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枕部和頭側黑色,從額至枕有一狹窄白色冠紋;眉紋鮮黃,耳羽後轉為白色;上體全部褐色,後頸各羽具栗褐色細紋,翕部具黑褐色羽乾紋,有時沾栗,後背、腰和尾上覆羽色較栗紅;中央一對尾羽褐色,中軸較暗,外翈栗色,其餘尾羽黑褐,最外兩對尾羽有白色楔狀斑,最外側的白斑較長而寬,次對白斑細小並居中央;翼上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褐色,緣以黑邊;中、大覆羽尖端白色;小翼羽暗褐,翼緣棕色,初級覆羽暗褐,外緣沾灰;飛羽褐色,初級飛羽的外緣灰白,次級飛羽羽緣暗褐;頦、顴紋均黑色;胸側和兩脅栗褐色,胸和兩脅具暗褐條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後者基段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羽基灰色。雄性成鳥(秋羽):眼先和頭側黑褐色;耳羽褐色,下緣近黑,後頸有白點;眉紋寬黃;頭黑色,具赭色羽緣,冠紋較寬,有的標本前部沾黃;頸側灰色,具暗色羽乾紋;其它部分與春羽同。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羽基發灰。
雌性成鳥(春羽):體形較雄鳥略小,不同處在於頭部褐色,頭側、耳羽淡褐;下體條紋比較稀少;其他部分近似雄鳥。
雌性成鳥(秋羽):和春羽十分相似,差異不大。
幼鳥:似雌鳥,腰及腹帶黃色;大、中覆羽黑色,先端白。8和9月進行部分換羽,除初級覆羽、飛羽及尾羽外,都換成第一年冬羽。這種新羽裝和成鳥有區別。
虹膜暗褐;上嘴褐色,下嘴灰白;腳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4.0g,♀317-22.5g;體長♂130-166mm,♀140-164mm;嘴峰♂9-12mm,♀9-18mm;翅♂72-82mm,♀970-82mm;尾♂57-68mm,♀57-70mm;跗蹠♂18-21mm,♀18-21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無內容生活習性
黃眉鵐棲息于山區混交林、平原雜木林和灌叢中,有稀疏矮叢及棘叢的開闊地帶,也到沼澤地和開闊田野中,一般小群生活或單個活動或與其它鵐類混雜飛行,但從不結成大群。性怯疑而又寂靜,每天多數時間隱藏於地面灌叢或草叢中。很少鳴叫,只在受驚起飛時才發出“ji”聲。在春季繁殖期,鳴聲婉囀而優美。於繁殖區鳴聲似白眉鵐但較緩慢而少嘁喳聲,從茂密森林的樹棲處發出。聯絡叫聲為短促的ziit而似灰頭鵐。覓食多在地面,在樹上休息。雜食性,在東北地區春季以雜草種子為主,也有葉芽和植物碎片等;秋季以各種穀類為主如小米、稻粒等,也有草子、少量昆蟲和漿果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朝鮮,蒙古,俄羅斯聯邦。旅鳥:荷蘭,烏克蘭,英國。
繁殖方式
繁殖於俄羅斯貝加爾湖以北,西伯利亞泰加林。繁殖期是每年6-7月,營巢於樹上,呈杯狀,由枯草莖葉構成,內墊有大量獸毛。每窩產卵4枚,卵灰白色,被有鉛灰色和黑褐色斑點。越冬在中國南方。此鳥不在中國,每年春秋兩季遷徙路經中國,在華南地區越冬;9月起經東北、華北、而到長江下游以南;11—4月初在湖南的新化、衡山、豐陽一帶及四川、福建和廣東4月中旬至5月北返,經河北、大連、瀋陽、吉林而遷往巢區。亞種分化
無內容種群現狀
無內容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