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鳥椋鳥簡介
椋鳥是害蟲的天敵,能捕捉許多害蟲,一對正在餵養雛鳥的灰椋鳥,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蟲,很多國家都把人工製作的巢箱掛在樹上,以便椋鳥前來安家,幫助人們消滅害蟲。椋鳥還是“口技演員”,它們不僅能學其他鳥的叫聲,還能模仿青蛙、小馬以及汽車喇叭甚至人的聲音。椋鳥嘴微下曲,翼長而尖,腿和腳粗壯。主要為黑色,有金屬光澤。椋鳥非常講究團結友愛,它們對有傷病的同伴會做出令人類都讚嘆關愛舉動。
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鳥科(Sturnidae)的大部分鳥類。尤其指紫翅椋鳥(Sturnus vulgaris),體長20公分(8寸),結實,有黑色虹彩,嘴銳長。已從歐亞引入世界大部地區(除南美洲外)。在北美洲有數百萬隻,是1890~1891年在紐約市釋放的100隻鳥的後代。儘管也吃害蟲,但常損壞果實和穀類收成,還侵占當地鳴禽的巢穴。在地上覓食,密集成群飛行;整年鳴叫,它模仿其他鳥的音調,亦發出本身的呼哧聲。印度到爪哇的斑椋鳥(S. contra, 參閱鷯哥〔mynah〕條)黑、白和紅褐色,眼皮黃色。東非的栗頭麗椋鳥(Spreo superbus)以及太平洋島嶼和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楔尾灰椋鳥(Aplo
nis metallica),羽衣有強烈的虹彩光澤。東非的金胸椋鳥(Cosmopsarus regius)體長36公分,綠、藍和黃色,尾長。肉垂椋鳥(Creatophora cinerea)呈褐、灰和白色,繁殖期雄鳥變成禿的,露出發亮的黃皮,在頭頂和喉部長出大肉垂。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鳥科(Sturnidae)的大部分鳥類由大約107種分布於整個歐亞大陸、非洲和北美洲的活潑、好尋釁的鳥類構成。體長16.5~42公分(6.5~16.5寸)。嘴微下曲,翼長而尖,腿和腳粗壯。主要為黑色,有金屬光澤。一些有冠或有供炫耀的垂肉,或皮膚裸斑。在飛行或棲息時喋喋不休,經常大群地聚集在一起。分布廣泛的紫翅椋鳥(Sturnusvulgaris)捕食大量的昆蟲,但也吃穀物和小果實,與其他鳴禽劇烈地爭奪食物。自從1890年引進北美(紐約中央公園)以來,此鳥已成群地增加,在城郊和市區普遍地被視為害鳥。亞洲鷯哥(Graculareligiosa)是著名的能學話的籠鳥。非洲牛椋鳥屬(Buphagus)從大動物皮毛中啄食扁虱。有幾種椋鳥現已滅絕,其中最奇怪的當屬輝椋鳥(Aplonismavornata),1774年在太平洋的某個地方採到一個標本,此後便未再見到。椋鳥科隸於燕雀亞目(Passeres)。
分類
椋鳥,包括一些重要的食蟲鳥類,翅較尖,尾短而呈平尾狀,習性大都為地棲性,有的為樹棲,喜結群。叫聲嘈雜,善仿其他鳥的叫聲,有些種類在飼養條件下可學人語。食物多變,有些種是吃昆蟲的能手,巢常營於樹洞中。
椋鳥的種類有灰頭椋鳥、黑冠椋鳥、絲光椋鳥、北椋鳥、紫背椋鳥、灰背椋鳥、粉紅椋鳥、紫翅椋鳥、灰椋鳥、斑椋鳥、黑領椋鳥、紅嘴椋鳥、家八哥、灰背岸八哥等。
灰頭椋鳥
英文名稱:Chestnut-tailedStarling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malabaric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9)
描述:中等體型(20厘米)的淺灰色椋鳥。頭及後枕具絲狀珍珠色羽,肩無白紋。與灰背椋鳥及絲光椋鳥的幼鳥的區別在外側尾羽栗色,腰色深,兩脅具些許棕色。
虹膜-白色;嘴-橄欖綠,嘴端黃色,基部鈷藍色;腳-棕黃色。
叫聲:群鳥進食時發出吱吱的叫聲。作高調的雙音節叫聲,單顫音、哨音及短而甜的鳴聲。分布範圍:印度、中國南方、緬甸、印度支那。
分布狀況:亞種nemoricolus為四川南部、西藏東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廣西西南部及香港低矮丘陵、開闊林地、農田及園林中的不常見鳥;在台灣也有出現。
習性:成群活動;常見取食於花期的Erythrina及Bombax植株。
黑冠椋鳥
拉丁文學名:SturnusPagodarum
黑冠椋鳥
英文名稱:BrahminyStarling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0)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pagodarum
描述:中等體型(21厘米)的椋鳥。頭頂及長冠羽黑色,下體栗黃,尾及初級飛羽近黑,上體餘部淺灰褐色。全長約190毫米。額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屬光澤的黑色,頭側、頸側、背的兩側、頦、喉、胸及腹皮黃色,各羽均具淡色軸紋;上體餘部、翅上復羽、次級飛羽灰色,初級復羽和初級飛羽黑色,肩羽邊緣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側尾羽愈大。尾下復羽白色。各種環境均可見。以昆蟲和植物種實為食。
虹膜-白色;嘴-基部石板藍,尖端黃色;腳-棕黃。
叫聲:咕咕高叫接常聲和假聲的變幻。
分布範圍:印度、中國雲南耿馬
分布狀況:偶見於雲南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
習性:常見於印度城鎮、村莊及鐵路沿線。群鳥共棲。
絲光椋鳥
絲光椋鳥
拉丁文名:Sturnussericeus
英文名:Silkystanling種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
俗名:絲毛椋鳥
分類: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描述:體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鳥。嘴紅色,兩翼及尾輝黑,飛行時初級飛羽的白斑明顯,頭具近白色絲狀羽,上體餘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紅色,嘴端黑色;腳-暗橘黃。
叫聲:尚無記錄。
分布範圍:中國、越南、菲律賓。
分布狀況:留鳥於中國華南及東南的大部地區包括台灣及海南島,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賓。於農田及果園並不罕見,高可至海拔800米。
習性:遷徙時成大群。
絲光椋鳥是我國特產鳥類,在海南屬於候鳥,也有部分留鳥。絲光椋鳥常在農田和村落等人類居住的區域活動和覓食,一方面易受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為捕捉,作為籠養觀賞鳥出售。絲光椋鳥無論是分布區域還是種群數量,都呈現明顯減少。絲光椋鳥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列入世界受威脅鳥類名目。
北椋鳥
北椋鳥
(BěiLianɡNiǎo)
“椋”,讀音為“涼”,釋義是“來”。“北椋鳥”是學名,釋義為“北方來的鳥”。異名:GraculasturnicaPallas,1776
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6)
英文名:Purple-backedStarling
拉丁名:Sturnussturninus
科名:椋鳥科Sturnidae
目名: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sturninus 鳥種描述:體型略小(18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鳥。北椋鳥都屬於候鳥。
形態特徵:背部閃輝紫色;兩翼閃輝綠黑色並具醒目的白色翼斑;頭及胸灰色,頸背具黑色斑塊;腹部白色。與紫背椋鳥的區別在頸背斑塊黑色且頸側無栗色。
雌鳥:上體菸灰,頸背具褐色點斑,兩翼及尾黑。亞成鳥淺褐,下體具褐色斑駁。虹膜-褐色;嘴-近黑;腳-綠色。
叫聲:典型的椋鳥沙啞哨音及嘶叫聲。
區系:東洋界古北界
分布範圍;繁殖於從外貝加爾至中國東北;冬季遷至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繁殖於中國東北及北方;越冬遷徙經中國東南至華南及西南並海南島。一般罕見,高可至中等海拔。
紫背椋鳥
鳥種:
紫背椋鳥
Chestnut-cheekedStarling 鳥種描述:描述:體型略小(17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鳥。雄鳥頭淺灰或皮黃,下體偏白,背閃輝深紫羅藍色,兩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紋。與北椋鳥的區別在耳羽及頸側栗色。雌鳥上體灰褐,下體偏白,兩翼及尾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綠。
叫聲:響而尖的叫聲及尖叫。
分布範圍:繁殖於日本的Kuril島;冬季遷徙至菲律賓及婆羅洲。
分布狀況:遷徙時不常見於中國東部沿海。越冬在台灣及蘭嶼島。
習性:結小群生活,棲於開闊原野。在樹上取食,取食於沿海開闊區域的地面。
灰背椋鳥
灰背椋鳥White-shoulderedStarling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sinensi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
描述:體型略小(19厘米)的灰色椋鳥。雄鳥:與其他椋鳥的區別在整翼上復羽及肩部白色,通體灰色,頭頂及腹部偏白,飛羽黑,外側尾羽羽端白色。雌鳥翼復羽的白色較少。亞成鳥多褐色。
虹膜-藍白;嘴-灰色;腳-灰色。
叫聲:沙啞和尖厲的叫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中國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遷至東南亞、菲律賓及婆羅洲。
分布狀況:繁殖於華南及東南、台灣。部分性候鳥,在台灣及海南島有越冬群體。
習性:吵嚷成群地在曠野及花園食無花果並取食於其他花期和結果期的樹木。
俗名:白了哥番了哥噪林鳥
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FěnHonɡLianɡNiǎo
粉紅椋鳥)
拉丁文學名:Sturnusroseus
英文名稱:RosyStarling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中等體型(22厘米)的特異性粉色及黑色椋鳥。繁殖雄鳥亮黑,背、胸及兩脅粉紅。雌鳥圖紋相似但較黯淡。幼鳥:上體皮黃,兩翼及尾褐色,下體色淺,嘴黃色。
虹膜-黑色;嘴-粉褐;腳-粉褐。
叫聲:飛行時發Ki-ki-ki的叫聲,也有平淡的shrr聲。群鳥進食時發出捲舌音chik-ik-ik-ik的叫聲。
分布範圍:歐洲東部至亞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鳥至泰國。
分布狀況:常見留鳥於中國西北的開闊地帶,遷徙至甘肅及西藏西部。迷鳥有至上海及香港。
習性:結大群生活於乾旱的開闊地。追隨家畜捕食被驚起的昆蟲。
俗名:緋椋鳥鐵甲兵
紫翅椋鳥
中文名:紫翅椋鳥拉丁名:Sturnusvulgaris英文名:CommonStarling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紫翅椋鳥
物種分類: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分布範圍: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中國為新疆西北部夏候鳥,遷徙時可見,為台灣冬候鳥。
動物簡介:全長約20cm。頭、喉及前頸部呈輝亮的銅綠色;背、肩、腰及尾上復羽為紫銅色,而且淡黃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為沾綠色的銅黑色,翅黑褐色,綴以褐色寬邊。夏羽和冬羽稍有變化。野外觀察,通體黑色,閃有紫銅色和暗綠色的金屬光澤。
棲息於荒漠綠洲的樹叢中,多棲於村落附近的果園、耕地、或開闊多樹的村莊內。數量多,平時結小群活動,遷徙時集大群。有時與粉紅椋鳥(pastor)混群活動,往往分成小群,聚集在耕地上啄食,每遇騷擾,即飛到附近的樹上。喜棲息於樹梢或較高的樹枝上,在陽光下沐浴、理毛和鳴叫。雜食性,以黃地老虎、蝗蟲、草地暝等農田害蟲和尺蠖、柳毒蛾、紅松葉蜂等森林害蟲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園中竊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穀。
4~6月繁殖,往往集群營巢,巢營在村內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內以及天然的樹洞中。巢以稻草、樹葉、草根、蘆葦、羽毛等編成。每年繁殖一次,每產4~7枚卵,卵色變化很大,呈乳黃色、翠綠或純淺綠藍色。孵卵期12天,親鳥每天育雛95~328次,且有時一次銜數條蟲返巢育雛。
灰椋鳥
灰椋(liang)鳥
灰椋鳥
別名杜麗雀、高梁頭、假畫眉、竹雀、管連子等屬雀形目,椋鳥科。體長約23~25厘米,通體主要為灰褐色,頭部上黑而兩側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腳為橙色。
灰椋鳥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吉林等省的東北部和東南部,越冬或遷徙經過河南、河北等地。
灰椋鳥栖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性喜成群,常在草甸、河谷、農田等潮濕地上覓食,休憩於電線和樹枝上。
灰椋鳥以昆蟲為食,如螞蟻、蝗蟲、金龜子,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
灰椋鳥在我國較為常見,種群數量豐富,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保護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義。已被一些省區列為地方重點保護鳥類。
斑椋鳥
斑椋鳥AsianPiedStarling
斑椋鳥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contr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描述:中等體型(24厘米)的黑白色椋鳥。頭頂、頭側、翼斑、腰及腹部白色,喉、胸及上體餘部黑色(亞成鳥褐色)。
虹膜-灰色;眼周裸露皮膚-橘黃;嘴-黃色,嘴基紅色;腳-黃色。
叫聲:吵嚷而不連貫的得意高叫。
分布範圍:印度、中國西南、東南亞、蘇門答臘、爪哇及巴厘島。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於耕作低地。亞種superciliaris為留鳥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北
部;floweri為雲南西南部及南部的留鳥。
習性:結小群活動,棲於開闊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動物。夜群棲。
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Sturnusnigricollis)Black-collaredstarling
黑領椋鳥
分類:鳥綱雀形目椋鳥科。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aykull,1807)
生境:低山丘陵的疏林、村落、農田、草地。
捕食:在地上用嘴啄取食物。
食物:昆蟲、蚯蚓、漿果、植物種子。
體型:全長28厘米。體重約160克。
特徵:雄鳥上體黑色,具白色細鱗紋,具完整的黑色領環,整個頭部白色,眼周黃色,下體白色。兩翼黑色,具有白色的端斑。雌鳥似雄鳥,但黑色中多雜以褐色。
習性:留鳥。常在村落附近的樹林、草地、田野間集小群活動,築巢於高大樹木的樹冠枝杈上。覓食蚯蚓、蠅蛆、甲蟲和漿果。4~6月繁殖,每窩產卵4~5枚。雄鳥在繁殖鳴期間的鳴叫聲歡快響亮。因善於鳴叫,有人將它作為觀賞鳥飼養。
分布:黑領椋鳥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為雲南、廣東、廣西和福建南部稀見留鳥。
紅嘴椋鳥
紅嘴椋鳥
拉丁文學名:Sturnusburmannic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Jerdon,1862)
英文名稱:Vinous-breastedStarling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體型略大(25厘米)的近灰色椋鳥。頭近白,嘴紅,過眼紋近黑,胸及腹部酒紅色,兩翼深灰,飛行時色初級飛羽基部的白斑明顯。
虹膜-黃色;嘴-紅色,嘴基黑色;腳-褐黃。
叫聲:結群進食時發出吱吱聲。
分布範圍:緬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狀況:罕見於雲南極西南部。
習性:喜開闊而乾燥郊野、耕地及花園。結群進食,夜晚群棲。
家八哥
分類名稱:家八哥
家八哥
國名稱:commonmyna(English),Hirtenmaina(German),Indianmyna(English),Indianmynah(English),mynah(English)
生命形態鳥類。
八哥原產於印度,但如今已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主要是為了降低農作區害蟲的族群數量,但由於它們要和其他種類競爭產卵的所在,又會殺害小鳥,破壞鳥蛋,以及驅逐小型哺乳動物,因此在引進的同時,也降低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
拉丁文學名:Acridotheresginginianus
英文名稱:BankMyna
雀形目>椋鳥科>八哥屬: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中等體型(25厘米)的八哥。眼周裸露皮膚紅色,頭黑,嘴黃色。比家八哥灰色重。
虹膜-黃色;嘴-黃色;腳-黃色。
叫聲:不成調的鳴聲,有咕咕聲及哨音。聲不如家八哥沙啞。
分布範圍:印度。
分布狀況:僅有出逃鳥記錄,尤其是在香港、廣東。可能見於西藏東南部。
常見種類編輯
常見的種類有灰椋鳥,紫翅椋鳥。
灰椋鳥(Sturnuscineraceus)
俗稱高梁頭,管蓮子。為我國常見的候鳥。主要特點是頭頂和頸部黑色,前額和頭側白而雜以黑紋,體背面灰褐色,腰及腹部為白色;尾羽黑色,先端具白斑;嘴、
腳為橙紅色。遷徙時,常成群棲於樹上,或鏇翔於空中,飛行疾速。其體灰褐色,頭上黑,兩頰白,野外較易鑑別。
灰椋鳥在4~5月間繁殖,巢營於樹洞,內鋪以雜草、殘羽等,相當粗糙;有時亦在偏僻的崖壁上營巢。每窩產3~5枚卵,呈淡藍色或玉藍色,有褐色斑。為雜食性鳥類。夏季主要以蚱蜢等昆蟲為食;冬季主要啄食野生植物的果實,種子,但並不殘害栽培種類,故對農林業很有益。廣布於我國各地,繁殖在北方,自東北以至甘肅西北部,遷徙途經華北一帶,而到江蘇、四川等省以南的地區越冬。
文學描述
劉白羽《櫻花》:“有兩隻椋鳥,那樣安閒自得地,在那兒輕輕地踱步。”
非洲動物
非洲大陸棲息著許多其他大陸所沒有的奇特動物,一向被稱為“天然動物園”。尤其是東非高原有遼闊的熱帶草原,是非洲野生動物的集聚地區。據估計,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有近200種,僅大型哺乳動物就有700~800萬頭,其中有許多非洲特有的珍稀種類。東非許多國家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都在動物集聚區建立了天然野生動物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現在就來介紹一下這些生長在非洲的動物吧! |