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有句古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說鄰近的人關係往往更加親密。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鄰近效應”,也揭示了鄰近的人容易產生更大影響的道理。
臨近效應來源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1950年,美國三位知名心理學家針對麻省理工學院17棟住宅樓的已婚學生進行了上門訪問。這是些二層住宅樓,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是純屬偶然的。在調查中,心理學家對每個住戶都問同一個問題:“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結果顯示,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
多隔幾戶,距離上其實沒有增加多少,可是親密程度卻差多了,這是為什麼呢?研究者發現,是臨近效應在發揮作用——越是離著近的人,越容易相互產生好感。首先,鄰近性能增加親近感。住得近碰面的機會也就相對頻繁,重複的接觸就會引發、增強相互間的好感。其次,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讓人們有更多共同話題。最後,鄰居之間有事可以相互囑託,有快樂可以共同分享。
在生活中,臨近效應套用很廣泛,例如銷售工作中,根據“鄰近效應”,客戶身邊的人一定會對他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銷售人員不僅要與客戶搞好關係,與客戶周圍的人也要保持聯絡。
引發好感
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這與倆人住處的遠近有很大關係。這被稱為鄰近效應。那么為什麼鄰近性會引發好感呢?
增強親近感
鄰近性一般都會增強親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機會也相對頻繁,重複的接觸就會引發、增強相互間的好感。
強烈的相似性
人們大多選擇社會地位、經濟實力與自己相近的人為鄰,而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相似性。 越是鄰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 ,鄰居之間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和費用便可成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囑託,有快樂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請鄰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裡不管發生什麼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應。
認知的一貫性
與討厭的人比鄰而居,在心理上是難以忍受的。人們在交往中大多願意接近與自己合得來、住所比較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