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拉伯半島(ArabianPeninsula)阿拉伯語作JaziratAl-Arab。“阿拉伯”一詞是“沙漠”之意。半島南靠阿拉伯海,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亞喀巴灣頂端為界,與亞洲大陸主體部分相連。半島南北長約2240公里,東西寬約1200-1900公里,總面積達32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向西它與非洲的邊界是蘇伊士運河、紅海和曼德海峽。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東它與伊朗隔波斯灣和阿曼灣相望。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達和科威特、約旦、伊拉克領土的一部分位於阿拉伯半島上。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最大。
島常年受副高及信風帶控制,非常乾燥,幾乎整個半島都是熱帶沙漠氣候區並有面積較大的無流區,該區有七個無流國。農耕時只能用地下水。炎熱乾燥的氣候形成了大片沙漠,沙漠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半島南部的魯卜哈里沙漠達65萬平方公里。
半島上農產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業為生,多數放養駱駝。當地出產的阿拉伯馬和阿拉伯駱駝在世界上很有名。阿拉伯半島及附近的海灣中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島上許多國家都以此為經濟支柱。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生產石油最多的國家,石油工業的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80%以上,被稱為“石油王國”。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復興地。伊斯蘭教的復興者穆罕默德在這裡出生和生活。半島上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的阿拉伯帝國曾橫跨歐、亞、非大陸。今天半島上所有國家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蘭教徒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
自然地理
地形地勢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東臨海灣及阿曼灣,西傍紅海,南瀕阿拉伯海和亞丁灣,西北界敘利亞沙漠,北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面積32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並稱亞洲三大半島。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北與亞洲大陸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紅海東北部的亞喀巴灣北端東至波斯灣的阿拉伯河口一線。南北長2240千米,東西寬1200~1900千米,面積322萬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台地式高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葉門高地外,僅在西南和東南部有小部分山地。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賈茲山脈高1500米,山峰多為死火山錐,最高峰哈杜爾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為廣闊的沙漠,面積約120萬平方千米,約占半島面積的40%,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為大內夫得沙漠,代赫納沙漠和魯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魯卜哈利沙漠為最大,面積65萬平方千米。阿拉伯半島為一遼闊高原,三面是深溝切割的陡峭山脈,從紅海向東北地勢逐漸下降,直到波斯灣沿岸的東部低地,最高峰納比艾舒卜峰(An-NabiShuayb)高3,760公尺(12,336尺),位於葉門沙那西北約32公里(20哩)處。
自然氣候
無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發時,山谷積水成河,天晴則乾涸無水。半島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西部高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東南部沿海地區有部分高地屬於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林草原氣候)。其他廣大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普遍酷熱乾燥,四季氣候及晝夜溫差顯著,夏季白天最高氣溫達6013左右,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酷熱難忍。降水量較少,西部沿海地區和山區,年平均降水量達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於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區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大部分地區冬季刮乾旱熱風。風源來自西亞南部和北非的熱帶氣團,常使氣溫在幾小時內上升20度以上,給農作物生長和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農田灌溉和居民飲水主要靠地下水。
北回歸線剛好通過麥地那的南面,將阿拉伯半島分割為幾乎相等的兩部分。夏季到處都是炎熱的酷暑,有的地方溫度高達54℃(129℉)。大部分內陸地區乾旱,但沿岸地區以及南方的某些高地和沙漠夏季非常潮濕。在潮濕地區有霧和露水,露水常常代替了下雨。在乾旱區整個夏季烈日炎炎;除了高海拔和北部地區外,春、秋季氣候宜人,冬季很少嚴寒和下雪。
在印度洋季風不能到達的所有地區很少下雨,平均年降雨量只有77~102公厘(3~4寸)。在沙漠偶爾下傾盆大雨,造成乾河谷的洪水暴漲,大雨有時會變為下冰雹。乾旱持續數年之久已司空見慣。在西南和南方,季風至少可使降雨量增加3倍。在仲冬和初夏,波斯灣的季風像埃及的喀新風(khamsin)一樣,颳起漫天沙塵。這種風在阿拉伯半島稱為“北風”(shamal),但實際風向主要為西北偏北;同“北風”方向相反的是較少發生的“東南風”(qaws)。內志和魯卜哈利沙漠的風向比較複雜,特別是在春季,風向可從360°任何方向吹來,風力可從微風拂面到狂風大作。
半島地處北緯13°~20°,北回歸線橫貫其中,屬熱帶荒漠氣候,氣候乾熱,大陸性強。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絕對最高氣溫可達50~55℃,為世界最熱地區之一,最冷月平均氣溫多在15~24℃之間。大部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北部地區冬季因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年降水可達200毫米左右,葉門高地和南部沿岸山前平原,夏季因受印度洋氣流和地形的影響,年降水量可達500~1000毫米。因此半島中部沙漠廣布,熱帶乾草原分布於沙漠四周。只有在山前沿海平原和內陸地勢低洼及地下水位較高處,才分布有狹窄或零星的綠洲,灌溉農業和牧業相對發達,人口比較集中。較大綠洲有葉門高地沿岸狹窄平原,以胡富夫為中心的艾赫薩綠洲,以利雅得為中心的海爾季綠洲等。綠洲中盛產椰棗。南部沿海平原盛產熱帶作物,如咖啡、橡膠、芒果等。牧業以飼養駱駝為主。
阿拉伯半島地處熱帶,太陽輻射強烈,常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圍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熱地區,很少受到
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裡的熱帶乾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乾燥少雨。
這裡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整個半島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超過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也高於10℃,多在15~24℃之間。南部地區更加酷熱,如半島南端的亞丁,年平均氣溫為28.9℃,7月為32.5℃,1月為25.4℃,有四、五個月的月平均氣溫超過30℃。半島絕對最高氣溫常有50~55℃的高溫。半島氣溫年較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達20℃左右。
阿拉伯半島乾燥少雨。半島降水量極少,大部地區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如亞丁為41毫米,利雅得97毫米,麥納麥84毫米,吉達64毫米。少雨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這裡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盛吹乾燥的東北信風,夏季雖氣壓較低(東有印度低壓),但西南風來自乾旱的北非陸地,水氣耗盡,幾無降雨,如阿拉伯半島內陸利雅得、麥納麥等地6~9月基本沒有降水。冬春月份各月降水也只在20毫米以下,主要是受西來氣流影響所致。相對濕度很低,半島內部不少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在40%以下,如利雅得等地年平均相對濕度僅為32%,6~9月尚不足30%。半島北部因冬季可受到地中海氣鏇的影響,降水稍有增加,年降水量可達200毫米。海拔2700~3200米的葉門高地可受到印度洋氣流和地形雨的影響,降水較多,甚至可達1000毫米,被稱為“幸福的阿拉伯”。降水集中是阿拉伯半島氣候大陸性強烈的又一明顯標誌,如吉達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4毫米,但降水日數僅5天。在雨水稀少的半島,有時也可因驟然的暴雨而導致水災。
生態環境
畜牧
駱駝一直是阿拉伯人賴以從事遊牧生活的主要牲畜,沒有駱駝貝都因人就不可能遠離人類飲用水的水源,靠飲用駱駝的乳汁可深入沙漠達數月之久。駱駝能為人們提供肉食、衣服、燃料(糞便)、運輸以及馱水和拉犁的畜力。駱駝作為一種運輸工具,已大部分被四輪驅動車所取代,現在主要作為家畜飼養。
綿羊和山羊的數量很多,但大都是小群飼養,而不是大規模放牧。阿拉伯馬在阿拉伯半島是一種正在滅絕的動物,但現在其他國家在培育這種品種的馬。許多貝都因人都有奔跑很快的薩盧基狗(saluki),馴隼亦用來打獵。過度捕獵已使羚羊急劇減少。在魯卜哈利沙漠這塊最後棲息地內還剩下為數不多的大羚羊,高地山羊也很稀少。其他大野生動物有鬣狗、狼和胡狼,較小的動物有狐狸、蜜獾、兔、蝟和跳鼠。
鴕鳥已開始絕跡,鷹、禿鷲和鴞還很常見,數量較少的鴇常用獵隼捕獵。紅鸛、鵜鶘、白鷺和其他海鳥時常出沒於沿岸地區。鴿、杜鵑、燕子和戴勝之類的小鳥可在城市和沙漠中的綠洲見到,而沙松雞、百蜜和走鴴則棲息在沙漠裡。
大群的蝗蟲時常降臨則是一種災難,所過之處,綠色植物被吞吃一空。其他常見的昆蟲有蚊、蜱、甲蟲、蠍子和螞蟻,還有甚至在沙漠深處亦可出現的蒼蠅。在有些地方人們養蜂釀蜜。
阿拉伯半島周圍的海域內生產鯖、石斑魚、鮪魚、鯛及其他食用魚,此外還有蝦類。南部沿岸的近海有大量的鯊魚和沙丁魚。鯨偶爾也進入波斯灣。
植物
除了海拔很高的地區和佐法爾外,幾乎到處都生長海棗,在佐法爾的沿岸地區則生長椰子樹。主要穀物為小麥、高粱、大麥和小米。稻米補充小麥用作口糧,但本地很少種植。少數地方如亞丁附近的艾卜揚(Abyan)適於種植棉花。同蔬菜相比,一般阿拉伯人更喜歡吃水果,尤其喜歡吃西瓜、石榴和棗子,布賴米(Al-Buraymi)以產芒果著名,阿拉伯也生產無花果、葡萄、香蕉、仙人果和其他水果,各綠洲還盛產枸櫞和爪哇扁桃。
半島上樹木很少。西南高地上的一叢叢的檜樹有點像真正的樹林。常常成排地種植耐旱的檉柳以阻止流沙侵蝕。統稱“亥姆”(hamd)的各種樹的樹葉含有足夠的鹽分,可滿足駱駝對鹽的需要。多年生堅韌植物同受春、冬兩季雨水滋潤的一年生柔嫩植物一樣,對人類生存都很重要。
資源特產
半島的主要物產是:希賈茲盛產椰棗,葉門和一些綠洲出產小麥。大麥是種來餵馬的,穀子出產於某些地區。而阿曼和哈薩盛產稻米,在早期的商業貿易中乳香是半島南部著名的商品。在與南海岸平行的山地中,特別是在麥海賴地方乳香樹仍然很茂盛。
阿拉伯樹膠是阿拉伯的半島的重要物產之一,咖啡是葉門著名的物產,而它原產於衣索比亞,十四世紀時才傳入南部阿拉伯半島。
當地稱為“樹王”的椰棗樹是綠洲的代表植物,其果實供食用,並有出口。此外,還有金合歡屬的檉柳、阿拉伯膠樹、阿拉伯相思樹以及一些耐旱、多汁植物和半灌木等。南部有狹窄平原,沿海降水較多,熱帶植物繁茂,盛產摩加咖啡、樹膠、椰棗、芒果、棉花和甘蔗等。
阿拉伯的納季德的馬、哈薩的驢、阿曼的駝都是世界著名的,但是隨著1933年阿拉伯半島開採石油以來,與石油業有關的各種廣泛的活動已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石油的大量發現與開採使阿拉伯半島自古以來再一次成為世界注視的焦點。半島礦產資源豐富,尤富集於“石油之海”的波斯灣沿岸,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氣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人文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誕生地。伊斯蘭教的創教人穆罕默德在這裡出生和生活。半島上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的阿拉伯帝國曾橫跨歐、亞、非大陸。21世紀阿拉伯半島上所有國家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蘭教徒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
經濟發展
石油是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阿拉伯半島上的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一。波斯灣沿岸盛產石油阿拉伯半島上的城市 ,有世界油海之稱。
除葉門的礦床外,阿拉伯油田與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處在同一個巨大的沖積盆地內。雖然伊朗於1908年已發現石油,但直到1932年才在盆地的阿拉伯一側──巴林發現第一個油田。此後在阿拉伯半島東部開始廣泛勘探,並很快深入到內陸地區。1938年在沙烏地阿拉伯、1940年在科威特和卡達、1953年在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中立地帶的大陸內、1960年在阿布達比(AbuDhabi)大陸、1964年在阿曼、1983年在南葉門、1984年在北葉門相繼發現石油;1951年在沙烏地阿拉伯波斯灣近海、1958年在阿布達比近海、1960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中立地帶近海又發現石油。油田中有大量的伴生天然氣。在商業上利用這些天然氣需要巨額投資。有些天然氣經液化後供國內消耗並出口,有些則重新注入含油層儲存,並保持產油壓力。
阿拉伯國家正努力使經濟多樣化,雖然豐富的石油對經濟多樣化的進展是一個不利因素。在漢志北部和內志已發現鐵礦。其他資源有重晶石、石膏、鹽、制水泥用的石灰、制磚和陶器用的黏土、制玻璃用的石英砂和頁岩、大理石和建築用石料等,有些已在開發中。
許多世紀以來波斯灣的牡蠣養殖場生產某些世界最好的珍珠,採珠曾一度是致富和有利可圖的職業。巴林是採珠業的主要中心。大約自1931年後,由於世界經濟蕭條,日本人工養殖珍珠的競爭,以及勞動力流向報酬多、勞動低的工作,使珍珠貿易一蹶不振。
即使在雨量充沛的西南地區,河水流量也不總是能保證發電需要。水源匱乏和土壤貧瘠阻礙了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少數國家在改善灌溉系統和擴大耕地面積方面取得了進展。部分國家的水果,比如椰棗,正在出口。
主要城市
麥加:位於西部山區,群山環抱,炎熱少雨,難於種植。但它是半島有名的古城,是阿拉伯半島的宗教中心和商業中心。先知穆罕默德就誕生在該城。該城後來成了伊斯蘭教的第一個聖地。
麥地那:位於麥加北面,正處在聯繫葉門與敘利亞的大道上。麥地那是個肥沃的綠洲,宜於種植。麥地那原名葉斯里布,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那裡以後,始稱麥地那,意為“先知之城”。麥地那是穆斯林的第一個首都,穆罕默德及其以後的三任哈里發(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的中央政府都設在這裡。麥地那是穆罕默德的母親艾米娜的誕生地。穆罕默德及其父親阿卜杜拉和部分弟子的墳墓也在那裡。麥地那是僅次於麥加的伊斯蘭教的第二個聖地。
塔伊夫:位於麥加東南。蒙昧時代(指伊斯蘭教產生之前),塔伊夫與麥加齊名,稱為“兩鎮”。塔伊夫原名瓦志,後在其周圍修了一道圍牆,故稱塔伊夫。塔伊夫水源豐沛,土地肥美,氣候溫和,出產穀物和水果。
薩那:薩那是位於葉門的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多名勝古蹟,有“阿拉伯明珠”之稱。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這個城市叫“艾扎勒”。薩那海拔2300米,群山環抱。這裡雨量充足,氣候宜人,美麗富饒。
耶路撒冷:(英語:Jerusalem;希伯來語:ירושלים、拉丁化: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阿拉伯文:القدس、拉丁化:al-Quds、漢化:古德斯,或بيتالمقدس、拉丁化:Bayt-al-Muqaddas)是位於近東黎凡特地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被譽為三大宗教的聖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
杜拜:杜拜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波斯灣沿岸。自從上世紀70年代阿聯獨立以來,特別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杜拜領導人以其高瞻遠矚的規劃和良好的經濟政策,使杜拜迅速發展成了以旅遊、轉口貿易、房地產、金融等產業為支柱的國際大都市。世界最高摩天大樓、最大購物城、最大的人工島、最豪華的酒店、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等,以及非常好的社會治安狀況和合諧程度,使杜拜的知名度一躍而起。在杜拜,生活著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人,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使這個充滿充滿魅力的城市更加煥發出光彩。
自然地理
內夫得沙漠為阿拉伯半島的第二大沙漠,位於內志的最北端,剛好處在地盾之外,面積約64,750平方公里(25,000平方哩)。其範圍幾乎西至綠洲城市泰馬(Tayma),北抵焦夫(Al-Jawf)和塞卡凱(Sakakah),南達哈伊勒(Hail)。
代赫納沙漠將內志同阿拉伯半島東部分開的代赫納沙漠(Ad-Dahna)帶是一條流沙河,從內夫得沙漠緩慢流向魯卜哈利沙漠,全長超過1,287公里(800哩),其寬度一般不超過80公里(50哩)。沙地常帶紅色,外形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在中段,平行排列的長沙脊高約46公尺(150尺),而有些沙丘的高度為沙脊的3倍。代赫納沙漠在春、冬兩季可供放牧。1957年在積沙的下面發現了胡頓斯(Khurays)油田。
魯卜哈利沙漠
大部分位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魯卜哈利沙漠。世界上最大的連片純沙沙漠,面積估計約為647,500平方公里(250,000平方哩)。當地為數不多的貝都因(Bedouin)遊牧人平常不稱它為魯卜哈利沙漠,而簡單地稱作賴姆萊(Ar-Ramlah,意為“沙”)。自1950年以來,各石油公司對沙漠進行了徹底的勘探。
魯卜哈利沙漠的有些地區乾旱可長達10餘年之久,而另外一些地區有時發生雷雨或夏季溽暑。最大的沙丘在沙漠的最東部,高度可達244公尺(800尺)以上,沙脊長達48多公里(30餘哩),它們之間的低處通常為鹽沼。
魯卜哈利沙漠大部分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不過南面同阿曼、東南同葉門的邊界尚存在爭議。1974年沙烏地阿拉伯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已就東部有爭議的邊界達成協定。
產生髮展
阿拉伯人在世界歷史上具有極大的意義和重要性。這是因為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在完成研究和分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古巴比倫、印度和中國之後,而把焦點再一次投向二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二百年來科學家們所研究的主要的參考資料是用阿拉伯語寫的伊斯蘭教的文獻、最著名的史詩及文化傳說、如在阿拉伯地區廣為傳頌的《天方大化歷史》,其次是分散在各處的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記載、再其次是為數不多的象形文字的埃及帝王史和楔形文字寫作的亞述史巴比倫帝王史、辨認出來的瑪雅文化和希木葉爾銘文、現代遊歷家和探險家的報告、以及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補充資料。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以上資料的研究成果,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阿拉伯地區的人文地理、部落的產生與發展以及他們對世界宗教產生的影響。科學研究成果證明:人類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以及各種宗教的朔源,都與阿拉伯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世紀時代阿拉伯產生的民族曾征服過當時的世界--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的延續和發展從人類遠古時期一神論的根深蒂固的民間習俗來看,也是人類宗教信仰發展的必然趨勢,穆罕默德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趨勢,全世界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穆斯林。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僅是一個帝國,而且是一種文化,他們不僅繼承了遠古時期人類“一神論”的信仰,同時繼承了在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地中海東岸上盛極一時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臘--羅馬文化的主要特徵,後來他們把文化影響又傳到中世紀的歐洲,遂喚醒了西方世界,從而使歐洲走上了近代文藝復興的道路。
阿拉伯人的宗教從歷史上說是人類宗教的根源,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世界上說阿拉伯語的人達九千萬,在中世紀時期的好幾百年期間,阿拉伯語曾是整個文明世界學術文化和進步思想界所使用的語言,在9-12世紀之間用阿拉伯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種著作,比較用其他任何語言寫成的還要多些。西歐的語言中有許多借用詞是受阿拉伯語的影響,阿拉伯字母也是世界上套用最廣的一套字母之一,使用這套字母的語言有波斯語、阿富汗語、烏爾都語和一部分突厥語、柏柏爾語和馬來語。巴比倫人、迦勒底人、喜特人、腓尼基人已成為歷史上的民族,已不存在了。阿拉伯人和說阿拉伯語的人,歷史上存在過,也還存在,過去和現在他們都占了一個戰略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跨在世界商業最大動脈中的一條動脈上,在古代他們把握著古代商道的咽喉,影響著歐亞非三大洲的經濟命脈,同時也推動著世界文明的進程。
在現代、他們的國際地位在東西方冷戰的競爭中,通常成為重要的中間力量,他們的土壤里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液體能量,即1932年初次發現的石油。
我們分析一下西亞語言分布圖就會發現:居住在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比亞東部和伊拉克的人都是說阿拉伯語的民族。阿拉伯的古代史告訴我們公元前3500年前後巴比倫人(最初叫阿卡德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亞述人、迦勒底人先後占據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後阿摩爾人和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居住於敘利亞。而公元前1500年前後阿拉馬人定居於敘利亞、希伯來人定居於巴勒斯坦。在十九世紀中葉楔形文字的奧妙破譯之前人們是不知道以上這些民族之間是有著密切的親屬關係的。
把亞述語、巴比倫語、希伯來語、阿拉馬語、阿拉伯語和衣索比亞語加以比較研究才知道,這些語言之間有顯著的類似之點,因此是同源的語言,這些語言中的每一種語言其動詞的主幹都是三個主音,論時態只有兩個形式,一個是過去時,一個是現在時,動詞的變化是依照同樣格式的。
辭彙的要素幾乎是相同的,只要把說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的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考察一下,再把他們的相貌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有極相似的地方。語言的同源,只不過是他們在類型上具有顯著的一般共同性的一種表現,這一類型的特徵是深厚的宗教本能、活潑的想像、顯著的個性和異常的彪悍。
由此可見,這些不同的民族--巴比倫人、亞述人、迦勒底人、阿摩爾人、阿拉馬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阿拉比亞人和阿比西尼亞人--他們的祖先,在演變成不同的民族前,在某個時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構成一個民族。
這個民族原來的故鄉究竟在哪裡呢?這就構成了一個世界文明起源的問題。一般學者對於這個問題曾作出各種不同的假說,有些學者注意到閃族與含族之間人種上一般的關係,認為在非洲是這個民族原來的故鄉,有的學者主張美索不達米亞是這個民族的發源地,但也有人認為阿拉伯半島是這個民族的故鄉。
宗教
21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基本處於伊斯蘭教的範圍內。7世紀前的阿拉伯人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人接觸到拜火教和猶太教的思想。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阿拉伯半島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發展演變的必然產物。伊斯蘭教的復興者穆罕默德生於麥加城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和伯父撫養。幼時根據阿拉伯人習俗母親將他送到貝都因部落中撫養以學會堅忍的生活態度。相傳,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天使伽百利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安拉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在麥加是秘密傳教,一些至親密友成為最早的信奉者。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後世。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
原始宗教
萬物有靈,是阿拉伯原始宗教的思想基礎。半島居民將一些自然現象,作為崇拜對象,並依其依賴程度而賦予不同神的權威,於是逐漸形成多神教。阿拉伯人的多神崇拜,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自然崇拜。阿拉伯人崇拜日月星辰。農業區的居民以農耕為主,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故崇拜太陽,有所謂太陽神;沙漠中的遊牧民則感覺到白天烈日當空,大地乾涸,酷熱難忍;而夜晚月光柔和,清爽涼快,而且能使牧草著露生長,因此,人們又崇拜月亮;在廣闊無垠的草原,東西難辨,容易迷路,燦爛的群星卻能給人指引方向,因而引起人們的遐想和崇敬。在一部分居民中占星術非常流行;在乾旱少雨的沙漠裡面,水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水意味著生命,意味著生機與活力,所以萬物藉此而滋潤,水就成了他們的“救星”。凡此種種,凡是人們認為神秘而奇特的東西,都成了他們的崇拜對象。
(2)偶像崇拜。在阿拉伯人當中,偶像崇拜,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氣,各個氏族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崇拜儀式。位於麥加的克爾白(天房)內約有360尊各氏族部落崇拜的偶像。其中最大的偶像為胡伯勒神像,用紅瑪瑙石雕刻成人像。像前放著神簽,占卜者用來判斷吉凶禍福。
(3)動植物崇拜。也許在遠古時代的某一個階段,野生動植物,是阿拉伯人維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東西,於是產生了動植物崇拜。克爾白(天房)周圍有不少阿拉伯人崇拜的神樹。麥加東南納赫拉地方的三棵大樹,被奉為歐扎神的聖所,人們向其頂禮膜拜,供獻祭品。當時的人們中還有動物崇拜的痕跡。
猶太教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認為造物主只有一個(猶太教稱耶和華;基督教稱上帝;伊斯蘭教稱安拉),所以統稱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這三個宗教都誕生於阿拉伯半島,三者道統一致,一脈相承。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關係密切。
猶太教對阿拉伯人的影響可以追溯到所羅門(阿拉伯語叫蘇萊曼)時代,那時,阿拉伯人就開始接觸了猶太教。公元70年,羅馬皇帝韋帕薌命兒子第度鎮壓巴勒斯坦猶太人起義,摧毀耶路撒冷,屠殺居民,猶太人背井離鄉,四處逃散,其中一部分人逃人阿拉伯半島。有的居住在葉門的納季蘭地區,有的居住在希賈茲(漢志)的葉斯里布(後稱麥地那)和海巴爾等地,他們占據了綠洲良田,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同時還壟斷了當地的集市和金屬製品貿易,在經濟上占優勢。在半島南部,猶太教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希木葉爾王室改奉猶太教為國教,對當地的基督教社團加以迫害,結果兩教信徒之間發生仇殺。這個希木葉爾王朝的末代王祖。努瓦斯對基督教人進行血腥屠殺,當時信奉基督教的衣索比亞國王藉口為了保護基督教而進行干涉,並於公元570年進攻麥加,因衣索比亞人擁有龐大的象軍,來勢迅猛,故稱這一戰為“象戰”,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象軍全部覆投。
基督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它對阿拉伯人的影響,就廣義的阿拉伯半島而言,幾乎與其自身的歷史一樣古老。據傳,基督教早期的聖徒保羅曾在沙漠的阿拉伯人中間住了3年。幾個世紀以後,司匕部邊境的加薩尼王朝和萊赫米王朝(兩個王朝都在公元4世紀前後建立)先後改奉基督教的一性論派(雅各派)和聶斯脫利派(景教),從而對半島內部特別是北部遊牧部落產生影響。受基督教迫害的教士,在內地傳播各種異端教義。6世紀初,納季蘭成了基督教的重要據點。納季蘭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居民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納季蘭的基督徒在歐麥爾任哈里發時代,遷徙到伊拉克一帶。在希賈茲,基督徒主要是一些小商小販-、屠夫和奴隸,還有各種異端的修士。由於阿拉伯商隊與北部基督教地區(如敘利亞)頻繁往來,基督教的修士經常在集市上布道,阿拉伯人對基督教的教義多少有些了解。但是那時候,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互相攻擊,互相敵視,讓人無所適從。
拜火教和摩尼教
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為波斯薩珊王朝的國教。它主張世界上有善惡兩種力量(善惡二元論),在不斷地鬥爭,二者都具有創造能力。“善”代表光明,它創造一切善良、美好有益的東西,如光亮、真理、秩序……”;“惡”代表“黑暗”,它創造一切有害、邪惡的東西,如陰暗、猛獸、毒蟲……此教稱善神為愛護拉,稱惡神為阿赫利曼,認為人類是善神造化的。該教特別崇拜火,認為火象徵著善和光明,拜火教由此得名。該教主要流行於阿拉伯半島東部的巴林地區。
摩尼教教義與拜火教教義頗為相似,認為宇宙是由光明與黑暗兩種元素構成的;“善”產生光明;“惡”產生黑暗。但摩尼教與拜火教在教義方面也有不同之處,前者認為宇宙間的善惡混淆不清,主張清淨廉潔修行絕世;後者認為,善必勝於憨,提倡耕耘延嗣。因此,摩尼教在半島上得不到統治者賞識識,發展緩慢,教徒人數也不多。
歷史文化
自從伊斯蘭教在7世紀初的25年內興起,以及阿拉伯穆斯林以歷史上偉大帝國之一的創始者出現以後,穆斯林自己及與其有關係的民族便使用"Arab"一語來指稱所有具阿拉伯血統的人。而"Arabia"一詞或其阿拉伯語名稱"JaziratAl-Arab"則用來指整個阿拉伯半島。但該地區的界定即使在伊斯蘭文獻中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狹義地說,它所指的地區遠遠小於整個半島;而在古希臘和拉丁文獻中──以及後來的某些文獻中──"Arabia"一詞還包括敘利亞沙漠和約旦沙漠,以及幼發拉底河下游以西的伊拉克沙漠。同樣,“阿拉伯人”至少在伊斯蘭時代以前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島中部和北部的部落民。
阿拉伯文化是閃米特文明的一個分支,由於這個原因,同時也由於它在一定的時期內受到閃米特姊妹文化的影響,有時很難確定什麼是阿拉伯所特有的文化。因為有一條重要的通商路線經過它的側面,阿拉伯人沿其邊界同埃及、希臘-羅馬和印度-波斯文明接觸。土耳其人統治講阿拉伯語各國時所產生的影響較小,而占壓倒優勢的西歐文化遲至殖民地時代才滲入阿拉伯。
從伊斯蘭時代以前到7世紀
史前史和考古學
在東北沿岸、費萊凱島(Faylakah)和巴林,已發現西元前3000年期石器時代的漁人和以介殼動物為食的人居住的遺址。在半島上許多地方可以見到散落在地面上的燧石用具,還可見到年代雖不可知,但肯定是古代的石繪,這種石繪被認為同撒哈拉大沙漠的石畫有密切的關係。
試圖將所有的阿拉伯人看作是一個單一種族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遠古的證據表明非洲人曾到過紅海沿岸平原,伊朗人到過半島的東南端,阿拉米血統的人到過北部地區,古代葉門人的種族親緣關係迄今仍未能確定。阿拉伯文化酷似興起於半島北部肥沃月彎的閃米特文化,可認為是文化傳播而不是移民的結果。
除了繼續研究數量很少的史前證據外,考古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已為西元前1000~前500年的文字記載所證實的歷史遺址上。
文字記載包括廣泛散布在整個半島上的大量銘刻在石板、岩壁、青銅書板和其他物體上的銘文,以及石上的即興刻畫(在葉門為數尤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銘文是真正的阿拉伯文。在北部和中部主要的語言是古北阿拉伯語(分屬列哈彥語〔Lihyanic〕、薩穆德語〔Thamudic〕以及賽法語〔Safaitic〕)。儘管這一組語言同阿拉伯語有密切的關係,但不能認為後者是由前者直接發展而來的。葉門銘文為古南阿拉伯語(分屬邁因語〔Minaean〕、賽伯伊語〔Sabaean〕、卡塔班語〔Qatabanian〕和哈德拉毛語〔Hadhramautic〕),是閃米特語族中一組完全獨立的語言(古北阿拉伯語和古南阿拉伯語銘文和即興刻畫均以南閃米特語字母鐫刻,現存的此種字母只有衣索比亞文;現代阿拉伯語字母是北閃米特語的一個類型)。葉門許多銘文因不合科學的掠奪行為將其從原址上移走而大大喪失了其原有的價值。還有一些銘文用外來的阿拉米文、希臘文和拉丁文鐫刻。
在古代葉門文化地區有許多大型建築物和紀念性建築物,如水壩、宮殿、廟宇,以及大量品質極高的造型藝術品。其主題如到處可見的牛頭和野山羊雕像,部分地表現了葉門的藝術特色,但從西元前3世紀以後明顯地具有古希臘的藝術風格。
王國
希臘作家厄拉多塞(Eratosthenes),西元前3世紀)稱“艾夫澤蒙阿拉伯”(EudaimonArabia,即葉門)居住著4個主要民族(ethne),按照他的命名現代學者習慣稱這些民族為邁因、賽伯伊、卡塔班和哈德拉毛。這4個民族的首都並不在各自領土的中央,而位於中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稱為賽哈德(Sayhad,今塞巴泰因〔As-Sabatayn〕)大沙漠的西部、南部和東部邊緣附近。在邊境建都的原因被認為是為了靠近運輸乳香的貿易路線。
賽伯伊王國
賽伯伊人(Saba,《聖經》作示巴〔Sheba〕)是現存文字記載中最早有記載且記載最多的民族,其活動中心在今沙那以東、純沙沙漠邊緣上的馬里卜(Marib,當地銘文中作∶Mryb或Mrb,名稱是根據中世紀阿拉伯作家毫無道理的“更正”確定的)。這座城市位於從前高度開發的馬里卜大水壩灌溉區,水壩欄蓄宰奈(Dhana)河流域的河水。
有史時代早期,國王克里伯伊勒.瓦塔爾(KaribilWatar)留下了記載他戰勝葉門大部分地區各民族,特別是戰勝位於東南的奧桑(Awsanian)王國的長篇銘文。但勝利沒有使他長期占領這些地區,他也沒有把戰爭擴大到哈德拉毛地區和紅海沿岸。兩個次要的活動中心是宰奈河水壩上游一支流上的錫爾瓦赫(Sirwah)和位於焦夫河西端的奈什格(Nashq,今貝達〔Al-Bayda〕)。
與邁因的王國一樣,賽伯伊早期的國王,只不過是一個包括元老院和眾議院的立法機構的成員之一,國王本人的職掌主要是領導建築工程並指揮作戰。在基督紀元頭3個世紀期間,賽伯伊面臨南方的希木葉爾王國(Himyarites)的嚴重威脅,並於西元3世紀末被其吞併。
邁因王國
邁因王國約建於西元前4世紀~前2世紀,主要為一貿易組織,獨占當時的貿易通道。在賽伯伊的早期文獻中曾提到邁因王國,說他們似乎同其首都蓋爾諾(Qarnaw),今邁因以北的阿米爾(Amir)人建立了鬆散的聯盟。邁因的第二大城市位於蓋爾諾以南不遠的葉西勒(Yathill),四周築有城牆,至今猶存,予人印象深刻。他們在代丹(Dedan)以及在卡塔班王國和哈德拉毛王國的首都設有貿易機構。
邁因王國的社會結構不同於其他3個王國。其他3個王國農民占壓倒多數,均為村社聯盟。有一居領導地位的村社,整個種族以占統治地位的村社的名稱命名,下面綴以“及其所屬村社”字樣,而邁因王國則分為大小和重要性各不相同的集團,有的很小,其中沒有一個對其他集團起支配作用。其他3個王國的“族長”(kabir)職務通常由種族聯盟所屬某一村社的首領擔任。但邁因的族長為任期兩年的官員,管理一個商業社區,有時授權他們管理所有的商業社區。國王會同議會及邁因各社會階級的代表行使立法職能。邁因的銘文沒有關於戰爭的記載,這表明邁因可能同鄰國達成了在貿易路線上安全通行的協定。
卡塔班王國
卡塔班人活動的中心地區是拜漢(Bayhan)河和緊靠拜漢西面的哈里卜(Harib)河,首都提姆納(Timna)位於拜漢河的北端。同邁因王國相似,最早提到卡塔班的也是賽伯伊的銘文,而卡塔班本地的銘文似乎沒有早於西元前4世紀的。提姆納毀於大火,但年代很難確定:依出土的陶器判斷,似乎是在西元1世紀,但碑文表明卡塔班王國至少延續到西元2世紀末。這個王國的命運有興有衰。在賽伯伊時期早期,賽伯伊曾在上面提到的戰勝奧桑人時將卡塔班從奧桑王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但卡塔班王國在某些時期也統治過一個與賽伯伊相似的聯盟,後來有一位被臣民稱為“卡塔班國王”的統治者自封為卡塔班的統一者(mukarrib)。
哈德拉毛王國
從哈德拉毛王國時代流傳下來的銘文數量比賽伯伊、邁因或卡塔班等王國的少,但它也許是其中最富庶的國家。哈德拉毛及以東的塞凱勒(Sakal,今阿曼蘇丹國佐法爾省)地區,在阿拉伯半島是氣候適於生產乳香的唯一地方。普林尼(Pliny)在著作中曾提到,生產的全部乳香在位於賽哈德沙漠東部邊緣的哈德拉毛首都舍卜沃(Shabwah)集中,向當地納稅後,由商隊運往地中海和美索不達米亞。此外,哈德拉毛還是貨物的集散地,印度貨物從海上運到哈德拉毛,然後經陸路外運。約西元230年,哈德拉毛的一位國王曾接見來自永久性貿易路線兩端的印度和巴爾米拉(Palmyra,即泰德穆爾〔Tadmor〕)的使節,哈德拉毛剛好位於貿易路線的中間位置。1975年法國人在舍卜沃開始考古工作,在一處廟宇的廢墟附近發現一座規模比其他葉門古代遺址都大的築有城牆的城市。
希木葉爾王國
希木葉爾是一種民族的阿拉伯名稱,在銘文中作Hmyr,在希臘文獻中作Homeritai.他們占有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首都采法爾(Zafar),位於今耶里姆(Yarim)東南約14公里(9哩)處。希木葉爾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在普林尼的《博物志》(NaturalisHistoria,1世紀後半世紀),此後不久,在學者稱之為《紅海周航記》(PeriplusMarisErythraei)的希臘文獻中曾提到某人是“希木葉爾和賽伯伊兩國的國王”。但這種身兼兩國國王的說法並非最後的定論,因為在整個2世紀和3世紀賽伯伊和希木葉爾的統治者多次處於戰爭狀態。這一時期內國王的稱號混亂,時而稱“賽伯伊諸王”,時而稱“賽伯伊和賴伊丹(Raydan)諸王”。不過對後一說法的含義,迄今仍有爭議。
在3世紀最後數十年內,希木葉爾國王舍麥爾(ShammarYuharish)結束了賽伯伊和哈德拉毛王國的獨立地位。由於卡塔班王國已經從政治地圖上消失,整個葉門便統一在他的管轄之下。此後的國王稱號為“賽伯伊、賴伊丹、哈德拉毛和葉門國王”。阿拉伯作家們稱他及其後繼諸王為圖伯兒(Tabba)。因為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的幾個世紀中葉門處在希木葉爾王國的統治之下,阿拉伯學者(以及19世紀歐洲的許多學者)不分時間、地點,將伊斯蘭時代以前所有的葉門遺蹟,都稱作希木葉爾王朝遺蹟。
圖伯兒諸王
當早期文化中的多神教於4世紀被崇拜“慈悲宇宙神”的一神教取代時,歷史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轉折。同時人們對阿拉伯中部的興趣(善意或敵意的)也增加了。早在2世紀和3世紀,賽伯伊王國、希木葉爾-賽伯伊王國、希木葉爾王國的統治者即已召募阿拉伯中部的貝都因人為僱傭兵。第一代圖伯兒國王舍麥爾派遣使者前往位於泰西封(Ctesiphon)的薩珊朝廷。
在西元2世紀賽伯伊的史料中提到,厄利垂亞的阿克蘇姆(Aksum)王國。同居住在阿拉伯沿岸地區的阿比西尼亞人有著某種不十分明確的聯繫,在整個2、3世紀,阿比西尼亞人成了對賽伯伊和希木葉爾-賽伯伊國王的實際威脅,甚至一度占領采法爾。517或522年,阿克蘇姆同希木葉爾的猶太教國王優素福(YusufAsarYathar,據說他是改奉猶太教的)之間的緊張關係達到高峰,這場衝突有人說是因貿易糾紛而加劇。優素福屠殺了穆哈(Mocha)港和采法爾的所有衣索比亞居民,約一年後又屠殺奈季蘭的基督教徒。阿克蘇姆人率兵入侵,進行報復。優素福(阿拉伯人多以其綽號“德努瓦斯”〔DhuNuwas〕稱呼)戰敗身亡。葉門建立起一個臣服阿克蘇姆的傀儡王國。稍後,希木葉爾國王阿伯拉哈(Abraha)獲得某種程度的獨立,他在6世紀40年代大舉修繕馬里卜水壩。在他的統治期過後,葉門短時被波斯人占領。7世紀初葉,葉門和平地接受伊斯蘭教,其本地古代文化融入伊斯蘭文化。
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農業人口較少。除葉門和其他綠洲中的城鎮居民過定居生活外,大部分居民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生活。還有介於定居與遊牧之間的半定居半遊牧民。阿拉伯人多餵養駱駝、馬、綿羊、山羊、騾、驢等家畜。對遊牧人來說,駱駝是他們巨大的財富,其肉、乳可以果腹;其皮毛可以禦寒;其糞便是天然的燃料。駱駝還可以作為運輸、貿易和作戰的主要工具,素稱“沙漠之舟”。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椰棗、葡萄、無花果、西瓜、檸檬、巴旦杏等。麥地那出產的椰棗,果實優良,品種很多,馳名各地,其果實可食,其皮可制繩索,樹桿為良好的建築材料,葡萄於10世紀從敘利亞傳人,以塔伊夫出產的最有名。阿拉伯半島還出產豹子、猴子、羚羊、白羚羊、辣羊等野生動物。以及雲雀、鷲、犀鳥、縫葉鳥、戴勝鳥、夜鶯等飛禽。根據歷史學家的記載,早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就出產金、銀、銅、鐵、瑪瑙、硫磺、祖母綠和雪花石膏。麥加東南的馬赫德、扎哈卜便是一個古代金礦區。
半島戰爭
公元6-7世紀,阿拉伯半島正處在社會激烈動盪和變革時期,奴隸主與奴隸之間、各氏族部落之間、民族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特別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亞等帝國長達幾個世紀的侵略戰爭,給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在內外矛盾交織、社會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島統一起來,才能抵禦外族入侵,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伊斯蘭教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點燃了旨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第一場“聖戰”。
穆罕默德於公元610年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在傳教活動中受到麥加貴族的迫害。為了避免重大損失,穆罕默德毅然決定將信徒分批遷往麥地那。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也前往麥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繼續傳教,並建立不分階級、地域、民族和部落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組建穆斯林武裝,用武力與麥加貴族抗衡,開始了阿拉伯半島統一戰爭。
穆罕默德遷至麥地那後,麥加貴族對伊斯蘭教的發展深惡痛絕,頻頻滋事。為了打擊麥加貴族,鞏固麥地那宗教公社,穆罕默德採用以攻為守的戰略策略,打擊、攔截麥加貴族的商隊,癱瘓麥加的商業。但他幾次率隊出征均撲了空。公元624年3月,當他得知古來氏人派往敘利亞的大商隊即將返回麥加時,即派300人前往截擊。商隊聞訊改變了路線。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爾與麥加援軍相遇,經激戰首戰獲勝,殲滅麥加貴族軍隊近千人,繳獲100匹馬和700峰駱駝,打擊了敵人的銳氣,大長了穆斯林的威風,同時也考驗了穆斯林為宗教犧牲的精神。
麥加貴族在白德爾慘敗後,為重整旗鼓,伺機復仇,拿出5萬金幣擴充軍備。公元625年3月,麥加貴族軍隊3000人攻打麥地那。在兵臨城下的危急之際,穆罕默德沉著應戰,親率1000人出城迎敵。兩軍在伍侯德山谷交戰。由於穆斯林軍中有的臨陣脫逃,有的擅離職守,使得軍心不振,陣腳大亂,傷亡70多人,穆罕默德也受了傷。此戰,使穆罕默德認識到,要鞏固提高穆斯林軍的戰鬥力,必須征服麥地那周圍各部落,掃清猶太教部落的隱患,爭取猶太教徒皈依伊斯蘭教,對不從者採取驅逐、鎮壓等手段,迫其離開麥地那。
公元627年3月,麥加貴族經兩年準備,組建了萬人大軍,再次進犯麥地那。穆罕默德吸取伍侯德失利的教訓,據城堅守。他派人在城北開闊地挖了一條寬闊的壕溝,防禦敵軍侵犯。在敵大兵壓境之時,城內猶太部落與麥加軍隊串通,使穆斯林軍腹背受敵,處境十分危急,但幸有壕溝防禦,堅守一個多月未被攻破。後因酷暑颶風,使麥加軍隊人心惶惶,不得不撤退。敵軍剛一撤退,穆罕默德就立即進攻古來祖猶太部落,拔除了異教徒在麥地那的最後據點。此後,穆罕默德與麥加人達成停戰協定。穆罕默德為確保麥地那安全,開始集中力量征服麥地那周圍的猶太部落,肅清殘餘力量,並於公元628年5月攻克猶太人勢力較大的海巴爾城,迫使其他地區猶太部落投降,從而解除了後顧之憂。隨後,他開始向巴勒斯坦、敘利亞方向擴張穆斯林勢力。公元629年5月,穆罕默德派其義子裁德率3000軍隊征伐巴勒斯坦。雙方在死海附近的穆塔交戰,穆斯林軍隊被擊敗。但這並沒有使穆罕默德氣餒,他通過各種外交手腕,加深了與四方各部落的聯絡,使其--歸順;對周圍的強國,則派出使節,增強友好關係,以期安定四方,為進攻麥加做好充分準備。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軍1萬餘人向麥加進軍。穆斯林將士鬥志昂揚,聲威大震,麥加貴族聞風喪膽,潰不成軍,麥加成了一座空城,穆斯林軍和平進入麥加城。進城後,穆罕默德處決了少數極端仇視並殘害穆斯林的頑固分子,對廣大市民進行了安撫。兩周后,麥加東南的塔伊夫鎮部族首領集結了3萬人企圖偷襲麥加。穆罕默德聞訊率領1.2萬人出城迎敵,在侯乃尼山谷遭敵軍伏擊,經頑強戰鬥,擊潰敵軍,乘勝追擊,包圍塔伊夫城,經3個星期攻城作戰,迫敵求降。麥加之戰的勝利,極大地推動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大批阿拉伯人紛紛加入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居統治地位的宗教。公元631年,來自阿拉伯半島各地的使團爭先恐後地到麥地那表示友好和歸順,基督教和猶太教居民也派代表團前來簽訂和約,願以納貢形式求得寬容。同年夏,穆罕默德率領3萬軍隊,冒著酷暑炎熱,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遠征,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敘利亞。遠征軍因長途跋涉,天氣酷熱,士兵厭戰,加之穆罕默德年老體衰,行至敘利亞邊境的塔布克就停止了前進。雙方不戰而和,簽訂了和約。和約允許異教徒保持原有信仰,但每年必須繳納一次人丁稅。這一先例在非伊斯蘭教地區產生深遠影響。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穆罕默德在遷往麥地那後的10年傳教和建國過程中,以“聖戰”的名義,先後作戰65次,其中親自帶兵出征達27次,為鞏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實現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將穆罕默德這個時期的創教活動,稱之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
半島戰爭
公元6-7世紀,阿拉伯半島正處在社會激烈動盪和變革時期,奴隸主與奴隸之間、各氏族部落之間、民族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特別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亞等帝國長達幾個世紀的侵略戰爭,給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在內外矛盾交織、社會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島統一起來,才能抵禦外族入侵,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伊斯蘭教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點燃了旨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第一場“聖戰”。
穆罕默德於公元610年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在傳教活動中受到麥加貴族的迫害。為了避免重大損失,穆罕默德毅然決定將信徒分批遷往麥地那。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也前往麥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繼續傳教,並建立不分階級、地域、民族和部落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組建穆斯林武裝,用武力與麥加貴族抗衡,開始了阿拉伯半島統一戰爭。
穆罕默德遷至麥地那後,麥加貴族對伊斯蘭教的發展深惡痛絕,頻頻滋事。為了打擊麥加貴族,鞏固麥地那宗教公社,穆罕默德採用以攻為守的戰略策略,打擊、攔截麥加貴族的商隊,癱瘓麥加的商業。但他幾次率隊出征均撲了空。公元624年3月,當他得知古來氏人派往敘利亞的大商隊即將返回麥加時,即派300人前往截擊。商隊聞訊改變了路線。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爾與麥加援軍相遇,經激戰首戰獲勝,殲滅麥加貴族軍隊近千人,繳獲100匹馬和700峰駱駝,打擊了敵人的銳氣,大長了穆斯林的威風,同時也考驗了穆斯林為宗教犧牲的精神。
麥加貴族在白德爾慘敗後,為重整旗鼓,伺機復仇,拿出5萬金幣擴充軍備。公元625年3月,麥加貴族軍隊3000人攻打麥地那。在兵臨城下的危急之際,穆罕默德沉著應戰,親率1000人出城迎敵。兩軍在伍侯德山谷交戰。由於穆斯林軍中有的臨陣脫逃,有的擅離職守,使得軍心不振,陣腳大亂,傷亡70多人,穆罕默德也受了傷。此戰,使穆罕默德認識到,要鞏固提高穆斯林軍的戰鬥力,必須征服麥地那周圍各部落,掃清猶太教部落的隱患,爭取猶太教徒皈依伊斯蘭教,對不從者採取驅逐、鎮壓等手段,迫其離開麥地那。
公元627年3月,麥加貴族經兩年準備,組建了萬人大軍,再次進犯麥地那。穆罕默德吸取伍侯德失利的教訓,據城堅守。他派人在城北開闊地挖了一條寬闊的壕溝,防禦敵軍侵犯。在敵大兵壓境之時,城內猶太部落與麥加軍隊串通,使穆斯林軍腹背受敵,處境十分危急,但幸有壕溝防禦,堅守一個多月未被攻破。後因酷暑颶風,使麥加軍隊人心惶惶,不得不撤退。敵軍剛一撤退,穆罕默德就立即進攻古來祖猶太部落,拔除了異教徒在麥地那的最後據點。此後,穆罕默德與麥加人達成停戰協定。穆罕默德為確保麥地那安全,開始集中力量征服麥地那周圍的猶太部落,肅清殘餘力量,並於公元628年5月攻克猶太人勢力較大的海巴爾城,迫使其他地區猶太部落投降,從而解除了後顧之憂。隨後,他開始向巴勒斯坦、敘利亞方向擴張穆斯林勢力。公元629年5月,穆罕默德派其義子裁德率3000軍隊征伐巴勒斯坦。雙方在死海附近的穆塔交戰,穆斯林軍隊被擊敗。但這並沒有使穆罕默德氣餒,他通過各種外交手腕,加深了與四方各部落的聯絡,使其--歸順;對周圍的強國,則派出使節,增強友好關係,以期安定四方,為進攻麥加做好充分準備。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軍1萬餘人向麥加進軍。穆斯林將士鬥志昂揚,聲威大震,麥加貴族聞風喪膽,潰不成軍,麥加成了一座空城,穆斯林軍和平進入麥加城。進城後,穆罕默德處決了少數極端仇視並殘害穆斯林的頑固分子,對廣大市民進行了安撫。兩周后,麥加東南的塔伊夫鎮部族首領集結了3萬人企圖偷襲麥加。穆罕默德聞訊率領1.2萬人出城迎敵,在侯乃尼山谷遭敵軍伏擊,經頑強戰鬥,擊潰敵軍,乘勝追擊,包圍塔伊夫城,經3個星期攻城作戰,迫敵求降。麥加之戰的勝利,極大地推動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大批阿拉伯人紛紛加入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居統治地位的宗教。公元631年,來自阿拉伯半島各地的使團爭先恐後地到麥地那表示友好和歸順,基督教和猶太教居民也派代表團前來簽訂和約,願以納貢形式求得寬容。同年夏,穆罕默德率領3萬軍隊,冒著酷暑炎熱,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遠征,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敘利亞。遠征軍因長途跋涉,天氣酷熱,士兵厭戰,加之穆罕默德年老體衰,行至敘利亞邊境的塔布克就停止了前進。雙方不戰而和,簽訂了和約。和約允許異教徒保持原有信仰,但每年必須繳納一次人丁稅。這一先例在非伊斯蘭教地區產生深遠影響。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穆罕默德在遷往麥地那後的10年傳教和建國過程中,以“聖戰”的名義,先後作戰65次,其中親自帶兵出征達27次,為鞏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實現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將穆罕默德這個時期的創教活動,稱之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
中外名島
中外名島內容廣泛有趣,文、史、地知識豐富,敘述簡明扼要,讀來引人入勝。讀後能增長豐富的文、史、地知識,開闊視野,陶冶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