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湖北省武漢市]

青山區[湖北省武漢市]
青山區[湖北省武漢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城區。青山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0°37′,東經114°26′。境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南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西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青山區常住人口48.5375萬,戶籍人口452870,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和鋼都花園管理委員會。境內駐有武漢科技大學青山校區、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武漢石油化工廠、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等10多個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是“一五”計畫時期國家投資建設的新型工業基地,素有“十里鋼城”之美譽。2009年,境域總面積80.4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區域概述

青山區青山區

青山區是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東與洪山區接壤,西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全區面積4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27萬,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和鋼都花園管理委員會。境內駐有武漢鋼鐵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武漢石油化工廠、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等10多個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是“一五”計畫時期國家投資建設的新型工業基地,素有“十里鋼城”之美譽。

歷史沿革

歷史上青山境域隸屬變遷頻繁。西周時期為鄂國領地,周夷王時一度屬楚;秦統一中國後為南郡轄地;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屬江夏郡沙羡縣;東晉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沙羡縣為汝南縣,屬之;隋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

清康熙《江夏縣誌·疆土篇》記載: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尾亘長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磯,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鋪、青山磯之稱。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呂縣,青山境域先後為其第八區、六區、五區。民國38年(1949年)6月,武呂縣全境解放,青山境域為縣轄二區、九區。1951年12月,首建武漢市青山區,1952年6月因故撤區;1955年2月再次建區至今。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青山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0°37′,東經114°26′。境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區境西起羅家港,經和平大道與武昌區相連;東至洪山區建設鄉,隔江與新洲區陽邏街相對;南與洪山和平鄉、花山鄉接壤,傍東胡風景名勝區;北沿長江,面對天興洲,隔江與江岸堪家磯相望。2000年,境域土地面積45.13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青山區境域內夏冬兩季較長,各約4個月;春秋兩季較短,各約2個月。秋旱少雨多晴,春雨多餘秋雨。冬季多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冷夏熱。

春季氣溫冷暖多變、升降劇烈。春雨綿綿,常有大風。 3 月時有寒潮。

夏季初夏多梅雨、暴雨.盛夏高溫卜旱。高溫期(日平均氣溫 28 . 8 ℃以上)持續時間長.多年平均為 48 天。

秋季氣候晴好,涼爽宜人,少疾風,無梅雨,平均氣溫 16 ℃一 22 ℃。初秋往往有一段白天高溫、深夜涼爽、人稱“秋老虎.秋半天”的高溫天氣。

冬季寒氣逼人,常有低溫凍害。日平均溫度成 7 . 5 ℃的天數占冬季總天數的 83 %。同時寒潮活動頻繁,每次寒潮過境,天氣變化急劇,氣壓陡升,氣溫劇降,大風驟起,雨雪時降。

行政區劃

(圖)青山區[武漢市]青山區[武漢市]

青山區轄10個街道:紅衛路街道、冶金街道、新溝橋街道、紅鋼城街道工人村街道青山鎮街道廠前街道、武東街道白玉山街道、鋼花村街道。共有104個居委會。

紅衛路街道:辦事處駐建設三路46號,人口81370人,面積4.03平方千米。轄12個居委會:八大家、康苑、和平、文苑、翠園、興秦、虹蔚、碧園、科大、才惠、才聚、三弓路

鋼花村街道:辦事處駐遼寧街10號,人口97871人,面積2.82平方千米。轄21個居委會:110、111、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1第一、121第二、122、123、124、125、126、127、128、青翠園、南苑。

冶金街道:辦事處駐鄂州路12號,人口62823人,面積3.60平方千米。轄18個居委會:名流、永鑫、27街、科技苑、31街、友誼、南乾渠、惠濟、104街、105街、106街、通達、振興、綠苑、楠姆、現代花園、109街、怡興。

新溝橋街道:辦事處駐冶金街11號,人口59495人,面積2.32平方千米。轄11個居委會:臨江、馨園、車站、蔣家墩、新光、熱電、科苑、新橋、勘苑、靜安、光明。

紅鋼城街道:辦事處駐建設八路11號,人口39041人,面積2.66平方千米。轄11個居委會:沿河、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十街、十九街。

工人村街道:辦事處駐建設十一路特1號,人口18864人,面積7.18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星光、興和、三聯、建十一路、鳳凰山、橋頭。

青山鎮街道:辦事處駐建設十一路特1號,人口23521人,面積5.40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船廠、石化、桃園、正街。

廠前街道:辦事處駐廠前郵局後側,人口13249人,面積3.40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自建村、桃山村、鐵鋪嶺、冶建村。

武東街道:辦事處駐武東路64號,人口23570人,面積6.57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鑄鍛、航舵、興中、船機、鋼運。

白玉山街道:辦事處駐白玉山二街13號,人口32860人,面積1.86平方千米。轄10個居委會:康美、康壽、康秦、康樂、康寧、康達、群力、同興、五一、火官。其他(武鋼廠區) 面積8.3平方千米。

社會發展

教育

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高中 武鋼三中、市49中學、鋼城四中、鋼城十六中、鋼都中學、武漢工業科技學校(職業高中)、鋼城十四中、思久中學
國中 鋼城十中、 鋼花中學、 鋼城十三中、 市49初級中學、 任家路中學、 紅鋼城中學 、青山中學、 武東中學、 鋼城二中、 鋼城五中 、鋼城六中、 鋼城七中 、鋼城八中 、鋼城十一中、鋼城十二中 、鋼城實驗學校
國小
紅鋼城國小、吉林街國小、新溝橋國小、鋼城一小 、鋼城二小、鋼城三小 、鋼城四小、鋼城八小、鋼城九小、鋼城十小 、青翠苑國小、鋼都國小 、鋼花國小、橋頭國小 、鋼城十一小 、鋼城十二小、鋼城十三小、 鋼城十四小 、鋼城十七小 、鋼城十八小 、鋼城十九小 、鋼城二十小 、青山國小 、建一國小
幼稚園 區第一幼稚園、區第二幼稚園、科技幼稚園、青宜居幼稚園、武科大後勤集團幼教中心、佳禾幼稚園、明星學村藝術幼稚園

科技

2011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0億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個。專利申請量達1004件,技術契約交易額7.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引進外資135萬美元,內資1.1億元。新增就業人數125人。為青山區獲得“2009-2010年度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2010年度湖北省科技創新先進區”的榮譽作出了貢獻。青山國家級創業中心和青山國家級華創源孵化器被授予“湖北省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區科技局獲得“2009-2010年度市級文明單位”、“全市智慧財產權工作先進集體”、“武漢市2011年度科技進步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度武漢市火炬計畫統計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文化

2008年,青山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文明風尚為主線,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省市級文明城區為目標,加強市民素質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良好社會環境。2008年2月,青山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城區稱號,並被評為創建文明城區工作優勝單位;8月,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城區稱號;10月,全省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青山區召開,青山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

體育

2008年,青山區文體局圍繞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營造氛圍,推進民眾性體育活動發展。完成體育經營單位年檢換證30個。國民體質監測進社區,共監測樣本人群601人,組織近3000人參加武漢市第五屆社區運動會,獲各類獎項15個。投入經費25萬元維護體育設施,新增10個青少年體育活動陣地。在市八運會年度比賽中,青山區獲獎牌86枚,其中金牌24枚,團體總分889分。青山武術隊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年度比賽,成績繼續位列全省之首。

基礎設施

青山位處武漢市中環與外環交通環線圈內,連線京(北京)珠(珠海)、滬(上海)蓉(成都)高速幹線,擁有武東鐵路編組站和長江黃金水道多個貨運碼頭,水運可直達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歐美各地,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轄區內水、電、氣設施完備,通訊便捷,文化、教育、衛生等設施配套齊全,是全國模範文化區、全國科技先進區和國家級“武術之鄉”。

2005年至2010年,國家將再投入巨資使青山形成以武漢火車站為中心,以陽邏長江大橋、天興洲長江大橋、羅家港長江大橋(過江通道)三條環線為軸線,區域內“四縱五橫”路網為主骨架的輻射狀交通格局,成為武漢市東南部交通樞紐中心。

公共設施

供水:

青山地區供水主要由港東一水廠、港東二水廠承擔,兩個水廠日制水供水能力為45萬噸,年售水量84000萬噸,基本滿足了青山地區和洪山和平鄉、建設鄉等部分自然村50萬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和經營服務用水的需要。

供電:

青山地區的供電系統,形成青山熱電供電廠供電、武鋼(自備電廠)供電、市供電局青山分局供電的“一區三網”格局。

供氣:

青山區民用煤氣來源於武漢鋼的民用管道煤氣和武漢煤氣公司、武漢石油化工廠的液化石油氣

交通:

青山地區公共汽車線路發展到31條,其中區內線路6條、跨區25條。據統計有各式客運汽車343輛。其中大型客車183輛、中型客車160輛,月運輸客流量達570萬人次。

城市規劃

青山區的發展正處在重要時期,“三橋一站”等一批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實施,將為青山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十一五”期間,城市空間發展格局急需調整,城市總體規劃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通過科學地規劃布局、合理地調整用地,為青山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區域經濟特徵: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工業最集中、生產規模最大的城區,在全市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區內雲集了武鋼、一冶、石化等數十家大中型企業,是武漢市東向功能軸發展的原動力地區,與陽邏、北湖形成鋼鐵、化工、機械、物流產業基地。

全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70億元,占全市39.23 %。武鋼實現銷售收入401億元,利稅超過100億元,形成了“橋、管、箱、容、軍、電、車、線”為重點的八大系列名牌;環保產業實現產值42億元,實現全口逕入庫稅收3億元,是武漢市環保產業重要組成部分;青山地區造船業實現產值8.4億元,占全市的23%。

(二)區域用地現狀分析:區內工業用地面積約19平方公里,鋼鐵、石化、造船、能源、機械等工業用地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工人村路、企業路、冶金大道、王青路一線以東,部分廠礦、倉庫散布於西部生活區與沿江一帶。居住總用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青山地區的西部,大致可分為老城區和友誼大道兩片,另有部分次生活區分布在東部廠區周邊。

(三)區域發展面臨的問題

1、土地使用功能劃分不清晰,城市環境急需改善。

2、基礎設施陳舊,難以適應高速發展。

3、城市客貨運交通系統功能混雜。

4、城市用地受限,土地使用需要集約化使用。

交通布局規劃

(一)武漢市交通布局:

1、環行+放射的網路布局。

2、內環線28公里疏解核心區交通,服務中心城區。

3、二環線52公里起到進出分流與銜接的作用。

4、三環線88公里截流穿越性交通,減少主城區交通壓力。

5、外環公路180公里連線市域範圍主要發展區。

(二)軌道交通規劃

2020年,青山地區將建成從武漢站始發的4號、5號兩條軌道交通線路,其中4號線1期將於2010年竣工。這兩條軌道交通將緩解青山區出口道路的交通壓力,使軌道交通與地面常規公交、對外交通樞紐相互銜接,形成換乘方便、輻射強大的城市大型客運交通樞紐。

(三)區域交通規劃

隨著“三橋一站”等一批重大市政項目在2010年前後相繼建成,青山地區將打破相對封閉的交通格局,我區的交通地理位置將從武漢市的城區交通“終點”演變成中環、外環上的“節點”,樞紐地位將逐步凸現。擬建的武漢市中環線通過天興洲長江大橋後跨越青山區,與區內的和平大道、友誼大道、武青四幹道、青化路形成四座立交。以立交和軌道交通為基本構架,進一步完善區內和對外的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向東完善北湖路網;向西貫通武青四幹道、中北路延長線,拓寬臨江大道;向南貫通工業路、園林路等縱向連通道,拓寬王青路,連線宜黃公路。

空間布局規劃構想

(一)產業布局規劃按照經濟、集約、高效的方向,立足區內豐富的工業生產資源,發揮地域優勢,在中環與外環之間,圍繞武鋼、石化等龍頭企業,合理布局重點領域,積極拓展周邊用地,發揮鋼鐵、石化產業的基礎優勢,發展專業化加工與協作配套,延伸產業鏈,形成石油化工、鋼鐵製造、機械加工、環保科技和鋼材深加工產業集聚區、特色工業園。在環線與出城主幹道的交匯處,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建設物流基地,使工業園區與物流產業相互推動、共同發展,提升青山地區的經濟聚集和輻射功能。

(二)居住布局規劃“三橋一站”的建設,將使青山地區從平行於長江的東西向狹長地域,轉變為向東南西北全面貫通的放射地域,沿江地區、友誼大道以南至中北路延長線這兩大區域內的房地產開發將被賦予廣闊的空間。依據工人村路-冶金大道-王青路以西調整為以居住及公建為主的用地發展思路,青山區將形成以友誼大道片為中心,北倚長江,南臨東湖的三大居住板塊。

(三)綠化布局規劃結合未來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在中環線、京廣高速鐵路專線、臨江大道-工人村路-冶金大道-青化路兩側各建50米寬的綠化隔離帶,沿友誼大道(1號明渠-王青公路段)規劃20米寬的綠化帶,在美化景觀的同時起到禁止作用,有效阻隔東部工業區的粉塵、噪音對居住區及武漢站地區的污染,改善城區空氣品質。

舊城改造

(一)沿江地區交通引導城市建設,結合交通建設打造城市景觀走廊,全面推進舊城改造。

1、用地現狀分析沿江地區東起建設十一路,西至羅家港,南臨和平大道,北抵臨江大道,總用地面積8059畝。其中,居住用地2284畝,居民主要為武鋼和一冶的職工,雖然組團完整,設施配套,但建築質量較差,主要為50-60年代建成的三層老式磚木結構房屋,房屋結構嚴重老化,居住環境亟待改善。

另該區域內零星分布有一至三類工業用地約500畝,建築質量和經濟效益較差,嚴重影響居住區的整體環境質量。在羅家港和園林路之間,還摻雜有洪山區的村鎮居民用地130畝和菜地280畝。商業服務業沿街呈發散性分布,未形成規模和特色,建築檔次較低,占道經營情況嚴重。街區內建築形式單一,缺乏綠地及遊憩設施。

2、改造構想沿江地區進行舊城改造,可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和江灘的自然風光,滿足居民的“親水”心理。今年內擬實施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共有6項,總用地面積計446.2畝,總建築面積74.726萬平方米。

羅家港地塊由二環線、臨江大道、園林路、和平大道圍合而成,毗鄰江攤、規劃中的羅家港公園,總用地面積580畝,規劃建設羅家港商務區。該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長江美景盡收眼底,可致力打造為富有人文氣息,集商務辦公、生活居住、娛樂休閒、商業購物為一體的高尚社區。

(二)、工人村、廠前地區

1、用地現狀分析該區內現有居住用地約5000畝(其中三、四類居住用地4500畝),居住人口5.5萬人,現狀容積率不到0.5。區域內居住用地分布零散,工業污染較重,居住條件較差,基礎配套設施不足,綠化用地嚴重不足。居住建築主要是50年代為配套建設武鋼而搭建的磚木結構平房,大部分房屋已年久失修,破損嚴重。

2、改造構想結合未來的交通與綠化情況,在建設十一路東西兩側集中規劃居住用地830畝,建設以經濟適用房為主、部分小戶型商品房為輔的普通住宅區,重點安置天興洲大橋建設拆遷戶、工人村都市工業園拆遷戶,以及武鋼、石化擴產改造的部分拆遷戶。

園林綠化

(圖)青山區[武漢市]青山區[武漢市]

一、 基本情況青山區綠化始於1957年,園林部門在區內道路、公園、居住區內植樹綠化。從1982年開始,區園林部門以貫徹《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為契機,動員社會各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青山區的綠化工作駛入快車道,並走在全市前列。1991年,青山區被國家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2001年被市政府授予武漢市首個“園林城區” 。

二、機構設定區園林局為區政府直屬單位,內設黨政辦公室、園林建設科、園林管理科、經營財務科共4個科室。園林局下轄青山公園、園林綠化隊、白玉公園、南乾渠遊園管理處、青山花木公司、園林監察中隊、磯頭山公園、園林綠化服務隊、園林建築規劃設計所共9個基層單位。園林局共有幹部職工640人,其中在職379人,退休261人。

三、道路綠化青山區的道路綠化始於1957年冬,和平大道羅家路至青山港橋頭段是青山區最早的行道樹,目前,青山區共有道路108條,已全部綠化,青山區道路綠化實現道路修到哪裡,綠化配套到哪裡。1998年,青山區開始創建園林城區後,注重於植物品種豐富,新增了許多新品種行道樹,著力建設“一路一樹一特色”,注重道路綠化帶建設,新建了冶金大道、工業二路、建一南路等綠化帶,提升了道路綠化水平,增強了景觀效果。

四、公園、遊園綠化1959年青山公園開始建設,1962年建成對外開放,青山區開始有了第一個公園。此後,園林部門先後新建了白玉公園、磯頭山公園、南乾渠大型遊園,市園林部門建成了和平公園、科普公園,我區還動員社會各界,多途徑建設公共綠地,區水務部門建成了臨江公園,武漢石油化工廠建成了石化公園,武鋼在工業港建成了工業港公園,青山船廠建成了船廠公園。

經濟概況

綜合實力

青山區是華中地區工業重鎮,“國家環保產業基地核心區”,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武漢石油化工廠、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中國華電集團青山熱電廠、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青山船廠等一批國家大型企事業單位雄踞青山,形成了冶金、化工、環保、電力、機械、船舶、建築、建材八大支柱產業。全地區稅收過億元、過千萬元的企業分別達7家和16家。

2001年至2005年期間,以鋼鐵、石化和環保產業為特色的現代製造業快速發展,國家環保產業基地核心區和經濟開發區建設初見成效,商貿、房地產等服務業穩步發展。累計實現區級生產總值405億元,年均增長13.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億元,年均增長1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5.61億元,年均增長21.5%,總量列全市第一;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7.09億元,年均增長20.5%;實現工業增加值672億元,年均增長15.4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年均增長9.3%。

2005年全地區實現稅費收入97億元,列全市各區之首。全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050元,居全市各區前列。

經濟環境

青山區商業隨著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家在武漢興建重工業基地的機遇而成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在服務於大工業、服務居民、搞活流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逐步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青山商業以建設現代化的大商業、大市場、大流通為切入點,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區商貿業的現代化、國際化和便民化水平日益提升,商業的功能和檔次不斷提高,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所有制商業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流通格局,放心食品工程、無公害綠色工程的標準和質量不斷提高並成特色,商貿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作用不斷顯現,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年均超過10%的速度遞增,商業增加值占區屬GDP的比重越來越高,商業已成為區級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

一、商業規模

截止2005年底,全區商貿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0.13億元,商業業態結構日趨合理。從經營業態來看:批發零售業占全區社零總額的46.84%,農貿市場占全區社零總額的27.34%,個體私營營業額占全區社零總額的25.81%。從吃穿用類別來看:吃類消費總額占全區社零總額的33.97%,穿類消費總額占全區社零總額的21.93%,用類消費總額占全區社零總額的35.09%,其他 類消費總額占全區社零總額的9.01%。全區商業增加值達到11.25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9000人。

二、商業設施

截止2005年底,全區共有商業網點9611個,總營業面積達到35萬平方米,全區人均商業網點面積接近0.8平方米, 3000平方米以上規模大中型商業網點31個。

三、商業業態

目前,全區業態分布比較齊全,除大型購物中心外,其他8種業態都已落戶我區。全區共有連鎖企業達20多家,連鎖店鋪達150多個,涵蓋日用品、百貨、糧油、副食、菸草、醫藥、餐飲、洗浴、服飾、家居、圖書、音像等20多個業種,連鎖經行銷售額占全區社會消費品總額的30%,規模以上餐飲旅店達14家,重點農貿市場23個,除此之外,還有6750個個體、私營所有的便民小超市和社區便利店分布全區。

四、商業對外開放

全區商業與外資(外來)企業合作呈上升趨勢,好又多的成功入駐,永和大王、羅莎餐飲店、寶島連鎖眼鏡店的引進,肯德基麥當勞等不斷發展給逐步繁榮的青山商業帶來新的活力,外資(外來)企業正成為我區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三橋一站”、城市道路建設和舊城區的改造,沃爾瑪、家樂福、百安居、正大易初蓮花、台灣太平洋集團和深國投、新一佳、金盛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財團都有意進駐青山。在我區商貿業的功能和檔次不斷提高的同時,商業國際化的水平也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產業布局

青山區所在地——武漢市,是未來可能成為國際10大都市的城市中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處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和中國市場戰略中樞,不僅承東啟西,接南轉北,輻射華中地區,而且是向中國內地擴張和西進的橋頭堡。

青山區是武漢市工業化程度最高,套用型科技實力最強,發展鋼材深加工、環保產業、現代製造業最具優勢的城區,武漢市重點發展的5大產業基地(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製造業、鋼材製造及新材料產業基地、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產出業基地、環保產業基地)青山有其二。區內產業布局集中度較高,有較好的行業基礎;人才資源豐富,用工環境好,能源供應充足,原輔材料豐富;市場競爭度相對較低,市場運作潛力巨大。

產業嚮導:鋼鐵產品深加工,機電產品、新材料製造

環保產品生產、環保技術開發、環保設備製造、“三廢”資源開發利用、垃圾無害化處理利用

高新技術產業:計算機軟體開發、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信息通訊技術、基因技術、納米技術等開發及產業化

高效農業:水產養殖,生態農業園、花卉產業基地建設

現代物流業:大中型批發市場、倉儲、物資配送中心建設

金融、貿易、運輸、房地產、文體設施、餐飲、娛樂休閒、旅遊度假設施、經濟科技信息諮詢認證等中介服務

問題和對策

該區商業成立50年來,歷經計畫經濟體制、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六自一定”;以明晰產權為核心的“三改變”改制等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青山區在武漢市的獨特地理位置有關,即對全市來說青山不是主要商貿區。 青山因武鋼等工業基地而建,但交通不暢通、人流不旺歷來是制約我區商業發展壯大的“瓶頸”,加上受土地資源及規劃限制,商業企業經濟運行質量不太理想,經濟效益增長沒有與經營規模的增加相匹配;區商業整體經濟實力不是很強,“小、散、差”企業占有一定的比例,嚴重影響了區商業經濟的發展。

(二)專業市場嚴重不足,缺乏特色市場。受青山商業大形勢的影響,多年來該區商業專業市場發展滯後,缺乏有吸引力的特色項目,比如有影響的星級酒店和高檔娛樂場所;缺乏有輻射力的專業批發市場;就是專業知名品牌專賣店也仍然不多。這些問題有待於商家、管理部門進一步謀劃加以逐步解決。

(三)全區商業布局不夠平衡,商業格局多年變化不大。 青山商業目前仍停留在上世紀的“一線五口”、老城區商業密集的格局,新開發小區上規模的商業服務設施不配套,如鶴園小區、鋼都花園片的商網呈現無序發展狀態;偏遠街道不但沒有新增有檔次的商業網點,現有網點也在不斷萎縮,如白玉山、武東、工人村、廠前等街道商業發展仍顯不足。

(四)商業企業改制遺留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商業體制雖然進行了多次改革,試圖尋求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商業生產力,促進地區商業經濟的發展,然而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商業改制企業“隱性債務”的存在和各種改制後矛盾的凸現,使改制企業、行業主管部門陷於解決各類改制矛盾、維護一方穩定的繁雜工作中,嚴重分散了商業職能部門發展青山商業的專注力。建議區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對改制遺留問題專題研究,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

(五)內引外聯,招商引資工作亟待加強。全區各相關部門通過內引外聯,招商引資工作的平台,引進不少商業企業和各種業態,但進度仍顯緩慢,特別是我區商業面臨土地資源匱乏,不可能花大力氣去新建一批大中型商業網點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招商引資這個工作平台花大力氣引進一批知名度高、市場潛力大、創稅能力強的商業企業已成為政府各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

同時要加強對引進項目的統一協調、管理、服務工作,對項目線索要緊抓不放,使其成為在談項目;對在談項目要創造條件,使其成為簽約項目;對簽約項目要積極協調,做好服務,使其成為落戶項目;對落戶項目要全程跟蹤,排憂解難,使其早日開業投產,產生效益。藉助外來投資做強做大我區商業,使青山商業真正躍上新的台階。

發展方向

總體目標

青山區青山區

鋼鐵、石化、環保“三大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優勢更加明顯,城市功能顯著提升,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社會事業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步。到2010年,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全口徑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第三產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等六項指標,均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600元。

產業導向

鋼鐵產品深加工,機電產品、新材料製造

環保產品生產、環保技術開發、環保設備製造、“三廢”資源開發利用、垃圾無害化處理利用

高新技術產業:計算機軟體開發、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信息通訊技術、基因技術、納米技術等開發及產業化

高效農業:水產養殖,生態農業園、花卉產業基地建設

現代物流業:大中型批發市場、倉儲、物資配送中心建設

金融、貿易、運輸、房地產、文體設施、餐飲、娛樂休閒、旅遊度假設施、經濟科技信息諮詢認證等中介服務

旅遊景點

武漢張公山寨風景區
武漢張公山寨風景區地處青山區白玉山街嚴西湖畔,距武漢火車站僅18.7公里,距繞城高速北湖口僅3.9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在青山區的領導下,圍繞佛、山、湖、島、古村落幾個主題詞,通過逐年投入,努力將張公山寨風景區打造成為湖北省知名的旅遊景點。不僅吸引了眾多武漢的遊客,就連黃岡、黃石、鄂州等地的遊客也慕名前來度假休閒。
和平公園
和平公園是僅次於馬鞍山森林公園、武漢動物園的中心城區第三大公園,東靠建設五路、西臨建設四路、南面和平大道、北達堤防辦,現有武九鐵路線自東向西穿越公園並將其分為南北兩區,總面積約502862平方米(北區157862平方米,南區345000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388062平方米,道路廣場鋪裝面積45500平方米,建築用地面積16800平方米,水面面積52500平方米。
磯頭山
“青山”原指長江南岸的一座小山,因形似雞頭,人稱雞頭山;又因山下有巨石延至江中,也有人稱其為磯頭山;更由於上下江岸均為黃壤、沙灘和碎石,過往船隻於一片灰黃中,唯見此山獨青,故多以青山名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