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鑲白旗

正鑲白旗

現在的正鑲白旗是由歷史上的正白旗、鑲白旗及明安旗、大仆寺右旗的一部分合併而成的;正鑲白旗稱謂是以清朝八旗的旗幟顏色得名。現在全旗12個蘇木(鄉),1個城關鎮,5個國營牧場站、122個嘎查(村)。總人口71975人。正鑲白旗歷史悠久,早在氏族公社時期就是遊牧部落活動的地區,到漢為上各郡北境,唐為單于都護府轄地,遼為西京倒塌嶺節度司南境,遼代為遼地西境,元為中書省上都路管轄,明為龍門地及開平。(上都)西北邊地,清為直隸口北道轄地。正鑲白旗轄2個鎮、2個蘇木:明安圖鎮、星耀鎮、伊和淖爾蘇木、烏蘭查布蘇木。

基本信息

概述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現在的正鑲白旗是由歷史上的正白旗、鑲白旗及明安旗大仆寺右旗的一部分合併而成的;正鑲白旗稱謂是以清朝八旗的旗幟顏色得名。現在全旗12個蘇木(鄉),1個城關鎮,5個國營牧場站、122個嘎查(村)。總人口71975人,蒙古族占總人口的28.20%,漢族占總人口的70.74%,其他少數民族占1%。

正鑲白旗地處陰山山地東延部分,是內蒙古高原的東南邊,地形是南高北低。中部微隆起,由東南向西北傾。全旗總面積為6229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5857平方公里,農業耕地30萬畝,森林面積13.63萬畝。境內植被的種類繁多,類型較豐富,天然次生林就達十幾種。  

全旗大部分屬於高平原於草原草場類和沙丘沙地植被草場類,植物品種資源豐富;生長著83科、318屬、729種牧草。全旗共分五個草場類,十八個草場組,三十二個草場,是天

然的良好的多種類型的放牧場。

正鑲白旗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以草類植物根部為食的臼齧動物布氏田鼠、達烏爾黃鼠、草原鼬鼠狍子野兔等,肉食類動物以狼、狐狸艾鼬等,個體大,具有一定的皮毛價值。

全旗現有林地面積為14.3萬畝,其中天然次生林占71.896,大部分以沙柳、小紅柳山杏等灌木為主,有部分喬木沙榆、山楊、白樺等。人工林面積占28%,以喬木楊、榆為主。經濟野生植物以山杏、櫻桃居多,人工種植有枸杞、太平果樹。全旗森林覆蓋率為1.5%,林木總面積為43000立方米。初步探明地下埋藏著四十多種礦物,儲量多的石灰岩、自然芒銷、白鹽、花崗岩、鹼、螢石水晶石、金、鐵、煤等10餘種,總儲量達3000多萬噸。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正鑲白旗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經濟的牧業旗。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到1995年全旗國民生產總值在“八五”期間均遞增15.05%,工農牧業總產值1995年達1120.8萬元,牲畜總頭數已發展到86萬頭(只),創歷史最高水平,牧業產值占總產值的48.8%。

工業在解放初期幾乎等於零,到1988年已發展到占總產值的35.7%。地方財政收入也逐年增加,1986年財政收入比1978年增長了1.2倍。全旗農牧民的人均生活水平由1978年的119元增加到1995年的1323元,增長了13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1850元,牧民人均收入已達1360元。農民人均收入已達770元。到目前為止,城鎮居民的住房面積人均已達7.05平方米,農牧民住房面積人均已達8.2平方米。1995年城鄉人民的儲蓄存款餘額已達3721萬元。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采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歷史由來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為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為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漢軍單獨編為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錢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為四旗,七年正式編為漢軍八旗,旗色與滿洲八旗同。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上三旗與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世宗雍正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歷史沿革

正鑲白旗是由歷史上著名的察哈爾蒙古八旗正白旗、鑲白旗及明安旗、太右旗的一部分合併而成。原正白旗、鑲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白旗是以清朝軍隊旗幟的顏色而取名的。正白旗的旗幟為全白色,鑲白旗的顏色為中間白色鑲紅邊。正白旗、鑲白旗同時建於清天聰九年(1653年),建立初期兼有軍事行政生產三方面的職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歸張家口都統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察哈爾特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又改屬察哈爾察北地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新劃屬察哈爾盟,從此隸屬察哈爾盟。1945年獲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當時正白旗轄18個佐,旗政府駐哈那哈達廟(和碩廟),1947年遷至布日都廟。鑲白旗轄16佐,旗政府駐巴嘎海力根(衙門諾爾)。1949年3月兩旗合併為正鑲白聯合旗。1956年9月11日經國務院三十七次會議決定,將正鑲白聯合旗改為正鑲白旗。並將原屬正蘭旗扎格斯台蘇木的西部、明安太右聯合旗的寶力根陶海蘇木和寶昌縣二區(原屬正鑲白旗租銀地)劃屬正鑲白旗,形成現在的區域範圍。1958年錫林郭勒盟與察哈爾盟合併,為錫林郭勒盟十二旗縣市之一。正鑲白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使這塊美麗的土地成為歷史文化名人的搖藍。這裡是我國十八世紀傑出的科學家明安圖,傑出的藏學家、蒙古文學、歷史、曆法著名學者羅布生朱力圖木的故鄉。

行政區劃

正鑲白旗屬牧業旗,轄2個蘇木、2個鎮,77個嘎查,6個居委會。其中明安圖鎮是旗政府所在地。全旗總面積6229平方公里,總人口為7.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萬人,農村牧區人口5.7萬人,人口密度為11.3人/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大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有回、滿、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藏等十幾個民族。

自然地理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正鑲白旗位於內蒙古草原的錫林郭勒盟西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乾旱草原區,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草原氣候。是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圖鎮。地理座標東徑114°05′-115°37′;北緯42°05′-43°15′。正鑲白旗與六個旗縣相毗鄰,東與正蘭旗毗鄰,南與太僕寺旗和河北省康保縣為界,西與鑲黃旗和烏蘭察布盟化德縣相交,北靠蘇尼特左旗。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之間,位於我旗中南部的明安圖鎮滿達拉圖嘎查罕海日罕山、額里圖科技示範園區刀棱山,海撥高度分別為1764米和1660米。全旗南北長112公里,東西寬88公里,總土地面積6229平方公里。南臨京津冀發達地區,北靠大草原,東西連線蒙東、蒙西經濟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距離環渤海經濟圈最近的地區。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天津港43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360公里、距盟府錫林浩特235公里、距口岸二連市340公里。總人口7.3萬人,其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2.8萬人,漢族4.5萬人。

教育發展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我旗基礎教育的發展,使高中教育從相對滯後的局勢迎頭趕上,構建起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體系。完善以旗為主的管理體制、加大教育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鞏固、提高“兩基”成果,使高水平、高標準“普九”教育有明顯進展。不斷提高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辦學成效,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充分體現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到2010年高中教育入學率達80%以上。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切實提高民族教育質量,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積極促進第一、二國小、第二中學的宿舍樓建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辦職業教育,切實提高職業學校的培養能力和質量;按教育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勞動者隊伍的要求,到2010年職高在校生所占高中生的比例達到5:5,使全旗職業教育形成一批設施、設備條件基本滿足當地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和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要求的教育基地。

文化建設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建設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文化體育事業、文化體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使其對經濟建設的貢獻率逐年上升,人民民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和文化生活質量得到普遍提高。到2010年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比重達到15%以上,文化發展進入全盟先進行列,基本建成民族優秀文化和時代精神相結合,體現察哈爾特色的民族文化體系。進一步加強旗所在地以高標準圖書文化館建設為重點,鄉鎮蘇木以文化站為重點,嘎查村以廣播電視覆蓋為重點的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建設。初步建立起文化體育產業框架,與旅遊業緊密結合,提高旅遊的文化含量,突出文化旅遊的“人文核心”作用,提升旅遊景區、景點的文化內涵。到2010年,初步建成市場齊全、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加強文物保護,挖掘整理民間文物,合理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

經濟建設

工業

充分發揮我旗資源優勢和傳統產業優勢,走新型工業化路子, 以農畜產品加工、飼草料加工、石油、煤炭開採、礦產品採選、建材業和再生能源為重點,逐步形成布局科學,發展協調的工業化體系。到2010年,工業結構明顯最佳化,環境明顯改善,企業實力明顯增強,產業集群頗具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8%,達到13億元,工業經濟比重達到36%以上。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一、農畜產品加工業

緊緊抓住日趨提升的有機綠色消費,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培育壯大新型企業,鞏固和提升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的戰略地位。到2010年在農畜產品加工增值上實現大的突破,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全盟領先水平,初步建立起工業反哺農牧業和財政長效支持機制。

(一)肉食品加工業。以伊盛肉類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大力培育和發展“國際化、專業化、群體化、標準化”的“草原伊盛肉業”,樹立“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的經營理念,加緊企業生產基地的產業鏈,提升肉羊加工能力的同時,加快肉牛吊宰生產線的引進和上馬,延長企業的生產期。2010年完成40萬隻肉羊和8萬頭肉牛精深加工,生產冷鮮、冷凍羊肉4500噸,牛肉1.5萬噸;用現代化的大市場行銷觀念,建立通暢的國際國內行銷網路,瞄準2008年綠色奧運會,以安全綠色品牌贏得市場。同時企業內發展骨血、臟器精深加工,拓寬利潤空間。“十一五”期間,包裝打造“伊盛肉業”上市,將企業發展與資本市場對接,把伊盛肉業培育成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全國畜產品加工示範企業,以此為機緣,把正鑲白旗建成一個無公害、無規定疫區的綠色肉羊肉牛產業基地。堅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繼續支持其他肉類加工企業的發展,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整合,逐步形成肉食品加工業縱向一體化發展格局。到2010年全部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個羊單位。

(二)乳產品加工業。以草原雙飛乳業為龍頭企業,積極扶持其早日投產運營,並逐步擴大規模。到2010年全部工程達產達效,年加工各類乳製品達到1.5萬噸以上。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三)絨毛加工業。以現有的絨毛初加工廠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絨毛加工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制定和落實購買絨毛機械的政府補貼政策,積極吸引多元化投資,努力在我旗形成梳、洗、加工生產銜接協調的產業鏈條,把我旗絨毛工業打造成為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交易集散中心,形成具備初加工、精深加工、終端產品占有較大份額的產業集群。到2010年,年梳絨能力達到200噸、洗毛能力達到5000噸,精深加工量達到30%。

(四)瓜菜深加工業。依託西瓜南瓜大蔥西芹胡蘿蔔以及有機蔬菜種植優勢和品牌效應,推進瓜菜的恆溫儲存和初級加工,加快以瓜菜為原料精深加工項目的發展,推出具有帶動力的龍頭企業,提高瓜菜的附加值,促使瓜菜種植業、精深加工業快速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二、飼草料工業

擴大現有生產規模,開拓市場,穩步提高產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新的飼料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實力。到2010年,振華飼草料加工、博日都加工廠的顆粒飼料、奶牛飼料等常規飼料加工量達10萬噸。新開發的萬壽菊顆粒飼料和高純度牛至油提煉、牛至油微膠囊生產分別達到5000噸、200噸和200噸。針對肉牛發展趨勢,建立年產2萬噸糖化飼料加工業生產線,滿足10萬頭肉牛的育肥需求。

三、礦產品採選、冶煉工業

搞好重要礦產品開發,發展以採選冶煉為主的加工業。穩定鉅鑫鐵礦年加工15萬噸精鐵粉產量,擴大鑫利鉛鋅礦採選規模,推進螢石礦、鋅多金屬礦、矽砂礦泉水等一批礦產品採選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繼續發展符合國家環保要求,達到國家規模標準的高載能工業,到2010年達到生產電石5萬噸、矽鐵2萬噸的規模。

加大煤炭、石油勘探力度,實現煤炭、原油開發的突破性進展,爭取向煉油、煤化工方向發展。

四、有機肥生產

爭取2006年開工,一期建成年產2萬噸草原純淨羊廄肥加工企業,到2010年達到年產5萬噸生產能力。產品投向全旗1萬座日光溫室,大力發展生態型無土栽培有機蔬菜生產。

五、建材工業

石材開發:我旗花崗岩分布面積廣、儲量大、品種多、質量高,各項理化指標符合國家開採標準。用我旗豐富的石材資源、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與國內強勢企業北京西聯集團聯合,建立石材園區,制定和落實園區優惠政策,引進有實力的加工企業,共同打造中國北方石材荒料集散中心及石材加工主產區。到2010年旗內產出荒料10萬立方米,石材園區加工板材600萬平方米,荒料交易20萬立方米。

水泥生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緊推進土地使用、水資源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相關工作,促使富凱龍公司年產120萬噸水泥項目早日落地。在生產技術方面,採用乾法技術,降低環境污染。到2010年全部工程達產達效,年生產水泥120萬噸。

開發生產新型建築材料水泥預製構件生產,加快建安磚廠空心磚生產線上馬,並逐步擴大規模,到2010年空心磚產量達到1500萬塊。

六、再生能源工業

正鑲白旗正鑲白旗
風能發電:風電廠建設要藉助我旗被列入自治區發展風能規劃中“太白藍風能開發區”的機遇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對我旗發展風電事業給予高度重視的良機,搶抓時間,促使武漢凱迪電力、國投、國電、山東魯能等強勢企業,在2006——2007年投入建設5萬KVA-10萬KVA風電廠。引進業主測風和自主測風並舉,在全旗範圍內建立多處測風點,規劃風場布局,加快風電廠建設,到2010年風能發電裝機容量達10萬KVA-20萬KVA,並對“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

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尋求與無錫尚德太陽能等國內知名企業和日本夏普太陽能等國外企業尋求合作,“十一五”前期以戶為單位和小片集中的方式開發太陽能發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達到1萬KVA規模,向併網方向發展。繼續深入實施“光明工程”,引入尚德太陽能等企業的行銷網路和售後保障機制,打開居住分散地區的供電市場,解決旗鎮、蘇木鎮街道照明、機關學校戶外照明、農村牧區太陽能採暖、設施農業灌溉等環節的節能供電問題,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七、化工

利用多倫化工基地所產生的化工產品,積極開發化工下游產品,建設以聚丙烯為原料後續加工基地;利用我旗及周邊地區生產的電石開發下游產品,建成年產10萬噸PVC生產線。

旅遊景點

布日都廟
位於布日都蘇木,距明安圖鎮30公里。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有260多年的歷史,由乾隆皇帝賜名“演教寺”。在鼎盛時期寺內僧侶多達300多名,是一座著名的古剎。主體建築保存比較完整,經修繕後現已開展佛事活動。天鵝湖景區
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西南邊緣,距明安圖鎮51公里。景區集多種景觀類型於一體,一方是蜿蜒起伏的沙丘,一方是碧綠廣袤的草原,中間是靜靜的天鵝湖,構成草原、沙地、湖泊、濕地渾然一體的獨特風光。
渾善達克沙地旅遊景區
位於明安圖鎮北部38公里處,以兩面井國家生態治理項目區為代表。沙地中沙丘連綿不斷,淖爾廣布,重重疊疊、鬱鬱蔥蔥的沙柳等灌木隨沙丘起伏而高低綿延,形成了特有的景觀。

美麗的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西北緊鄰蒙古和俄羅斯。內蒙古自治區疆域遼闊,地跨“三北”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內蒙古東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毗鄰,現在讓我帶大家認識一下美麗的內蒙古吧!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