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西坡北部,呼倫貝爾根河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2°23′34″—122°52′46″,北緯51°20′02″—51°49′48″。東與黑龍江省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南接內蒙古甘河林業局,西與金河林業局接壤,北以阿龍山林業局為界。
保護區總面積107348公頃,森林覆被率88.4%。平均海拔在1000—1300m之間,最高海拔1455m,最低海拔840m。
建設歷史
1954年初,國家將大興安嶺具有原始森林植貌特色的牛耳河源頭——汗馬地區設定為“汗馬禁獵禁伐區”。
1958年,林業部批准的“大興安嶺開發規劃總方案”中,將汗馬規劃為興安落葉松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和鳥獸自然保護區。
1995年5月,汗馬保護區被批准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10月,國家林業局將汗馬保護區列為全國51個示範保護區之一。
2007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組織”。
截至2011年,汗馬保護區按照總體規劃先後完成了一、二期工程建設項目並通過國家驗收,已投入使用。
地貌特徵
地質
汗馬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山麓的主脊西側,保護區地質系海西早期斷裂活化運動中形成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地槽褶系額爾古納槽背斜,其岩系組成以岩漿岩的侵入岩和噴出岩為主,主要岩石有花崗岩、石英粗面岩、玄武岩、石英斑岩等。
土壤
由於地形和植被的不同,形成幾個大類:
1、棕色針葉林土。
包括棕色針葉林土、生草棕色針葉林土、表潛棕色針葉林土和粗骨棕色針葉林土四個亞類。
2、沼澤土。
包括草甸沼澤土和泥炭沼澤土兩個亞類。
3、冰沼土。
在河谷兩側的落葉松林下分布。
河流
“塔里亞河”是汗馬自然保護區內最大的一條河流,它平均河寬20米,平均水深80厘米。它屬於額爾古納河水系,是額爾古納河的主要支流激流河的主要發源地。塔里亞河融匯了安庫拉河、西肯河、吉那米基馬河、森蓋河等11條支流河,為保護區輸送水源,並且對黑龍江的水源和黑龍江下游的生態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
氣候特徵
氣候特徵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深厚,夏季溫涼短晢,濕潤多雨,春季乾燥風大,四季溫差和晝夜溫差大。
氣溫
全年平均氣溫-5.3℃,極端最高氣溫35.4℃,極端最低氣溫-49.6℃,年平均相對濕度71%,春季3、4、5月最乾,夏季7、8、9月份最潮濕。
降水
年降水量450mm左右,主要集中7、8、9月,約占全年總降水的70%。
日照
年日照時數2630.6小時。
由於汗馬保護區位於中國內蒙古的最北部,並且海拔較高,與北極村漠河的嚴寒相比相差不大。保護區全年有10個月的時間有積雪,局部地區積雪常年不化。最大積雪深度達到50cm。無霜期只有80—100天。
區域劃分
汗馬自然保護區根據地理狀況、資源分布特點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三個功能區。
嚴格保護區域
包括核心區和緩衝區,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為目的,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和珍稀動植物種群自然生存長期繁衍為宗旨。
1、核心區
實行絕對保護,除必要的巡護檢查外,嚴禁任何人員進入,不得從事任何生產和生活活動,以使核心區內的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種群在嚴格的自然條件下自然演替和繁衍。原則上不在核心區進行任何工程建設。核心區總面積4651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3.3%。
2、緩衝區
實行重點保護,在緩衝區內除可進行有組織的科研、教學、考察等工作,不允許從事任何生產、生活活動。工程建設中除保護工程、科研監測工程外,不設立與保護、科研、教學無關的工程。緩衝區面積37250公傾,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4.7%。
一般保護區域
1、實驗區
將保護區與金河林業局相連的區域劃為實驗區,作為科研、考察、教學、旅遊基地,面積2358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2%。
此區可進行保護性經營,在嚴格保護基礎上,可以對實驗區及保護區外圍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可開展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觀旅遊、野生動植物養殖等多種經營活動。
工程建設中可以建設保護工程、科研監測工程、旅遊設施、多種經營工程等,但工程建設和生產生活不得破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不得影響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協調性,不得危害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衍,不得產生環境污染。
2、保護區外圍
在保護區周圍建有四個保護管理站,十個管護點,以及三個觀測站和一個凍土站。
物種資源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有脊椎動物174種,其中魚類5目8科26種,兩棲類2目4科6種;爬行類2目3科6種;鳥類12目28科106種;獸類6目12科30種。
在這些動物中,具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6種,其中: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4種:即鳥類中的細嘴松雞和獸類中的紫貂、原麝、貂熊;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2種,即小天鵝、鳶、蒼鷹、大鵟、普通鵟、毛腳鵟、灰臉鷹、白尾鷂、白頭鷂、燕隼、紅隼、花尾榛雞、灰林鴞、雪鴞、雕鴞、烏林鴞等鳥類,以及黑熊、棕熊、猞猁、馬鹿、駝鹿、雪兔等獸類。
植物資源
汗馬自然保護區保持著原始的、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典型的寒溫帶明亮針葉林特徵,生態系統結構完整、功能健全、特點突出,區內有植物群落類型24個,其中:森林植被類型13個;灌叢類型3個;沼澤類型7個;草甸草原類型1個。
有植物88科222屬468種,其中:地衣植物6科7屬14種;蕨類植物有8科9屬16種;苔蘚植物17科18屬24種;裸子植物2科4屬5種;雙子葉植物43科139屬342種;單子葉植物12科35屬67種。
這些植物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即鑽天柳、黃芪、草蓯蓉、大花杓蘭。
自治區級保護植物有:樟子松、興安翠雀花、東方五福花、手掌參、芍藥、興安升麻,細葉百合,篤斯越桔、北極花等9種。
由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此分布著偃松—灌叢、偃松—落葉松、杜鵑—落葉松、杜香林、草類林、叢樺林、沼澤等植被類型。
自然景觀
大小孤山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距離保護中心管理站20公里處,有兩座孤立的山峰,稱為大孤山和小孤山,山上植物叢生、怪石林立,或光如鏡面,或形如飛鳥,或狀如走獸,謂為奇觀。相傳大孤山和小孤山為兩個兄弟所變,故事傳奇動人,如詩如畫,使人神往。
牛耳湖
為原始自然景觀,距離保護區中心站23公里,面積約8.9公頃,平均水深2米。
每到盛夏時節微風徐來,牛耳湖上綠波蕩漾。遠遠望去,象一顆翠綠色的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
對於牛耳湖的形成,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很多年前有一個山神的女兒因為不願嫁到天上而惹怒了王母娘娘,為了不離開家鄉,她靜靜的臥在大興安嶺山下,慢慢的變成了一汪美麗純淨的湖水,也就是現在的牛耳湖。
在牛耳湖邊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來飲水嬉戲。
其他景觀
保護區還有“塔頭沼澤”、“圈河”、“老頭林”等原始自然景觀。
生態價值
1、對保護野生珍貴動植物具有重要意義。
2、作為黑龍江上游的主要發源地,保護好山地森林植被,對於水源涵養,保證黑龍江的水位和水質,維持黑龍江流域的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法規依據
汗馬自然保護區在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制定了《汗馬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根據保護區的特點,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確定保護區的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對象、資源保護管理措施、資源合理利用方式、方法及限度等,使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有法可依。
2、監管措施
保護區編制了自然保護區總體設計,制定了適合保護區現狀的管理目標和管理計畫,建立了保護區日常管理制度、巡護制度、防火制度等各種保護管理制度,使保護區管理逐漸走向制度化。
在巡護方法上努力更新手段、增加科技含量。採取能夠將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野外放置紅外線自動照像機等先進的自然保護和生態監測手段運用到保護管理工作中來。保護管理的模式既要完成生態監測任務,又對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及排除人為干擾等工作進行落實。
開發利用
科學研究
主要包括: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研究;
濕地植物群落的研究及緯度凍土的研究;
原始林生態系統、動植物資源種類種群分布動植物分布和演替規律的觀測研究;
野生珍稀植物和重要資源植物物種的馴化、繁殖方法的研究;
動植物病蟲害及病蟲害預測、預報與防治的研究;
野生珍稀動物馴養繁殖試驗。
旅遊科普
對進入汗馬自然保護區的觀光旅遊者,除了能領略雄峻的山川,神奇的森林,罕見的野生動植物外,保護區還通過相應的宣傳設施,舉辦有關活動,進行保護森林、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宣傳教育。尤其是兒童,喚起他們保護自然的熱情,增強他們的自然保護和愛護環境的意識。
利用自然保護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對社會公眾普及自然科學知識,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意義,提高社會公眾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積極性,發展保護區經濟,增強保護區後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保護區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使保護區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能夠並駕齊驅。
其他
隨著汗馬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發展,在嚴格保護自然資源的前程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森林旅遊、動物飼養、野果等經濟植物的採集、栽培、加工等。
相關事件
2012年5月22日19時,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汗馬自然保護區發生森林大火,當地調集了約2000名撲火隊員進行撲救。經過廣大撲火人員的共同努力,23日晚7時許,火場明火基本被撲滅。24日8時,火場實現全線合圍,明火全部撲滅。截至24日,森林著火原因和過火面積待查。
呼倫貝爾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呼倫貝爾市即原“呼倫貝爾盟”,首府原稱海拉爾(清朝時稱呼倫布雨爾)。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 |
景點 | 莫道爾噶國家森林公園 | 草甸草原 | 成吉思汗拴馬樁 | 典型草原 | 嘎仙洞 | 呼倫貝爾草原 | 莫爾格勒河 | 扎蘭屯 | 金帳汗蒙古部落景點 | 鳳凰山滑雪場 | 黑山頭城址 | 呼和諾爾草原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 | 扎蘭屯秀水山莊 | 達賚湖旅遊區 |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牙克石鳳凰山莊 | 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旅遊區 | 巴彥呼碩草原風情旅遊區 | 滿洲里國門 | 紅花爾基森林公園 | 中國達斡爾民族園 | 布蘇里山莊旅遊區 |
內蒙古的人文風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除呼倫貝爾草原外,還有多少美麗的景致在訴說古今故事呢?請隨本任務一起走進內蒙古旅遊文化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