塗以1%一2%明礬溶液或碘甘油,也可塗撒中藥冰珊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為細末)於口腔病變處;

②蹄部病變可先用3%來蘇幾清洗,後塗擦龍膽紫溶液、碘甘油、青黴素軟膏等,用繃帶包紮;

③乳房病變可用肥皂水或2%一3~3硼酸水清洗,後塗以青黴素軟膏。患惡性口蹄疫之牛,除採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強心劑(如安鈉咖)和滋補劑(如葡萄糖鹽水)等。

各地疫情

疫苗口蹄疫
2007年8月3日,英國南部薩里郡農場再次出現口蹄疫疫情。
2001年在英國爆發的口蹄疫導致了該國境內大量的牲畜被屠宰。在此期間,諸如TenTors等一系列的體育賽事和休閒運動也紛紛被取消。

2012年3月11日,埃及農業部官員優素福·馬姆杜赫稱,至3月9日為止,埃及全國已有7400多頭牲畜感染口蹄疫病毒,其中482頭死亡。

2012年9月,媒體報導,由於大多數月餅存在攜帶禽流感、口蹄疫及其他檢疫性疫病病菌的可能,2012年34個國家地區禁止收寄月餅。禁止的國家包括德國、法國、丹麥、西班牙、比利時、匈牙利、瑞典、瑞士、俄羅斯、捷克、愛沙尼亞、墨西哥、巴西、烏拉圭、哥倫比亞、韓國、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卡達、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沙烏地阿拉伯、剛果、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查德、喀麥隆、蒲隆地、加彭、衣索比亞、蘇丹、利比亞。另外,還有一些國家對郵寄月餅採取限制措施,如澳大利亞要求註明為節日禮物,且餡料中不能有蛋黃、肉、果仁等成分;英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紐西蘭等國家禁止含有蛋黃和肉類的月餅郵寄入境。

2012年10月28日台灣“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布,宜蘭縣通報兩家豬場疑似口蹄疫案例,初步證實其中一家豬場曾有病毒活動;另一家檢出病毒核酸。宜蘭縣政府表示,已撲殺381頭豬,其他豬只也已加強疫苗注射,防止疫情擴散。

2014年12月,央視記者在江西高安跟蹤調查一年,發現當地不少病死豬被豬販子長期收購,有些病死豬甚至攜帶A類烈性傳染病口蹄疫。某屠宰場老闆介紹,他們的病死豬肉銷往廣東、湖南、重慶、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7省市,年銷售2000多萬元。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海洋科學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對於深海的生物人類今天還所知甚少。從海嘯到赤潮,從海洋到陸地,天災無情人間有情,認知各種自然現象的本質才是人類能夠從容面對一切困難的前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