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五色》五色系統是中國文明的外表。從日常生活到天地神靈,都曾受制於這個系統。當人們平心靜氣地對其加以審視時,不難發現它比甲骨學、敦煌學和紅學更值得人類關注。中華五色系統用色彩標識社會規範以至宇宙規範的嘗試,顯然能為當今和未來的人類行為模式提供啟示。《中華五色》採用注文的形式,以古文獻為注文主體,對於正文,筆者試圖說白說透,考慮到理解上的不同,一律指明出處和摘錄原文。注文重在索引,不強調引用文獻的完整,為壓縮篇幅,並一律採用段末集注,以朝代的先後排序;兩節引文之間空一格,不空格表示後者是對前者的直接補充;長篇注文分類分段。鑒於簡體字不能對應多義繁體字,注文全部採用繁體字。除少數關鍵字,文獻中的冷僻異體字一般改用通行的字形。
作者簡介
彭德,1969年畢業於華中師大中文系。油畫《父與子》獲1981年湖北省美展銀獎。1985年調湖北美術家協會,主編《美術思潮》。1989年1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1991年主編《楚藝術研究》。1993年晉升為國家一級美術師。1994年參與創辦並主編《美術文獻》(湖北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華文化通志·美術志》(上海人民出版社,改版時更名為《中國美術史》)。2000年調至西安美術學院。2001年出版《走出冷宮的雅藝術》(江蘇美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式批評》(湖南美術出版社),主持“首屆中國藝術三年展”(廣州)。現為西安美術學院藝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圖書文摘
說中華
中華的中,指的是中國。遠古“中”字像旗幟插在圈子中央,表示有首領坐鎮的社區。周朝農曆的二月、五月和八月,執政長官都要劃定一個圈子,樹起大旗,召集士兵和民眾軍訓。冬月閱兵,檢閱場地中央用大旗作徽識,會合各路人馬,訓斥和懲處遲到的人員。官府和有地位的家族舉行祭祀,也在各自的中庭樹立一面旗幟表明身份。國家中央的城邦以及國王外出的專車,都要懸掛有標誌色的國旗,比如商朝是大白旗,周朝是大赤旗,顯示國家的存在和權威。中國這個詞,是指國家中央政府所在的城邦,本名中邦。漢朝開國皇帝名叫劉邦,按照避諱的慣例,別的名稱都要迴避邦字,由此文獻上的中邦統統被改成了中國。……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