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效應

淬火效應

淬火效應,原意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心理學把這定義為“淬火效應”。教育上也會有類似的現象,被稱之為“冷處理”。 在心理學與教育學中衍生出的含義為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定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鍊,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

產生背景

老師對學生都有“恨鐵不成鋼”之感,學生犯了錯誤又拒不接受批評,老師往往火氣十足,於是大動肝火,逼其“就範”。其實,效果遠遠不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甚至是截然相反。

學生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嬌生慣養,見老師吹鬍子瞪眼,盛氣凌人,豈肯馬上承認錯誤。見得多的是,老師嗓門越大,學生也越是緊握住拳頭。遇到這種“頂牛”情況,就應該採取“冷處理”。

當學生的自我感覺總是很良好,甚至會驕傲自滿的時候,教師需要冷處理。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很容易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聽不得中肯的建議和合適的批評。這時不妨設定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鍊,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

在演講過程中,適當地留些空白,會取得良好的演講效果。在批評時,冷處理就相當於空白效應,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考和自省的機會,是一種民主,也體現了教師寬闊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思想境界 。

原理內容

淬火效應 淬火效應

“冷處理”是相對於“熱處理”而言的。所謂“熱處理”就是以正面教育為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學生。當學生犯錯時及時指出,給予教育矯正,遏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與行為,使其得以健康發展。如批評一個遲到學生,目的在於使其下次不再遲到。如果不及時批評教育,就會使其產生“慣性”,以至在錯誤泥潭中越陷越深。但是當學生情緒激烈,產生逆反心理或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時,不妨進行冷處理。在充分掌握其情況的基礎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予採取教育措施。所謂“冷處理”,就是當學生做出不良行為時,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關注,久而久之這種不良行為就可能消退。

淬火工藝程式

除油—除銹—塗保護劑—涼乾—進爐—加熱—等溫—升溫—保溫—淬火—(水或油或其他)—檢驗—(回火,見回火工藝)。

套用實例

學生犯錯

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需要冷處理。老師對學生都有“恨鐵不成鋼”之感,學生犯了錯誤又拒不接受批評,老師往往火氣十足,認為“朽木不可雕也”,於是大動肝火,逼其“就範”,甚至覺得嗓門不大就很不過癮,就起不到震懾的作用,總是覺得只有這樣的批評教育,才能使學生在暴風驟雨的洗禮中幡然醒悟,才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敦促學生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才能使學生引以為戒,過而改之。其實,效果遠遠不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甚至是截然相反。這樣常常會激化矛盾,促使其破罐破摔。學生多是獨生子女,他(她)們在家嬌生慣養,被稱為“小皇帝”,暫時擱置,待雙方“雲消霧散”後,再心平氣和的擺事實,講道理,論危害,明是非,使其認識錯誤。學生的牴觸情緒很大,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學生,對老師的嚴厲批評,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所以就根本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不要一下子火氣就上來了,要採取一下冷處理,放一放,讓當事人——學生和我們教師都冷靜一下,仔細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經過,回放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擺一擺各自的關係,構想一下各種處理辦法的結果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也許這樣,我們的教育效果會更好一些!

驕傲自滿

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他們早已習慣了老師的熱捧和同學的艷羨的目光,聽不得中肯的建議和合適的批評,長此以往,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對於他的一些微小的成績,暫且擱置在心中,而不必一時將他吹捧到飄飄然的地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現象,某一個同學因為一向表現不好,偶爾取得一次成功或進步,馬上就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禮遇,表揚、獎勵紛至沓來,可是,這樣的好事情並未能持續多久,該學生又重蹈覆轍,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的“捧殺”導致的惡果。對於一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給與適當的冷處理,也是讓他在前進的過程中能時時理智冷靜地判斷自己的位置,清醒地意識到山外青山樓外樓。

不良行為

當學生的不良行為有反覆的時候,教師需要冷處理。學生的行為會有反覆,往往不是靠一次,二次教育就能達到完美的。由於學生缺乏恆心,自制力弱,可能會出現多次反覆。教師在耐心教育多次仍未達到理想效果時,可採取表面的“疏遠之”的方法,即對其表現出失望。教師的冷落與疏遠對內心渴望被關愛、認同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懲罰了。時間一長,學生會盼望老師的愛護,期待老師的批評,甚至開始自行改正以前的錯誤行為。這時再施以教育,效果自然會比直接教育要好。所以,當學生多次犯錯,批評不奏效時,請耐心等待,實行冷處理。如果遇到某學生,無論老師使盡各種辦法也不奏效而“刀槍不入”的情況,老師心急火燎,或者失去理智對學生破口大罵乃至體罰或變相體罰,那教師自己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失敗者的位置上了,大多數情況下,連自己也不能保護好自己,最終吃虧的還是教師本人。如果認為學生難以理喻,只有請家長或採用紀律處分,也是一種黔驢技窮的做法。姑且不說所謂的處分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是多么的微乎其微,而且,這只是一種強制性的措施,學生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會適得其反,會把學生推向另外一個極端。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用此下策!因而,只有耐心等待——實行冷處理,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倘若這時你不急,學生倒可能會急起來。

相互衝突

當學生之間發生衝突時,教師需要冷處理。我也經常遇到兩個學生發生爭吵來找老師評理的時候,往往這時候的雙方火氣都很大,一到老師面前都是相互指責對方,幫責任全部推卸給對方。這時,我總是讓學生不要急於找對方的問題,而是首先收回指責得手指,冷靜地想想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有什麼不理智的言行,然後寫出幾百個字來分析這個事情。等兩個人反思完了,氣也消得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互相指責了,只有搶著承認自己的“不對”。這時我還是要問明情況,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我可以適當的批評幾句,給他講明道理,他們會心服口服的互相道歉,這時我才說:“一塊去教室吧。”如果一開始就問他們誰對誰錯,肯定誰也不肯認錯,教師也會陷入被動的局面而無法左右形勢。在學生發生爭執或吵架的時候,不少教師最簡單粗糙的處理就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了事。這樣的處理,學生焉能心服口服?本以為到學生認為的公正的老師面前會有一個妥善的解決的,卻被老師“和稀泥”了,即使老師失去威信,也令學生以後有什麼事情願意到老師面前傾訴了。因為他們覺得不值得告訴老師,師生之間的關係的疏遠也是在所難免。

家長相處

在跟家長相處的過程中,教師要冷處理。學生出現問題,請家長來協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的家長修養極差,只看見自己的孩子好,生怕自己孩子吃虧,這是很壞的家風。老師遇到這樣的情形的時候,也不能急於作出什麼判定,而是在冷靜的分析後,在跟家長一起來商量對策,這種雨過天晴的處理叫“冷處理”,這種化怒為喜的轉移辦法就是“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意樹人”、“以行練人”。

師生衝突

當師生衝突發生時,教師要冷處理。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在師生都很激動的時候,作為一個教師應當馬上冷靜下來。對孩子的錯誤不妨作點“冷處理”,給他們些時間在實踐中自我反省,改正不足,不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也有助於孩子們自制力的鍛鍊。不至於因自己“急火攻心”,教育方法失當,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個性。教師與學生發生衝突時,無論是誰的責任,最終教師都是失敗者。所以,最好是不要與學生產生正面的衝突。即使無法避免,也要能寬容學生,大度地謙讓,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像母親那樣的好老師”霍懋征,教學幾十年,她從來沒跟學生髮過火,更沒有大聲呵斥過學生……遇到一些淘氣的學生惹她生氣,她就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靜下來再解決。她說:“教師向學生髮火,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對學生要嚴格,但不是嚴厲 。”

注意事項

在套用“淬火效應”處理一些教育上的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與其他教育方法一起套用。只有當教師十分了解學生並經過慎思後才可使之具有教育意義。否則,此法一旦運用不當,將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因此,一定要慎之。

在這個動漫橫行的時代,很多孩子因為與之相關的種種原因(例如:大人不在家,只好動畫陪伴ta;沒人和我交朋友,只好動畫陪伴ta,等等)都變得心思敏感了,用這種方法的話,完全不會起作用,有的“真理”雖然是正確的,但也會過時 。

千奇百怪的效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