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奮六世餘威的秦始皇,振長策而一統六國,僅僅是將原有的長城連線起來略加延伸,就為秦的亡國掘好了墳墓。漢武帝則不同,用數世之積蓄,開地拓邊,在北方及河西的廣大區域,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漢長城(當時稱為“塞”)的規模及長度都遠遠超出了秦代。特別是甘肅境內的長城,東起令居(今蘭州河口),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止於玉門關外的大煎都侯官隧(今敦煌榆樹泉盆地灣窯)。這些漢塞一方面在戰略上起到了阻斷羌匈聯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為漢代與西域的交通、絲綢之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從其整個建築形式來看,漢代的長城是採取了因地制宜的辦法,因山河形勢,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築了塞牆,在一些地段則開挖了壕溝,一些地段是純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則又是簡易的烽台與欄柵式的防禦工事。滄桑巨變,歷2000年的風雨剝蝕、風沙掩埋與人為破壞,這些長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為平地,蹤跡無尋;或頹為田埂、淺溝,已失卻往日的風采。惟有那殘跡猶存的烽台,在向人們訴說著漢塞的走向與歷史。在沙進人退的歷史遺憾背後,又為旅遊增添與保留了許多好的去處。無情的風沙在逼退人們之後,也在一些地段將漢代的長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得自自然的恩惠,將會有機會去領略漢長城的風姿。
由於自然與歷史的原因,河西漢塞西段的保存狀況是最完整的,特別是在一般認為是漢代玉門關的小方盤附近。遠遠望去,漢塞猶如一條無盡頭的蒼龍,橫臥於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間。殘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寬3米,頂寬1.5米。因當地多砂礫、碎石,缺乏用於夯築的黃土,古人也就採用了非常獨特的建築方式。先以紅柳、蘆葦編成框架,中間實以礫石,層層疊壓而成。為確保其穩固,又用蘆葦作墊和土鋪在每層之間。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使礫石凝結,堅實無比。雖經千百年的風雨浸蝕,仍屹立於戈壁風沙之中,蔚為壯觀。實為中國軍事及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已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敦煌市博物館還辟有旅遊專線,為希望一睹漢塞風采的海內外遊客提供各種服務。
歷史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漢長城東起遼東,經陰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新疆。為加強防禦,在陰山以北修築的是兩道平行的外長城。漢長城全長2萬餘里,工程浩大,規模空前。主要是在漢武帝反擊匈奴,加強防禦而修築的。西漢初年,匈奴勢力強大,占有南起陰山,北到貝加爾湖,西逾蔥嶺(漢文帝時,匈奴破西域26國後),東至遼東的廣大地區。河套、陰山一帶,是匈奴誕生和興起的地方,“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寇,是其園囿也。”(《漢書·匈奴傳》)漢王朝在武力反擊匈奴,獲得勝利後,首先把秦長城加以修繕利用,接著又構築新的長城和亭障、烽堠、列城,使防務加強起來。公元前126年,漢武帝命蘇建在今內蒙古河套西部築朔方城,並於陰山山脈之中修繕秦時所築長城障塞,整修“當路塞”加強防範。武帝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衛青統兵出雲中,在河南戰役中獲勝,獲得河南地,遂設定朔方郡(治所在今杭錦旗北),管理河套西北部和後套地區。(《漢書·匈奴傳)云:“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而為固。”就是指這件事。在這次修繕中,漢長城與秦長城相比,有不少地段向南遷移了。南移的原因,與有些地方如右北平郡、遼西郡等已歸屬匈奴有關係。漢代南遷長城由卓資縣東南經察右前旗、豐鎮縣東北和興和縣,進入張家口地區;又由張家口地區經豐寧、灤平、隆化,進入寧城縣西;復從寧城縣東北折向喀喇沁旗東南轉入遼寧建平縣中部。漢長城東端在遼東浿水(即今鴨綠江)之濱。
漢長城歷經內蒙古的阿拉善、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錫林郭勒、赤峰等地,在內蒙古境內的歷代長城中,除了金長城就數它最長了。東漢時期防禦設施基本上是沿用西漢的,只是東漢初期為防禦匈奴修築亭障、烽燧之事甚多,但多是局部的補充,不在內蒙古境內。光武帝之後,由於南匈奴內附,北匈奴西徙,北境無事,就沒有再修築長城了。
現狀
烏拉特草原上,有兩條近似乎行的長城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80公里。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新忽熱蘇木東北20公里處進入巴盟,總體沿西北方向,經烏蘭蘇木的烏蘭呼熱,過川井蘇木,經沃博爾呼熱和阿爾呼熱入烏拉特後旗巴音前達門蘇木境內,經寶音圖、烏力吉蘇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巴盟境內長約300公里。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巴音蘇木的巴音圓圇東37公里處入巴盟境內,沿西北方向經敦達烏蘇,轉西經巴音杭蓋蘇木、過伊很查乾入烏後旗,經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乾向西南入寶音圖蘇木,再向西南人烏力吉蘇木,復轉向西北,經烏力吉蘇木的沙爾扎塔、呼倫陶力蓋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巴盟境內長約280公里。經考證,這兩條長城是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派光祿勛徐自為和路博德所建。現代學者多稱北邊的一條為“漢外長城”,南邊的一條為“漢內長城”。這兩條長城和趙秦長城在構築方式上不同。趙秦長城因山崖、溝壑據險而築,幾乎全部用石頭築成;而漢外長城和漢內長城多在草原通過,一般無險依,無石可用,只好夯土為牆,經兩千多年風雨寒暑,遺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寬約4~8米,許多地段被今人當做道路使用。這兩條長城個別地段用石頭築成或外築石內包土,在烏拉特後旗烏力吉蘇木北15公里處為築石包士的長城。
遺址
在玉門關以西5公里處,有一段獨特的用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遺址,最令人稱奇的是,它仍基本保存完整。峰燧旁邊有報警時用以點燃烽火的積薪垛15堆,最大的長2米,高1.3 米以上,而且都已凝結為化石般堅硬。在漢長城烽燧中曾出土1200多枚價值不菲的漢簡。置身其間,恍若回到了那些金戈鐵馬的年代。放眼敦煌正北,遠山一抹,起伏連綿,橫亘天際,這就是馬鬃山的支脈——白山。白山南麓,便是從東向西流淌的疏勒河下游。這裡戈壁灰褐平坦,湖泊碧水汪汪,清泉澄澈甘甜,綠草如茵,胡楊蒼翠,紅柳似火,駱駝飲水,牛羊吃草,黃羊奔跑,野鳥飛鏇……一條婉蜒如游龍的漢代長城自東向西逶迤而去。長城的親密夥伴——烽隧隱約可見。宏偉、壯麗的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創造。西漢時,中原王朝為了對外抗禦匈奴騷擾,加強邊塞建設,對內安定百姓生活,鞏固中央集權,以加強同中亞、西亞各國的貿易和友好往來,由令居(今永登)開始,經河西走廊張掖、額濟納旗、金塔、嘉峪關、玉門、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馬迷土建起了長城。並將“亭”(烽隧)、“障”(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鹽澤(今羅布泊)樓蘭故國。這便是漢長城。敦煌境內北端現存除鹼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幹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隨著兩千多年歲月的流逝和風雨流沙的破壞,部分長城被夷為平地,多半長城保存下來。其中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保存較好,地基寬3米,殘高3米,頂寬1米,為中國目前漢代長城保留最完整的-段。
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低洼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里許築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訊息,所燃煙火遠在三十華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漢代烽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築造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現在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蹟和殘木柱等。
烽隧的主要作用是舉火報警,傳遞訊息,以防備敵兵的騷擾和人侵,同時也為絲路上往來的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苣,燃積薪”。玉門關一帶蘆葦遍布。即用蘆葦綑紮成束者名叫“苣”,堆成方形或圓形的蘆葦叫“積薪”。“苣”的長短不一,長的達2.4米,短的為60厘米。還發現了8厘米長的“引火苣”。敦煌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現存的“積薪”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為中國之最。有一座烽隧周圍存放的積薪多達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齊,天長日久,凝結在一起,堅如化石。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長城、烽隧遺址中,保存著許多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如“玉門千秋隧”出土的西漢紙,經考證,早於東漢蔡倫造紙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漢簡”就是從長城沿線的烽隧遺址中出土的。它為研究中國漢代河西地區乃至全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漢代長城較之秦長城的發展
漢代長城較之秦長城更有所發展。並築了外長城,它們的長度達到了兩萬里,是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
漢朝花如此大力修築長城,除了軍事上的防禦之外,漢長城的西部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
漢武帝是一個繼秦始皇統一之後,把封建專制國家進一步鞏固下來的重要人物。他對掠奪成性的匈奴奴隸主,早有戒備,並以堅決的回擊。在他繼位的第七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就派了“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 (《漢書?琥帝紀》)。但是,到了元朔年間,匈奴不斷入遼西、上谷、漁陽殺掠吏民,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統兵大破匈奴。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隸主的突然襲擊,除了抗擊之外,必須要加強經常的防禦工事。修築長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時即已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在收復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後,首先是把秦始皇時所修長城加以修繕。《史記·匈奴列傳》上記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武帝初期的情況。
漢武帝不僅修繕秦城,而且新築長城。長城工程規模的宏大,更遠出秦皇長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築河西走廊的長城。《史記·大宛列傳》:“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這是從元狩中開始從甘肅的永登(古令居)築長城至酒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令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殺休屠王,並率四萬人來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兩郡。從那時開始了河西長城的建築。
西漢(主要是武帝時期)所築河西長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進犯,對發展西域諸屬國的農牧業生產,促進社會的進步,特別是對打通與西方國家的交通,發展同歐亞各國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兩千年前中國的絲織品即是通過這條“絲綢之路”經康居、安息、敘利亞而達於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這條“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遠及兩萬多里。在漢王朝管轄地區就有一萬里以上。當時分作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即鄯善,今若羌東北)、于闐(今和田)、莎車、疏勒(今喀什)、桃槐、貴山城(前蘇聯撒馬爾罕)、貳師城(前蘇聯境內)而達大月氏(前蘇聯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達於條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羅馬帝國,今地中海東部一帶)。北路從敦煌經車師前王廷(今葉魯番)、焉棲、龜茲(今庫車)在疏勒(喀什)與南路相合。就在這條東起武威、居延(額濟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中國境內的萬里古路上,兩千多年前漢代修築的長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遺址,至今巍然聳立。從這些遺址及古墓葬之中,曾發現了自西漢以來的許多木簡、絲帛文書、印章和絲織品。當時西方國家的毛織品、葡萄、瓜果等也沿著這條“絲綢之路”萬里長途輸入到長安和東南郡縣。在文化藝術上通過這條大道也得到了交流。這條大道上長城、亭障、列城、烽燧正是起到了保護這一條漫長的國際幹道安全的作用。
內蒙古旅遊景點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內蒙古衛星照片 狹長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