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img/d/c53/nBnauM3X4MTM2kTNxEDNxgTO5ITMyIjN1QDMxADMwAzMxAzLxQ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叢書名:《現代思想中的建築》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版次:第1版(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建築學術文庫
裝訂:平裝
頁數:219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16
ISBN:7508457406
條形碼:9787508457406
價格:36元
內容簡介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共分為三部分,包括了論述英國建築與早期現代思想的關係,中國建築與中國20世紀初期的現代化的牽連,以及建築評論;涉及的思想領域主要集中在科學理性與建築,民族國家與歷史,品位與美德,以及理解培養“製作技藝”的重要性。建築既是思想的產物,也是創造思想的手段。《現代思想中的建築》集以“現代思想中的建築”為焦點,從多文化、多空間的角度來討論這箇中心論題,關注現代化的多個領域在建築中的體現。《現代思想中的建築》適用於從事建築理論研究的專業人員,對建築學專業的師生及相關從業人員也頗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士橋,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獲建築學士學位,並在AA建築學院和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AA建築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士橋還受聘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University)擔任碩士及博士學位評審,並擔任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主席論文獎外籍評審(2006年)。曾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墨爾本大學、東南大學、約翰斯堡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做主題演講,並為倫敦大學Bartlett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新南威爾斯大學舉辦講座。李士橋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現代性和建築,著述頗豐,很多著作發表於世界知名權威刊物:TheoryCulture&Society、CulturalPolitics、TheJournalofArchitecture、JournalofArchitecturalEducation、ArchitecturalTheoryReview、domusChina、Bauwelt、《文化研究》、《世界建築》,以及JournalofSocietyofArchitecturalhistorians。專著有《權力與美德,英國1650—1730的建築與思想變遷》(PowerandVirtue,ArchitectureandIntellectualChangeinEngland1650—1730,倫敦和紐約:Routledge,2007)。李士橋曾作為建築師工作於倫敦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地,建築設計作品榮獲多個國際設計獎項。目錄
前言致謝
一、早期現代思想與建築
1克里斯托夫·雷恩與培根思想
2道德感與設計
二、20世紀國中國建築的現代化
3重構中國營造傳統:20世紀初期的《營造法式》
4梁思成與梁啓超:編寫現代中國建築史
520世紀初期的《營造法式》:國家、勞動和考據
6中國近代建築中的歷史與現代性
三、建築評論選
7建築學與理論
8身體的重構與中國的現代化
9建築教育的幾個中心論題
10勞動、製作與高密度居住
11與坂茂交談
12產品目錄時代的建築設計
13儒家傳統和中國建造技藝
14人文主義的建築教育
15數量最大化的城市
16淨化城市
參考書目
索引
序言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img/3/7ac/nBnauM3XzQTMxQjM1EDNxgTO5ITMyIjN1QDMxADMwAzMxAzLxQ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摘
1 克里斯托夫·雷恩與培根思想摘要
本文將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識理論視為克里斯托夫·雷恩建築創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通過選擇性的實例試圖解釋如何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雷恩的建築。培根的知識理論在其歷史脈絡中是對17世紀英國已有的傳統知識的有力回應,也是本文的重點。本文特別關注培根對實用的認識,並將實用作為尋求威力的可靠知識的檢驗標準。他的思想在17世紀英國的科學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約翰·威爾金斯(JohnWilkins)和雷恩的父親(同名克里斯托夫·雷恩)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此二人對雷恩的撫養以及對他的才智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將雷恩及其親密合作夥伴羅伯特·虎克(RobertHooke)的建築作品與著作置入此框架中,並以建築為重點來探討。這樣,我們的觀點可以超越形式分析,並對雷恩的著作與建築作出新的解讀。在這個前提下,雷恩的作品有兩個突出的主題首先是前所未有的建築實用主義,而這正是培根思想的基礎;其次是建築中深刻的形式自由感,這似乎源自經驗主義對美的概念的不信任。這一探討儘管範圍有限,但希望能在理解雷恩的建築實踐時突出對其思想關注的重要性。從這一角度來看,雷恩對建築所作的貢獻不止於形式與風格,而且也包括了思想上的突破;17世紀末,雷恩在新的建築創作中的信心正是建立在強有力的培根經驗主義哲學的基礎之上。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