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介紹
呼倫貝爾是一片黃金區域,素有“北國碧玉”、“綠色淨土”之稱。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占中國版圖的1/40, 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面積之和。境內 大興安嶺森林面積12萬平方公里,呼倫貝爾草原面積8萬平方公里,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有1600多種植物、500多種動物,有3000餘萬畝耕地、1800多萬頭(匹、只)牲畜。 市境內的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呼倫貝爾市以其自然的、人文的豐厚資源和呼倫貝爾人的艱辛努力取得了許多榮譽,先後獲得:全國六大重點旅遊開發區、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最美的草原、中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城市、中國十大“新天府”、中國魅力中小城市、國際旅遊名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亞洲休閒勝地、中國網民最關注的十大旅遊城市、中國十大活力休閒城市、最佳長假游目的地、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18暢遊中國100城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在遠古時期,古人類—— 扎賚諾爾人就在 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創造了呼倫貝爾的原始文化。公元前209年, 匈奴族征服 東胡族,統一了北方草原,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一的左賢王庭轄地。
公元一世紀,活動在 鄂倫春旗一帶的 拓跋鮮卑族“南遷大澤”(即呼倫湖),取代了匈奴的統治,建立了鮮卑部落聯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在鮮卑人的餘部室韋部落和 回紇、 突厥、 黠戛斯以及遼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繼征戰和統治呼倫貝爾之時,蒙古諸部在呼倫貝爾悄然興起。
公元八世紀,生活在額爾古東岸的 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韋部遷移至斡難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發源地肯特山區。12世紀,當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統一蒙古草原時,又返回呼倫貝爾,在這裡進行了幾次大的決定性戰役,消滅了政敵,打破了長期幾個大部落勢力均衡的局面,最後統一了蒙古高原。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語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國建立後,實行“領戶分封制”。
1214年,成吉思汗將 呼倫貝爾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分封給他的大弟拙赤·哈撒爾(額爾古納市黑山頭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餘部分分封給他的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及外戚德薛禪家族,嶺東地區分封給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
1288年,諸王封地納入行省,嶺西地區劃入嶺北行省和林路管轄,嶺東劃入中書省泰寧路和遼陽行省山北遼東路管轄。元亡後,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守蒙古草原,先後遊牧於呼倫貝爾草原的是元順帝的後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後裔,直至歸附後金。
清朝建立後歸黑龍江將軍節制。由 鄂溫克、 達斡爾、 巴爾虎蒙古、鄂倫春人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倫八旗兵和巴爾虎八旗兵,勇猛善戰,鎮守著邊疆,為防禦沙俄入侵,保障驛站暢通,維護邊疆安寧做出了貢獻。
嶺西地區曾於1912-1920年實行地方自治,脫離黑龍江省。1920年後重歸黑龍江將軍節制,仍設副都統衙門,同時設善後督辦兼交涉員公署,並設呼倫、臚濱、室韋、奇乾縣,形成旗、縣並存和分治的局面。嶺東地區也保留西布特哈總管公署,同時設雅魯縣,布西縣,直屬黑龍江省。
東北淪陷時期,嶺東為 興安東省,嶺西為 興安北省,均直轄於 偽滿洲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 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1945年10月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1947年5月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併,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呼納盟的區域與2001年成立的呼倫貝爾市的區域大致重合。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簡稱東部行署 ,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里木、興安、呼納三個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里、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
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于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呼倫貝爾盟烏蘭浩特市併入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
1965年8月,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哲里木盟(後撤盟改設通遼市)。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利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但呼倫貝爾盟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管轄。 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轄2市、12旗,即:海拉爾市、滿洲里市、扎賚特旗、阿榮旗、布特哈旗、喜桂圖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1970年4月,將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7月的原行政區劃,將時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從7月1日起正式變更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科爾沁右翼前旗分出烏蘭浩特市,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賚特旗、突泉縣、烏蘭浩特市和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興安盟。 同年,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直至2001年撤盟設市。
2001年10月10日,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縣級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呼倫貝爾市轄原呼倫貝爾盟的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新設立的海拉爾區;代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滿洲里市、牙克石市(1983年喜桂圖旗改)、扎蘭屯市(1983年布特哈旗改)、額爾古納市(1994年額爾古納右旗改)和根河市(1994年額爾古納左旗改)5個縣級市。
2013年3月6日,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由滿洲里市代管。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呼倫貝爾市轄2個市轄區、4個旗、3個自治旗,5個市。地名 | 人口(萬人)(2012年) | 面積(平方千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
海拉爾區 | 28 | 1320 | 150702 |
扎賚諾爾區 | 總:15 戶籍:9 | 279 | 150703 |
滿洲里市(含扎賚諾爾區) | 總:32 戶籍:17 | 732 | 150781 |
牙克石市 | 35 | 27590 | 150782 |
扎蘭屯市 | 42 | 16800 | 150783 |
額爾古納市 | 8 | 28958 | 150784 |
根河市 | 16 | 19659 | 150785 |
阿榮旗 | 33 | 12063 | 150721 |
陳巴爾虎旗 | 6 | 18634 | 150725 |
新巴爾虎左旗 | 4 | 22000 | 150726 |
新巴爾虎右旗 | 4 | 24839 | 150727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33 | 10356 | 150722 |
鄂倫春自治旗 | 27(不含松加兩地) | 59880(含松加兩地) | 150723 |
鄂溫克族自治旗 | 14 | 19111 | 150724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15年12月。行政區劃(不含滿洲里市和扎賚諾爾區)的人口數為2012年度公安部的統計數據(戶籍人口);2013年以來行政區劃發生變化的滿洲里市和扎賚諾爾區的人口數字為當地人民政府提供的數據。
註: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政府駐地為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加格達奇。本詞條中的人口、民族、經濟和社會相關統計數據除特殊說明外暫未包括松加兩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呼倫貝爾市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東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黑河市和齊齊哈爾市為鄰,東北部以伊勒呼里山為界與黑龍江省新林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733.32公里,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
地形特點
呼倫貝爾市西部位於內蒙古高原東北部,北部與南部被大興安嶺南北直貫境內。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東北平原——松嫩平原邊緣。地形總體特點為:西高東低。地勢分布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
氣候特點
呼倫貝爾地處溫帶北部,大陸性氣候顯著。以根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為北起點,向南大致沿120°E經線劃界:以西為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以東的大興安嶺山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混交林氣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烏瑪-奇乾-根河-圖里河-新帳房-加格達奇-125°E蒙黑界”以北屬於寒溫帶季風性針葉林氣候。
全市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熱量不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利用率高,無霜期短,日照豐富,降水量差異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
全年氣溫冬冷夏暖,溫度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只有大興安嶺以東和嶺西少部分地區在0℃以上,嶺東農區年平均氣溫在1.3-2.4℃之間,大興安嶺地區為-2.0—5.3℃,牧區為0.4—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8~-30℃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
降水量變率大,分布不均勻,年際變化也大。冬春兩季各地降水一般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區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應減少,總的分部趨勢是:農區60--80毫米,林區50--80毫米,牧區30--50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07年,呼倫貝爾市土地總面積3.8億畝,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全市土地有8大類,二級分類共42種類型,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鈣土和草甸土為主,土質肥沃,自然肥力高。2007年,全市土地面積25.3萬平方公里,天然草場面積1.26億畝,占全市土地面積的33.2%,退耕還草面積100萬畝,退牧還草面積480萬畝;地方有林地面積453萬公頃。
草原資源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是牧業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陳旗、鄂溫克旗和海區、滿市及額爾古納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總稱。由東向西呈規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乾旱草原三個地帶。除呼倫貝爾草原東部(約占草原總面積的10.5%)為森林草原過渡地帶外,其餘多為天然草場。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組成呼倫貝爾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態性特徵,草原植物資源約1000餘種,隸屬100個科450屬。
呼倫貝爾草場又可分為八大類。主要有六大類,即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丘陵草甸草原、平原丘陵乾旱草原、沙地植被草地、低地草甸草場。
森林資源
大興安嶺在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之間,自東北向西南,逶迤縱貫千餘里,構成了呼倫貝爾市林業資源的主體。截至2007年,呼倫貝爾市境內有林地面積1.90億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占自治區林地總面積的83.7%;呼倫貝爾市森林覆蓋率49%,森林活立木總蓄積量9.5億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占自治區的93.6%,占中國的9.5%;呼倫貝爾市林區的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黑樺、山楊、蒙古柞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07年,全市探查到的各類礦產達40餘種,礦點370多處。其中57處礦點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鐵、銅、鉛、鋅、鉬、金、銀、錸、鈹、銦、鎘、硫鐵礦、芒硝、螢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煤炭探明儲量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和的1.8倍。
水資源
截至2007年,水資源總量為316.19億立方米,占自治區的56.4%:地表水總量298.19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18億立方米。
最後一次統計時,水資源總量為286.6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272億立方米,占全國地表水資源量的1%,占全區地表水資源量的73%;地下水資總量14.6億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1.1萬立方米,高於世界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4.66倍。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46萬千瓦,水域面積48.32萬公頃。
生物資源
截至2007年,呼倫貝爾市野生植物資源相當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達500種以上,主要有野生藥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纖維植物、野生澱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
呼倫貝爾市野生動物品種和數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占中國種類總數的12.3%,占自治區的70%以上,居第一位。在這些動物(不含鳥類)中,受國家保護的一、二、三類野生動物和受自治區保護的野生動物品種有30餘種,其中有些是珍稀獸類和禽類,獸類中以鹿科動物最為有名。全市313種鳥類中,受國家保護的鳥類有60多種,如丹頂鶴、白頭鶴、白鶴、灰鶴、大天鵝、小天鵝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呼倫貝爾常住人口為2549278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736543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87265人,減少6.84%。年平均增長率為-0.71%。
呼倫貝爾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11382人,占51.44%;女性人口為1237896人,占48.56%。常住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25,下降為105.94。
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312299人,占12.25%;15—64歲人口為2030088人,占79.63%;65歲及以上人口為206891人,占8.12%。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79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為5.38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1個百分點。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2.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2.43萬人,鄉村人口70.4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13%。全年出生人口2.01萬人,人口出生率7.95‰;死亡人口1.48萬人,人口死亡率5.85‰;人口自然增長率2.1‰。
民族
呼倫貝爾境內生活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倫春等32個民族。
2010年,呼倫貝爾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098400人,占82.31%;蒙古族人口為230008人,占9.02%;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220870人,占8.66%。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43576人,減少6.40%;蒙古族人口減少4551人,減少1.94%;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減少39138人,減少15.05%。
政治
現任領導市委書記 | 於立新 |
市委副書記 | 姜宏、常青 |
市委常委 | 於立新、姜宏、常青、陳智、馬進、陳立新、雲一龍、鄭偉元、張勇民、李繼榮、阿荔惠、陳麗岩 |
秘書長 | 吳景學 |
代市長 | 姜宏 |
常務副市長 | 陳智 |
副市長 | 馬進、鄭偉元、郝桂娟、馬萬斌、任宇江、姜寶東、杜聯合、傅彬 |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185.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46901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1%,與5年內最高值相比名義下降2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9.45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56.11億元,下降9.7%;第三產業加值580.29億元,增長4.9%。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1.1:30.0:48.9。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139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524人,登記失業率為3.7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32元,增長8.5%,人均消費性支出18081元,增長5.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增長8.0%,人均消費性支出19829元,增長4.0%,恩格爾係數29.6%。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1元,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3446元,增長7.8%,恩格爾係數25.0%。
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60.68億元,同比減少7.35億元,下降4.4%。在地方財政總收入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25億元,同比減少17.81億元,下降17.3%,剔除“營改增”財政分成體制調整、上年一次性增加不可比等因素後,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2.6%。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3.96億元,同比增加21.23億元,增長5.1%。
第一產業
2017年,呼倫貝爾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97.94萬畝,同比增長0.7%。全年糧食總產量120.1億斤,比上年減產0.6億斤,下降0.6%。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22.78億斤,增長6.2%;玉米產量67.43億斤,下降1.0%;大豆產量19.67億斤,增長4.1%;馬鈴薯產量(折糧)4.41億斤,下降12.9%。糧食平均畝產286公斤,下降1.3%。全市牧業年度牲畜存欄2162.40萬頭(只),下降0.6%。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1978.90萬頭(只),增長0.1%;生豬存欄183.49萬口,下降7.5%。全年牲畜出欄969.36萬頭(只),增長1.7%。牲畜出欄率44.8%,比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其中生豬出欄126.8萬口,比上年增加1.07萬口,增長0.9%;牛出欄77.43萬頭,比上年增長10.33萬頭,增長15.4%;羊出欄756.2萬隻,比上年增長1.79萬隻,增長0.3%。良種及改良種牲畜1860.56萬頭(只),比上年增加12.99萬頭(只),增長0.7%。全市豬牛羊禽肉產量29.48萬噸,增長3.6%,禽蛋產量4.14萬噸,下降1.8%,牛奶產量97.16萬噸,下降17.7%。
造林合格面積完成4.1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合格面積2.89萬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0.55萬公頃,中、幼齡林撫育面積完成20.03萬公頃。機電井28.59萬眼(包括人飲井),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4.29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13萬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1.71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34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7.56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13萬公頃。
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485.31萬千瓦,增長5.8%,機耕地面積1409.72萬畝,化肥施用量(折純)26.01萬噸,下降3.85%,農村牧區居民用電量3.55億千瓦時,增長2.73%。
第二產業
2017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75.33億元,下降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3%。在規模以上工業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增長18.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4%;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31.0%;木材加工業下降66.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21.1%;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8.4%;醫藥製造業下降62.2%;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58.1%;食品製造業下降10.2%;飲料製造業下降27.2%。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9.8%。建築業增加值82.87億元,同比下降26.9%。全市74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完成產值86.95億元,下降29.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8.19萬平方米,下降29.5%。竣工房屋面積273.25萬平方米,下降37.3%,房屋建築竣工率65.4%。全市建築企業實現利潤3.83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1.17億元,同比下降27%。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09.06億元(不含森工及農村個體投資),同比下降27.8%。其中,房地產企業開發完成投資116.33億元,增長32.6%。商品房銷售面積300.28萬平方米,下降29.6%,商品房銷售金額112.7億元,下降27.3%。在500萬元以上固定投資投資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單位投資439.02億元,下降23.0%;民間投資267.06億元,下降36.2%;外商及港澳台投資2.47億元,下降16.3%。按投資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24.45億元,下降50.8%;第二產業投資189.76億元,下降43.6%,其中,工業投資189.73億元,下降43.3%;第三產業投資494.85億元,下降17.0%。
第三產業
2017年,呼倫貝爾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4.30億元,同比增長7.3%。分地區看,城鎮市場消費583.72億元,同比增長7.1%,鄉村市場消費60.58億元,增長9.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86.53億元,同比增長10.4%,商品零售557.77億元,增長6.9%。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1333.02億元,同比增長14.0%,其中,批發業銷售額670.56億元,同比增長15.0%;零售業銷售額662.47億元,增長13.0%。住宿餐飲企業營業額162.65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住宿業營業額28.25億元,同比增長13.9%;餐飲業營業額134.40億元,增長14.9%。
全市進出口總額30.50億美元,增長14.9%,其中,出口額7.51億美元,增長1.2%;進口額22.99億美元,增長20.2%。貿易逆差15.48億美元。
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0.51億美元,下降77.4%。全年共備案國外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契約8個,契約總金額837.38萬美元。營業額534.57萬美元,下降43.7%,外派勞務272人次,下降50.6%。
全年共接待旅遊者1721.10萬人次,增長10.8%。其中,入境旅遊者71.56萬人次,增長6.4%,國內旅遊者1649.54萬人次,增長11.1%。全年旅遊業總收入607.4億元,增長15.1%。國際旅遊創匯5.08億美元,增長12.6%。
截至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38.29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900.13億元,同比增長7.2%;非金融企業存款284.28億元,下降1.2%;廣義政府存款351.74億元,增長2.3%。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186.55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住戶貸款307.44億元,同比增長9.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879.10億元,增長10.7%。
截至2017年末,全市證券公司3家,證券交易營業部7家,證券市場累計交易量488.49億元,增長26.8%。新增開戶數6835戶,下降8.1%,總客戶數103978戶,下降4.8%,保證金餘額2.33億元,下降12.4%,託管市值22.96億元,增長23.6%。
截至2017年末,全市保險主體30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13家。保險業保費收入56.94億元,增長4.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8.12億元,增長9.8%;壽險保費收入38.82億元,增長1.5%。全年保險賠付額22.21億元,增長118.7%。其中,財產險賠付16.02億元,增長225.3%;壽險賠付6.19億元,增長18.4%。全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7.38億元,其中種植險承保農作物面積2185.12萬畝;養殖險承保奶牛、豬共77949頭;森林險承保面積17784.07萬畝。
社會
科技事業
2017年,呼倫貝爾全年鑑定科技成果23項。年內簽訂各類技術契約43項,契約成交金額23847.87萬元,增長23%。
教育事業
2017年,呼倫貝爾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2017年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7479人,同比增長8.4%。高等學校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數24848人,增長10.2%。成人本科、專科在校生3197人,下降13.7%。普通高中27所,招收學生10604人,下降8.0%,在校學生數34300人,下降6.7%。其中,少數民族學生9665人,下降3.5%。國中132所,招收學生18636人,增長3.7%,在校學生數54244人,增長2.2%。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3838人,增長3.3%。國小140所,招收學生17180人,下降4.2%,在校學生104584人,下降1.6%。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畢業升學率99.67%。
部分中等教育學校海拉爾二中 | 海拉爾實驗高中 | 牙克石一中 | 牙克石林業一中 |
扎蘭屯一中 | 海拉爾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扎蘭屯幼兒師範學校 | 扎蘭屯農牧學校 |
牙克石林業師範學校 | 呼倫貝爾市衛生學校 | 海拉爾三中 | 扎蘭屯林業高中 |
高等教育
類別 | 學校列表 | 介紹 | ||
---|---|---|---|---|
211工程重點大學校區 | 內蒙古大學滿洲里校區 | 國務院1978年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英國《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所列中國15所著名大學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 | ||
本地區名牌大學 | 呼倫貝爾學院 | 呼倫貝爾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 ||
專科大學 | 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 | 先後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赤塔國立大學、布里亞特國立大學、貝加爾國立人文師範大學、東西伯利亞國立工藝管理大學等10餘所俄羅斯高校簽訂國際交流及合作辦學協定,進行校長互訪、師生交流、教師互派、學生赴俄留學、續本讀研等交流活動。 在國內學院先後與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合作,為學生升本提供便利條件和暢通途徑。 | ||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 |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呼倫貝爾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公共圖書館15個,群藝館、文化館15個,註冊博物館44個,其中享受國家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的20個。全市擁有廣播電台14座,調頻電視發射台119座,廣播覆蓋率99.22%。地市級電視台1座,旗縣級14座,電視覆蓋率99.12%。
醫療事業
2017年,呼倫貝爾市共有衛生機構1973個,比上年減少22個,醫療衛生單位實有病床14382張,比上年增加118張。
體育事業
2017年,呼倫貝爾市運動員參加全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獲2金、2銀的優異成績。成功舉辦和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21枚金牌、17枚銀牌、12枚銅牌,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位列各盟市之首。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達40%。
社會保障
2017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71.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7.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96.9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6.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8.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34.7萬人。
交通運輸
鐵路
呼倫貝爾市境內的鐵路幹線呈“口”字形分布;已有濱洲線(哈爾濱-滿洲里)、牙林線(牙克石—滿歸)、博林線(博克圖—塔爾氣)、朝烏線(朝中—莫爾道嘎)、伊敏線(海拉爾東-伊敏)、伊阿線(伊敏—伊爾施)、阿扎線(阿榮旗-扎蘭屯)、伊加線(伊圖里河—加格達奇)、加漠線(加格達奇—漠河)、齊加線(齊齊哈爾—加格達奇)共10條鐵路;規劃新建高速鐵路幹線納入綏滿通道 。轄區內原設有哈爾濱鐵路局的兩個鐵路分局:海拉爾分局、伊圖里河分局。經過中國鐵路系統大改革後,撤銷分局,改為辦事處。兩個分局合併為海拉爾鐵路辦事處,各單位站段由各站段負責管理。由於市管轄面積廣大;截至2017年1月,境內主要客運車站以所在區縣級或鎮級政區名稱命名。公路
截至2011年末,呼倫貝爾境內公路總里程10451公里。其中:國道1177公里,省道1529公里,縣道2894公里,鄉道3317公里,專用公路1534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4.13公里。截至2011年末,呼倫貝爾等級公路10129公里,其中:一級公路221公里,二級公路787公里,三級公路3349公里,四級公路5772公里;有路面里程3116公里,其中高級路面2654公里,次高級路面462公里,未鋪裝路面7334公里。
呼倫貝爾橋樑37685.39米/1228座,其中危橋4173.60米/193座。永久式橋樑29594.39米/852座,半永久式橋樑702.00米,臨時性橋樑7389.00米/324座。
呼倫貝爾已形成了以國家高速G10綏滿高速公路和G5511集阿高速公路,國道111(北京至加格達奇,境內全長513.171公里)、301國道(綏芬河至滿洲里,境內全長610.705公里)、332國道三條國道,省道201(室韋至阿木古郎,全長454.29公里)、省道202(海拉爾至罕達蓋,全長110.172公里)、省道203(滿洲里至烏蘭浩特,境內全長281.661公里)、省道301(黑河至黑山頭,境內全長266.839公里)、省道302(碾子山至博克圖,全長162.23公里)五條省道為主骨架,以縣鄉、邊防、專用公路為脈絡的公路網。
航空
呼倫貝爾市境內有6座民航機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滿洲里西郊國際機場、扎蘭屯機場、根河機場、莫旗尼爾基通用機場和加格達奇嘎仙機場;其中加格達奇嘎仙機場屬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另外5座屬於呼倫貝爾。因上述各機場大多互通航線,以上機場的所在城市在客票系統和民航系統中均以所在區縣級政區名稱代替,不記“呼倫貝爾”或“大興安嶺地區”。
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為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機場,國家一級4C級機場,位於海拉爾區,在航空公司系統中多稱“海拉爾東山(國際)機場”;已經開通至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瀋陽、南京、杭州、深圳、秦皇島、廣州、石家莊、天津、上海、大連、寧波、鄭州、廈門、武漢、香港、台北、三亞(冬季)、俄羅斯赤塔、蒙古喬巴山、蒙古烏蘭巴托、韓國首爾、日本熊本等城市的航線。1993年7月6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97號檔案批覆同意海拉爾航空口岸對外開放。
滿洲里西郊國際機場2015年全年共開通26條航線,其中國際航線6條,同比2014年新增國內航線3條,國際航線1條,新增通航城市4座。
歷史文化
民風民俗
飲食
大部分人還保留著原籍的習慣,主食有粥、麵條、饅頭、米飯等。但在嶺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這些均與當地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同胞一樣,所不同的是漢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無論嶺東嶺西,稻米飯已成為主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地區的飲食文化逐漸開放,與中國的飲食文化相融,各市區都已出現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和飯館。
住屋
早年主要住窩棚、土坯房,或土木結構房屋。1949年後,居住條件逐年改善,普遍為土木結構和磚瓦結構房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土木結構房減少,大部分為磚瓦結構,有的住進樓房;郊區農民多住紅磚瓦房(有的鋪鐵蓋);嶺西各鄉、鎮、蘇木住戶均為定居,住板夾泥、葦板夾泥房,少數住磚瓦房,房屋都是門朝北開,開門處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風房,稱“風樓”或“門斗”,門斗冬季防風寒,又是夏季的廚房;農區大多燒茅柴、秸稈、薪材,少部分燒煤;牧區燃料以牛羊糞為主,少量為煤;一般用柳條編的籬笆障子或用樺木桿圈成院子,獨門獨院;野外放牧或生產,住蒙古包或鐵皮板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城鎮居民大多以樓房居住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於國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實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二十一世紀以來非統一採暖住戶大多以煤炭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農村地區仍以野生柴草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都已經搬入了平房和樓房。
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的城鎮、農區、林區中漢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一般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和農村的閒暇季節,民眾文娛活動較活躍。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轉、單出頭表演和冰雕、冰燈、彩燈展覽等,城市還興起了焰火晚會。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龍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擔花籃、大頭娃、耍獅子、戲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報劇表演。表演者濃妝艷抹,形象誇張,服裝五光十色,鮮艷奪目。男女均穿綢緞衣褲,腰系彩綢。鑼鼓隊多為男子,身著彩色綢服,頭扎牡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內容增加了武術、服飾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民眾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冰雕、彩燈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的城鎮、林區都有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刻造型的藝術展覽。每到冬季,各種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繼問世,有人物、動物、建築物、風景等作品。
二人轉
“二人轉”也叫“蹦蹦戲”,由一男一女二人邊唱邊舞,後來發展出“單出頭”,即一人單獨表演,是漢族民眾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轉”流入扎蘭屯、阿榮旗地區。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單出頭”、“拉場戲”、“二人轉”。主要劇目有“二人轉”《西廂》、《回杯記》、《豬八戒拱地》,“單出頭”《王二姐思夫》、《紅月娥作夢》等。
華俄後裔民間舞蹈
在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及海拉爾的華俄後裔中,保持著傳統的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表演的“希卜里哈”、“巴達罕拉娜”、“嘎巴喬克”、“滅斜斯”、“奧吉諾其卡”、“茨岡內卡”(譯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喬克”、“滅斜斯”等,舞步多變,跺腳較多,單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個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風琴伴奏,有些集體舞還加伴唱。
焰火晚會
焰火晚會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興起的,多是慶祝一些重大的節日如元宵節、八月節等節日時由當地行政事業單位、知名企業、基督教會燃放。
傳統節日
除了內蒙古各地都有的那達慕和祭敖包等節日活動,呼倫貝爾獨有的節日有:
伊慕額節
“伊慕額”,蒙語“豐收”之意,顧名思義,伊慕額節也就是豐收節,在每年5月22日。這時草原上的羊、牛、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一片生氣勃勃的豐收景象。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種的公羊則被閹割成羯羊;還要為年滿2歲的馬駒打上烙印。
米闊魯節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日。米闊魯節在每年5月下旬舉行,其內容和形式與“伊慕額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完畢要舉行宴會,歡慶豐收。
瑟賓節
“瑟賓”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以圖騰為特徵,16世紀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後逐漸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國後首屆“瑟賓”節在巴彥胡碩敖包山舉行,主要內容有鄂溫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後6月18日就成為鄂溫克族的“瑟賓”節。
篝火節
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篝火節。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對於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例如: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不許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等。
市歌
1、《呼倫貝爾美》歌詞:
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
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
啊啊嚯咿呼倫貝爾美。
啊啊嚯咿呼倫貝爾美。
牧歌飛上天,情歌落好遠,
羊群多來牛也馴,馬群奔騰起波瀾。
啊啊啊嚯咿馬兒象火團,
啊啊啊嚯咿花兒象火團。
綠色興安嶺,藍色呼倫水,
馬頭琴唱歌晚霞醉,騎手的剪影天邊飛。
啊啊啊嚯咿草美人更美
啊啊啊嚯咿草美人更美
啊啊啊嚯咿草美人更美。
2、《呼倫貝爾大草原》
市花
興安杜鵲
市樹
樟子松
旅遊資源
呼倫貝爾旅遊資源富集,是國家旅遊局認定的中國六大重點旅遊開發區之一,是中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是國家級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區。
呼倫貝爾大草原
它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上最好的草原。這裡有大興安嶺林海、水草豐美的草原、曲折的莫爾格勒河……七月幽綠草原,九月金黃白樺是這裡最美的景色!
呼倫貝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原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處,距海拉爾城區北部3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呼倫貝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園總面積110公頃,在原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上建立而成,是集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為一體的軍事主題紅色旅遊景區。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分為地上、 地下兩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爾要塞遺址博物館(共分為四個展廳、九個部分)、主題廣場、地面戰爭遺蹟、模擬戰爭場景、遊客服務設施等內容;地下工事遺蹟,復原了日軍司令部、士兵宿舍、衛生室、通訊室等,園區建設風貌恢宏大氣、深沉凝重。這裡離通過大量文字、圖片、實物展出和高科技含量的布展手段,有力地證明了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過挖掘東北淪陷時期中俄蒙抗日的史實,讚頌中國東北抗聯、東北軍愛國將士和呼倫貝爾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愛國主義精神。
海拉爾要塞遺址為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修建的十七處軍事工事中的一處,並且是其中規模最大和目前國內同類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處。海拉爾要塞由5個主陣地和4個輔助陣地組成,以敖包山和北山陣地為主體,占地22平方公里。軍事工事在修建過程中,日本關東軍從中國內地抓來數萬名勞工,工程結束後,為保守軍事機密,關東軍將勞工全部殺害,海拉爾河北岸“萬人坑”內的嶙嶙白骨就是鐵證。
主要景區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 北山侵華日軍要塞遺址 | 金帳汗蒙古部落 | 鄂溫克博物館 |
巴彥呼碩旅遊景區 | 西旗知青文化展 | 巴爾虎博物館 | 東旗甘珠爾廟 |
諾門罕戰爭遺址 | 額爾古納俄羅斯家庭旅遊戶 |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 | 敖魯古雅獵民點 |
嘎仙洞 | 達斡爾風情園 | 朝鮮人家 | 牙克石鳳凰山莊 |
鳳凰山滑雪度假區 | 滿洲里國門 | 呼倫湖小河口 | 滿洲里歐式婚禮宮 |
滿洲里套娃廣場 | 滿洲里中蘇步行街 | 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 阿爾山雪域溫泉 |
著名人物
郭道甫 | 白岩松 | 王德臣 | 寶音德力格爾 |
那日松 | 布仁巴雅爾 | 烏日娜 | 張秋歌 |
烏蘭托嘎 | 王紀言 | 克 明 | 烏蘭托婭 |
姜風鳴 | 齊 峰 | 張瑩瑩 | 超克 |
楊卉 |
城市榮譽
全國六大重點旅遊開發區 | 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全國雙擁模範城 |
中國最美的草原 | 中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城市 |
中國十大“新天府” | 中國魅力中小城市 |
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 | 國際旅遊名城 |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 亞洲休閒勝地 |
中國網民最關注的十大旅遊城市 | 中國活色生香的大都市 |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
呼倫貝爾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呼倫貝爾市即原“呼倫貝爾盟”,首府原稱海拉爾(清朝時稱呼倫布雨爾)。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 |
景點 | 莫道爾噶國家森林公園 | 草甸草原 | 成吉思汗拴馬樁 | 典型草原 | 嘎仙洞 | 呼倫貝爾草原 | 莫爾格勒河 | 扎蘭屯 | 金帳汗蒙古部落景點 | 鳳凰山滑雪場 | 黑山頭城址 | 呼和諾爾草原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 | 扎蘭屯秀水山莊 | 達賚湖旅遊區 |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牙克石鳳凰山莊 | 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旅遊區 | 巴彥呼碩草原風情旅遊區 | 滿洲里國門 | 紅花爾基森林公園 | 中國達斡爾民族園 | 布蘇里山莊旅遊區 |
美麗的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西北緊鄰蒙古和俄羅斯。內蒙古自治區疆域遼闊,地跨“三北”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內蒙古東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毗鄰,現在讓我帶大家認識一下美麗的內蒙古吧! |
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名單
在哈爾濱召開的第九屆中國經濟論壇公布了《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名單》。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 | 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
呼和浩特市 | 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
包頭市 | 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
烏海市 | 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
赤峰市 | 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
通遼市 | 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
鄂爾多斯市 | 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
呼倫貝爾市 | 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
巴彥淖爾市 | 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
烏蘭察布市 | 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
錫林郭勒盟 | 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
興安盟 | 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
阿拉善盟 | 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