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縣

五原縣

五原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河套平原腹地,隸屬巴彥淖爾市,東與草原鋼城包頭相鄰,西和煤都烏海相接,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依陰山山脈。五原縣總面積2492平方公里,轄7個鎮,117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隆興昌鎮為縣城所在地。古郡五原有史2400多年,戰國時屬趙國九原郡西部地,漢武帝元朔二年設五原郡。近代史上,馮玉祥將軍舉行"五原誓師",彪炳史冊;傅作義將軍發動"五原戰役",聞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五原縣五原縣
五原這個古地名源於夏朝。相傳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濫,大禹採取疏導之法,根治洪水,待水勢減退後,在高埠處首先出現了若干個丘狀原所,其中有五個較大的原所,人們在原所之上闢田、造屋、繁衍、生息、耕作。五原稱謂始而至此。
戰國以前,相傳唐虞、三代時期,五原地區是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場所之一。商朝時期河套地區為鬼方轄域。西周屬昆夷、熏粥、獫狁諸民族牧區。周赧王16年(前301年)趙武靈王置雲中郡。九原是雲中郡的一個屬縣,五原為九原的西部地區,自此,五原地域始有隸屬。為了鞏固新開拓的疆宇,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並實行移民屯墾。
戰國末年,當中原諸侯國互爭雄長,激烈交戰,無暇顧及北方地區之際,占據陰山南北一帶的匈奴族乘機南下,占領了河南地(“河”指黃河,當時在陰山下,河套平原的北端。逐漸移至當前位置)。
秦統一六國後,為了解除匈奴對秦王朝的威脅,始皇33年(前214年)派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經過兩年的爭戰,收復了“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卻七百餘里。從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人不敢彎弓而報怨”。為了加強邊境防禦,秦“因河為塞,築三十四縣城。”(又一說為四十四座縣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將九原升為九原郡,郡址設在五原。五原為九原郡之西部地。秦王朝還採取了修直道、築長城、墾北假等相應措施來鞏固北疆。公元前210年,始皇駕崩,趙高殺蒙恬,楚漢相爭,中原大亂,匈奴乘機復越長城,渡河南下,占據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在冒頓單于的統馭下,匈奴的部落聯盟更加強大,它東滅東胡,南並樓煩、牡羊、燕代,北並丁零、堅昆,往西擊走月氏,征服塔里木盆地西域諸國,雄居在兩漢王朝的北方,控制了整個蒙古草原。此時,河套是匈奴的主要活動地區。
漢武帝時,為了徹底解除匈奴的威脅,派衛青反擊匈奴,元朔二年(前127)收復了河南地。由於九原郡是匈奴南下的要衝,為了加強防禦,將九原郡一分為二,東部地區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區改稱朔方郡。五原郡治九原縣,領縣十六,即:九原、固陵、五原(此五原並非今五原,當在包頭孟家梁故城西,《水經注》載“九原縣西北接對一城,蓋五原縣之故城也”即今包頭孟家梁故城西郊哈德門故城)臨沃、文國、河陰、浦澤、南興、武都、宜梁、曼柏、成宜、禾固陽、莫黑旦、西安陽、河目。這些縣大部分設定在黃河河套東部兩岸的台地上。朔方郡治朔方縣(在今西山咀黃河南岸伊盟杭錦旗北獨貴烏拉鄉境)領縣十,即朔方、修都、臨河、呼遒、渠搜、沃野、廣牧、臨戎、三封、窳渾。這些縣除三封、臨戎、窳渾在西套外,大都設定在鄂爾多斯北境的黃河兩岸,五原隸屬朔方郡臨河縣之東部地。
西漢末年,王莽覆滅後,匈奴支持盧芳稱帝,占據了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建都於九原。由於長期爭戰,使北方“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障塞破壞,亭墜絕滅。”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1)收復五原、朔方諸郡復置郡州。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匈奴內爭,分為南北兩部,南單于附漢仍入居塞內,活動於陰山南麓河套一帶,並於鄂爾多斯之美稷建南單于庭,命左賢王屯朔方。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隨著匈奴、鮮卑等的不斷南進,漢王朝無力顧及邊遠地區,於獻帝建安二十年(215)放棄了五原、朔方等沿邊諸郡,將百姓遷到山西,置新興郡以統轄之。從此,河套一帶為匈奴族牧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活動在蒙古大草原整個北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名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移居黃河流域,他們彼此互相爭伐,河套地區先為前趙匈奴遺族劉虎、劉衛辰所據。繼而由鮮卑族拓跋氏所占領,後趙又為羯族石虎所攻占,前秦氐族符堅得其地,後秦為羌族姚興部所轄領。東晉安帝義熙二年(407)匈奴族鐵弗劉武復進入河套、陝西一帶,建立夏國,後由赫連勃勃統領,建都統萬城(今伊克昭盟烏審旗南)。此後,鮮卑族拓跋部勢力日漸強大,從東北大興安嶺南遷大澤,向西進入河套地區,最後統一了北方各部落。天興元年(398)建立北魏王朝,北魏為了防禦柔然民族的侵襲在塞北一帶建立七個軍事重鎮。河套地區為沃野鎮之轄境。北魏時,黃河南遷,故道改稱烏加河,至此,始有黃河後套之說。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王朝復分為東魏、西魏,五原屬西魏轄境。他們統治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被北齊、北周所取代。北周宇文氏置銀、夏兩州,分領今河套鄂爾多斯全境,並於今巴盟河套地區置永豐鎮(今臨河縣境內)。
公元581年,隋文帝纂周滅陳,統一宇內,建立隋王朝,開皇三年,廢郡置州,五原屬豐州。州初不領縣,仍稱永豐鎮,至五年始廢鎮置永豐縣。六年又於州東南四十里置豐安鎮,五原隸屬之。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五原屬五原郡(郡址在城南西土城故城),後因戰亂,近邊難守,未久即廢。
唐朝初年,突厥又復強盛,“控弦百萬”,五原為突厥所踞。唐貞觀四年(630)命將李靖、徐分道北伐,逐突厥於潮海之北,唐王朝將全國分為十道,二百九十三府州,五原屬關內道豐州所轄。唐中葉沿邊增設六都護府以治理邊疆各少數民族。貞觀二十一年(647),在今內蒙古西部一帶改設燕然都護府,轄狼山羈糜府州二十七處,河套地區屬豐州都督府。高宗永徽年間(650),在河套地區置永豐、九原兩縣,後又增置豐安縣。武則天時期,突厥默啜可汗連年犯邊,景龍二年(708),張仁願任朔方大總管,當默啜可汗出兵新疆之機,乘虛奪取河南地,在黃河北岸修築屯兵城堡,即東、中、西三受降城,以絕突厥南進之路。迨至唐中葉以後,五原為西受降城(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北圐圙補隆古城)轄境。後改為定軍制,府州悉由節度兼領,五原隸屬於天德軍使節度兼安北都護府統領。唐末,党項族拓跋部(羌族的一支),趁宋遼連年交戰之機,不斷擴張勢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今陝西西北部、寧夏東部及內蒙古河套、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境域),成為五代時期西北一大強國。公元1038年,元昊稱帝,建立大夏(又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共傳十世,歷時194年。五代及宋、遼、金、夏時期,五原皆為西夏屬地。
自12世紀始,遊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部落日趨強盛,鐵木真(成吉思汗)經過十年征戰,於公元1227年滅夏,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汗位,公元1271年正式定國號為元,定都燕京(今北京)。元代施行行省制,省下設路,路下設州,五原屬中書省大同路雲內州西部地。
五原縣五原縣

明代270多年間,北方蒙古草原,兵連禍結,蒙古各封建領主之間,互爭雄長。明初,套內則為元將擴廓鐵木兒(小字王保保)占領。洪武中期,王保保被逐,收其地。洪武末,置衛所,巴盟西部河套屬寧夏轄境隸陝西統領。明中葉以後,河套全境為元裔達延汗之子孫轄領。天順、弘治時為蒙古族阿羅出、毛里孩、滿都護等相互攻占之地。成化四年(1468),阿羅出為其黨加思蘭所殺,並其眾屬,與滿都護結合居套內。未幾,火篩部復入套地,號稱鄂爾多斯,服屬於察哈爾部,有子九人,分牧而居。河套東部則為俺答(阿拉坦汗)之部,名叫土默特。隆慶五年(1571),俺答議和,明朝封為順義王,萬曆中始改其所居庫庫忽洞為歸化城(即呼和浩特市舊城)。明末河套內外悉為蒙古之遊牧駐地。

公元1644年,滿族入關,推翻明朝統治,建立清王朝。太宗於天聰六年(1632)征服土默特部,歷崇德、順治至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以戈壁為界,將塞北蒙疆先後劃定內外蒙古牧地,內蒙古設定二十五個部、六個盟、五十個旗,五原屬鄂爾多斯部伊克昭盟左翼後旗(亦稱達拉旗)、右翼後旗(亦稱杭錦旗)地各一部。雍正、乾隆間,置道設廳。雍正六年(1728)設歸綏道。乾隆六年(1714)設薩拉齊協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塞外人口增多,墾荒日繁,隨於口外設七廳(後增為十二廳),改薩拉齊為理事通判廳,五原屬薩拉齊廳西部地。從此,實行旗不管漢,廳不管蒙,蒙漢分治,旗縣並存的兩種特殊建制。同治四年,改設同知,光緒十年又改撫民同知廳。光緒二十九年(1903)析薩拉齊廳西部地區(達拉特、杭錦、烏拉特旗地區)設五原廳,治大佘太,後移治於隆興長(今五原縣城所在地)。

民國元年(1912),改五原廳為五原縣,三年建縣城於白(北)圪梁(舊城),統領後套全境。中國的大上海市區,街、路的規劃名稱均按全國較有名聲的市、縣和地區方位選定,因五原是塞外河套地區著名的糧倉,故在上海市區的西北角設有五原路。民國八年,析烏拉特前旗地一部別隸固陽。民國14年,又劃出五原東西各一部,設安北、臨河兩縣。

民國31年(1942),綏西實行新縣制,將五、臨、安三縣劃為六縣,析五原縣西部地增設晏江縣(1954年改稱達拉特後旗)。

1958年7月,撤銷達拉特後旗建制,轄區復併入五原縣轄領。至今,五原縣之建置再未改變。

行政區劃

五原縣轄8個鎮、1個鄉:隆興昌鎮、塔爾湖鎮、巴音套海鎮、新公中鎮、天吉太鎮、勝豐鎮、銀定圖鎮、復興鎮、和勝鄉。縣政府駐隆興昌鎮。

地理環境

五原地處內蒙古河套平原腹地,縣域南臨黃河(屬黃河最北端),北有陰山橫亘,東臨鹿城包頭,西與臨河市接壤,是一顆有著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塞上明珠。地理坐標為東經107°35′70″-108°37′50″,北緯40°46"30′-41°16″45′。縣境東西最長82公里,均長62.3公里,南北最寬55.5公里,均寬40公里。總面積2492.9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區總面積的1/4。

地質地貌

五原縣五原縣
該縣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並受新華夏系構造的影響,形成內陸斷陷盆地,整個轄區屬河套平原,為第四紀鬆散的地層所覆蓋,沉積了較厚的湖相地層。上部是沖積、風積層,主要岩性為細砂、粉砂和砂粘土互層。砂層層理清晰,厚度10-70米。中部為河湖交替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粉砂與粘土互層。下部為巨厚的新老第四紀湖相沉積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砂粘土。土質膏腴肥美,適於農作物及各種植被的生長。雖然有的土地呈鹽鹼化,但並不影響耐鹼作物,如葵花、枸杞等作物的生長。黃河由五、臨交界處老楞河頭入境,為東經107°37′,至五原前旗交界處的四科河頭出境,為東經108°11′。此段河道是黃河幹流在地球表面緯度最高的河段。五原境內的黃河流經天吉泰鎮、套海鎮。其北與之並行的是總乾渠(二黃河),它由磴口、臨河向東進入五原,又進入前旗而匯入三湖河,在五原境內長43.5公里。縣內各乾渠均由此渠引水灌溉。與黃河有關的是烏加河(舊時亦稱五角河、五加河),它原是黃河的主流,是北河。1840年黃河改道後主流成為南河,在改道的過程中使整個河套平原成為土質肥沃的沖積平原。烏加河是黃河的支流,由臨河市的份子地進入五原,由建豐農場出界,泄入烏拉特前旗的三湖河,在五原地段為46公里長。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次修浚成為灌區的總排水乾溝。

氣候

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光能豐富、日照充足、乾燥多風、降雨量少的特點。太陽年平均輻射總量153.44卡/平方厘米,僅次於西藏、青海;2012年日照時數3263小時,平均氣溫6.1℃,積溫3362.5℃;無霜期117-136天,相對較短,可避免農作物貪青戀長、推遲成熟而減產的弊端,可使農作物長勢集中,豐產豐收。年均降雨量170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兩季,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水文

五原境內因黃河沖積層在長期風蝕作用下形成許多風蝕窪地和黃河改道時沖刷的天然壕溝。這些窪地與壕溝長年積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稱泊爾洞)。全縣有面積三畝以上的海子171個,總面積5.45萬畝;其中千畝以上的海子5個,總面積1.06萬畝;百畝以上的海子37個,總面積1.33萬畝。海子水深大於1.5米的116個,面積2.71萬畝。1986年已被利用的水面3.8萬畝,占70%。這些海子大多分布在縣境西部的塔爾湖鎮、銀定圖鄉、海子堰鄉、什巴鄉,以及縣境南部的套海鎮、東部的勝豐鎮。城南、美林、隆鎮也有零星分布。

自然資源

五原縣有豐富的土地、水、光熱資源、電力資源,處在煤炭、天然氣、銅、鐵、矽石、石灰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富集區的包圍圈之中。
五原縣土地總面積374萬畝,其中可耕地164.5萬畝,熟耕地130.98萬畝,可該改造中低產田100萬畝,待開發荒地100萬畝,果園地4.17萬畝,林地18萬畝,草地30萬畝。農業人口21.4萬人,人均耕地面積6.12畝。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五原縣總人口274188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6.46%,蒙古族人口占2.04%,其他民族人口占1.50%;五原縣平均每平方公里110人。城鎮人口30.51%、農村人口占69.49%;年齡及文化結構基本穩定,15周歲以下兒童占22.60%,65周歲以上老人占5.43%,中青年人口占71.97%;每十萬人受教育人口:中專及以上文化1668人、高中和中專文化10015人、國中文化35263人、國小文化32236人。
2012年末,五原縣擁有95100戶居民,總人口達27.1萬人,2012年出生1930人,出生率為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

交通

巴彥淖爾機場為國內支線機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境內,距市首府所在地臨河區中心直線距離33公里。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建有3個停機位,登機橋2座,航站樓面積7076平方米,跑道長2600米,站坪面積18900平方米,總投資約3.86億元。機場按照滿足2020年吞吐量2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10噸設計,可滿足波音737-800、空客320及以下機型起降;五原火車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巴彥套亥鎮的一個鐵路車站,郵政編碼015113。車站建於1957年,有包蘭鐵路經過該站,辦理客貨運業務,車站及其上下行區間均為電氣化區段。車站距離包頭火車站161公里,隸屬呼和浩特鐵路局,是三等站。

經濟

綜述

2012年五原縣生產總值達到90.4億元,同比增長13%(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01億元,同比增長8.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8.38億元,同比增長15.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01億元,同比增長13.3%。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30.5:41:28.5調整為今年的31.6:38.2:30.2。第二產業上升了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了0.9個百分點,第一產業下降了1.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2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4.37億元,同比增長9.8%,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6.01億元,同比增長8.7%。2012年農作物總播面積197.18萬畝,與去年持平,其中種植小麥45.3萬畝,比上年減少500畝;玉米47.3萬畝,比去年減少2.86萬畝;葵花77.32萬畝,比去年增加了3.36萬畝;甜菜0.33萬畝,比去年減少800畝;瓜菜類14.63萬畝,比去年增加1.18萬畝;黑白瓜籽9.5萬畝,比去年增加0.84萬畝。由於受自然災害的影響,2012年五原縣農作物的產出率只有玉米增加,其餘的產品都不同程度的有所下降。其中:小麥單產677斤;玉米單產1449斤;油料單產360斤;蔬選單產7298斤;瓜類單產3242斤;黑瓜籽畝產170斤。
2012年完成造林面積4.13萬畝,育苗面積11.5萬畝,中、幼齡林撫育面積11.2萬畝,2012年實現林業總產值3273萬元。
2012年底家畜總頭數達到128.9萬頭(只),比上年增加了2300頭(只);良種和改良種牲畜年末總頭數127.68萬頭(只),占全部牲畜的99%,牲畜出欄率為119.71%。商品率為109.93%。牧業總產值達到158690萬元。

第二產業

2012年全部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7.13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實現工業增加值2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和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0.37億元,實現增加值17.3億元,同比增長15%。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5.1%,比上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
五原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個,主營業務收入45.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實現利潤8491萬元,同比增長73.7%;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有19個,比上年增加3個,虧損額為6400萬元,比上年增加了2800萬元。

第三產業

五原縣批發貿易零售業2012年實現增加值5.15億元,同比增長13.4%。五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9.34億元,同比增長13.7%。從分行業看。批發業增長12%,零售業增長15%,餐飲業增長10.7%;從分地區看,城鎮的銷售額達到15.23億元,增長13.96%,農村的銷售額達到4.02億元,增長12.9%。2012年年底五原縣個體工商戶達到9524戶。

通行語言

五原縣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國語和蒙古語,使用於正式場合。
但五原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五原話屬於晉語的大同-包頭片方言。

社會

文化事業

2012年五原縣有文化藝術團體一個,文化館、體育館、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各一個,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台、微波站各一座,各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部分村社還有文化室。《古郡晨報》每周兩期,2012年發行。廣播電視覆蓋率為100%。五原縣有線數位電視用戶達到3.5萬戶。

教育事業

2012年五原縣有普通中學7所,中學在校學生12895人;國小校22所,在校國小生130437人;各類幼稚園11所,在園幼兒人數408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醫療事業

2012年五原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5個,其中縣級醫院3所,民營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9個,防保站20個,社區服務機構8個,村級衛生室113個,鄉以上醫療機構擁有床位916張,衛生技術人員803人。

文化

五原創建歷史文化大縣,引導文化與經濟結盟,為繁榮文化事業增添動力,為經濟發展增強活力。特別是葵花文化與葵花產業相得益彰。首屆“中國河套葵花節”打響了葵花文化品牌戰略。全國唯一的葵花主題廣場和葵花主題雕塑在五原落成;“葵花神韻”主題雕塑首次把葵花的自然生長特性與現代科技、現代藝術完美結合,是融葵花產業與葵花文化於一體的標誌性建築,成為“葵花產業大縣”最靚麗的風景。

旅遊

天籟湖整個景區由度假區、中心島、觀鳥點三個部分組成,總面積4500畝,水面面積2833畝。在景區入口處建有遊船式旅店和餐飲部,中心島內建占地200平米的餐廳,景區中間的島嶼已硬化,建成廣場式結構,廣場內建有涼廳、草坪區。在湖面上可以看到棲息在此的野鴨鷺鷥沙鵝等二十多種鳥類,220畝蘆葦春夏一片碧綠、秋冬蘆花飛揚,不僅成為鳥類的世外桃源,也成為人們理想的旅遊勝地。
塔爾湖位於五原縣城西38千米處,水域面積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蓄水量250萬立方米。據說清末在此湖附近建有召廟和白塔,首任召廟住持喇嘛名叫塔爾棍,“塔爾湖”因人得名(也有人說因湖附近有塔而得名)。

內蒙古的旗縣區

想了解內蒙古的各個旗縣區嗎?來這裡看一下吧!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