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筆畫
部首: 亻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8
五筆86: wmgk
五筆98: wmgk
倉頡: obmr
筆順編號: 32251251
四角號碼: 27220
鄭碼: nld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4F97
詳盡釋義
侗dòng
侗 <名>
【2514014人(1990)。說侗語,屬壯侗語族。侗族源於古越人。從事農業經濟。其鼓樓、風雨樓建築工藝精湛。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歷史悠久,經濟發展迅速、文化豐富多彩。盛行崇拜聖母'薩'。
侗族的宗教形態中有靈魂不滅的觀念,但與高級形式的人為宗教不同的是,其靈魂不滅觀念主要體現在喪葬儀式和若干禁忌習俗中。
“萬物有靈”觀念:在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萬物有靈”的觀念以及自然神崇拜所具有的多樣性、直接性、實用性特徵,表現得十分明顯。這並不是說侗族人民的宗教形態儀在原始宗教的階段,而是說在他們的宗教生活中,依舊殘存著某些原始宗教的成分。儘管侗族的社會形態早已不是原始氏族的社會形態了,但作為特具歷史惰性的觀念形態的極品——宗教意識的改變卻非易事,仍然頑固地殘存於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領域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起著某種支配作用。這種情況,不要說在侗族聚居區,就連侗族生產區域周邊的漢族人民也不例外。
侗族自然宗教的特徵:“靈魂不滅”觀念和“萬物有靈”觀念侗族自然宗教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靈魂不滅”觀念的粗俗化和“萬物有靈”觀念的低級化。侗族人民在與自然的鬥爭中無法理解自然界的種種怪異現象,便產生了“靈魂不滅”觀念,由人的靈魂不滅進而簡單類比,認為萬物亦有靈魂,又產生“萬物有靈”觀念。
全民性和集體性:侗族自然宗教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它未在社會群體中分化出獨立的宗教組織和產生職業性的僧侶階層,它的宗教活動具有全民性、集體性的特點。
在侗寨,師公也好,鬼師也好,絕非脫產的宗教職業者,更非侗家人的精神領袖。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只在需要主持祭祀儀式時才一顯身手,其宗教知識不過是比別人會念咒、懂規則而已。侗族社會的組織亦未賦予這些人以特殊的地位,況且有些生產活動如打獵,其祭山神活動並不需要他們的參與。在侗族的各種宗教活動中,實用祈求多用於宗教情懷,本民族共同利益的關心多於超於三界之外的終極追求。全民性、集體性的參與更使得這些活動具有濃厚的社交性、習俗性。人們參加這些活動的感受,與其說是在經歷一次宗教洗禮,還不如說是在接受一次展示民族內聚力的檢閱。通過這些活動,人們得到的是歡愉和企盼,而不是恐懼和壓抑。在活動過程中,人的能量得到了釋放,人的地位得到了肯定,而不是人格的歸附和人性的泯滅。也許正是這些特點,才使得以“祭薩”為主要內容的侗族宗教活動歷時彌久而不衰竭。
侗 [dòng]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貴州、湖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族。~劇。
〔~胴〕形狀。
誠實的樣子。
侗 [tóng]
幼稚,無知:倥侗
侗 [tǒng]
同“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