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 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 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 短板效應”。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 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正如,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不是取決於這個組織的最優秀分子的素質,而是取決於這個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一樣。此種現象在 管理學中通常被稱為“木桶效應”。木桶效應原本是一個經濟學術語經典的木桶理論是: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或全部木板的平均長度,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因為,水的液面是與最短的木板平齊的。要想提高木桶的整體效應,不是繼續增加那些較長的木板的長度,而是要下功夫補齊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長度。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原理”,獲“木桶定律”,又稱“短板理論”。 短板效應是木桶理論的經典。
產生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若僅僅作為一個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謂是極為巧妙和別致的。但隨著它被套用得越來越頻繁,套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也可象徵某一個員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則象徵著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
當然,還有一個“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決定了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成為制高點;對組織而言,憑藉其鮮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團的遊戲規則,獨樹一幟建立自己的王國。在揚長避短中,把你的業績建立在自己的優勢資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德魯克(Drucker)的話說,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演變
演變一
:一個木桶的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直徑大小每個企業都是不同的一個木桶,因此,木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徑大的木桶,其儲水量自然要大於其它木桶。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在進入市場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樣的,有的基礎紮實,有的基礎薄弱,有的資源面廣,有的資源面窄,這都對企業的最初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
演變二
:在每塊木板都相同的情況下,木桶的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形狀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長相同的條件下,圓形的面積大於方形的面積。因此圓形木桶是所有形狀的木桶中儲水量最大的,它強調組織結構的運作協調性和向心力,圍繞一個圓心,形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圓。
因此,從做企業來說,企業的每一塊資源都要圍繞一個核心,每一個部門都要圍繞這個核心目標而用力,作為總經理來說,偏頗任何一個部門都會對木桶的最後儲水量帶來影響。
有一句話說得好,結構決定力量,結構也決定著木桶儲水量。
演變三:
木桶的最終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使用狀態和相互配合每個木桶總會有最短的一塊板,最初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木桶的儲水量取決於最短板的高度。不過,在特定的使用狀態下,通過相互配合,可增加一定的儲水量,如有意識地把木桶向長板方向傾斜,其儲水量就比正立時的木桶多得多;或為了暫時的提升儲水量,可以將長板截下補到短板處,從而提高儲水量。
木桶的長久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各木板的配合緊密性,配合要有銜接,沒有空隙,每一塊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順序,不能出錯。如果每塊木板間的配合不好,出現縫隙,最終只能導致漏水。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良好的配合意識,不能做好互相的補位和銜接,最終儲水量也不能提高。單個的木板再長也沒用,這樣的木板組合只能說是一堆木板,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木桶、一個團隊。
如果把木桶比作企業競爭力的支持元素,那么儲多少水就是企業的真正競爭力,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靜止的並且是理想的一種假設為前提:即所有木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狀態,比如是下雨的天氣,所有木桶都在接收落下來的雨水,並且不管接住的雨水用於何處、如何使用等等。
其實,儲水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做企業、做品牌,也並不僅僅是一個儲水的過程,不是儲水越多越好。其實最重要的還在於如何更有效率地儲水和如何使用所儲之水。
演變四:
木桶理論的動態演變首先,在儲水前要清楚這樣一個疑問,是先有水還是先有桶?先有大木桶還是先有小木桶?按照木桶理論,必然是先有木桶,再有水,然後不斷調整,從小木桶到大木桶,從短木桶到長木桶,沒有哪只木桶一開始就非常大非常深的。然而在實踐上,也許是先有水再有木桶,或者是先有不成形的木桶,甚至只有幾塊木板,而不是桶,然後通過這幾塊緊缺的壟斷的木板資源,賺到第一桶金,然後才做出第一個木桶。
其次,儲水量的多少是動態的,目標設定儲多少水,決定於做多少長的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費投資,少了是不求進取。
儲水量的多少,有時並不是企業競爭的全部,市場競爭並不是所有木板都超過對手,有時為了競爭需要還故意賣個破碇給對手,而以自己的集中優勢攻別人的相對弱勢取得勝利。就如田忌賽馬。當敵眾我寡時,就需要集中一點優勢予以擊破。這就是相對競爭優勢。
演變五
:木桶理論中水的使用演變所有的儲水過程,還在於都是為了讓水得到最大的使用價值,是可資使用的水。
一個木桶,首先它至少要有兩塊最牢固的木板裝成提柄,以能輕鬆提取。這兩塊長板必須能負荷起整個木桶的重量。這就是板塊的明星效應:光光這木桶的板都一樣長,只是說明你有這個儲水潛力,如何發揮潛力及把它運用出來,必須要有一定的借力,運用提或拉的動作操作起來。
從木桶本身來說,一個木桶至少要有兩塊木板比其它木板更長更牢固,才可以在上面裝上借力的提柄,在裝提柄位置的木塊要特別經得起提拉,所謂提綱挈領就是此意。作為企業,必須要培養核心競爭優勢,以這一二點核心優勢能夠統領整個公司的發展。否則只是作為一個光溜溜的木桶,實在困難將它提起。
同樣,一隻太深的木桶,卻裝著太淺的水,這必將將影響木桶的使用效率。這同樣也不是一個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
演變六
:木桶儲水多少同樣取決於各塊板之間的配合程度木桶儲水的多少也取決於板與板之間的配合程度,即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大小。在企業里每個員工都是一塊木板,而且每塊木板都會有自已的長處和短處,也就是說企業的每個員工要能包容別人的缺點,發揮自已的優點,相互協助,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會縮小相互配合的縫隙,達到最佳儲水量。
演變七
:木桶儲水多少還取決於各塊木板的厚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木板的厚度不夠。那么,水桶的直徑越大,木板越長就越危險。我們可以將企業員工的技能看成是木板的長短,員工的品德看成是木板的厚度。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看他擁有多少有能力的員工,更要看他擁有多少品才都較優秀的員工。如果沒有品德,那么這個員工對於企業的損害程度與他的技能將成正比。
演變八
:木桶儲水多少還取決於木桶底面的面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如果一個水桶的底面面積不夠寬。就等於沒有了一個平台,那么就會讓員工束縛住了,失去了施展手腳的天地。當桶底足夠大時員工們就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即使再短的板子也需要他必須的空間。
所以一個企業必須給員工一個大的桶底,一個大的平台。才會讓員工慢慢的長高,才會有了發展的機會。
啟示
劣勢決定優勢,劣勢決定生死,這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法則。這隻“木桶”告訴我們,領導者要有憂患意識,如果你個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塊”,你應該考慮儘快把它補起來;如果你所領導的集體中存在著“一塊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將它做長補齊,否則它給你的損失可能是毀滅性的——很多時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毀了所有的努力。一個縣或是任何一個區域都有這樣“最短的木板”,它有可能是某個人,或是某個行業,或是某件事,領導者應該迅速找出它來,並抓緊做長補齊。有些人也許不知道木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決”,這是中國的“木桶”,有了它你便知道木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引申到競技遊戲領域,一個由很多個單人競技水平不同的人(這幾乎是一定的)組成的戰隊,決定其戰隊成績的並非是水平最高的那個人或者全隊的平均水平,而是取決於水平最低的那個人。要想提高整個戰隊的成績,最重要的不是要加強提高水平高的隊員,而是要努力讓水平低的隊員的競技水平提高。這種理論在一定程度上適用於臨時組建或者組建時間不長的戰隊,通過這種理論可以快速提高競賽成績,不過由於僅僅從個體角度來衡量整個戰隊的水平,未免以偏概全,所以也不能照單全收。
經典的木桶理論在人體健康管理中的套用意義更大。比方:保證人體健康的基礎因素有精神、運動、休息、飲食、環境等,缺一不可,差了不行;人體必需營養素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一樣也不可缺,不足也不成;人體在多種疾病共同攻擊或存在的情況下,抵抗和修復都是從最重的著手,而不是一起處理或是先揀其中最輕的。
這意味著必須推進所有的知識前沿,加強整個科學技術事業和組織的結構,才能在競爭中取勝。一個團隊組織的成功,不在於某幾個人,而是所有人的其同並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理論被套用於許多方面。比如經濟界,it界等等。
分析
對一個企業來說,最短的那塊“板”其實也就是漏洞的同義詞,必須立即想辦法補上。如果把企業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長兩短的一隻木桶,而把企業的生產率或者經營業績比做桶里裝的水,那影響這家企業的生產率或 績效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塊板。企業的板就是各種資源,如研發、生產、市場、行銷、管理、 品質等等。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業內部各種資源,及時補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具體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上來說,又可以將木桶視為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木桶的板則分別代表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與職位設計、人員的招募甄選和雇用、發展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企業文化等各方面內容。所以,木桶有大小之分,木桶原理也有整體和局部之分,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桶,然後找到那塊最短的板,加高它!
但是,要想完全克服最薄弱的 環節是不可能的,一根鏈條總有最弱的環節,強弱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問題在於你能承擔這個弱點到什麼 程度,一旦它已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就必須下手了。
推廣運用
除了用人,木桶效應在企業的 銷售能力、市場開發能力、服務能力、生產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樣有效。進一步說,每個企業都有它的薄弱 環節。正是這些環節使企業許多資源閒置甚至浪費,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如常見的互相扯皮、決策低效、實施不力等薄弱環節,都嚴重地影響並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要想做好、做強,必須從產品設計、價格政策、渠道建設、品牌培植、技術開發、財務監控、隊伍培育、文化理念、戰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個環節太薄弱都有可能導致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最終導致失敗的惡果。
案例
一個企業要想成為一個結實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長度。只有讓所有的板子都維持“足夠高”的高度,才能充分體現團隊精神,完全發揮團隊作用。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意識到,只要組織里有一個員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響整個組織達成預期的目標。而要想提高每一個員工的競爭力,並將他們的力量有效地 凝聚 員工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企業培訓是一項有意義而又實實在在的工作,許多著名企業都很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根據權威的IDC公司預計,在美國,到2005年企業花在職工培訓的費用總額將達到114億美元,而被譽為美國“最佳管理者”的GE公司總裁麥克尼爾宣稱,GE每年的員工培訓費用就達5億美元,並且將成倍增長。惠普公司內部有一項關於管理規範的教育項目,僅僅是這一個培訓項目,研究經費每年就高達數百萬美元。他們不僅研究教育內容,而且還研究哪一種教育方式更易於被人們所接受。
員工培訓 實質上就是通過培訓來增大這一個個“木桶”的容量,增強企業的總體實力。而要想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除了對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外,更要注重對“短木板”--非明星員工的開發。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對“明星員工”的利用,而忽視對一般員工的利用和開發。如果企業將過多的精力關注於“明星員工”,而忽略了占公司多數的一般員工,會打擊團隊士氣,從而使“明星員工”的才能與團隊合作兩者間失去 平衡。而且實踐證明,超級明星很難服從團隊的決定。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的起點不同,他們需要的是不斷提高標準,挑戰自己。所以,雖然“明星員工”的光芒很容易看見,但占公司人數絕大多數的非明星員工也需要鼓勵。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對“非明星員工”激勵得好,效果可以大大勝過對“明星員工”的激勵。
有一個華訊公司員工,由於與主管的關係不太好,工作時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從而憂心忡忡、興致不高。剛巧, 摩托羅拉公司需要從華訊借調一名技術人員去協助他們搞市場服務。於是,華訊的總經理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這位員工去。這位員工很高興,覺得有了一個施展自己拳腳的機會。去之前,總經理只對那位員工簡單交待了幾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們個人。怎樣做,不用我教。如果覺得頂不住了,打個電話回來。”
一個月後,摩托羅拉公司打來電話:“你派出的兵還真棒!”“我還有更好的呢!”華訊的總經理在不忘推銷公司的同時,著實鬆了一口氣。這位員工回來後,部門主管也對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後來,這位員工對華訊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 貢獻。
華訊的例子 表明,注意對“短木板”的激勵,可以使“短木板”慢慢變長,從而提高企業的總體實力。人力資源管理不能局限於個體的能力和水平,更應把所有的人融合在團隊里,科學配置,好鋼才能夠用在刀刃上。木板的高低與否有時候不是個人問題,是組織的問題。
在家電的 舞台上,百家爭雄,然而海爾卻一步一個腳印地跑在最前列。為什麼?海爾的資本不是比別人厚,引進的國際人才也並不比別人多,人才素質不比別人高……一句話,海爾的“高木板”並不多,但人家有一個好的團隊,其整體績效不比任何“高木板”差。
所以,在加強木桶盛水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夠把“高木板”和“低木板”簡單地對立起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高木板”,與其不分青紅皂白地趕他出局,不如發揮他的長處,把他放在適合他的位置上。
綜述
任何一個組織或許都有一個共同的 特點,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但劣勢部分卻往往決定著整個組織的水平。問題是“最短的部分”是組織中一個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當成爛蘋果扔掉,否則你會一點水也裝不了!劣勢決定優勢, 劣勢決定生死,這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法則。它告訴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單位 的薄弱環節。
領導者要有憂患 意識,如果你個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塊”,你應該考慮儘快把它補起來;如果你所領導的集體中存在著“一塊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將它做長補齊,否則它給你的損失可能是毀滅性的——很多時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毀了所有的努力。一個縣或是任何一個區域都有這樣“最短的木板”,它有可能是某個人,或是某個行業,或是某件事,領導者應該迅速找出它來,並抓緊做長補齊。有些人也許不知道木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決”,這是中國的“木桶”,有了它你便知道木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形容科學研究和事物發展的整體 水平比喻。決定一隻木桶容量的,既不是最長的,也不是平均長度的,而是最短的那根木板。這意味著必須推進所有的 知識前沿,加強整個科學技術事業和組織的結構,才能在競爭中取勝。一個團隊組織的成功,不在於某幾個人,而是所有人的齊頭並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理論被套用於許多方面。比如經濟界,IT界等等。
評論
“最短的木板”與“最弱的環節”都是組織中有用的一部分,只不過比其它部分稍差一些,你不能把它們當作爛蘋果扔掉。正如你可以清除一個屢屢犯錯的 害群之馬,卻只能對 辦公室隨處可見的浪費和低效率現象束手無策。想要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環節是不可能的。按照木桶定律,我們的薄弱環節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永遠存在。一根鏈條總會有一節比其它的環節要薄弱一些,儘管它可能比另一根鏈條中的任何環節都強。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因此也是無法消除的。問題在於,你容忍這種弱點到什麼程度。如果它已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你就不得不有所動作了。
木桶定律可以啟發我們對構成一個系統的各個要素的思考。一道好菜,也要求添加的各種佐料必須都是最好的,否則這道菜燒出來就不那么可口了。一個生產流程、一種商業運作模式、一個組織系統中,如果少了一個流程或是某個流程不合格,那么出來的肯定是廢品。
最短的木板在對最長的木板起著限制和制約作用,因此在一個團隊里,決定這個團隊戰鬥力強弱的不是那個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個能力最弱、表現最差的落後者。是落後者決定了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影響了整個團隊的綜合實力。因此,在一個過程中必須要下工夫抓薄弱環節,否則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就是加強對每一個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
相關故事
在德國史詩小說《尼伯龍根的寶藏》中,有一位屠龍英雄齊格飛,他英勇無比,力量過人,經過激烈搏鬥,殺死了尼伯龍根島的恐龍,用龍血沐浴全身後,成了刀槍不入的金剛之身,可是因為當時他的後背粘了一片菩提葉,沒有 沐浴到龍血,就成了他身上唯一的致命之處。後來,敵人想盡一切辦法,終於從他的妻子葛琳詩那裡得到了這一秘密,在交戰中用長矛刺入齊格飛的致命之處,終於奪去了英雄的性命。
無獨有偶,在希臘神話中,也有一位著名英雄――戰神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頭號英雄,他的母親是海神的女兒忒提斯。傳說他出生後,母親白天用神酒搽他的身體,夜裡在神火中煅燒,並且提著他的腳跟把他浸泡在冥界的斯得克斯河中,使他獲得了刀槍不入之身。
但是因為在河水中浸泡時他的腳跟被母親握著,沒有被冥河水浸過,所以留下全身唯一可能致命的弱點。阿喀琉斯長大後,在特洛伊戰爭中屢建功勳,所向無敵。後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知道了阿喀琉斯這個弱點,就從遠處向他發射暗箭。帕里斯是位神射手,很多希臘英雄如克勒俄多洛斯等都死於他的箭下,因此這一箭正好射中阿喀琉斯的腳跟,這位大英雄瞬間斃命。
上面兩位大英雄的死,都是緣於自身的唯一一點不足。但正是這一點點的不足卻成為導致悲劇的關鍵因素。感慨之餘,我們聯想到生活中一個著名的定律:木桶定律。
逆定律
多腿凳定律:
指一個擁有多條長短不一凳腿的板凳如果想要儘可能的平穩,不是墊高最短的腿,而是消減最長的凳腿。在凳面範圍內加大凳腿之間的距離也能起到增加穩定性的作用。管理學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 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正如,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 品質最好的零部件;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不是取決於這個組織的最優秀分子的 素質,而是取決於這個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一樣。 ……此種現象在管理學中通常被稱為“木桶效應”。書籍
作者:石磊 編著叢書名: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25232
出版時間:2004-9-1
版次:1
印次:
頁數:265
字數:257000
紙張:膠版紙
內容提要
木桶原理是由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事實上,木桶現象比比皆是,如果你留意一個身邊,就會發現這並非危言聳聽。
本書作者試圖告訴讀者,如果你熟悉木桶效應並注意指導你的 工作,你的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目錄
前言 無處不在的木桶效應第一章 決策分析上的木桶效應
決策分析決定整體發展
決策質量是決勝關鍵
把決生焦點鎖定在市場上
成功來源於用人決策
價格決生是提升效益的階梯
產品決策是企業 基石
用信息指導決策
最大利益來自於風險 決策
第二章 資源配置上的木桶效應
信息資源是決策的保證
人才資源出於最佳配置
用產品配置拓開行銷通道
庫存是資源配置的“晴雨表”
最佳化資源配置是質量的保障
以資源配置獲取最佳 競爭效果
在配置中的創造資源
環境資源是最廣闊的配置平台
第三章 產品定位上的木桶效應
將銷售作為產品的第一定位
在“信息流”中熔煉產品定位
用競爭力拓寬 產品的定位空間
客戶認同是產品的終極定位
善戰者謀於勢——根據市場定位
最佳的產品定位來自於創新
利用環境資源提升產品位置
產品要與人力資源同步定位
第四章市場行銷上的木桶效應
贏得市場必須洞悉市場
決策果斷才能重拳出擊
得道為本——營造最佳市場環境
用品牌效應擴大 市場份額
分銷——為企業多渠放水
行銷的先頭部隊——市場預測
增添行銷中的情感附加值
為行銷隊伍 配置精兵強將
第五章 廣告宣傳上的木桶效應
第六章 競爭當中的木桶效應
第七章 質量管理中的木桶效應
第八章 人力資源上的木桶效應
第九章 協調管理中的木桶效應
第十章 庫存管理中的木桶效應
第十一章 不可小視的木桶效應
結束語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