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中文學名:綠胸八色鶇
拉丁學名:Pittasordid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八色鶇科
屬:八色鶇屬
種:綠胸八色鶇
亞種:12種
命名時間:Müller,1776
英文名稱:HoodedPitt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Müller,1776
外形特徵
體長為16—18厘米,體重50—59克。虹膜茶褐色;嘴黑色或黑褐色;腳褐灰色。它的前額至後枕部亮栗褐色,額部稍綴黑色;眼先及細狹的眉紋、眼圈、頰、耳羽、頦、喉和頸項概為黑色、後頸部尤為黑亮。背部及肩羽、飛羽的表面為亮油綠色,初級飛羽具大形的白色翼斑。胸部、腹部和兩脅淡草綠色,渲染藍色,與藍翅八色鶇和馬來八色鶇有明顯的不同。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猩紅色,上腹部中央羽毛縣黑色塊斑。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
中等體型(18厘米)的綠色八色鶇。頭黑,上體綠色,兩翼藍色而具白色斑紋,頭頂至後枕深褐,胸及腹部蘋果綠,臀亮紅。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肉色。
叫聲:重複的雙哨音pih-pih,間隔極短。
分布範圍
國外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南麓的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阿薩姆、孟加拉國及中南半島緬甸、泰國、寮國,馬來半島、菲律賓、尼科巴群島、蘇門答臘、爪哇等地。
國內
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綠春大紅山、景東林街,雲南東南部蒙自、箇舊等地,為留鳥。此外還見於寧夏六盤山,可能是迷鳥。
分布於印度至中國西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大巽他群島及紐幾內亞。亞種cucullata為罕見夏季繁殖鳥,見於雲南南部和東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近邊境的地區,高可至海拔2000米。
生活習性
綠胸八色鶇棲息于海拔700—1300米的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中,在寧夏為海拔2,000米左右的樹林中, 多見在林下蔭濕處和水邊活動,常在地面扒開落葉,覓食鞘翅目昆蟲、螞蟻、鱗翅目幼蟲等。在森林底層活動,翻揀樹葉及朽木以尋找無脊椎動物為食。兩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紋,飛行時易見。
綠胸八色鶇(餵雛)繁殖在海拔1500米下的熱帶雨林中,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地上或樹枝堆中,修建的巢較為粗糙,主要用細枝、竹葉、樹葉、細枝、枯草、苔蘚、地衣、草莖和根構成,巢口多開在近地端處,一般多有落葉或其他碎片等隱蔽物將巢掩埋。在由竹子為主的地區,建巢的是主要構材中竹葉就占了很大比例。每窩產卵3~6枚,顏色從淡紅色、暗紫色或白色有所不同。卵的大小為28~23mmx22.5~19.6mm,平均27mmx21mm。雌雄共同建巢、孵化和餵雛的。孵化持續約17天。
亞種分化
1.Pittasordidaabbotti分布於尼科巴群島。
2.Pittasordidabangkana分布於邦加島和巴拉特島。
3.Pittasordidacucullata綠胸八色鶇雲南亞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北麓,印度,緬甸,中國(雲南),越南北部,孟加拉國,泰國,寮國和高棉,遷移至蘇門答臘和爪哇。
4.Pittasordidaforsteni分布於蘇拉威西島北部。
5.Pittasordidagoodfellowi分布於阿魯島,沿紐幾內亞海岸。
6.Pittasordidamefoorana分布於海爾芬克灣。
7.Pittasordidamulleri綠胸八色鶇馬來亞種,分布於泰國,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和蘇祿島(錫布圖)。
8.Pittasordidanovaeguineae分布於紐幾內亞,包括巴布亞島西部。
9.Pittasordidapalawanensis綠胸八色鶇巴拉望亞種,分布於菲律賓西部(克拉特,布桑加庫利昂,巴拉望,巴拉巴克)。
10.Pittasordidarosenbergii分布於海爾芬克灣的比亞克島。
11.Pittasordidasanghirana分布於桑島。
12.Pittasordidasordida綠胸八色鶇指名亞種,分布於菲律賓島是(除卡坦端內斯,馬斯巴特,帕奈和巴拉望群島),包括巴西蘭和蘇祿島(霍洛島,塔威塔威)。
保護級別
所有亞種均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