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學名:Monticola gularis)是體型小的磯鶇。兩性異色。雄鳥限於頭頂藍色,與其他磯鶇的區別在喉塊白色;雌鳥與其他雌性磯鶇的區別在上體具黑色粗鱗狀斑紋;繁殖於古北界的東北部,越冬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偶見於日本。甚安靜而溫馴,常長時間靜立不動。棲於混合林、針葉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區。冬季結群。

基本信息

簡介

白喉磯鶇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體型小(17厘米-19厘米)的磯鶇。兩性異色

別名:白喉石鶇、虎皮翠、葫蘆翠、藍頭磯鶇。屬雀形目,鶇(亞)科。

雄鳥:藍色限於頭頂、頸背及肩部的閃斑;頭側黑,下體多橙栗色。與其他磯鶇的區別在喉塊白色,除藍頭磯鶇外與所有其他磯鶇的區別在於白色翼紋。

雌鳥:與其他雌性磯鶇的區別在上體具黑色粗鱗狀斑紋;與虎斑地鶇的區別在體型較小,喉白,眼先色淺,耳羽近黑。 虹膜-褐色;嘴-近黑;腳-黯橘黃。翅黑,而腹栗,各色相襯顯著。幼鳥上體自額至尾上復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雜以棕色,頭頂成點斑狀,背部則形成橫斑。

叫聲

告警時發出粗啞叫聲,夜晚發出優美而傷感的鳴聲。

分布

繁殖於古北界的東北部,越冬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偶見於日本

白喉磯鶇白喉磯鶇

繁殖於中國東北、河北及山西南部。冬季南遷至中國南部及極東南部;偶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分布於海拔800—1800米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平時棲於多岩山地的林間,常見它站在樹頂或岩巔處。歌聲徐緩而悠揚,太陽未出時多在低處鳴叫,隨著太陽逐漸升起而向高處移動,歌聲頗有韻味,似吹奏笛簫聲。故人稱“山地歌手”,食物幾乎完全為昆蟲,主要為甲蟲、螻蛄、鱗翅目幼蟲等。

習性

甚安靜而溫馴,常長時間靜立不動。棲於混合林、針葉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區。冬季結群。

分布於海拔800—1800米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

白喉磯鶇白喉磯鶇

中。平時棲於多岩山地的林間,常見它站在樹頂或岩巔處。歌聲徐緩而悠揚,太陽未出時多在低處鳴叫,隨著太陽逐漸升起而向高處移動,歌聲頗有韻味,似吹奏笛簫聲。故人稱“山地歌手”,食物幾乎完全為昆蟲,主要為甲蟲、螻蛄、鱗翅目幼蟲等。

生長繁殖

營巢於大樹根莖部洞穴或崖壁天然洞中。巢由松針、草根、草莖、草葉等編成,產卵6—8枚。卵肉色帶清晰的棕色斑點或塊斑,鈍端較密。雌鳥孵卵,孵化期13—14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14—15天。

人工選育

1、鳥的選擇白喉磯鶇歌聲悅耳,而且羽衣華麗,因此不但養鳥者喜愛,還為畫家所青睞。雌雄異色,易於區分。雌鳥羽色暗淡,上體大都橄欖褐色,下體呈斑雜狀,幼雄上體橄欖褐沾棕,頭上有棕色斑,內側次級飛羽顯出棕白色斑;幼雌上體橄欖褐色、而黑色斑點顯著,內側次級飛羽上帶銹棕色。

2、籠的特點白喉磯鶇為中型食蟲籠鳥,宜用畫眉籠,也可用點頦籠。

3、飼料和餵法一般可餵點頦粉拌肉沫,剛捕到的鳥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狀,表面放幾條黃粉或其它昆蟲幼蟲,不給飲水,這樣白喉磯鶇在飲水或啄食蟲子時均可帶上粉料。若鳥不吃不喝時需填餵肉條(1.0×0.5厘米)。待鳥“認食”後逐漸加大軟料的濃度,直至餵乾的粉料。但每天仍要餵一次鮮肉沫拌粉料,吃完為度,並給幾條昆蟲。

4、管理和調教白喉磯鶇數量稀少,十分難得,價格昂貴,養鳥者十分珍視。但目前所知,飼養壽命達五年者不多,說明較難飼養。飼養管理方法與一般食蟲籠鳥相同,除粉料經常保持充足、新鮮外,每天一定餵一次軟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雞蛋等蛋白質飼料,還應補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條件下儘量多給一些昆蟲幼蟲及。北方飼養白喉磯鶇,及早都要注意室溫變化,切忌忽冷忽熱;室溫低時絕不能水浴。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觀賞鳥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