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系列叢書,由《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組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揭開中原王朝所建構的“西部神話”帷幕,透視被漢字的權力書寫所遮蔽、所遺忘的河西走廊文化古層,從中尋覓夏、周、秦人所代表的華夏源流信息,再現“絲綢之路”之前“玉石之路”的深遠與輝煌;說明從《楚辭》、《山海經》和《穆天子傳》到《西遊記》,中國文學“西部想像”所發明的“西遊”範式及其轉化過程。考證“河西”、“隴右”等漢語地名的命名規則與支配性空間觀。探考史前馬家窯文化彩陶蛙人形象的符號意義,揭示“齊家古國”六百年的興衰真相,辨析華夏文明自“玉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大變革中西北氐羌族群文化的特有貢獻,如冶金術、馬車和小麥等文化因素的東傳。

編寫歷程

2001年,借著四川大學“文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新設課題的名義,徐新建聯合歷史系的石碩教授等在四川大學發起主辦了“藏彝走廊人類學論壇”。用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的“走廊”概念為跨越西部諸省的一個特定文化區域命名。與此相關,人們曾提出過諸如“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等許多不同的名稱,也多次爭論,不斷折騰。即便使用“橫斷走廊”的稱謂,也還會遇到問題,但至少在族群地理和生態史觀的意義上,它能超越行省、突破中心,而且可以把文化與自然連線起來,從而對理解古往今來這個地區民族文化的複雜多樣有所助益。

在這期間,徐新建一直在“走廊”的各處行走,邊走邊記,也在一些研討會上提出過相關的看法。其中的部分文字曾被一些報刊選用。現在,雲南教育出版社的朋友喜歡這選題,希望擴展一下,把另外兩條民族走廊整合進來,編一套有關“三大走廊”的叢書。徐新建當然願意。多年前與之合作出版“西南研究書系”的愉快經驗記憶猶新。如今再做“走廊”,而且從北到南縱貫整個西部,有理由視為是對“西南研究書系”的順勢延伸。在內容取捨上,考慮到今後其他專題的關聯和延續,本書沒把本有的“鍋莊與弦子”、“朝聖與轉山”和“碉樓與空間”等部分包含進來,希望以後分別納入。

本叢書的另外幾位作者同樣是多年扎堆的老友。自從1996年在長春召開的中國比較文學年會上一同發起“文學人類學”的研討以來,無論在成都、銀川、西寧還是南寧、西雙版納,對於原始尋根與文化復歸、文化遺產與多民族史觀以及人類學與國學等多個話題,舒憲、兆榮和徐新建都一直協作共商,但就如各自的單位天南地北一樣,彼此的成果也難成一體。

分部概述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橫斷走廊”縱貫我國青藏、甘南、川滇廣大區域以及與之相毗連的東南亞北部地區。這裡生態多樣,地貌複雜,包含著古往今來的眾多族群交往,而且聯繫著中亞、南亞等若干跨境的文化板塊,是歷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通道和匯集地。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將使該走廊必然成為未來重要的關注點。

本書以學人與行者的觀點記錄對走廊的尋訪和思考,通過文字與圖片呈現出它的一個側面,以期引起更多的話題和討論。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這裡說的走廊,是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間類型,也可說是連線於不同文化間的特殊通道。

人類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難以停息。個體的行走,意味著日常的基本運動;種群的行走,則體現為有選擇的空間遷移。其中既限於一定的界限又循著特有的路徑。古往今來,人這一物種逐漸廣布於世界各地,並因各自的血緣紐帶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團。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費力地四處奔走,而是穩定於各自生息的特定範圍。偶爾,再越過界限來往於相互之間:尋求交流,擴展視野,或探險或商貿,或征戰或和親……久而久之,那些逐漸穩固並能促使彼此溝通的路徑,便形成了世人公認的跨區走廊。

在遊獵時代,行走意味著食物的捕獲與“逐水草而居”。那時,天當被地當床,四方流動,來去自由——居無定所,也就未出現明顯的走廊。進入定居農業,人們逐漸捆綁於土地,開始分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里,雖然日常的空間縮小了,個體和部族的生活也還有村野的循環及婚嫁的流動,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在半徑,以及人心敬畏、不輕易觸動的自然聖地。

本書討論的問題將以一個歷史事件為根據,這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即在他新的龐大帝國的邊陲做了兩件事,即所謂的“北堵南疏”。具體地說,秦始皇在帝國邊陲進行了兩個大工程——在北方修築長城;在南方修築“嶺南走廊”,打通內陸到海洋的通道。長城的重要性和標誌性早已無需贅言;然而,與北方這個浩大工程相比,在南方的這個工程歷來不被重視,其中的“謎結”迄今為止仍未徹底解開。本書將對這個斷斷續續的歷史工程的形貌進行一些考察,以期為揭開這個歷史之謎提供一些思路。

秦始皇誰計中國第一個帝國邊疆的理念是“北堵南疏”,它造就了兩個歷史工程,長城已經成為不朽的遺產,嶺南走廊卻在歷史的歲月中被淡忘。本書試圖通過對嶺南走廊這一工程的重新發現,來揭司帝國邊緣的政治和地理。作者以嶺南走廊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地段——瀟賀古道為例,實地考察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形貌,讀者可通過本書了解帝國邊緣政治和地理的歷史脈絡。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揭開中原王朝所建構的“西部神話”帷幕,透視被漢字的權力書寫所遮蔽、所遺忘的河西走廊文化古層,從中尋覓夏、周、秦所代表的華夏源流信息,再現“絲綢之路”之前“玉石之路”的深遠與輝煌,探考“齊家古國”六百年的興衰跡象,辨析自“玉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大變革中氐羌族群文化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特有貢獻。

圖書目錄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上篇:歷史眼光——族群地理與生態史觀
“橫斷走廊”的由來和意義
族群地理與生態史觀
對“行省史觀”的兼容和突破
對“族群地理”的使用和闡發
對“生態史學”的期待和探討

中篇:行者之路——在田野中行走和觀察
再去阿壩
行走“思古勒”
米易火把節
麗江故事
再走中旬
宜賓:兩江交匯
“西夏”去來

下篇:學者思緒——民族走廊與身份演變
“甲居藏寨”的個案描述
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與人類家園
尾聲:“橫斷走廊”的啟示象徵
後記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中華帝國的地理與政治構造
緒言
“華夏邊緣”討論的繼續
中華帝國的政治形貌
中華帝國的文化形貌
中華帝國的區劃形貌
中華帝國的地理形貌
嶺南走廊:一個重新發現的文化通道
“嶺南”考述
嶺南走廊的“發現”意義
嶺南走廊瀟賀段概貌
瀟賀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概貌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總圖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的剖面及時空圖(地上/地下)
家園遺產的—個典型案例——秀水村
後記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一、河西走廊的文化鏡像
1.想像的邊關:鎖陽城的薛仁貴銅像
2.想像的西部:冥水與西天
3.想像的西部:瑤池、瑤母與玉門
4.美玉神話:絲綢之路以前的玉石之路
二、西部觀念:中原人的建構
1.“西遊”模式與想像的地理——從《楚辭》到《山海經》
2.食玉:中國式復樂園神話
3.從“玉英”到“玉精”——食玉神話的歷史實踐
三、“西遊”的文化範式及其置換——從《穆天子傳》到《西遊記》
1.《穆天子傳》:崑崙玉鄉朝聖史詩
2.《西遊記》對上古“西遊”範式的轉換
3.“西部”想像的譜系:絕、遠、荒、怪
四、“河西”、“隴右”考——中原建構西部觀念的語詞解析
1.符號、方位與支配性觀念
2.河西、河右,河隴——以黃河為坐標的命名規則
3.冀州與河嶽:“中國為冀”
4.龍頭、隴頭,《隴頭吟》——以隴山為坐標的西部命名
5.命名與遮蔽:“敦煌”別解
五、沉寂五千年。柳灣聞蛙聲——馬家窯蛙紋彩陶解讀
1.柳灣見證“唯陶為葬”
2.蛙人造型的奧秘
3.再釋“陰陽人”彩陶壺
六、蛙神信仰及神話源流
1.百變蛙神:從圖像敘事到文本敘事
2.辛店陶器“蛙人一太陽”圖式解
3.蛙神八千年
4.女神變形與性別象徵
5.蛙神信仰:蛙圖騰與蛤蟆創世
6.蛙文化傳播帶:從西北到西南
七、齊家文化與玉器時代
1.玉器時代的“齊家古國”
2.玉璧、玉琮:齊家文化與良渚文化的對應
3.夏文化尋源:冶金的東向傳播
4.農業考古的證據:小麥的東向傳播
5.尋找夏文化源:以玉禮器為新證據
6.齊家古國的覆滅
我的“西遊”經歷(代後記)

作者簡介

徐新建,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和比較文學研究,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學學會理事、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有《醉與醒:中國酒文化研究》、《從文化到大學》、《西南研究論》、《苗疆考察記》、《生死之間——月亮山考察記》和《布依人家:三公的故事》等著述出版。

葉舒憲,生於京城,“文革”間隨家下放大西北,現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兼西 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蘭州大學“萃英講席講授”。著有《中國神話學》、《熊圖騰》等專著30餘種,近年研究興趣在於探索被文學敘事所遮蔽和遺忘的古史和文化,斗膽倡導“四重證據法”。

彭兆榮,1956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藝術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比較文學理事,文化部非物質遺產專家組成員。曾到法國尼斯大學人類學系、法國國家科學院“華南及印支半島人類學研究中心”從事學習和研究。法國巴黎大學(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學(索邦)高級訪問學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人類學系高級訪問教授。

主持過國際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等各類科研項目十餘項。主持和參與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申報等工作。主編《文化人類學筆記叢書》、《人類與遺產叢書》、《旅遊人類學譯叢》等。代表著作有:《文學與儀式》、《旅遊人類學》、《人類學關鍵字》(合作)、《擺貝:一個西南邊陲的苗族村寨》、《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寂靜與躁動》、《生存於漂泊之中》、《西南舅權論》、《文化特例》等。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篇。目前主要研究領域:遺產批評、族群理論、旅遊人類學。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我是我的神》
《天行者》
《你是我的寶貝》
《彎彎》
《廣西大百科全書》
《共和國糧食報告》
《紅袋鼠幽默童話》
《北京跑酷》
《宋畫全集》
《中國彈起》
《苦難輝煌》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安塔拉傳奇》
《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研究》
《郁達夫全集》
《明式家具研究》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中國家譜總目》
《馬克思傳》
《澳門編年史》
《基於特徵模型的智慧型自適應控制》
《中國古代建築史》
《歷代文話》
《太平寰宇記》
《中國棉花品種志(1978~2007)》
《河北動物志》
《西藏藏族人類學研究》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彈藥發射安全性導論》
《唐有祺文集》
《電子晶體學與圖像處理》
《中國潔淨煤》
《生態水利工程原理與技術》
《中國海相油氣勘探》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大黃的現代研究》
《冉氏釋名本草》
《神經導航外科學》
《膝關節交叉韌帶外科學》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
《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倫理與法》
《解放戰爭》
《母語教材研究》
《魯迅譯文全集》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
《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路、移民與一體化趨勢》
《敦煌佛教音樂文學研究》
《國民經濟統計前沿問題》
《北京宣南歷史地圖集》
《國運:南方記事》
《道藏說略》
《崇善樓書系》
《陸儼少全集》
《中國磁州窯》
《靳尚誼全記錄》
《內蒙古珍寶》
《透過硝煙的鏡頭:中國戰地攝影師訪談》
《西安鼓樂全書》
《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
《戲曲文獻學》
《中國藏戲史》
《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
《繪本中國故事》
《喜羊羊與灰太狼電視動畫系列叢書》
《甜趣新童謠》
《當代中國俄語名家學術文庫》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當著落葉紛飛》
《世界經典橋樑書》
《學問有道:學部委員訪談錄》
《兩漢全書》
《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閩台族譜彙刊》
《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趙翼全集》
《王士禛全集》
《呂祖謙全集》
《實現高效率學習的認知科學基礎研究》
《藏族十明文化傳世經典叢書·寧瑪系列》
《朝鮮語聯關語大辭典》
《彝漢大詞典》
《唐加勒克作品集》
《帕米爾柯爾克孜約隆》
《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
《羌族釋比經典》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新時代西漢大詞典》
《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
《光纖材料技術》
《歐洲歷史大辭典》
《紡織辭典》
《好好玩泡泡書》
《夢跟顏色一樣輕:90後作家高璨詩繪本》
《中國城市巡禮》
《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
《私想者》
《工業設計教程》
《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
《中國本草彩色圖鑑:常用中藥篇》
《金屬材料理化測試全書》
《季羨林全集》
《中國美術60年:1949-2009》
《所思所見入畫圖》
《超聲速飛機空氣動力學》
《中國侗族在三江》
《李味青花鳥畫》
《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
《莊學本全集》
《靈魂深處的樂思:西方音樂與觀念》
《中華五色》
《西部地理:甘肅印象》
《秦始皇帝陵》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
《廣州沉香筆記》
《純影》
《畫說紅樓夢》
《女紅:中國女性閨房藝術》
《中國墓葬史》
《比文較字:圖說中西文字源流》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音像集:柳子戲》
《魅力中國:中國文化精粹、中國工藝珍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列寧專題文集》
《南京傳統手工藝術》
《地下工程淺埋暗挖技術通論》
《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
《工藝美術大師俞海青作品集》
《鋼琴藝術大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貌圖》
《磁場輔助超精密光整加工技術》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
《中國藝術動畫30年》
《古都瑰寶》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星火燎原全集》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
《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費孝通全集》
《中國近代通史》
《中國古代圖書印刷史》
《羅常培文集》
《潘菽全集》
《鄭成思著作權文集》
《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當代戰爭》
《清代理學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綜論》
《中國近代邊界史》
《中國教育史研究》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
《生物入侵與中國生態安全》
《流態化手冊》
《500年來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叢書》
《非線性科學若干前沿問題》
《中國生態交錯帶》
《杭州灣跨海大橋技術創新與套用》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
《當代藥用植物典》
《北京譜儀(Ⅱ正負電子物理)》
《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
《陳國達全集》 | 《清宮醫案集成》
《張金哲小兒腹部外科學》
《超寬頻天線理論與技術》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
《廢名集》
《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
《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
《地下空間科學開發與利用》
《中國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
《春華秋實·1949~2009新中國版畫集》
《顏真卿書法全集》
《楊蔭瀏全集》
《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
《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
《大秦鐵路重載運輸技術》
《新中國出土墓誌》
《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
《中國路譜》
《敦煌經部文獻合集》
《蒙古英雄史詩大系》
《先哲遺書》
《中朝大詞典》
《漢維大詞典》
《漢俄大詞典》
《嫦娥書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
《溯歷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前史》
《中國財政60年》
《中國人權建設6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論綱》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
《解放西藏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圖志》
《邁向現代化的中國經濟發展叢書》
《強軍之路: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
《中國思想學說史》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研究:市場化進程與經濟成長和結構演進》
《梵華樓》
《中古漢字流變》
《漢語方言地圖集》
《老子古今(修訂版)》
《資本主義理解史》
《獸醫病理學原色圖譜》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社會政策論叢》
《法哲學通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