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信息
中文名:黑臉噪鶥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書眉科 Timaliidae
屬:噪鶥屬 Garrulax
種:黑臉噪鶥 G. perspicillatus
二名法: Garrulax perspicillatus (J.F. Gmelin, 1789)
遷徙: 留鳥
簡介
黑臉噪鶥,學名為G. perspicillatus,是中型鳥類,體長27-32cm左右。頭頂至後頸褐灰色,額、眼先、眼周、頰、耳羽黑色,形成一條圍繞額部至頭側的寬闊黑帶,狀如戴的一副黑色眼鏡,極為醒目。背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轉為土褐色。頦、喉褐灰色,胸、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黃色。野外特徵極明顯,特別是臉部特有的寬闊黑斑,野外極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種類。
生態環境
以吵鬧的小群於相當密度的植被出現。
食性
屬雜食性,但主要以昆蟲為主,也吃其他無脊椎動物、植物果實、種子和部分農作物。所吃昆蟲主要有象甲、金龜甲、甲蟲、蝗蟲、蝽象、金花蟲、螞蟻、瓢蟲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異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植物果實、種子以及玉米、稻穀、麥粒等農作物,也吃荸薺、番薯和水果。植物性食物多發現在冬季所採集的胃中,夏季則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繁殖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低山丘陵和村寨附近小塊叢林和竹林內,巢多置於距地1m至數米高的灌木、幼樹或竹類枝椏上。巢呈杯狀,主要由細樹枝、枯草莖、草葉、草根、樹葉、葉柄、植物卷鬚、樹皮纖維、紙片等材料構成,結構較為粗糙,內墊有細草根、卷鬚、松葉等柔軟物質。巢的大小巢外徑13cm,內徑9.2cm,高11.8cm,深6.5cm,距地高約2m。每窩產卵3-5枚,卵灰藍色或具有光澤的青白色、光滑無斑或微呈綠白色、綴有赭褐色塊斑,尤以鈍端較,卵為卵圓形,大小為27-28mm×19-21mm。
形態特徵
鳥種描述:體型略大(30厘米)的灰褐色噪鶥。特徵為額及眼罩黑色;上體暗褐;外側尾羽端寬,深褐;下體偏灰漸次為腹部近白,尾下覆羽黃褐。虹膜-褐色;嘴-近黑,嘴端較淡;腳-紅褐。 叫聲:聯絡及告警時的叫聲響亮刺耳;唧唧喳喳的群鳥叫聲。
分布範圍
留鳥於中國華東、華中及華南和越南北部。
分布狀況
常見於華南及華東的適宜的低地生境,見於從陝西南部往南、四川中部及雲南東部往東的除海南島外的地區。
國內分布: 黑臉噪鶥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秦嶺、山西南部、河南、安徽、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東至江蘇、浙江、福建,南至廣東、香港、廣西,西至四川、貴州和雲南東部。
國外分布: 國外僅見於越南北部。
習性
結小群活動於濃密灌叢、竹叢、蘆葦地、田地及城鎮公園。取食多在地面。性喧鬧。 特別是秋冬季節集群較大,可達10多隻至20餘只,有時和白頰噪鶥混群。常在荊棘叢或灌叢下層跳躍穿梭,或在灌叢間飛來飛去,飛行姿態笨拙,不進行長距離飛行,多數時候多是在地面或灌叢間跳躍前進。性活躍,活動時常喋喋不休地鳴叫,顯得甚為嘈雜,所以俗稱為‘嘈雜鶇’、‘噪林鶥’或‘七姊妹’等。夏季鳴叫更為頻繁,鳴聲響亮,單調而粗澀,聽後讓人難忘,其聲似‘diu-diu’或‘ju-diao, ji-dia’。常常一隻鳥鳴引起整群甚至其他群的鳥亦跟著鳴叫不息。
生境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地灌叢與竹叢中,也出入於庭院、人工松柏林、農田地邊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和灌叢內,偶爾也進到高山和茂密的森林。
保護狀況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