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鎮市

豐鎮市

豐鎮市位於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是自治區的南大門,素有“塞外古城、商貿客棧”之稱。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1998年初列為對外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2704平方公里,轄6鄉7鎮、4個辦事處,城關鎮、紅沙壩鎮、隆盛莊鎮、三義泉鎮、黑土台鎮、永善莊鄉、渾源夭鄉、新城灣鎮、官屯堡鄉、元山子鄉、馬家庫聯鄉、黑圪塔窪鄉、巨寶莊鎮。2013年,豐鎮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9.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1.5億元。

基本信息

簡介

豐鎮市地圖豐鎮市地圖

豐鎮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南部,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全市總面積2704平方公里,轄6鄉6鎮、4個辦事處,總人口31萬人。

豐鎮有著古遠的文化歷史.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設行政建制,乾隆十五年設豐鎮廳,民國三年改廳建縣.解放初期,一度為綏遠省政府所在地,為市建制.“9.19”以後,省政府遷往歸綏(呼市),又恢復為縣建制.1990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豐鎮撤縣設市.199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

行政區劃

豐鎮市轄4個街道、6個鎮、6個鄉:新城區街道舊城區街道北城區街道工業區街道新城灣鎮黑土台鎮隆盛莊鎮巨寶莊鎮紅砂壩鎮三義泉鎮元山子鄉渾源窯鄉永善莊鄉馬家囗囗鄉黑圪塔窪鄉官屯堡鄉

經濟掃描

豐鎮市堪稱物寶天華,境內山多地沃,糧、油、薯、林草、礦產、地下水、電資源十分豐富。農業生產發達,農產品的品種多樣,主要有小麥、莜麥、穀子、胡麻等。近年來,豐鎮市逐步形成了以糧食生產為基礎,林、牧、副全面發展的新格局。與此同時,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二產、三產蓬勃興起。豐鎮市已形成電力、冶金、建材、機械、採礦、食品、塑膠、制酒、皮革、服裝、鑄造等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新興工業體系。全市擁有200多家工商企業,各類產品多達百種。其中豐鎮特曲、白酒、金星牌銅製品系列(火鍋、銅壺、宮廷酒具等六大系列)、機用打包帶、稀土暖氣片、少林牌童鞋、豐花牌布鞋(曾出口美國、新加坡、法國等五個國家並銷往香港特別行政區)等50種產品獲部級、省級榮譽稱號。豐鎮市交通、通訊發達、電力充足。

名人名勝

境內古文化遺址多有秦漢時期古城堡,遼金時期古墓葬,明長城。豐譽豐鎮有八大勝景,即青山藏寶碧海風濤雲門古洞煙浦靈泉牛心獨秀馬脊雙流、海樓夜月山寺朝霞。豐鎮是很好的旅遊休息地,市區離大同雲崗石窟僅60公里,離恆山五台山等旅遊區也僅150-200公里。

交通

豐鎮市交通便利,鐵路有京包線、大準線,均橫貫豐鎮市區,公路有208國道、呼(市)陽(高)省級公路,橫貫豐鎮市區.豐鎮市距呼和浩特飛機場170公里,距大同市機場70公里,距首都機場400公里.市區及鄉鎮開通30000門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無限尋呼已與國內外聯網運行並且開通了網際網路絡.豐鎮賓館、豐鎮電力賓館、滿都拉不夜城等飯店和娛樂場所裝飾典雅、服務周到,曾接待過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受到普遍讚譽.

資源

豐鎮資源非常豐富.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二十七種,其中玄武岩遍布全境,儲量極為豐富,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石墨已開採加工,成為自治區出口創匯的基地之一.輝綠岩儲量在1100萬立方米以上,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稱為“豐鎮黑”墨玉,是建築裝修及工藝加工的極好材料,倍受國內客商青睞.銀、鉛、鋅共生礦,經國家有關勘探部門勘探,銀儲量在1200砘以上,已達到國家大型銀礦標準.礦泉水日流量1400噸以上,經鑑定,是低鈉含偏矽酸含鍶較高,國內少有的優質礦泉水.豐鎮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旅遊資源也很豐富,亟待開發.

能源

豐鎮是華北地區的重要電力能源基地,能源充裕,豐鎮電廠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市區有3.5萬、11萬、22萬變電站各一座,有四條工業專線,可為各類工業企業提供充足的電力.豐鎮農牧業發展迅速,二00一年全市糧食總產量2.8億斤,其中馬鈴薯鮮薯產量6億斤,玉米產量1.14斤,油料產量0.14億斤,飼養牲畜98萬頭(只),是客商七發農牧業、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理想之地.
豐鎮市經過五十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依託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大量資金、技術、人才,城

市建設初具規模,投資環境大有改善,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電力、採礦(特別是墨玉礦開採加工)、制酒、冶金為骨幹的工業體系,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明顯成就,工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豐鎮市出口產品介紹一、“豐鎮黑”板材及墓碑豐鎮市輝綠岩(即“豐鎮黑”)儲量在1100萬立方米以上,經加工處理後,光澤度可達90度以上,它具備耐酸、耐鹼、抗壓、抗折、抗風的優點,是高檔建築裝飾、裝橫中的天然材料.其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荷蘭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二、石墨製品豐鎮市石墨已形成生產中碳石墨3000噸、高碳500噸、可膨脹石墨50噸、超細粉700噸的生產能力,其產品80%以上出口,主要銷往日本、英國、德國及東南亞等國.

工業

按照工業立市的指導思想,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

豐鎮市豐鎮市

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電力高載能石材煤炭加工運銷四大主導產業。2003年10月總投44.8億元,規劃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豐鎮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各項擴建工作進展順利,預計2006年第一台機組實施併網發電,建成後可新增工業增加值3.9億元,實現利稅2.16億元。規劃裝機容量l20萬千瓦,總投資27億元的工業園區自備熱電廠於2004年4月開工建設,正在緊張施工,明年第一台機組可實現併網發電,屆時將為高載能工業園區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供應,還可解決城區集中供熱問題。2003年,市委、政府充分審視市情,提出了“依靠豐電,建設豐鎮;圍繞豐電,發展豐鎮”的高載能工業發展思路。短短一年時間,一座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名為“長城”的高載能工業園區在市區東南部拔地而起。通過積極改善環境,最佳化服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四方客商紛紛在園區投資建廠。目前,已有36家企業落戶園區,其中16家企業投入生產,其餘大部分可在年內投產。今年1—5月份,共生產電石、矽錳3萬噸,完成增加值6930萬元,實現稅金1163萬元;生產焦炭5800多噸,完成工業總產值174萬元,實現供電增值稅151.96萬元。

在大力加快生產的同時,與入園企業簽訂了環保責任狀,要求企業全部上除塵設備,實現清潔生產目標。預計到2005年底園區內所有企業可全部投產,綜合生產能力達到l30萬噸,可新增工業增加值12.5億元,產值可達60億元。實現稅收3.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6000個。石材業一直是豐鎮的優勢產業,被冠以“豐鎮黑”美譽的墨玉(輝綠岩)馳名國內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全市已有板材加工廠200多家,具備加工150萬平方米板材,1000立方米碑石的生產能力。2003 年度總產值達1.2億元,銷售收入7000萬元。石材開發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大發展,運輸業、流通業、服務業、房地產業、建材行業從中受益匪淺。石材業的發展對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石材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7000 多人,有效安置了城鎮下崗職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為了有效合理利用資源,使其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的良性發展軌道,2002 年成立了石材工業協會,並規劃建設了石材工業園區,可望2004 年底全部企業搬遷入園,實現規範經營,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力。

豐鎮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是晉煤和準煤外運的交匯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發展煤炭運銷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巨大的商機吸引著眾多的客商紛紛落戶豐鎮。市委、政府抓住這一契機,把這項產業作為興市富民的支柱產業,因勢利導逐年發展。全市現有大小煤場13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20家,年吞吐量達1000多萬噸,實現利稅4000多萬元,解決就業崗位3000多個。2004年1—5月份實現稅收4000多萬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稅收6000萬元,力爭突破1億元

畜牧業

圍繞建設畜牧業強市和農民增收的目標,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農村經濟實現了新跨越。畜牧業以奶牛和寒羊養殖為重點,走上了“數質並舉、雙增雙提”的路子。牲畜飼養量由1998年的68萬頭(只)發展到現在的102萬頭(只),其中奶牛達到1.68萬頭,基礎母寒羊達到23.2萬隻,分別比1998年增長2.7倍和7.2 倍。畜牧業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占到45%以上,達到902元,比1998年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種植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馬鈴薯、玉米和雜糧雜豆占到總播面積的94%。大力實施“種子工程”,重點推廣了牛羊胚胎移植、冷配和

豐鎮市羊群
人工授精技術。以鮮草和馬鈴薯精澱粉加工為主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累計完成治理面積91.4萬畝,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優質牧草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成為烏蘭察布最大的蓿草紫花苜籽生產基地。2004年,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多方籌措資金1850元,組織外調寒羊4.21萬隻。通過購、繁、育引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奶牛飼養規模,年內奶牛飼養量可達2.6萬頭,其中,從國外引進3000頭。全市共建成奶牛專業村28個寒羊專業村106個。

教育業

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全市現有各類中國小165所,在校學生40501名,教職工3127人,師資合格率達80%以上。有4所學校為自治區義務教育示範校,13所學校為盟級義務教育示範校。其中馬橋街國小已有100多年的建校歷史,為自治區的實驗國小。豐鎮一中建校50多年,是全盟非義務教育產業基地,學校以建設花因式校園為目標,已興建起了教學樓面積11200平方米,學生公寓4600平方米,圖書電教摟5000平方米及相適應的配套設施,高中會考成績連續四年全盟第一,聯考升學率達54%。職業教育在全盟“一枝獨秀”,市職業中專學校已開設專

豐鎮市豐鎮市
業20多個,常年在校生人數1000多人,先後培養出各類專業人才5000多人,遍布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2001年市職業中專學校被自治區教育廳確定為自治區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全市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179所,其中·市級6所,豐鎮市醫院為二級乙等醫院。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723人,其中副主任醫師8人,主治醫師48人,醫師24人,醫士126人。各醫療機構共有床位366張。 文化和廣播電視事業有了新的發展。《豐鎮文藝》正式復刊,《市志》編纂工作基本完成。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6%。計畫生育工作步入烏蘭察布先進行列。人民武裝、民族宗教、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郵政、通訊、檔案、統計、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城市建設

以改善城市面貌和增強城市功能為重點,豐鎮市積極探索加快城市改造建設管理的路子,從1998年至2003年,完成舊城拆遷53.6萬平方米,新建商住樓55萬平方米,市區居民人均增加住房面積4.9平方米,實施了道路建設、污水處理、城市給排水等40多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完成了11個路段共18.2公里的

豐鎮市豐鎮市
市區道路改擴建工程,鋪設給排水管網1.3萬延長米,建成了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建成馬橋街綜合市場、南園農貿市場、建材市場等近50萬平方米的各類市場。2004年以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增強城市功能為目標,以新區建設為重點,豐鎮市城市建設各項工程全面鋪開。新區黨政辦公大樓、法院審判大樓、武裝部大樓和疾控中心大樓全部開工建設,可望年內完工。208高速公路、新區主幹道將於7月份開工建設。雲豐路改線工程,市區內磷肥路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7月底前可完成。土麥線三級油路豐鎮段正在進行路基施工,預計8月底全線通車。舊城道路、給排水、公廁、廣場、供熱、市場、垃圾處理等八大工程已全面展開。總投資1580萬元的巨寶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開工建設,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內蒙古行政區劃

內蒙古的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從東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勢由南向北、西向東緩緩傾斜。一般地區海拔 1000米- - 1500米。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市;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另外有滿洲里、二連浩特2個計畫單列市;下轄12個縣級市、17個縣,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