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魯特旗

扎魯特旗

富饒而神奇的扎魯特旗,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北部,東經119°14′至125°57′,北緯43°50′至45°50′。扎魯特旗總人口30.3萬人,由蒙、漢、回等13個民族組成。全旗土地面積1.7萬平方公里。扎魯特旗轄8個鎮、1個鄉、11個蘇木:魯北鎮、黃花山鎮、嘎亥圖鎮、巨日合鎮、巴雅爾吐胡碩鎮、聯合屯鎮、香山鎮、罕山鎮、太平山鄉、毛都蘇木、巴彥塔拉蘇木、烏額格其蘇木、查布嘎圖蘇木、烏力吉木仁蘇木、道老杜蘇木、前德門蘇木、巴彥芒哈蘇木、烏蘭哈達蘇木、格日朝魯蘇木、阿日昆都冷蘇木;嘎達蘇種畜場。全旗現有耕地160萬畝,優質草牧場1773萬畝,年人均產糧食1045公斤,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牲畜穩定在150萬頭(只)以上,屬全國牧業大旗,年產白山羊絨154噸,綿羊毛960噸,各種皮張35萬張。被自治區列為絨山羊、山杏中藥材、糧食、畜副產品四大基地。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扎魯特旗地圖扎魯特旗地圖
扎魯特旗總人口30萬人,由蒙、漢、回、等13個民族組成,其中蒙古族占48%,人口密度為17.6人/平方公里。全旗總面積1.74萬平方公里,轄14個蘇木鄉鎮,206個嘎查村,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由漢、滿、回、達斡爾、朝鮮、 鄂倫春等13個民族組成的少數民族地區,是以牧為主、農牧林結合的經濟類型旗。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魯北鎮距通遼17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1560公里,距東北經濟區瀋陽市440公里,距大連港750公里,距首都北京880公里,均有高等級公路與之連線。通霍鐵路途經其旗,國道304線貫穿全旗,北起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南至廣西北海市的省級大通道一級公路架起了其旗與全國12個省市相連的橋樑。呼市至扎蘭屯通訊光纜經由我旗,程控電話國內、國際直拔。

歷史沿革

商周至秦漢時期,這片土地屬於東胡人的牧場。
漢至晉朝時期,系烏桓、鮮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時期,是契丹住地。
遼代,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
金朝時期,金界壕以南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屬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時期,歸於烏梁海三衛占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內喀爾喀五部,征服三衛之一的公寧衛,附屬於察哈爾部。烏巴什繼承其父和爾朔齊哈薩爾諾顏之位,自稱偉徵諾顏,駐牧於泰寧東部。對所管轄的部號稱扎魯特。從此“扎魯特部”這一名稱開始載於史冊。
天聰二年(1628年)歸屬後金。皇太極為了更好地利用科爾沁部和扎魯特部的勢力,於天聰五年(1631年)對蒙古地區開始實行軍政令統一的旗(和碩)佐領(蘇木)制度。從此以後,扎魯特部在行政和軍事上,失去了傳統的自主權力。
天聰十年(1636年),後金改名為大清國,整個內蒙古49旗完全置於清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內齊為多羅貝勒,並由內齊之子桑嘉布繼承其父多羅貝勒爵位,占有扎魯特部原有牧地和部眾,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為多羅達爾汗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爾繼承其父多羅達爾汗貝勒爵位,從扎魯特部劃出一部分牧地和部眾據其所有,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所領的牧地為扎魯特右翼旗。自此,原為一體的扎魯特部,分為並立的扎魯特左翼和右翼兩個行政旗。旗以上設盟,扎魯特左右二旗屬昭烏達盟。
中華民國建立後,基本上沿襲清廷的行政體制,原理藩院改為蒙藏院,其下屬機構如故。直奉軍閥之間混戰之際,為在蒙古地區擴展勢力,把熱河作為前沿陣地,袁世凱委託熱河都統(後改稱省長)直接掌握和監督昭烏達盟管轄下的各旗縣事務。設縣和沒治局,著手開發墾殖蒙地,大抓財政稅收,以補充戰亂所需的大筆開支。
民國12年(1923年)12月27日,熱河都統委任高義山為魯北沒治委員兼備隊統領官。
民國13年(1924年),高義山正式建魯北沒治局(魯北縣)。在扎魯特左右二旗的領地上,出現了旗縣分治的局面。縣管開墾區,旗管未開墾區。旗縣同時存在,縣居旗之上。
民國22年5月(1933年5月),偽滿洲國在熱河省昭烏達盟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區,設定興安西分省(省會開魯),扎魯特左右二旗歸興安西分省管轄,廢除魯北縣置。
民國24年4月(1935年5月),偽滿洲國政府下令,原扎魯特左右二旗合併為一個扎魯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魯北。
1945年11月,扎魯特旗成立臨時政府。
1946年1月,東蒙古自治政府成立,3月,扎魯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隸屬於昭烏達省政府。
1946年承德“四·三”會議以後,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撤銷東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烏達省改稱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隸屬熱河省。扎魯特旗自治政府改為扎魯特旗民主政府。
1946年8月,中共昭烏達盟委員會組成扎魯特旗工作委員會,到扎魯特旗開展工作。1947年5月,扎魯特旗劃歸遼吉省哲里木盟,1947年7月,成立扎魯特旗政府。
1948年8月,遼吉省撤銷後,隸屬於遼北省哲里木盟。1949年4月,隨哲里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49年10月1日,改為扎魯特旗人民政府。1956年建鎮。
1958年稱紅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復魯北鎮建制。1969年7月5日至1979年5月30日,隸屬於吉林省。1979年5月,隨哲里木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國務院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扎魯特旗歸通遼市管轄。
2000年,扎魯特旗轄6個鎮、5個鄉、14個蘇木。
2001年9月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工農鄉和伊和背鄉併入魯北鎮,2006年6月蘇木鄉鎮再次機構改革,毛都蘇木併入魯北鎮,魯北鎮是由原魯北鎮、工農鄉、伊和背鄉、毛都蘇木4個蘇木鄉鎮合併構成。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扎魯特旗轄7個鎮、8個蘇木:魯北鎮、黃花山鎮、嘎亥圖鎮、巨日合鎮、巴雅爾圖胡碩鎮、香山鎮、阿日昆都冷鎮、巴彥塔拉蘇木、烏力吉木仁蘇木、道老杜蘇木、格日朝魯蘇木、前德門蘇木、烏蘭哈達蘇木、查布嘎圖蘇木、烏額格其蘇木。旗政府駐魯北鎮。

經濟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很大。現有國有企業、集體和鄉鎮企業千餘家,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釀造、食品、糧油加工、機械製造修理、建材等工業體系。其中:“塞外狼”酒,硬脂酸鹽類產品,糖化酶,“罕山”牌奶粉等多次被評為區優產品和質量大賽名優產品。
重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導,現已探明總儲量為20多億噸,年生產原煤100萬噸。其中:塔拉營子煤礦開採的隱晶質石墨作增炭劑,用於煉鋼生產每噸可代替生鐵5—12噸,提高爐溫10—28℃。90年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扎魯特旗歷史文化悠久,民族風情濃郁。這裡有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遺址,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時期的廟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稱“金長城”。還有烏蘭哈達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鎮金門山等68處天然景區星羅棋布在一望無際、景色絢麗的草原上,具備了發展旅遊事業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是蒙古族說唱藝術——烏力格爾和好來寶的發祥地,是全國聞名的“民族版畫 之鄉”和“民族曲藝之鄉”。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炒米、奶茶手把肉,是招待朋友的必備佳肴。引人入勝的草原盛會那達慕是草原兒女慶祝豐收的佳慶節日,草原深處吐露著牧民的深情,處處蘊藏著迷人的魅力。
改革開放以來,扎魯特旗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創業,奮力爭先,借天時地利之源,憑政通人和之勢,以團結拼搏之力實現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旗加快發展的大好形勢已經形成,扎魯特的未來充滿無限生機與希望,在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扎魯特旗將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託資源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全面實施資源戰略轉換,以開放帶動發展,以發展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礦產資源開發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切入點,全面推進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進程,全力打造富裕扎魯特、生態扎魯特、和諧扎魯特和具有民族文化藝術特色扎魯特,努力創建綠色生態大旗和工業經濟強旗。

氣候及特點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扎魯特旗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明顯,春季乾旱多大風;夏季北部溫涼,南部中部溫熱,雨熱同期;秋季短暫而霜早;冬季漫長寒冷。最低氣溫零下33℃;最高氣溫零上38℃。終年以西北風為主,年平均降雨量300—4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8三個月內,全年降水量小於蒸發量。
春季
春季(3—5月)的氣候特點是春風多、降水少、升溫快,氣候乾燥。3月,呈殘冬景象。進入4月,太陽輻射增強,氣溫明顯回升,月平均氣溫為7.9℃,比3月份上升10℃左右,其上升輻度是全年月季上升最大的月份。
該季降水量偏少,平均在73.6毫米左右,只占全年降水總量的9.6%左右。四季以春季的大風日數最多,一般一個月內可出現6—12天,4、5月份平均風速在3.8米/秒左右。由於春風大氣溫高,降水抵償不了蒸發散失的水份,致使土壤上層水份短缺,造成“十年九春旱”,對農業生產十分不利。在一般年份4月上旬由雪轉雨,5月4日前後終霜,4、5月份可見冰雹,但雹粒小且稀少,故對農業危害不大。
夏季
高溫、高濕、雨量高度集中是夏季氣候的主要特點。6—8月月平均氣溫均在20℃以上,且溫差小。歷年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3.4℃。7、8兩月的相對濕度在69%左右,一般年份7月上旬入汛,8月下旬出汛,夏季平均雨量為299.8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6.3%。該季多雷陣雨天氣,強對流天氣又常產生冰雹和短時大風,對夏季農作物危害極大。
秋季
秋季(9—10月)比較短暫,入秋以後雲量逐漸減少,能見度開始轉好,日照充足,氣溫日夜溫差加大,出現秋高氣爽的宜人天氣。平均氣溫9月份為15.2℃,10月份為6.8℃。全季雨量為48.9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12.4%,除個別年份外,秋季很少有大雨。由於秋季降水變率大,發生秋吊的機率較多,這也是全旗的自然災害之一。9月下旬出現霜凍,但個別年份的霜凍出現較早,使農作物大面積減產。
冬季
冬季(11—2月)寒冷而漫長,西北風多,雨雪少,氣候乾燥。除11月外,其它三個月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下,年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1月份。本季降水少,平均為6.8毫米,主要是雪,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7%。最大積雪深度曾達到11厘米,年平均積雪日數為15天,最長連續積雪日數達到32天。

旅遊景區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扎魯特旗旅遊資源豐富,就其不同特色可分為以下9類:草原森林、泉水、山地、冰雪、野生動物、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古蹟、濕地。較有特色的主要景區、景點有:

譽泉溝景區
旅遊區位於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日根塔拉農場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40公里,國道304線744公里處東側5公里。占地面積為35000畝,因其西鄰遼代譽洲城遺址,且溝內有一神泉而得名。

旅遊景區以山地茂密自然森林為主,近處可見典型科爾沁草原景貌。景區群山環抱,山高石奇,險象橫生,莽莽蒼蒼,林石互映,換步成景,山巒層層,鬼斧神工,景色宜人,深秋楓櫟葉,更是絢麗多彩。不僅生態與旅遊環境極佳,還富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區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區位於巴雅爾圖胡碩鎮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60公里、304國道西側,交通便利。該地區又名軍馬場,曾經是遼代譽洲古城將士馴養戰馬的地方。這裡水草豐美、風景獨特,是世界四大原始草原之一。也是我旗開發較早、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備的一處旅遊景點。旅遊區面積2.8萬畝,核心區面積5000畝。特色為山地草原、民族風情。旅遊區包括生活區、管理區、水上娛樂活動區、山地草原觀賞區、牧民生活區、狩獵區。主要活動項目有草原觀光、牧戶訪談、水上娛樂、簧火晚會、賽馬摔交、狩獵、射箭、體驗牧民生活、自做民族餐、扎魯特蒙古族婚禮表演等。目前,旅遊區能夠同時接待遊客1000-1500人。

經濟發展

農牧業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全旗農業總播種面積182萬畝,糧豆年產量在7億斤左右,其中:綠豆產量在1億斤以上,玉米產量30萬噸以上。畜牧業是扎魯特旗的重點產業,現有優質草牧場1773萬畝,牲畜326萬頭(只)以上,其中:羊292萬隻,年產山羊絨40萬公斤,綿羊毛150萬公斤,各種皮張150萬張 ,是全市的牧業大旗。

工業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很大,現已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釀造、食品、糧油加工、機械製造修理、建材等工業體系。其中:原煤產量達270萬噸以上,山杏仁250萬公斤。“塞外狼”酒,硬脂酸鹽類,“罕山”牌奶粉等都被評為區優產品和質量大賽名優產品。

商貿旅遊

全旗商貿市場、集市建成15處,其中年交易額突破億元大關的有魯北鎮購物中心、魯北鎮農貿大廳、巴鎮牲畜交易市場。扎旗旅遊資源豐富,有諸多秀麗迷人的風景奇觀,有景色絢麗的自然保護區,共有旅遊景點60多處,是發展旅遊事業的理想場所。目前已開發建設7大風景區,即:譽泉溝旅遊度假村、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度假村、罕山旅遊度假村、阿日昆都楞山地草原旅遊區等,具備上千人次的日接待能力。

城鎮建設

全旗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魯北鎮、黃花山鎮、巨日河鎮、巴雅爾圖胡碩鎮等11個蘇木鄉鎮,已初具小城鎮規模。魯北鎮人口共10萬多人,市政公共基礎設施趨於完備,多功能現代化城市雛形基本形成。

交通

通霍鐵路縱穿南北,在境內里程71公里,省際通道橫貫東西,境內里程101公里,扎魯特旗“三縱五橫”主骨
架公路已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公路總里程2203公里,其中國道198.9公里,縣道349公里,鄉道992公里。現有二級客運站1處,四級客運站8處,運輸公司1家。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全旗有森林面積650萬畝,立木蓄積量86.4萬立方米。山杏林面積300萬畝,年產山杏核250萬公斤以上。柞林面積108萬畝,可開發養業。

野生動植物資源

扎魯特旗是通遼市野生動物的天然寶庫,野生動物有150多種,其中,馬鹿、黃羊、獐、狍、狐狸、野豬等野獸三十餘種,烏雞、山雞、飛龍等山禽幾十種。

野生植物有金針菜、木耳、蘑菇、黃花、蕨菜、猴頭、榛子野大豆、蘆葦、馬蓮等200多種,其中蘆葦年產500萬公斤以上。

中草藥材資源

中草藥材有:西洋參、麻黃草、防風、甘草、遠志、龍膽草、柴胡、赤芍等170多種,其中:西洋參年產2萬公斤,麻黃年產量在5000噸以上。

礦產資源

扎魯特旗地下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目前,已發現或探明的礦床(點)119餘處。主要礦種有:鈮、鉭、鋯、鉿、鈹等稀有金屬礦產;銅、鋅、鉛、銀、金等有色金屬及伴生貴重金屬礦產;葉臘石、螢石、雲母、高嶺土、矽石、石灰岩、黑耀岩、水晶、隱晶質石墨等非金屬礦產;褐煤、煙煤、無煙煤等能源礦產。其中:已探明的資源及儲量為:稀有金屬礦產礦石量為2億噸以上,能源礦產、褐煤遠景儲量為97億噸,有色金屬礦產礦石量50萬噸,隱晶質石墨遠景儲量為6000萬噸,葉臘石遠景儲量為2億噸以上``,罕山礦泉水是一種中性低礦化度、含的重碳酸鈣型水,日涌量為500噸以上。

水產資源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扎魯特旗的泡子多數呈微鹼性,屬富營養型淡水水體,具有發展漁業生產的良好條件。全旗水域總面積7.53萬畝,其中可養魚面積3.56萬畝,目前實際利用面積2.02萬畝,利用率56.7%,年產鮮魚139噸。水生生物品種較多,浮游植物7個門,70個屬,主要有蘭藻、硅藻,年均生物量13.8毫克/升。浮遊動物29種,主要有輪蟲類撓足類枝角類,年均生物量2.95毫克/升。低棲動物有9種,主要有搖蚊幼蟲和寡毛類動物,年均生物量6.75毫克/平方米。
扎魯特旗大部分河流為遼河流域新開河水系,魚類群體保持著原水系土生魚類。第一類是江河平原複合體魚類,有鰱、草、紅鰭、條、馬口角、團頭魴等。第二類為第三紀早期複合體魚類,有鯉、鯽、鯰、赤眼鱒麥穗魚、泥鰍等,是土生土長的古老魚類,占總產量的70%以上。第三類是印度複合體魚類,有青鱒、烏鱧等,不屬生產品種。

遺產文化

扎魯特旗扎魯特旗
烏力格爾
扎魯特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力格爾。烏力格爾在內蒙古草原上流傳了數百年。
烏力格爾的漢語意思是“說書”,是蒙古族的一種曲藝說書形式。在蒙古族民間,徒口講說表演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雅巴乾·烏力格爾”“胡瑞·烏力格爾”;使用樂器潮爾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潮爾·烏力格爾”;使用四胡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胡仁·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的節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尤其是長篇最為引人入勝,如《鎮玉莽古斯的故事》、《唐五傳》、《元史演義》、《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都是其中的經典。烏力格爾的題材來源非常廣泛,有的源自民間敘事詩、敘事民歌,如《嘎達梅林》、《達那巴拉》等;有的根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創作,如《菸酒之害》;有的從漢族文學故事移植改編而來,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劉胡蘭》、《黃繼光》、《草原兒女》、《創業》等。
蟒古思故事
故事一般由專業民間藝人以蒙古族傳統樂器“朝爾”(馬頭琴)或“胡爾”(說書藝人的低音四胡)伴奏,用韻文或韻散文結合的形式說唱,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由天神下凡托胎人間的英雄迅速成長,在天神和眾助手的幫助下解救被惡魔蟒古思搶劫的人們並最後消滅惡魔全族,完成保衛人間美好幸福的使命。從蒙古英雄史詩的地理分布和蒙古各部落史詩之間的相似性和淵源、繼承關係看,扎魯特—科爾沁史詩是蒙古英雄史詩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歌
扎魯特民歌源遠流長,它從不同側面表現了民眾的情感和生活情趣。歌詞易唱易記,曲調悅耳動聽、引人入勝。修辭上運用比喻、誇張、雙關等手法,內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詞韻以押頭韻為主,尾韻次之,有長調短調之分,風格各異,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有代表性。《西蘇梅林》與《四季歌》是扎魯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民歌。

內蒙古地名

我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很想在這裡介紹一下家鄉的人文,地理,讓大家能夠進一步了解它。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