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青蛙效應”源自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試驗”:他們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去。後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任其自由遊動。然後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後來熱度難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科學家經過分析認為,這隻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離險境”,是因為它受到了沸水的劇烈刺激,於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來,第二次由於沒有明顯感覺到刺激,因此,這隻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沒有了危機意識,它覺得這一溫度正適合,然而當它感覺到危機時,已經沒有能力從水裡逃出來了。
涉及管理
企業管理
“青蛙效應”告訴人們,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個企業不要滿足於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於過去的勝利和美好願望之中,而忘掉危機的逐漸形成和看不到失敗一步步地逼近,最後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個人或企業應居安思危,適時宣揚危機,適度加壓,使處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腳步的人加快腳步,不斷超越自己,超越過去。
事實上,造成危機的許多誘因早已潛伏在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之中,只是由於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機意識,對此沒有足夠的重視。有時,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事,經過“連鎖反應”、“滾雪球效應”、“惡性循環”,有可能演變成摧毀企業的危機。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企業要避免“溫水煮蛙”現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層具備危機意識,企業才不致在戰略上迷失方向,不經意之間滑入危機的泥潭之中。值得重視的是,危機管理並非是企業最高管理層或某些職能部門,如安全部門、公關部門的事情,而應成為每個職能部門和每位員工共同面臨的課題。在最高管理層具備危機意識的基礎上,企業要善於將這種危機意識向所有的員工灌輸,使每位員工都具備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員工對危機發生的警惕性,使危機管理能夠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實際行動中,做到防微杜漸、臨危不亂。
班級管理
“青蛙效應”實驗與班集體的管理有密切的相似之處。教師好比實驗者,實驗的池子好比班集體,青蛙好比受教育的學生,水池中的水就好比班集體中的常規制度。加強素質教育過程管理,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青蛙效應”這個實驗在班級管理中有如下的啟示:
規章制度應載負強化性。青蛙為什麼能在沸水裡死裡逃生?青蛙死裡逃生力量主要來源於沸水,它的強化作用應激起自我逃生的反映。班級規章制度如果像沸水那樣載負強化性,學生就會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一般不會去碰“沸水”。如稍有涉足,他也能自拔。
班級管理須營造“他律”轉“自律”的氛圍。實驗中的第二隻青蛙,為何不能在第二次實驗時跳出水池逃生?由此可知,教師應加強德育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有利條件,還應讓規章制度逐漸由“他律”的強化轉化為“自律”的遵守。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管理的目標,達到治病救人。
班級管理應加強適應能力培養,創設一些特殊環境。青蛙生活在田野里,把它置入一個特殊環境的水池中,本就不一樣。如果置入的是學生,就更有不同。學生不但能增強自我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更會分清“水池”是一個特殊環境。特別是對那些“有問題”的學生,可清醒頭腦,不做溫水中的被麻痹的青蛙。諸如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就能讓學生有效地感知真、善、美的內涵。
班級管理應重視可控性。“青蛙效應”實驗是把青蛙控制在實驗狀態中,實驗人員的調控起關鍵作用。有人把班級比作一個企業,把班級規章制度比作遊戲規則(企業管理)。遊戲規則束縛人們行為時,人們是自覺去遵守、去適應,這主要是可控性發揮作用。班級如果注重可控性,學生便能按教育者的意願培養出理想的人才來。
“青蛙效應”的啟示,為加強班級管理中認知和行為的引導,為班集體的最佳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根據。
案例
啟示之一
我們的組織和社會生存的主要威脅,並非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而無法察覺的過程形成。人們目光短淺,只看到局部,而無法縱觀全局,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可以從容面對,對於悄悄發生的大的變化,而無法察覺,最終會帶給我們更加嚴重的危害!
啟示之二
青蛙,就好象是我們生活中的芸芸眾生,我們要著眼未來,勤於思考新的問題,勤於學習新的知識,不能過“今日有酒,今日醉”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醉生夢死的生活,到頭來將是非常可悲的!
啟示之三
是: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沉迷於現狀、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樣下去的話,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會有面臨失業的危險!
啟示之四
我們不要單純的,只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而忽視那種緩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險,因為,那種緩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險,才是最可怕的!
在企業生產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因此,需要每一名員工在每一個流程環節中,強化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安全制度,真正做到“循規蹈矩”。如果把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行為稱之為“善”,把“違章、麻痹、不負責任”稱之為“惡”,那么,就一定要切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青蛙效應強調的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總願意安然現狀,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願意去改變已有的生活。若一個人久久沉迷於這種無變化、安逸的生活時,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環境等等變化,當危機到來時就像那青蛙一樣只能坐以待斃。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有危機意識是我們應該從中領悟的。在生活和職業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回顧一下過去,當我們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難時,常常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可一旦趨向平靜,便耽於安逸、享樂、奢靡、揮霍的生活,而不斷遭遇失敗。
一個人就像一個公司,走下坡路。可口可樂,作為世界軟飲料行業的最卓越的公司。當Roberto Goizueta接任可口可樂的CEO時,他向高層主管們提出了這么幾個問題:
“世界上44億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體飲料平均是多少?”
“64盎司。”(1盎司約為31克)“那么,每人每天消費的可口可樂又是多少呢?”
“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們的肚子裡,我們市場份額是多少?”
Roberto Goizueta這一系列問題正是說明一個公司和個人都應該時刻充滿危機感和不滿足感。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你只有不斷地保持自己的飢餓意識,設定遠大的目標,才不會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競爭中被打敗;你只有時刻保持有面臨著危機的心態,你才能在真正危機到來時,臨危不亂。青蛙效應告訴我們:居安思危,給自己設定一個遠大的、不斷追求的目標。
環境關係
生態保護
醫學上有一個典型的實驗,稱為“青蛙效應”:將青蛙從涼水中取出放進熱水裡,青蛙由於突然受到“熱”的強烈刺激,會本能地從水中跳出來,從而擺脫死神。如果讓青蛙一直待在涼水中而慢慢燒火加溫,青蛙就會在麻木中死去。
青蛙是這樣,人類也不會強於青蛙。且說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態度,誰都知道生態環境對人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保護生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但真涉及到具體問題,往往就淡忘麻木了。例如:水土流失會使土層變薄,土壤沙化,肥力減退,這無人否認。但為了多一點收成,人們在陡坡上開荒,順坡種植,任其流失而不惜;亂砍濫伐林木,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過度放牧,超負荷“啃青”,會對草原帶來破壞,從而導致沙漠化,儘管專家學者們喊破嗓子,有些地方仍充耳不聞,我行我素;工廠排放的有毒化學物質會造成水質的污染,對此,政府三令五申,嚴禁向河流排放,但個別企業白天不排晚上排,明里不放暗裡放;工礦企業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對人體有害,且使地球溫度升高,對此,電台電視裡講,報刊網路上談,許多廠礦該怎么排還怎么排,毫無收斂之意。綜上所述,人們對待生存的環境並未加以珍惜,反而逐年蠶食,步步緊逼,以致有些地區的環境質量不斷下降,以下我國生態環境方面的幾組數字可作說明:
據測定,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38%,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噸,相當於每年毀壞土地100萬公頃。
據統計,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還以極快的速度遞增。
據報導,揚沙、浮塵和沙塵暴的發生頻率在明顯加快,20世紀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30次,一場10年來強度最大的沙塵暴席捲我國北方10省(區、市),復蓋範圍170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1.5億。
據有關專家測算,全國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黃河每年淤積的16億噸泥沙,有12億噸來自沙化。土地沙化直接危及1億多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土地沙化加重了貧困,貧困又加快了土地進一步沙化,走進惡性循環的怪圈,以致有的地區出現了生態難民。
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青蛙所處的涼水變溫水、溫水變熱水的環境,就是量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漸進的,水溫對青蛙的傷害是輕微的,輕微到幾乎使青蛙感覺不到。然而,正是由於這漸進的、輕微的變化,才使青蛙放鬆了警惕,而當水溫發生質的變化,即水溫達到沸點時,青蛙即使想跳,也已無力回天了。青蛙是這樣,人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如上文所述,人類屢屢向自然界挑戰,“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恩格斯語),但這種報復通常不是致命的,甚至是微弱的。而正是這種非致命的、微弱的報復,使人長期處於陶醉的甚至麻木的狀態。這種狀態恰是“慢慢燒火加溫”的量變過程,與“青蛙效應”如出一轍。當人所處的環境徹底崩潰之時,青蛙的下場即是人的下場。
當然,人與青蛙相比,還是具有十分顯著的差別的。人是有思想、會思維的高級動物,畢竟與青蛙不同。青蛙在逐漸加溫的水中無知,而人在蠶食環境時有知,人類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若人能接受教訓,從此珍愛自然,善待環境,那么便真能對得起這個大寫的“人”字了。
氣候變暖
氣候變暖或演“青蛙效應”
如果把青蛙放進一鍋冷水中,然後慢慢加熱鍋里的水,青蛙就會一直呆在水裡直到最終被燙死。那么,在一個又一個全球變暖的新證據面前,人類是否也會面臨像青蛙一樣的命運呢?據報導,如果人類像在冷水裡慢慢被加熱的青蛙一樣,對日益升高的全球氣溫繼續熟視無睹的話,我們生存的地球將以更快的速度變熱,而大自然也將遭受無法挽回的破壞。
聯合國即將公布的這份報告由2500名科學家起草。報告將指出,過去50年來全球氣溫的升高,至少有90%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其中又以化石燃料的燃燒為主。報告稱,氣溫升高將導致更為頻繁的洪災、熱浪、乾旱以及海平面的上升。
事實上,科學家對二氧化碳危害的警告,經常都被人們忽視。早在一個世紀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瑞士科學家斯凡特·阿列紐斯就首次指出,全球變暖與工業釋放的二氧化碳存在聯繫。然而,,對抗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青蛙效應”的故事也許並不全是真的。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大學動物學系的退休教授維克托·哈奇森說:“‘煮熟的青蛙’完全是一個城市神話。”經過研究他發現,“如果把動物放進一個容器里,然後慢慢對它進行加熱,當到達一定溫度時,動物還是會試圖逃生的。”那么我們人類呢 ?
科學幻想
科學是無止境的,在人們的思維中存在無窮的空間給我們去想像、去思考、去猜測,理論的提出效應的總結都無疑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