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思想學說史》是由著名的中國思想史學家張豈之先生主持編寫的大型思想史叢書。全套書共六卷九冊,包括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和明清卷,涵蓋了對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各個重要時期的重大思想及各家學說的闡述和研究。各卷均由國內思想史學界的優秀學者主筆,由張豈之教授最後統稿、編定。該叢書在國內已有的中國思想史類著作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內外近年來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具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和更為濃厚的時代氣息。對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以來近五十年的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成就進行總結,比較充分地反映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進展;以思想學說為契入點,努力揭示思想意識產生的學術土壤,嘗試對中國思想史的演變歷程及其主要內容提出更加符合中國文化原貌的解析,把中國思想史寫成為真正在中國學術土壤中生長發育的歷史;注意思想與文化發展的關係,力求揭示各個歷史時期思想觀念在文化形式中的滲透與表現。全套書結構嚴謹、史料豐富、文字可讀性強,是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優秀叢書。該書為其中的明清卷。
叢書特點
該叢書在國內已有的中國思想史類著作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內外近年來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具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和更為濃厚的時代氣息。全套書結構嚴謹、史料豐富、文字可讀性強,是一部在中國思想史研究理論上有創新,在研究方法上有進展,在論述深度上有推進的專著,是近年來中國思想史研究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它的出版對於推動中國思想史學科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張豈之,著名思想文化史專家。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同年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攻讀研究生。現為西北大學名譽校長,西jE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編和獨立撰寫的學術著作有《宋明理學史》(與侯外廬、邱漢生合作主編)、《中國思想史》、《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理學·實學·新學》、《中華人文精神》、《中國歷史》(六卷)、《中國學術思想編年》(六卷)、《春鳥集》、《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歷史十五講》等,發表中國思想學說史方面學術論文多篇。
方光華,歷史學博士,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劉師培評傳》(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中國思想學術史論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等。
肖永明,歷史學博士,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明思想文化史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獨立或合作出版著作五部。
范立舟,歷史學博士,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特長為以宋代為中心的思想史、學術史、文化史、宗教史研究,兼及政治史與社會史。
篇章結構
第一卷:先秦卷(上/下)
緒論;第一篇前諸子時代的思想和學說;第二篇儒學篇;第三篇墨學篇;第四篇道家篇;第五篇法家篇;第六篇名學篇;第七篇縱橫家篇;第八篇兵學篇。
第二卷:秦漢卷
第一篇社會篇;第二篇黃老篇;第三篇經學篇;第四篇宗教篇;第五篇子學篇。
第三卷:魏晉南北朝卷
第一篇社會篇;第二篇名法篇;第三篇玄學篇;第四篇佛教篇;第五篇道教篇;第六篇儒學篇。
第四卷:隋唐卷
第一篇民族社會篇;第二篇儒學篇;第三篇佛教篇;第四篇道教篇;第五篇科技篇。
第五卷:宋元卷(上/下)
第一篇社會篇;第二篇理學篇;第三篇子學篇;第四篇宗教篇;第五篇格致篇。
第六卷:明清卷(上/下)
第一篇心學篇;第二篇啟蒙篇;第三篇考據篇;第四篇新學篇;第五篇天算篇。
基本觀點
本書認為:1.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理論化的社會思維,這一基本觀念延續並深化了侯外廬先生對思想史研究對象的理解,認為思想史是在對世界整體有一定理論深度的思考基礎上、有一定理論思維水平的關於人類社會的系統認識。2.社會史與思想史相貫通,是20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最重要的創見,思想史研究需繼承前人重視社會經濟分析的科學方法,同時注意觀察社會生活領域,多層面說明思想的社會歷史背景。 3.思想史研究需繼承傳統學術史方法,結合學術史的研究視野,立足於思想背後的學術土壤,在整體把握學術發展源流的基礎上,準確分析不同時代、不同學派思想家及思想學說的成就與價值。4.對思想家思想體系的剖析,要注意思想家建立其理論體系的學術方法。學術方法反映出思想家理論思維的特點,其中既有思想家的個性,也有時代思潮的影響,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5.思想史研究要注意歷史上思想學說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經學、子學、宗教思想、科技思想等方面的聯繫與區別,把握各個時代不同部分思想學說形成發展的歷史。6.思想史研究要重視研究思想發展的連續性,把握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留意新舊思想文化之間的聯繫。
主要新意
1.先秦卷。本卷既繼承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創新點。體現在:(1)對20世紀先秦思想學說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評論。(2)比較充分地利用了考古資料及其成果,比較詳實地記述了中國思想史的起源,較此前的相關著作有所進展。(3)對於禮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新的進展,突出孔子的禮學思想與仁學思想的統一性,而不是強調仁與禮的對立,對孔子思想做出了完整評價。(4)本卷對《中庸》研究三種舊說提出了質疑,對《中庸》成書和作者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5)關於《黃帝四經》,本卷認為它兼采儒、墨、名、法、陰陽等百家之學,使老子開創的道家學說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6)本卷對縱橫家的研究有進展。(7)本卷並未對先秦社會作單列論述,而是通過先秦時期各家學說去看社會。
2.秦漢卷。(1)關於秦漢社會史,本卷有集中論述,關於秦漢時期民間習俗與民間信仰等與思想史的關係,有具體分析,是一種新嘗試。(2)關於《淮南鴻烈》與司馬談父子的黃老思想,較有心得。(3)關於西漢後期官方經學的主要內容及其與思想的聯繫的分析有新意。
通過對詩經學、尚書學、禮學、春秋學等的分析,對東漢經學做出了較清晰的梳理。(4)梳理了漢代子學的演變脈絡,得出漢代子學具有實用主義傾向的結論,有一定的新意。
3.魏晉南北朝卷。(1)本卷“社會篇”從社會經濟、生活方式、文化風尚等方面記述了這個時期的思想演變,社會與思想的聯繫形成了一個整體。(2)關於魏晉玄學,本卷系統論述了從名法思想到儒、法、道三家的合流、從才性名理向玄理的演進過程。對玄學的產生評價、分期、任務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關於魏晉思想家發現了人的生命意義的論述,也是較為深入的論斷。(3)本卷稱郭象為“玄學的理論巔峰”,包含著我們的評價。(4)關於黃老、玄學、儒學三學並存及其相互影響,本書也有一些進展,主要表現在對“六家七宗”般若學思想的分析上。(5)本卷在道教與儒、佛的紛爭和交融方面,有較細緻的分析,對何謂“融合”也提出了我們的看法。
4.隋唐卷。(1)本卷關於社會史與思想史的關聯、民族融合與文化多元化的述論有所進展。(2)關於隋唐儒學,本卷有關陸德明的《經典釋文》,以及從《五經正義》到《九經義疏》的分析上,較有新意。(3)關於隋唐佛教宗派,本卷在唯識學與因明學,以及慧能、南宗的解析上,有一些新意。(4)關於隋唐道教,本書在有關道教與隋唐文化關係的分析上,取得了若干新見解。(5)本卷比較充分地論述了隋唐科學技術,並力求將它們提到思想理論的高度加以敘述。
5.宋元卷。(1)本卷在文化風尚與思想史的聯繫上,做了比較深入的分析,採用了獨到的文化視角。(2)關於湖湘學派的論述上,較有新意,並與朱熹思想進行了明晰的對比。(3)在子學篇中,本書試圖將我國古代學術史的成果提升到思想史的高度來分析,有一些進展。(4)關於兩宋時期道教的論述,比較重視系統性及其與其它學派的聯繫。(5)關於宋元時期科技成果,基本上能提到思想史的高度來敘述,與一般科技史中的科技論述有所區分。
6.明清卷。(1)考據篇力求將清代考據學與思想史結合起來,是一種新的嘗試。(2)天算篇寫得比較完備,並力將其提升到思想史的高度予以闡釋。當然,二者完全熔鑄成整體,尚待進一步努力。(3)關於心學篇中代表人物王陽明思想基本特徵的認識方面,本卷有新進展。(4)對明代的宗教與思想史的關係有探索性論述。(5)啟蒙篇,前輩學者已有不少成就,本卷在啟蒙思想的淵源關係以及特徵方面,有新的表述。
研究方法和學術規範
1.力求繼承、運用和發揚侯外廬學派思想史研究方法。本書在方法上追求對侯外廬學派的繼承與創新,體現在:(1)力求將社會史與思想史相結合;(2)力求從“通”的原則尋找思想史演變發展的脈絡;(3)力求將思想家個案研究與思想史整體研究相融合,從而展現中國思想史的豐富內涵。
2.注重思想史的系統性。本思想學說史是一部有系統的學術著作,它不是叢書,而是一個整體。它比較充分地體現出中國思想多元融合上升的特色,如先秦諸子百家的融合,先秦以後儒、佛、道所謂“三教合一”的融合,明清理學與心學的融合,以及後來的中學與西學的融合等。它體現出中國思想史上個別與一般之間的相互作用。
3.本思想學術史注意維護學術的規範性。凡是引證其他學者見解的,都有注釋;凡是引證原著的,都有版本、出版時間和頁碼的標註,以便於讀者檢索和查核。
4.將思想史研究和人才培養以及學術共同體的發展結合起來。參與本思想學說史撰寫的學者,來自多所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家分工協作研究一個大課題,有助於培養學術人才,推動學術共同體的成長。
學術影響或社會效益
到2009年4月為止,新華網2007.7.7.發表了訊息;《科學時報》2007.8.16發表了《展現中國思想學說的發展全貌》專訪;《光明日報》2008.7.19發表了《用學說史豐富思想史》書評;《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6.18發表了《推動中國思想史學科建設的巨著》書評;《文匯讀書周報》2007.6.8發表了《秦漢思想學說史的新探索》書評;《中華讀書報》2009.1.7發表了《宋元思想學說的多維審視》書評;《華夏文化》2007年3期發表有《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特色》書評;《華夏文化》2008年3期發表了《“求通”是<中國思想學說史>的重要特色》書評等。
成果社會反映
1.《光明日報》2008.7.19書評《用學說史豐富思想史》;
2.《中華讀書報》2009.1.7書評《宋元思想學說的多維審視》;
3.《文匯讀書周報》2007.6.8書評《秦漢思想學說史的新探索》;
4.《科學時報》2007.8.16書評《展現中國思想學說的發展全貌》;
5.《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6.18書評《推動中國思想史學科建設的巨著》;
6.《華夏文化》2007年3期書評《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特色》;
7.《華夏文化》2008年3期書評《“求通”是<中國思想學說史>的重要特色》;
8.新華網西安2007.7.7.電發表訊息。
成果獲獎情況
1.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2008年)
2.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2008年)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