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學名:河烏
中文俗名:普通河烏
中文別稱:小水老鴰
拉丁文名:Cinclus cinclus gularis
英文名:White-throated Dipper(Water ousel),British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河烏科
屬:河烏屬
外形特徵
河烏身長17-20cm,翼展25-30cm,體重55-75g,壽命8年。
雄鳥:白色型:額、頭頂、後頸、上背暗棕褐色,具蒼白色端緣;下背至尾上覆羽石板灰色,具隱現的暗色斑紋。翅褐色,羽衣外翈具石板灰色羽緣。尾羽褐灰色。眼圈灰白色;眼先、耳羽棕褐色。頦、喉、胸白色;腹、脅濃棕褐沾黑褐色;尾下覆羽灰褐色;腋羽、翅下覆羽褐色,羽端灰色。
褐色型:上體似白色型,但額至後頸色較淺淡。頦、喉、胸暗棕褐色;腹、脅、尾下覆羽暗褐色,後者沾灰、羽緣色淡。
雌鳥:與雄鳥形態相似。
幼鳥(白色型):額至尾上覆羽暗石板灰色,羽緣黑褐,形成鱗狀斑紋。翅羽黑褐,具灰色外緣及灰白色端緣。頦至胸污白色,具褐色細點斑,胸部較著;腹、脅灰褐,腹中央污白沾土棕色。
幼鳥(褐色型):上體羽色與白色型成鳥相似。下體頦、喉、胸棕褐色,具灰白端緣;下體餘部暗棕褐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蹠和趾成鳥暗褐、幼鳥淡黃褐色。
體豐滿,嘴細長而尖,翼和尾均短,嘴和腿似鶇,羽毛不透水。鼻孔上有一可活動的蓋,眼有第三層眼瞼,這些都適應於半水棲生活。尖厲刺耳的鳴聲。飛行時發出粗啞的zrets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甚常見於海拔2400~4250米的適宜生境。亞種leucogaster於阿爾泰山、天山、喀什及新疆西部的西崑侖山,於中國極東北部也可能出現;cashmeriensis於喜馬拉雅山脈及西藏南部至雲南西北部;rzewalskii見於青藏高原東部至甘肅及四川北部的急流地帶。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森林及開闊區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間溪流。在部分地區有季節性垂直遷移。身體常上下點動,作振翅炫耀。善游泳及潛水,頭從水中冒起如瓶塞。活動于山間河流兩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從不遠離河流而飛往他處,也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動,遇驚及受到干擾時,亦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飛,遇河流轉彎處亦不從空中取截徑飛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潛走。飛翔較迅速,飛行路線呈直線狀。在距水面較近處活動,飛行距離常很短,往往由一塊岩石飛到另一塊岩石上。如中途遇見人,能很快地轉向相反的方向,順河川飛走。能突然潛入水中,在急流中行走,或作短距離的浮游。河烏通常成對活動,貼水面飛行,冬季聚成小群常以2—7隻在河道的冰洞及不凍水域活動、覓食。在水底礫石間或水面上及河灘的礫石中找尋食物,主食水生昆蟲及其他幼蟲,也以水生小形無脊椎動物為食。此外也吃野生植物如蓼科、禾本科等的種子、樹葉,小魚、甲殼類、蜘蛛、蝸牛等。
亞種分化
1.Cincluscinclushibernicus分布於蘇格蘭,內蒙古,赫布里底群島和愛爾蘭。
2.Cincluscinclusgularis分布於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斯。
3.Cincluscincluscinclus分布於斯堪的納維亞東部,俄羅斯,法國西南,伊比利亞半島西北,科西嘉島和撒丁島。
4.Cincluscinclusaquaticus分布於歐洲的中部和南部,包括比利時,法國,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西西里島和希臘。
5.Cincluscinclusuralensis分布於烏拉爾山脈俄羅斯段。
6.CincluscinclusminorTristram分布於非洲西北部。
7.Cincluscincluscaucasicus分布於土耳其,高加索,伊拉克和伊朗。
8.Cincluscincluspersicus分布於伊朗西南部的扎格羅斯山脈
9.Cincluscinclusrufiventris分布於黎巴嫩和敘利亞西部。
10.Cincluscinclusleucogaster分布於俄羅斯,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北,中國西北(天山,崑崙山)和蒙古。
11.Cincluscincluscashmeriensis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北山的西部及中部,巴基斯坦E,錫金。
12.Cincluscinclusprzewalskii分布於不丹和中國的四川、甘肅到西藏東南。
生長繁殖
巢築在水邊岩石下或樹根下,呈圓屋頂狀。為台蘚、細枝等構成。3月左右開始婚配,夏、秋兩季一般可以繁殖1—2次。每窩產4—5枚卵,孵化期為16—18天,雛鳥需要25—28天育成。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